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黑社会性质犯罪是一般犯罪集团向黑社会演变的一种过渡形态。我国黑社会性质犯罪主要有地方流氓恶势力、职业化犯罪集团、境内外犯罪势力相互勾结三种表现形式,并且有鲜明的组织特征、行为和活动特征、成员特征。  相似文献   

2.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认定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社会性质组织具有社会性、经济性、职业犯罪性和政治性等特征。办理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案应当将黑社会性质组织与恶势力、普通犯罪集团相区别开来 ,注意刑罚的适用和经济上的摧毁 ,注意刑事政策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成立黑社会性质组织,应当同时具备组织结构特征、经济实力特征、暴力行为特征、非法控制特征等四个特征。科学地界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内涵,明确黑社会性质组织与其他相关犯罪组织(如,黑社会组织、犯罪集团、恶势力、恐怖活动组织等)之间的界限,按照犯罪构成的要求,在司法实践中,才能准确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对此罪与彼罪以及定罪与处罚等问题作出正确地裁量。  相似文献   

4.
当前,“打黑除恶”已成为刑事斗争的“重中之重”,正确认定黑社会性质犯罪是当务之急。黑社会性质犯罪与黑社会犯罪、地方恶势力、恐怖组织、其他犯罪集团不同,需要从人数、组织结构、政治腐蚀性、渗透性、犯罪形成等方面来综合评定。  相似文献   

5.
当前,“打黑除恶”已成为刑事斗争的“重中之重”,正确认定黑社会性质犯罪是当务之急。黑社会性质犯罪与黑社会犯罪、地方恶势力、恐怖组织、其他犯罪集团不同,需要从人数、组织结构、政治腐蚀性、渗透性、犯罪形成等方面来综合评定。  相似文献   

6.
在刑事犯罪中,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集团、流氓恶势力犯罪都是有组织的普通刑事犯罪,社会危害严重,为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必须要正确区分,并依法从重从快予以惩处。  相似文献   

7.
恶势力组织作为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幼年”形态,二者难以在组织特征、行为特征、经济特征方面被很好地区分。危害性特征描述的是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危害结果,是区分黑社会性质组织与恶势力组织的主要标准。危害性特征揭示了黑社会性质组织与国家争夺公民管理权力的本质,是对合法的、既有的秩序的破坏。危害性特征的判断受社会秩序复杂程度、公权力管控程度、经济发展程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农村地区的黑社会性质组织虽然在组织特征、行为特征、经济特征上不具有典型性,但却可能严重影响该地区的合法秩序并非法控制该地区的公民生活。所以,不能简单地采用形式判断标准,而应当根据区域或行业的受侵害程度进行实质判断。  相似文献   

8.
黑社会性质组织是一种有组织犯罪集团,是犯罪集团中的一种高级形态,其组织性比普通犯罪集团更强。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本质特征是非法控制特征。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组织犯罪与成员个人犯罪的区分标准是是否为组织利益实施犯罪。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积极参加者应仅限于骨干成员。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同样应体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立法应从多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9.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与毒品犯罪、恐怖主义犯罪被称为世界"三大犯罪灾难"。我国当前的黑社会性质组织是介于一般犯罪集团与典型黑社会组织的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特殊犯罪集团,是具备了黑社会组织的某些特征,但尚未形成较为严密的黑社会组织结构的一种有组织犯罪[1]。"保护伞"虽然只是黑社会性质组织成立的选择性条件,但对其重点打击仍然意义重大;具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身份的黑社会性质组织成员对该组织进行包庇、纵容时应数罪并罚,其他情况则遵循罪刑法定原则予以不同的刑事对待。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黑社会性质犯罪正日益成为我国一严重社会问题。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在全部内容上是富含独特的亚文化特质和强烈的反社会色彩,具备组织力(组织结构)、控制力(规章纪律)、犯罪力(营生方式)和自护力(保护体系),使用暴力、恐吓、腐蚀或其它手段的有组织犯罪集团。其根本属性是称霸一方、横行乡里、欺行霸市、无恶不作的流氓恶势力、表现出鲜明的静态组织特征和稳定的动态行为特征。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种有组织犯罪 ,黑社会性质组织分别与黑社会组织、犯罪集团有一定的共性 ,但又具有自身的特征。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其组织特征、目的特征、背景特征和行为特征四个方面。在对黑社会性质组织进行认定时 ,要从其特征着手 ,掌握了其特征 ,就有助于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认定。  相似文献   

12.
恶势力犯罪脱胎于原有的流氓罪,带有一定的"流氓行为"色彩。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和恶势力犯罪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犯罪类型,认定恶势力犯罪时应着重考察组织性要求、行为方式要求和行为结果要求。通过将恶势力团伙(集团)与黑社会性质组织具有的组织特征、经济特征、行为特征以及危害性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准确地对二者作出区分。对司法实践中认定恶势力犯罪的案件进行统计分析,能够发现2018年以来认定为恶势力犯罪的案件数量显著增长,而且恶势力犯罪的分解罪名与现有归纳高度一致。但是与此同时,也存在法院对恶势力犯罪的认定不够明确、部分案件中恶势力犯罪认定不当以及恶势力的认定主体错位等若干问题,需要在司法实务中不断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3.
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本质特征是非法控制性,这也是黑社会性质组织区别于一般的犯罪集团最显著的特征。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四个特征是有机的整体,非法控制性特征是其他三个特征有机结合的效果体现,并且危害性程度达到非法控制性,此时才可以认定为是黑社会性质组织。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阶段黑社会性质犯罪的现状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黑社会性质犯罪正日益成为我国一严重社会问题。它已不是少数地区、少数城市的个别现象,在全国众多地区、众多城市都不同程度存在。其数量之多,名目之繁,能量之大,触目惊心。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是富含独特的亚文化特质和强烈的反社会色彩,具备组织力(组织结构)、控制力(规章纪律)、包罪力(营生方式)和自护力(保护体系),使用暴力、恐吓、腐蚀或其它手段的有组织犯罪集团。其根本属性是称霸一方、横行乡里、欺行霸市、无恶不作的流氓恶势力,表现出鲜明的静态组织特征和稳定的动态行为特征。  相似文献   

15.
黑社会性质组织作为共同犯罪的基本形式,与共同犯罪的其他形式如犯罪团伙、犯罪集团、黑社会组织、黑社会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对其构成特征的认定标准可以较黑社会组织构成特征降低一个档次。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行为特征表现为,违法犯罪行为的多重性和行为违法犯罪的多罪性。  相似文献   

16.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疑难问题新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刑法》第2 94条规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包括: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入境发展黑社会组织罪;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刑事立法以及司法解释,对正确适用刑法规定是非常有利的。但在司法实践中,仍有一些值得深入探讨的难题,即:如何把握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含义;如何区分黑社会性质组织与黑社会组织、恶势力、恐怖组织、普通犯罪行为,怎样正确认定入境发展、包庇、纵容犯罪行为。对上述疑难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黑社会性质组织首先必须是犯罪集团。司法实务中,在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时,存在两方面的误区:一是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组织特征"存在误解和误认;二是将仅系个人实施的违法犯罪活动认定为黑社会性质组织实施的违法犯罪活动。在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时,应当严格遵守有关立法解释的规定,避免陷入上述误区。  相似文献   

18.
黑社会性质组织是一种特殊的共同犯罪形式,具有共同犯罪形式的一般构成特征。根据相应的综合划分标准,可以将共同犯罪形式分为五种基本形式,即黑社会、黑社会组织、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集团、犯罪团伙。通过比照梳理黑社会性质组织和这四种共同犯罪形式,揭示了黑社会性质组织构成特征,同时特别剖析了黑社会性质组织行为特征。  相似文献   

19.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是一种性质恶劣、危害严重、影响广泛的严重犯罪活动,是我国刑事政策和刑事法治严厉惩治的重点犯罪之一,这就决定了在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时,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必须坚持以严为主的原则。但打黑运动亦应在法治的轨道上进行,不能盲目的扩大化,要确立明确的标准,区分黑社会性质组织与恶势力两类不同性质的组织。在黑社会性质组织内部,要施行区别化对待的原则,对一般参与者从轻处罚或者进行非罪化处理,对自愿退出组织者给予鼓励性措施,从而取得打击黑社会组织犯罪的最佳社会效果与最佳法律效果。  相似文献   

20.
黑社会与黑社会性质犯罪集团,两者之间是否同一,这是我们公安部门在实际工作中或在理论研究时经常争论的焦点问题。一种观点认为黑社会性质犯罪集团是针对我国的国情提出来的一种新概念,从各方面来讲都不同于当前国外、境外的黑社会,充其量只是黑社会的雏型,就像蝌蚪还没有成蛙一样,这只是蝌蚪而不是蛙,因此黑社会性质犯罪集团是犯罪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