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7 毫秒
1.
张为付  陈启斐  潘茂启 《群众》2020,(18):27-28
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进程中,我省发挥县域经济和产业高地的特色优势、构建省内多级产业梯度结构、借助长三角一体化的契机,强化产业韧性,塑造经济增长新动能,这将有助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全球贸易战叠加上此轮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对产业链、供应链与价值链冲击及破坏最大。  相似文献   

2.
《群众》2020,(10)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以夯实产业基础能力为根本,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这都为我国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的产业发展和产业升级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呈全球蔓延态势,严重冲击了国际产业链和供应链,世界经济陷入衰退的风险不断增加。江苏经济和产业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安全稳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因而,立足  相似文献   

3.
周志莹 《群众》2022,(6):41-42
推进更高层次开放,是构建自主可控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必然要求。当前,江苏正在培育50条重点产业链,而在产业链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外商企业一定程度上扮演着资金供给者、先进技术传授者和市场机制承载者的角色。进一步提高使用外资质量,是推动江苏产业链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引导外资积极参与产业补链延链强链,促进外资利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全球经济是一个整体,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已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平稳有序运行受到了不同程度冲击的情况下,我国应在完善产业链布局的同时,积极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自主可控能力。而从广西发展实际来看,  相似文献   

5.
高清 《群众》2024,(2):45-47
<正>当前,具有高附加值、高技术等特点的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尤其是镶嵌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之中的生产性服务业,对全球产业链更是具有重大控制性影响。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不仅事关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更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题中应有之义。江苏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探路者和改革开放的先行军,加快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是新发展格局下江苏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由之路。《江苏省“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提出构建“775”服务业产业体系,塑造以数字化、融合化、品质化、绿色化、国际化为核心特质的江苏服务业新体系,这将力促各类优质生产要素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到新质生产力领域。2023年前三季度,全省服务业增加值49434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5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8.1%。  相似文献   

6.
周志莹 《群众》2020,(16):47-48
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但疫情在全球呈加速扩散蔓延态势,全球经济遭遇罕见的全面冲击,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几近“熔断”,给我国外贸外资发展带来一定压力。江苏作为开放大省,不断提高化危为机、危中寻机的能力,以更高层次开放推进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追求提升开放发展的结构与层次,完善国际化发展的环境氛围和体制机制,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7.
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了深远影响,全球供应链可能将面临新一轮震荡和重组,我国制造业供应链也受到明显的冲击。当前中国供应链开始进入竞争优势提升期,供应链发展正面临全球资金回流、供应商本土化、产业链升级、数字化经济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疫情危机后加快推动中国制造企业供应链发展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力:高度重视逆全球化影响,对制造业供应链进行长期系统布局;推动产业升级转型,深度提升中国制造业供应链管理能力;加强区域经济全面合作,加强制造业供应链全球布局;高度重视供应链安全建设,提升制造企业供应链弹性。  相似文献   

8.
疫情对全球产业链的冲击,既波及供给侧也波及总需求,不能只关注短期和局部,需要做好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准备。要实现中国经济的良性循环发展,必须畅通国内国际两个循环,即畅通国内产业链,着力促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加强国际协调合作,维护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构建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9.
《群众》2021,(9)
正产业链畅通是经济循环的重要内容,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必须全力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和竞争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加上疫情冲击,全球产业链竞争将更加激烈,江苏要积极作为,在应对风险挑战当中创造机遇,在保证上下游产业链安全的同时,实现产业链向高端攀升,不断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以全产业链的理念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古明加 《岭南学刊》2021,(2):122-128
当前全球化和国际产业布局正处于深刻变革时期,影响高技术产业全球供应链调整的因素逐渐发生变化,由注重生产效率和经济利益转向更注重供应链安全和稳定。中国高技术产业供应链融入全球供应链经历了处于全球供应链的低端环节和中高端环节两个阶段。逆全球化、中美贸易摩擦、新冠疫情等因素对中国高技术产业供应链全球配置格局产生了不同影响。未来高技术产业供应链全球配置格局将呈现本地化、多元化、区域化的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11.
倪红福 《人民论坛》2023,(17):70-77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产业链重组、供应链重塑、价值链重构不断深化。面对全球产业结构深度调整,要加快推进高质量新型工业化,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完整产业体系供给优势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立足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加快形成全球竞争新优势。  相似文献   

12.
胡国良 《群众》2013,(9):I0026-I0028
从产业分工格局看,江苏制造业发展一直过分寄生于全球产业分工模式下的全球价值链(GVC),而忽略了国内市场需求。在低成本低价格的比较优势逐步丧失的竞争环境下,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全球产业格局,将过去单纯的全球价值链(GVC)模式向国家价值链(NVC)转型,突破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GVC)低端的锁定困境,构建新型高端的价值链体系,是江苏制造业战略转型与升级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3.
李世泽 《当代广西》2014,(23):48-49
正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从海上走向世界的和平发展之路、合作共赢之路。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国际产业分工与协作不断优化的背景下,参与共建海上新丝路有利于广西发挥沿海优势,通过海路便捷地融入全球产业链,增强产业链的国际竞争力。为此,要以参与共建海上新丝路为新的契机,巩固提升广西在中国-东盟海上合作中的战略地位,以全球视野审视和谋划广西融入全球产业链的海上路径,真正分享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红利。参与共建海上新丝路是广西融  相似文献   

14.
陈焱 《群众》2022,(16):14-15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转变,以“鼎新”带动“革故”,以增量带动存量,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江苏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加快推进技术改造和智能制造,大力培育“链主”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进一步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竞争力,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当前,以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数字经济迅猛发展,推动制造业加速向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为产业升级提供新的重大机遇。江苏作为制造业大省,产业体系齐全,要素支撑完备,发展基础良好,今年9个工厂获评首批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未来需要牢牢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浪潮,深入实施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构建智能制造新格局,激活转型发展“关键增量”,让“智能”为制造业注入源源活力。  相似文献   

15.
张宁  巢俊 《群众》2022,(6):37-38
企业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创新主体。长期以来,我省有不少产业处于全球价值链、产业链中低端,高新技术企业“多而不强”的特征比较明显。产业短板的背后往往是人才、技术的短板。为推动高层次人才向企业集聚、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江苏首创“科技副总”这一企业柔性引才机制。自2013年以来,已累计从全国432家高校院所选聘6440名科技人才到相关企业兼任“科技副总”,“十三五”期间累计实施合作项目6000多项,解决企业关键技术难题或技术需求30000多个,带动企业新增销售收入300多亿元,有力推动了政产学研合作,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李飞星  赵海洪 《求索》2014,(7):53-58
全球价值链延伸正对世界各国产业和企业产生巨大影响,地方特包产业有深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但在全球价值链延伸中处于弱势甚至处于消失的危险境地。中国南珠产业是古老的地方特包产业,其要在全球化趋势中生存和发展,需要嵌入全球价值链,实施老品牌活化和产业文化化。通过文化认同、文化传播与输出获得品牌溢价,利用文化驱动品牌塑造,突破现有全球价值链主导企业设置的升级障碍,占据高端环节。  相似文献   

17.
产业区域转移是近一个世纪以来最典型的国际经济现象之一,也是当前我国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难题的重要战略支点。综观产业区域转移的四次全球性浪潮,对国内外产业区域转移研究的源起、发展与趋势进行回顾、梳理,可以说,从产业集聚、跨国公司、梯度理论及价值链等四个视角来对产业转移问题进行研究是当前的主要趋势,这些理论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反应了第四次全球产业转移浪潮的不同侧面,也在各国的政策实践中起到了相应的作用。然而,产业集聚视角、跨国公司视角、梯度理论视角等更主要的是从产业转移的方式、载体、模式等方面来进行的一种事实描述性研究,没有深入探求其内部的机制和根源。而价值链的视角从历史上讲,是产业转移研究传统的延续,但是随着价值链理论从国家间资源禀赋的区域价值链、到产业间边际产业的产业价值链、再到产品生命周期的产品价值链的不断深入,到目前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2020年11月,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署,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应运而生。本文从传统贸易与价值链出发,阐述台湾与RCEP成员经贸关系和价值链联系,分析RCEP签署对台湾经济和贸易的影响,利用GTAP模型模拟RCEP关税削减对台湾岛内经济与产业的影响。结果显示:RCEP建立将导致台湾对外贸易与投资的转移,贸易条件恶化,从而对岛内各产业产出、经济增长、消费者福利带来负面冲击。同时,台湾通过后向联系参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产业将面临被替代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陶涛 《人民论坛》2021,(2):28-30
中国产业的发展和壮大是在持续扩大对外开放、不断深入参与全球分工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就是向科技创新驱动、消费需求拉动的增长模式转型。虽然当前国际经济关系动荡不定,一些不利于中国发展的因素始终存在,但中国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和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仍然为中国产业全面深入参与全球产业链提供了窗口和机会,将进一步推动中国的产业变革和技术创新,提高中国生产的竞争力和中国市场的品质。  相似文献   

20.
“十四五”时期,我们要紧紧抓住北斗三号全球开通与数字经济全面发展的重大机遇,面向太空经济与数字经济相融合的重大需求,以推动北斗规模应用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为目标,优化营商环境和产业生态,完善北斗应用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充分发挥北斗产业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