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媒体的飞速发展和新媒体的快速成长,使网络媒体不再满足于作为电视节目播放平台,由此,为网络传播平台量身打造的网络自制节目应运而生。网络自制节目类型多样、受众广泛、优秀节目层出不穷,例如,《奇葩说》《火星情报局》《吐槽大会》《爱上超模》《拜托了衣橱》,等等。与传统电视节目相比,网络自制节目具有运营灵活和环境宽松的先天优势,因此,在收视率和广告收入方面取得了较佳成绩。网络自制节目紧跟粉丝经济浪潮、选题新鲜且讨论度高、节目制作精良等特点,使其在近两年实现了节目类型多样化、节目制作精细化、节目运营平台化的发展趋势。然而,节目存在的诸如缺乏深度和内涵、盲目讨好粉丝的硬伤有可能在将来某一天变成其发展瓶颈。  相似文献   

2.
电视综艺节目在电视文艺大家族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其发展进程中 ,逐渐谈化了纯表演色彩 ,将纪实性、新闻性因素融入其中 ,增加了节目的信息含量。理论研究者从电视综艺节目形态的个体研究 ,到电视综艺节目的审美品格 ,民族化内涵 ,总体发展格局 ,都进行了深入的阐释与分析 ,达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度。  相似文献   

3.
《可可小爱》成功登陆央视12个频道,在全国超过1000个电视频道播出;《可可小爱》与央视网、中国文明网、爱奇艺等50余家主流视频网站合作,专题播放,目前全网点播量已突破80亿次。从广西本土横空出世的"可可小爱"是什么?又是谁创造了"可可小爱"?早春,在广西桂林,我们找到答案——桂林坤鹤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坤鹤公司")总经理王羽潇,将传统文化和现代创意巧妙结合,原创动画《可可小爱》,以"可可"和"小爱"两个清新时尚、活泼可爱的动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校外教育在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而电视综艺节目往往对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及其价值观的形成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电视综艺节目因其不断创新,得到了广大群众包括青少年的拥戴。校外教育工作者探究综艺节目的创新特色,分析其节目的创意内涵及演员的行为特征,研究青少年所喜爱观看的节目形式及内容,创新发展,打造出一些受青少年喜好的校外教育活动。通过分析模仿综艺节目的创意来策划校外活动方案的可行性,分析现有的成功案例及存在的误区,探索利用电视综艺节目的形式来开展青少年校外活动。  相似文献   

5.
澳门社团本质上都是爱国爱澳社团,并在为特区政府实现"澳人治澳"的过程中,起到了参与和推动政治选举、综合和表达利益、促进社会整合、增进文化认同和价值传递等积极作用。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回归后的爱国爱澳社团在发展过程中生发出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并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澳门社会的稳定。为此,要从澳门社团的社会定位、特区政府的政改措施、社团的自身建设以及统战工作有针对性的开展等方面整合和培育爱国爱澳社团。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在广泛阅读中外有关“网络综艺与青少年”的文献基础上,从网络综艺节目的内涵与外延、研究议题、研究缺陷等几个方面,试图呈现“网络综艺与青少年发展”相关研究的基本轮廓.文献表明,网综研究刚起步,聚焦于网综个案成功之道、网综格局与形态分析、网综类型化分析等方面.媒介与青少年研究是热点,议题聚焦在媒介素养研究、传媒权力与青少年权利、媒介与青少年社会化等.网络综艺与青少年发展交叉研究亟待开启.  相似文献   

7.
近期,湖南卫视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自开播以来始终热度不减,在国内播出之后收获超高收视率、讨论率,可谓是火爆荧屏,大大吸引了观众的眼球,成为全国上下皆知的"国民节目",逐渐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讨论的焦点。近日,在第七届《综艺》年度节目评选盛典中,风靡大小荧幕的《爸爸去哪儿》获封年度节目和年度制作人大奖。正是因为它以近乎"零差评"的口碑实现了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成功转型,该栏目本身完成了从单元价值向多元价值转型,从而折射出一种哲学思维——"范式"的思考与理解,小小细节中也隐藏着很多外国哲学家的哲学思维精华。  相似文献   

8.
网络互动直播在十余年的发展过程中依次经历了起步期、发展期、爆发期三个阶段。目前,网络互动直播内容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大致可以分为自媒体自制的网络互动直播和平台自制的网络互动直播两部分。现阶段的网络互动直播在内容上呈现出泛娱乐化、同质化、去中心化、碎片化、去仪式化的特点。长远来看,网络互动直播内容将呈现出细分化、分众化、专业化、场景化、行业化的发展趋势。理清网络互动直播内容的发展过程,有助于引导网络互动直播更好地融入生活,发挥其正面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大型综艺节目中,视频短片的使用越来越普遍.长短不一的视频短片,对介绍人物、铺垫故事、酝酿感动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综艺节目视频短片的制作原则,可以归纳为服务全局、重在铺垫,设置悬念、引起兴趣,丰富手段、强化效果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备受关注的小学生的"世纪骂战",进而上升到"网络暴力"。综艺节目娱乐化的盛行,大众传媒日益显示出对青少年的巨大影响,它对青少年产生积极影响,拓展了青少年的视野,延续和传递了社会的正能量,同时也展现出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本文从教育工作者、青少年、国家等层面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根据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电视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存在“主导-霸权”“对抗-批判”“博弈-协商”三种青年受众立场以及与之适应的欣赏与接受、质疑与反对、理性与选择等三种解码心理.受众解码心理在电视节目传播中的能动性作用不容忽视,电视娱乐节目的制作与传播方必须寻求跟受众之间的“编码”“解码”平衡,在节目编导与观众的相互博弈中实现娱乐功能,从而提升节目的受众认可度.  相似文献   

12.
新型网络传销犯罪可以依据是否存在产品分为"新零售"和金融传销两种模式,并呈现出宣传联网、经营联网和发展会员联网三种特质,对传统侦查范式提出挑战。遵循数据思维的前置型、关联型、主动型、服务型的应用逻辑,有助于在网络传销案件中从强化数据共享、破除信息壁垒、公司定性分析和资金流转数据分析等四个方面展开数据思维的具体应用过程。  相似文献   

13.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问政作为一种新型的参政议政方式,一方面拓宽了民众政治活动的空间,另一方面也开辟了保障民众监督权利、揭露腐败和表达意见的一条重要渠道。但是,在网络问政的过程中,由于网络问政途径发展不够成熟、网络问政主体的"非理性"表达及网络问政前问政环境的局限性,网络民意在某些时候就演变成了网络暴力。因此,防止网络暴力的发生应从完善网络问政途径,提倡网民理性表达,营造良好网络问政环境三个方面加以改进,使网络问政能更好地发挥其效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目前电视相亲节目火爆荧幕,人们的择偶标准越来越备受争议和关注。基于此,本研究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对"世纪佳缘网"中180名会员的基本信息、择偶基本信息以及他们的择偶标准进行分析,目的是了解网络相亲会员的择偶标准所呈现的特征。从研究结果来看,网络相亲会员主要呈现年轻化、未婚且条件较好的群体;对理想对象在所在地、学历、婚姻状况等方面均有要求,且与自身条件存在显著性相关。另外,重视择偶过程中的恋爱感觉,要求在两人的相处过程中保持应有的包容度和感情独立空间。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新形势下公安机关加强社会治安管控的必由之路。在构建过程中要着眼于"重点性"防控、"动态性"防控和"科学性"防控,建好打击网络、群防网络、技防网络和管制网络等。  相似文献   

16.
电视娱乐节目作为传媒市场经济中的一种"商品",不可避免地采取多项手段以期赢得竞争。在这些手段中,难免会出现某些冲击传统道德的现象,节目内容的恶俗化,揭露隐私,绯闻猎奇,在"星、腥、性"方面大做文章,主持人的言语无忌,恶搞嘉宾,这些都对当事人、观众以及整个社会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尤其是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成长非常不利。为了减缓这些不利影响,势必要在节目定位、制作人道德修养、社会监督、受众欣赏水平等方面采取一些措施,保证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保证我们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节目版式的著作权保护并非是一个新的法律问题,但节目版式能否构成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始终存在争议。通过国内外相关案件判决的梳理,世界各国对于电视节目版式的定义、性质以及在司法实践中的做法也始终没有达成较为统一的意见。事实上,一档综艺节目版式的核心与价值在于其版式创意,属于著作权法中的“思想”范畴。另外,从节目版式之间的竞争法上法益关系分析其保护出路。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民主成为民主政治发展的新形式。网络民主具有平等自由、方便快捷、成本低、效率高等特点,同时在其运行过程中也会暴露出"网络暴力""网络谣言"等负面效应。运用企业战略管理的SWOT分析这一新方法对我国网络民主发展进行一种解析,提出我国网络民主发展的策略:加快信息化建设,努力缩小"数字鸿沟";提高网民素质,培育网络民主的理性主体;坚持依法治网,为网络民主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加强网络伦理道德建设,促进网络民主的有序化。  相似文献   

19.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互联网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 也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产生了深刻影响。通过对山东省中学生网络接触行为、中学生对媒介信息的认知和判断、中学生对网络的需求、中学生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的调查和分析,总结青少年网络接触行为的特点,阐释目前青少年在网络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关原因,提出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及对中学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芙蓉姐姐"、"凤姐"、"犀利哥"等众多"网络红人"陆续深入到广大网民的生活中,由"网络红人"现象引发的网络青年低俗文化现象,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大学生是网络使用的主要用户,"网络红人"现象对大学生的价值观、金钱观、成才观、社会责任意识方面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据此,应从健全网络法规、加强网络媒体的建设与管理、建设高素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提升大学生自身的网络素养等方面着手予以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