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一条主线将贯穿于"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本文对中央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准确内涵、重要意义、主要任务及配套措施进行探讨和分析,并结合省情就贵州如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2.
"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素一体化改革"是京津冀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创新发展战略的重点之一,思想政治理论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京津冀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发展的战略要求和迫切需要。京津冀思想政治理论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着供给主体方面、供给内容方面、供给方法等诸多重要挑战。京津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应紧密结合京津冀一体化改革发展的时代新要求,通过以需求侧为导向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供给主体魅力性、增强供给内容实效性、调整供给结构系统性、打造供给环境整体性,从而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供给的转型升级,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综合研判世界经济形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作出的科学判断和重大决策。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关键一环,也是农业自身发展问题倒逼下的客观要求。牢牢把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背景、任务、核心、途径、目标等关键环节,有利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更好推进,加快实现我国农业发展的战略转型。  相似文献   

4.
"十三五"规划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引领经济新常态的主线,必须从三个维度来正确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维度来讲,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同于"里根经济学",体现出中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自觉自主性;历史维度来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特征在我国进行改革开放以来的各次改革中都有所体现;现实维度来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遵循了五大发展理念,是经济新常态下引领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理论与实践的"双创新"。  相似文献   

5.
当前,全球经济经过缓慢复苏,正从"旧常态"向"新常态"转型。从国内来看,中国正处在"三期叠加"下,面临着企业成本不断攀升、供需不匹配、资本边际效率下降等多重问题。与需求侧管理有所不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其自身的理论内涵,因此有必要认真分析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举措,无论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的长远发展,还是对微观企业和个体都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十三五"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工会工作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密不可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理念、方法影响着工会改革。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工会要突出维权重点,找准切入点,做好职工的维权服务工作,助推改革,高度关注职工生产、生活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相似文献   

7.
"十三五"规划提出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侧重于"供给侧",实质上是为了实现"有效生产"。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角度来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归根结底是适应生产力的变革要求的,而非其它,所以必须从马克思生产力理论角度出发,深入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供给侧",逐步"去定势思维",转变经济发展的思路,最终实现提高"有效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工作主线。目前,以"三去一降一补"为主要举措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重大阶段性显著成效,但也面临着诸多难点问题。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深入开展"三去一降一补"工作,进一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  相似文献   

9.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源于结构性改革,结构性改革是全球性课题,在国际国内都有许多共识。它的提出既有深刻的历史和现实背景,也有重要的内在逻辑。不仅是新的经济治理药方,而且是新时期重大的理论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从供给侧发力,通过重大改革的推进来解决重大的结构性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十三五"决胜阶段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作用。  相似文献   

10.
国家"十三五"规划首次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五年规划的主线,是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引领新常态的主线。本文从历史视角、理论视角和当前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阐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三大逻辑。从历史逻辑来看,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历次改革都体现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征;从理论逻辑来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体现了中国推进经济改革的自主性和自觉性,而非"里根经济学"的"中国版";从现实逻辑来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必然选择,对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具有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11.
无论是"供给理论"还是"需求理论"都是经济发展特定阶段的产物,作为调节经济发展的理论体系,"需求侧"与"供给侧"都是一定经济发展阶段采取的政策偏向性策略,"需求侧"改革与"供给侧"改革都是促进经济发展和良性运行的手段。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供需失衡问题,主要表现在"有供给无需求、有需求无供给和供给低效"三个方面,很多供给已不再适应市场需求,而很多新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有效供给的不足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出现在"供给侧"方面,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今后经济改革的主攻方向。在供给方管理方面,应采取清理无效供给、提高供给品质、挖掘潜在供给、创造新供给等措施。  相似文献   

1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有别于凯恩斯主义和供给学派,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侧重于结构性调整的改革。在传统侧重需求管理政策导向下,产业结构失衡、自主创新能力的缺乏和地方保护主义导致经济结构转型滞后,进而使得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进入阵痛期,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下行压力变大。因此,2017年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政府应积极发挥其精准调控作用,实施积极有效的产业政策,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加大基础科研的支持力度,从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我国经济结构性转型升级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要求正确认识、主动适应与积极引领。推进供给侧构性改革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的重大抉择,也是认识、适应、引领经济新常态的重大创新与必然要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绕不过的关口,是推动经济稳中求进、稳中向好的历史性任务。要在全面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涵的基础上,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有的放矢,精准推进,重点突破,确保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实效,赢得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新旧动力转换的关键时期,中央适时提出"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核心在于提高全要素增长率,重在提高供给的质量和效益。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创新置于"五大发展理念"之首,把创新发展作为供给侧改革的基本遵循,优化供给结构、提高供给效率和供给质量。创新引领供给侧改革要从创新生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技术创新投入和创新人才战略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5.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研究——基于陕西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农业现代化的主线。陕西省抓住农业多功能性推进农业4.0。调研表明,陕西通过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探索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探索出5种典型模式;同时,在现代产业体系、经营主体、要素配置以及与农民利益关系等方面依然需要改进。要在农业价值链构建、地标品牌、三大体系、农村"双创"、产业融合投融资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6.
无论是"供给理论"还是"需求理论"都是经济发展特定阶段的产物,作为调节经济发展的理论体系,"需求策"与"供给策"都是一定经济发展阶段采取的政策偏向性策略,"需求侧"改革与"供给侧"改革都是促进经济发展和良性运行的手段。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供需失衡问题,主要表现在"有供给无需求、有需求无供给和供给低效"三个方面,很多供给已不再适应市场需求,而很多新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有效供给的不足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出现在"供给侧"方面,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今后经济改革的主攻方向。在供给方管理方面,应采取清理无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提高供给品质、挖掘潜在供给、创造新供给等措施。  相似文献   

17.
无论是"供给理论"还是"需求理论"都是经济发展特定阶段的产物,作为调节经济发展的理论体系,"需求策"与"供给策"都是一定经济发展阶段采取的政策偏向性策略,"需求侧"改革与"供给侧"改革都是促进经济发展和良性运行的手段。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供需失衡问题,主要表现在"有供给无需求、有需求无供给和供给低效"三个方面,很多供给已不再适应市场需求,而很多新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有效供给的不足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出现在"供给侧"方面,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今后经济改革的主攻方向。在供给方管理方面,应采取清理无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提高供给品质、挖掘潜在供给、创造新供给等措施。  相似文献   

18.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解决中长期经济问题的根本之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是经济改革,更是政治改革,并非单纯地将国家调控从需求侧移向供给侧,而是在发展进入新常态下利用供给侧的变革去挖掘社会深层生产潜能,增强市场的供给水平,实现供需均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际上就是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再调整,其终极目标是让市场在供给端的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故而,坚持市场导向,通过推进法治建设和政府改革、实行绩效问责和民主监督,推进政府供给侧的简政放权,实现供给行为的市场化,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诉求。  相似文献   

19.
社会各界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解和阐释必须紧紧抓住《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手段和着力点,全面深化改革才是终极目标。供给侧是一个复杂且丰富的体系,包含制度、生产组织方式和要素、物质产品和服务等供给品,以及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和家庭等供给主体。制度供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源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和基础;生产组织方式和要素供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中间环节,是制度的具体实现;物质产品与服务的优化和经济可持续稳定的增长是制度、生产组织方式以及要素供给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20.
<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践行党的宗旨和奋斗目标的具体实践。三农系统党员干部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力军和先锋队,必须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重大责任,着力提升五种能力,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出努力和贡献。一、提升顺势而为的能力农业农村作为打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