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高校党的建设,必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广大师生头脑,切实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和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党的知识分子工作,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高校党建工作更好地为高校的改革、发展、稳定服务,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服务.  相似文献   

2.
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高校的开展具有深远而紧迫的意义。高校在社会文化建设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迈进,高校管理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如精神失落、灵魂迷失、学术危机等。要立足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高校开展,解决相应的"四风"问题,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全心全意为广大师生服务,倾听广大师生心声,转变领导和工作作风,推进高校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拥抱新时代,展现新气象,施展新作为。东北林业大学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为主线,结合学校工作实际,联系师生思想实际,对标要求、承担使命,为奋力走出黑龙江全面振兴发展新路子,贡献东林智慧,产出东林效应。一、统一师生思想,下好宣传研究阐释"先手棋"上下同欲,才能使命必达;思想统一,才能凝聚共识。为了让广大师生充分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  相似文献   

4.
<正>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同时也是我党最主要的领导工作方法。对于高校党委来讲,需要将群众路线贯彻于党建工作中,充分调动高校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高校党的事业飞速发展。群众路线在高校中的体现确立师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以师生为本的理念是高校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师生是高校的主体,党的发展主要是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师生群体,促使广大学生群体的根本利益得到有效维护;只有  相似文献   

5.
大学和谐校园的建设主体包括学校领导、在校师生员工及历届校友。校领导要不断为学校制定新的发展目标,要以自己的言行推行和引导校园价值观,并抵制各种有害文化。广大师生要在大学文化、大学精神的熏陶下,在正确的方向上形成合力,在积极互动中共建和谐校园。同时,广大校友应充分发挥其育人和凝聚功能、辐射和服务功能,共同促进大学和谐校园建设。  相似文献   

6.
为了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全面提高我市广大青少年人文社会科学素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素质全面的优秀人才,2006年12月15日至29日,市社科联以“三峡大讲坛”人文社科知识讲座为平台,组织7名市内有关高校社科理论专家,免费为江津区直属各中学的广大师生举办人文社科知识讲座15场,直接听众达35000余人,受到承办中学和广大师生热烈欢迎,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7.
<正>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坚持赓续红色基因,积极传承好、弘扬好塞罕坝精神,引领广大师生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理解绿色发展理念,自觉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断探索推进塞罕坝精神进校园“五融入五课堂”模式,充分发挥塞罕坝精神铸魂育人作用。  相似文献   

8.
贵州财经大学以“千百十”为目标,为相关单位或部门提出经济社会发展建议371条,广大师生在实践中长才干、受教育、育英才。  相似文献   

9.
成田  王惠娟 《世纪桥》2024,(2):41-43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鲜亮底色。高校基层党支部是高校党建的基本单元,也是党在高校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以伟大建党精神引领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是实现支部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必须厘清伟大建党精神引领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的可行性,对标“七个有力”,提出构建教育党员的长效机制、优化管理党员监督党员的育人理念、营造组织师生宣传师生的良好氛围、打造凝聚师生服务师生的坚实阵地的实践路径,以切实提升高校基层党支部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0.
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构建文明和谐校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燕飞 《世纪桥》2007,(7):34-35
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师生的共同愿望和奋斗目标。其本质要求是"以人为本",基本途径是推进校园文化。即从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来着手,以形成有特色的和谐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1.
《世纪桥》2015,(5)
高校党员干部正确利益观的基本内容为:以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为精神支柱,以学校全局利益为重,以广大师生利益为上,以正确对待个人利益为基本要求。这些宝贵的思想为新形势下在基层落实好群众路线,为解决广大师生的实际问题,为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提供了政治智慧。  相似文献   

12.
昆明市第三十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其前身是龙云先生于1931年创办的南菁学校。早在抗日战争和民主革命时期,南菁学校的广大师生在中共地下党和民盟等民主党派的领导下,与西南联大、云南大学等学校的师生一起冒着白色恐怖,积极参加“边纵”,发动“一二一”运动、“七一五运动”,以“民主”堡垒著称。著名的“一二一”运动的四烈士之一于再先生就是南菁学校的地理教员。统一战线的工作在该校由来已久。进入新的历史时期,该校秉承南菁精神,高度重视统战工作,以党的统战工作的十六字方针为根本,认真扎实地抓好统战工作,促进了学校整体工作…  相似文献   

13.
高层信息     
《江淮》2009,(5)
◆让五四精神放射出更加夺目的时代光芒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同中国农业大学师生共迎五四青年节时强调,当代青年对五四运动最好的纪念、对五四先驱最好的告慰,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下,以执著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勇敢地担负起历史重任,同广大人民群众一道,奋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让伟  相似文献   

14.
高等学校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关键是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实质,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方针,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把握好战略发展机遇期,激励党员领导干部解放思想,勇于进取,引导广大师生同心同德,开拓创新,紧抓"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重要论述,继承历史、立足现实、前瞻未来,是对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任务的新概括,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对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的新要求。认真学习“三个代表“的思想,身体力行“三个代表“的要求,最重要的是按照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要求,积极进取,求真务实,做好本职工作,把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推向前进,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广播电影电视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又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广播电视是传播先进文化的阵地,承担着“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历史重任,直接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服务。广  相似文献   

16.
在防治“非典”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北京大学宣传思想工作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在“非典”防控工作、维护学校的稳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防控“非典”过程中,学校各级党组织以高度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团结带领广大师生员工振奋精神,万众一心,扎实工作,迎接挑战。广大党员师生发扬越是困难越向前的革命精神,以身作则,义无反顾地投身防治“非典”工作的第一线。  相似文献   

1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西安交通大学勉励广大师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发扬"西迁精神",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把"西迁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64年前,为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防事业发展,党中央、国务院从国家战略布局和西部工业发展需要出发,作出将交通大学内迁至西安的决定。64年来,西安交大犹如一座知识的丰碑,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熠熠生辉。如今,仍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杰  董怀禄 《学习月刊》2009,(12):58-59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只有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学校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广大师生才能同时发展,学校才能获得最大的管理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呈现出强盛的生命力,近年来,十堰市第一中学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师生了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一、图书馆延伸教学,成为素质教育基地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而学校图书室的任务就是配合学校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搜索和整理各种书刊资料来为广大师生服务。它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延伸和补充,在这里,师生们可以掌握最新的、最前沿的知识,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思想和文化素质。终身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指导方针,它主张在每一个人需要的时刻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中学时代是一个人发展的黄金阶段.  相似文献   

20.
征稿启事     
《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作为省委机关刊物,以城市广大党员和干部职工为服务对象,快速、深入宣传贯彻中央、省委重要精神和工作部署,客观、真实地反映我省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成就和经验,宣传先进人物和先进典型,关注社会热点,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为进一步拓宽宣传报道范围,加大信息量,提高刊物质量,我们特向广大作者征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