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一、立法先行之甘肃样本:为中小学校安全保驾护航学校安全是教育事业发展、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础和保障,安全保障是一项基本民生,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安宁幸福与社会和谐稳定。2020年12月3日,甘肃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了《甘肃省中小学校安全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由总则、校园安全管理、学校周边安全管理、安全事故处置、法律责任、附则等六章共五十四条组成。从条例规定看,一是对政府、部门、学校、教职工、监护人、学生等各方面应履行的职责予以法律界定,  相似文献   

2.
王大伟 《中国减灾》2013,(5X):24-25
<正>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王大伟教授,常常以各种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自我安全防护技能的教育和普及,在全国上下各年龄层次的人群中都拥有数量众多的"粉丝"。近日,他通过本刊给广大读者分享自己关于儿童安全教育问题的看法。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在他们的成长中,往往会面临刑事案件、意外伤害、自然灾害等众多的安全威胁。在突发事件中,儿童是最易受伤害的弱者。然而,这并不是说,在面对安全威胁时儿童只能处于绝对的被动地位。我们在加强保护儿童安全的同时,其实还可以通过正确有效的安全教育,来提高儿童的自我防护意识,增强儿童的自我保护能力。为什么需要儿童安全教育如果每个学生都有安全意识、每个家长都有安全意识的话,那么一旦遇到突发事件,学生就能够迅速逃脱。公安机关、学校和家长孩子这三  相似文献   

3.
学校采取的教育方式重在"成才",忽略了"成长",这种"成才"与"成长"混为一谈的教育方式对于青少年发展各方面的养成有着很大的弊端。  相似文献   

4.
论当前流动人口子女的安全问题与防范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子女的成长状况不容乐观,人身意外伤害、犯罪被害、心理疾患、网络负面影响等安全问题普遍存在;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有父母监护和学校教育缺位,社会生活环境复杂,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较差等。当前需要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建立、健全适应形势发展的法律规范;强化家长、学校和公安机关的监护、教育、保护责任;建立流动人口子女关爱服务机制,形成全社会性的安全防范网络。  相似文献   

5.
王明  于博洋 《青年论坛》2014,(1):108-113
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和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需要阐述深度辅导反馈机制建立的重要性,分析当前深度辅导工作中反馈机制缺失的原因以及存在的"四化"问题,包括考核指标模糊化、总结归纳延后化、学生认识轻视化和开展实施形式化。运用信息沟通理论、360度反馈法和柯氏评估模型,提出分别从沟通、反馈和评估三个阶段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深度辅导反馈机制,为提升高校深度辅导工作的效果和质量提供指导,进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一步的深化和改革,切实巩固和强化深度辅导工作在维护社会稳定、营造安全校园环境和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青年教育思想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青年成才教育是邓小平青年教育思想的一贯要求。要用邓小平青年教育思想引导当代青年成长成才的政治方向,激发当代青年成长成才的精神动力,规范当代青年成长成才的思想行为。邓小平青年教育思想为当代青年成才教育提供了思想武器,对明确当代青年成才教育的根本目标,坚持当代青年成长成才的正确途径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谢丹  闫蕾 《新东方》2022,(1):77-82
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新时代教育现代化深入发展的内在要求,是遵循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与教书育人规律的重要表现,是深入推进思政学科建设与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性的题中之义.实现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衔接,不仅是实现不同阶段"立德树人"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全程育人"教育理念的客观需要,更是新时代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传承》2016,(5)
社会环境日益复杂、家庭教育薄弱、学校规范系统创新安全教育缺失、学生自身防范意识缺乏等原因,导致目前我国高校学生安全问题频发。高校应营造知识管理氛围,创新学生安全管理思想和方法;家长应勤与学校沟通;学生应加强安全知识学习,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社会应加强校园周边治安管理。  相似文献   

9.
实习是大学生实现身份转变的一个过渡期,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至关重要。对于"功利化实习"的学生而言,学校要引导他们明白:"收获"比"资历"更重要;对于"自视甚高"的学生而言,学校要引导他们知道:"实干"比"等待"更重要;对于"轻视实习"的学生而言,学校要引导他们知晓:"锻炼"比"辛苦"更重要。  相似文献   

10.
<正>宁政办发〔2014〕21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为进一步加强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校园安全管理工作,保障广大学生和幼儿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促进教育事业健康科学发展,现就做好校园安全防范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做好校园安全防范工作,维护学生生命安  相似文献   

1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是以学生共同生活区域为基础,以服务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外的成长成才为目标,以共同价值观念为连结的学生教育生活成长共同体,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平台、三全育人的重要阵地、五育并举的重要抓手。“一站式”学生社区在推动教育体系高质量发展、加快三全育人教育改革进程、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相似文献   

12.
在"四个全面"的战略部署下,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与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在分析高等教育对人才成长的重要作用和学生干部经历对一个人成长成才的作用的基础上,探讨高校学生干部成长路径、能力素质新要求,同时,就高校学生干部能力建设的新目标、新方向,以及对学生干部培养的新方法、新路径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 9月29日上午,厦门市翔安区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人大代表视察区校园安全工作情况。针对部分学校消防设施和学校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学校周边交通拥挤、公交车不足等问题,代表们建议,要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规范化建设,强化校园安全岗位责任制,建立健全校园安全常规管理制度;完善学校周边交通安全设施,提高校园安全防范水平;重视消防安全设施建设,消除学校消防安全隐患;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开展安全教育工作,增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14.
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着眼于学生发展,分析当代大学生群体思想特点,研究大学生成长和发展内在需求,从而在大学生思想教育理念、思想教育内容和思想教育形式等方面不断创新,探索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模式;突出时代感,增强思想工作的实效性。通过长期开展适应学生发展的各项活动,营造成长氛围、构建成才机制、形成成功动力。  相似文献   

15.
陈明乐 《传承》2011,(18):36-37,53
励志教育是贫困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有利于贫困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健全人格、成长成才,有利于家庭、学校及社会和谐稳定;它分为赏识教育、激励教育、成才教育、成功教育、挫折教育、感恩教育等六种类型;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教育引导、完善资助体系等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励志教育。  相似文献   

16.
新知识信息     
我国教育今后几年的任务国务委员兼国家教委主任李铁映1月16日说,今后几年内教育战线的主要任务:一是加强各级各类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二是贯彻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方针,促进教育事业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到本世纪末,我国基础教育发展总的目标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面向21世纪,初步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指导,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成才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要求,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要坚持平等原则、激励原则和尊重原则。在教育实践中要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尊重大学生合理需求,激活思想政治教育新动力;构建人性化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化评价标准来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化。  相似文献   

18.
<正>目前,北京市学校安全教育的内容覆盖交通、消防、食品卫生、用电、实验实习及社会实践、体育运动、网络、劳动及日常生活安全教育诸领域,时限跨越任何一个时段。安全教育的手段及技术有人人传授教育、人机演习培训、人环境访问教学、电化教学、计算机多媒体培训等。学校安全教育的重点是教育和训练师生员工识别危险,学会安全,解决"如何获得安全"的问题,并为此开展了针对性的演练。但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  相似文献   

19.
贾云飞 《前沿》2014,(17):182-183
新媒体技术对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深远的影响,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学校方面要对新媒体的发展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建立一系列的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来迎接挑战,以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20.
田恬 《中国减灾》2013,(7X):24-26
<正>安全是人的第一需求,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安全发展,既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科学发展的必然保障。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理念思路不断突破,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政策措施不断健全。从安全生产到安全发展,从科学理念上升为指导原则、安全发展战略,层层递进、步步深入,安全在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中的位置越来越高、分量越来越重。党中央、国务院多次明确强调,安全发展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