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瑞兮 《侨园》2016,(4):10-12
正两三岁就画画朱宇辰,1991年6月出生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父母都是普通职工。他从小就特别喜欢画画,两三岁时就开始拿着笔涂鸦。他的两个舅舅喜爱艺术,擅长书法、篆刻,对他影响很深。5岁的一天,二舅对正存玩耍的宇辰说:"今天舅舅带你去一个好地方,你一定喜欢。"宇辰兴奋地闪着大眼睛:"什么地方?"舅舅笑了,亲昵地捏着他的小脸蛋说:"今天,舅舅带你逛书店,你可以看到很多好玩有意思的书。"来到新华书店,宇辰就  相似文献   

2.
一条马路将辽阔的草原劈开。汽车向层云深处开进。车上,是74岁的‘花儿皇后”苏平。在农历六月初六‘花儿会”的前一天,刚演出完还没来得及吃午饭的她,就踏上了新行程,下一场演出是430公里外、海拔3000米的青海西部小县都兰。  相似文献   

3.
《民主》2016,(12)
正他是车改之路上执着的"谏"客,呼吁车改十年,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他直率敢言,常因"狠言论"而闻名。他是民进会员、高校教师,也是政府官员,他更是微博名人,粉丝数量超过600万。他就是2016年1月7日,湖北省委书记等领导接见的六位湖北"大V"中的一位——叶青。1月17日,叶青接受湖北日报新媒体"动向新闻"的邀请,在"思想"栏目开设专栏"大V叶青",又开始了"一天一文"的生活。他将其视为"一天一文一课",即一天写一篇文章,相当于讲一节经济形势的课。叶青坦言,自己将参政议政与互联网  相似文献   

4.
邓伟志 《民主》2015,(3):50
<正>长期以来,我们喜欢用"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来形容歌声给人留下的感觉。而波兰音乐家肖邦的琴声,快两百年了,还在世界各地回荡。何以如此?是因为他琴外有音。他琴外的第一音是他的老师爱尔斯涅向他发出的,要求他的琴声做到"为了人民,通过人民"。这就促使肖邦乐于参加农民的丰收节,一听到农民的演唱他就会兴奋得着迷。肖邦琴外的第二音是他的朋友、波兰诗人维特维茨基在信中对他说的,要他记住:  相似文献   

5.
愉悦地等待     
正等待,是一种选择。我们每次都很想要经由自己的努力让事情发生,可是,天,常常不遂人愿。花儿有它开放的时节,果子有它熟透的时令。不用去催促,只要遵循自然的法则,总有一天会开花结果。然而,我是一个很不喜欢等待的人。不喜欢事情暧昧不明,不喜欢没有个水落石出。但是渐  相似文献   

6.
老歌 《侨园》2020,(2):46-47
102岁高龄人间屈指可数。南方红豆杉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世界濒危天然珍稀植物,有"植物黄金"之誉,具有非常高的考古、药用研究价值,在皖南大山里更是鲜见。一个老人77年守护自家屋后红豆杉,用毕生的守望与大爱浇灌哺育,用祖坟边最初两棵红豆杉老树上的果子,培育出一片占地30亩、多达1000余株的野生红豆杉林,令人啧啧称奇。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回族花儿"为切入点,对"回族花儿"理论研究进行梳理、归纳和进一步阐释.在归纳"回族花儿"的同时,提出西北回族口头传统保护性研究的人类学视野及其重心所在.  相似文献   

8.
温哲 《慈善》2021,(1):43-43
"江南有个余善人",说的是晚清著名善士(慈善家)余治。余治慈迹遍布江南诸省:江苏、湖北、浙江、上海……他"敦行善事五十年,大江南北无贤愚疏戚",打破了地域与社会界限,产生了广泛影响。余治的慈善活动主要体现为救助婴孩,他在无锡成立保婴会,在江阴成立恤产保婴会。并且投资教育,筹立义塾、义学。  相似文献   

9.
季羡林先生,对采访他的记者说:"要做到内心和谐,就得想得开。我快到100岁了,就是因为想得开。""想得开",是"哲学素养"高的表现。它需要辩证思维,在任何时候,都能于无中见有,死中见生,下处见上,逆中见顺。"处一隅而知全局,在一时而想长远",不因一时一地之境况而局限了自己。这方面的例子很多:有个女士是这样看待丈夫的:"如果他懒惰,他就会有更多的休息时间;  相似文献   

10.
《民主》2020,(7)
正"我骑上那小毛驴,乐悠悠,歌声伴我乘风走……" 2020年3月3日凌晨0:30分,原总政歌舞团著名艺术家克里木在京去世,享年79岁。克里木创作有《阿凡提之歌》《颂歌献给亲爱的党》《塔里木河》《我的母亲叫中国》等歌曲。在将近70年的艺术生涯中,他不断创作和演绎着新疆特色的文艺作品,今天他虽已离去,但他创作和演绎的民歌经典却留给了热爱和喜欢他的广大观众。  相似文献   

11.
普京的一天     
<正>英国记者Ben Judah用了三年时间,采访了普京的内阁部长、顾问、私人助理、前任官员等,集结成书,揭秘了这位铁血硬汉不为人知的私生活。普京一般起得很晚,一天从简单的早餐开始。餐桌上常有松软干酪、煎蛋卷,偶尔有麦片粥,他还喜欢鹌鹑蛋和果汁。成箱的食材定期从东正教主教长基里尔的大农场运来,以确保食物新鲜。饭后,他会喝上一杯咖啡。他的"朝臣"们已经被传召,但普京  相似文献   

12.
玄圭 《各界》2009,(11)
四年隐晦的初恋 遇见林萃如前,梁羽生有过一段短暂青涩的爱情.当时梁羽生18岁,喜欢的女孩小他两岁,是他的表妹,沉静高傲的大家闺秀,不会做家务、不会主动跟人说话.他不修边幅,站在她身边显得落拓又张皇,他爱她爱得甚是卑微.知道表妹喜欢<红楼梦>,梁羽生通宵达旦地看,然后拣了她最喜欢的章节,站在她面前,朗朗背给她听.  相似文献   

13.
宋洪斌 《侨园》2011,(4):28-29
书法写到一定程度,靠的就不是技能而是境界了。中国书协会员、辽宁书法家邱明新,现在就进入了这种境界。上世纪70年代,他经杨仁恺先生介绍,师承徐炽。邱明新在书法艺术上辛勤耕耘了几十年,现今他的书法已经达到了某种意境。我们把目光落到2006年邱明新的一次个展上,一百多幅作品,有书法有国画。国画长卷虽为临摹,仍然令人刮目相看:许勇的"74匹马",徐悲鸿收藏的"87神仙卷"。许多人惊讶他"画也画得好",甚至"画比字还好"。是的,他从小喜欢作画,如今在另一个层面上"返璞归真"了。他临摹国画名家大作,是站在书法的角度,从中陶冶书法感知。他还弹琴,也是立足于书法的平台,从中捕捉书法灵性。这种旁征博引式的修炼,反映了他的书法已经达到一定程度的精神境界了。  相似文献   

14.
<正>吴波是新中国第五任财政部长,他一生追求做普通人。在晋察冀边区当"官"时,他就不吃小灶,与大家排队同吃一锅饭,并把分配给他的马匹坐骑送给伤员和最需要的人。到财政部当领导时,他仍然不吃小灶,与大家排队同吃一锅饭,并在高温季节一再拒绝为办公室配电风扇等特殊待遇,和大家同熬酷暑。因他没有"官架子",大家很少叫他部长,而称他"吴老"。他喜欢别人称他"吴老"。吴老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进北京当财政部副部长,直到离休,一直住在分给他的北京市西城区大酱坊胡同几间年久失修的旧平房里。他住在拥  相似文献   

15.
正我叫康斯特,大家都喜欢叫我"小康",由于"小康"本是中国人所追求的一种生活,我便很喜欢这个亲切的昵称。我来自赞比亚,今年22岁。现在就读于沈阳师范大学学习国际金融专业,是一名二年级的本科生。今年是我在中国的第三年,我来沈阳已经经历了第二个寒来暑往了。我去过北京、天津、上海、苏州、大连、鞍山、丹东、本溪、盘锦等很多城市,我喜欢经济发达的北京和上海,也喜欢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苏州,但是给我最深的印象还是辽宁省的这几个城市。这里虽然经济没有北  相似文献   

16.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自古暨今,方术士也是重要一行,业务范围涵盖星占、神仙、占卜等项目.而在此行绵延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混得最风光、堪称状元之才的,非栾大莫属,就连汉武帝也着了他的道. 栾大"为人长美",是个帅哥;"敢为大言",尤其喜欢吹牛,杀伤力极强:皇上啊,我经常去大海里游逛.怎么去的?踩片树叶就去了呗,也经常遇...  相似文献   

17.
陆了涵 《党政论坛》2012,(20):28-29
萨依特曾是埃及的一位政府高官,34岁就做了副市长,可谓前程一片灿烂。可惜.就在他飞黄腾达的时候.他主管的城市却发生了一场火灾,于是他被免职。那年他37岁。离官退位后,萨依特的周围依然是一些显赫的人士,富翁,商官,大财团的董事长……大家都认为他会非常痛苦,  相似文献   

18.
《史记&#183;循吏列传》中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宰相公仪休非常喜欢吃鱼,一些有求于他的人便送鱼给他,公仪休每次都严辞拒绝:有人很不理解地问:“您那么喜欢吃鱼,为什么不收呢?”公仪休答道:“正因为喜欢吃鱼,才不能接受啊。我现在担任宰相,可以用俸禄买鱼;如果收了人家的鱼,就要给人家办事,那样难免就要违反国家的法律.宰相的官位就会被撤掉。到那时,不仅没有人会给我送鱼,  相似文献   

19.
刘洪伟 《侨园》2015,(Z1):95
历史上,毛泽东酷爱《红楼梦》是出了名的。何以见得?请看以下几件事——他经常谈及《红楼梦》可以说毛泽东从少年时代就爱上了《红楼梦》。毛岸青、邵华合著的《回忆爸爸勤奋读书和练习书法》一文中说:"《西游记》、《水浒》、《三国演义》、《红楼梦》、《聊斋志异》等古典小说,爸爸在少年时代就看过。"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丰富,毛泽东不但喜欢读《红楼梦》,而且有较高深的认识。早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就向贺子珍谈  相似文献   

20.
心存畏惧     
羽毛 《党政论坛》2010,(12):55-55
兜兜是一个两岁零九个月大的小男生。他喜欢踢球,看书,听故事,喜欢吃麦当劳的薯条和蔬菜汤,还喜欢哭。他总是分不清红色和绿色,分小清结小辫的6和长尾巴的9……他有很多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