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它具有六个基本特征:指导思想上,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前提下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结合中国国情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及其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领导和依靠力量上,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前提下不断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工农联盟,通过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扩大社会主义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政治制度上,在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前提下努力拓展各种政治参与渠道,不断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推进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经济制度上,在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和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方向的前提下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效率和物质文明;分配制度与价值目标上,在坚持按劳分配主体地位的前提下不断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社会公正、社会和谐;精神文化上,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准确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对于继续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目标,关系着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新时期实践中坚持创造性和连贯性有机结合,不断推进思想、理论、制度等方面创新的结果,也是党的十七大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统一认识统一行动的历史性重大决策。目标清楚,旗帜明确,我们便会克服前进道路上遇到的任何困难,便会在前进的道路上把准正确的航向。  相似文献   

3.
人民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要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广泛凝聚各方面的力量。  相似文献   

4.
正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认清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道路为什么"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什么"成",对于我们进一步坚定制度自信,更好地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好地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  相似文献   

5.
《前进》2016,(10)
正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举的旗帜,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追求。2014年9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在前进道路上,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这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全党同志要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坚定不移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带领人民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完成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而团结奋斗。  相似文献   

7.
<正>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始终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汇聚强大正能量。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工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要带领人民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议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如何在地方立法工作中自觉地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充分发  相似文献   

9.
要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我们就必须要"以人民为中心",就必须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人民利益为本位和以人民共享为目的。  相似文献   

10.
李振安 《新东方》2007,(12):76-78
我们要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的精神,构建和谐海南。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这次大会号召全党同志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这是我们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困难和风险,奋力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根本的政治保证。要坚定不移  相似文献   

11.
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贯穿改革开放30多年一条基本主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就是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保障和扩大人民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这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坚持、发展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也是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的关键内容。  相似文献   

12.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抉择,党领导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创新道路。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党领导人民实现了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任务,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的时间和空间维度。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在时间维度上形成环环相扣、节节相连的历史演进,时间维度的考察能够使我们把握伟大事业的发展节奏,能够使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越走越踏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在国家建设、执政党建设、发展战略、世界作为等四个层面的实践不断拓展,空间维度的考察能够使我们认识伟大事业的艰巨任务,能够使我们面对困难而勇往直前。  相似文献   

13.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抉择,党领导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创新道路。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党领导人民实现了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任务,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的时间和空间维度。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在时间维度上形成环环相扣、节节相连的历史演进,时间维度的考察能够使我们把握伟大事业的发展节奏,能够使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越走越踏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在国家建设、执政党建设、发展战略、世界作为等四个层面的实践不断拓展,空间维度的考察能够使我们认识伟大事业的艰巨任务,能够使我们面对困难而勇往直前。  相似文献   

14.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要坚持以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为理论创新的源泉,以实现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理论创新的目的,以顺应时代潮流不断与时俱进的创造精神为理论创新的动力,以研究和解决我们在前进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为理论创新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5.
为了保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如期实现,就要坚持实现"十三五"规划的六大原则。其中,第一大原则就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原则,是社会主义国家性质所决定,是执政党的最高宗旨所决定,是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所决定,是科学发展观所决定。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原则,必须实现共享理念。因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原则的逻辑与落脚点,就是实现共享理念;必须实现共享理念,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衡量改革开放是否成功,就是要看是否实现共享。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原则,实现共享理念,必须解决和克服官僚主义、分配不公和官本位等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姜迎春 《人民论坛》2020,(10):114-117
当前,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当代中国的国情出发,从四大"实际"出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已经实践化、客观化为当代中国国情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偏离这条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我们必须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其实践形态出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制度保障,我们要不断健全完善这一体系,彰显其在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上的显著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力量,我们应在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7.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从此,中国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今年元旦,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新年茶话会上指出:"我们要对改革开放进行系统回顾总结,以生动的事实、伟大的成就、成功的经验对全党全国人民进行坚持改革开放的教育,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决心和信心,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8.
林云峰 《新东方》2013,(3):32-35
我们党具有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巨大成就的光辉历史,具有立足实际,根植实践,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还能够不断纠正自身错误和偏差,始终坚持正确的路线,领导人民沿着正确的路线前进,并且其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建设格局不断完善。经过党的几代领导人的接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丰硕的实践成就和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来越清晰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健全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与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超强领导力密不可分:中国共产党以先进理论为指导,能够洞察民族复兴发展大势;能够把握历史机遇,确保民族复兴伟业的决战决胜,驾驭"中国号"巨轮乘风破浪前进;始终勇于自我革命,使民族复兴有了坚强领导核心,铸造了伟大建党精神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民族复兴提供了巨大精神动能。在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下,全体中国人民已经形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没有任何势力、任何组织能够阻挡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坚定步伐。  相似文献   

2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强调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四个自信"源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长期实践所取得的根本成就,构成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坚实深厚的信念基石,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道路选择、理论建构、制度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