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以经济体制改革为核心的全方位改革部署,政治体制改革同样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某种意义上说,政治体制改革是保证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基础,更是全面深化改革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所以,我们党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推进中国特色的政治体制改革。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党在新时期政治体制改革的政治架构、政治原则、政治价值目标的"三位一体"。坚持党的领导,是确保政治体制改革属性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方向、内涵、体系成为一致。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卓有成效,破解了"社会主义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的关系""平均主义、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与更加公平的关系""国有企业改革""农村与城市的关系"五大难题,让中国人民实现了"富起来"。站在迈向"强起来"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总结好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启示,始终坚持党对经济体制改革的领导权威,发挥好调动各阶段主体积极性的激励策略,把握好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使用好"摸着石头过河"与加强顶层设计相统一的方法论,不断发展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实现新飞跃。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的显著特点,就在于其根本立场、观点、方法的一致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场观点方法,就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中国化表现,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在当代中国的落实和体现。它集中表现为: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鲜明政治立场;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及其历史趋势,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坚持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根本前提的观点,始终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理论,始终把改革开放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贯彻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精神,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正是在当代中国落实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称得上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和不竭动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在短短30多年里,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全面部署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近1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奋力推进各方面改革,财税、金融、价格、国有企业、农村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行政管理、社会管理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  相似文献   

5.
坚持走"富民之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的逻辑起点。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是我们党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新的一项重要原则。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历史逻辑、新时代人民主体地位的拓展要求以及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是坚持这一价值取向的主要依据。在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具有具体的历史规定性内容。在实践指向上,这一价值取向突出要求把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比重落实到改革发展的各个环节,要在党的民生事业中体现实质内容。  相似文献   

6.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由于利益关系的复杂化,常常会有各种社会思潮的交锋,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产生影响。全面把握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就能把握好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立场、原则。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共产党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认识的不断加深,大大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为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今天我们党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一定要以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为政治准绳,增强政治定力,这是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的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中初步提出了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等"十个结合"思想。邓小平关于改革开放"十个结合"的思想,为胡锦涛明确概括和深入阐述"十个结合"宝贵经验提供了重要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同志在"七一"讲话中,将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概括为三个伟大飞跃。改革开放使中国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第三次伟大飞跃。改革开放的初心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表明,改革开放的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不忘改革开放的初心,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两个有利于"引领改革,实现国富民强的新的伟大飞跃。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理论和实践主题,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序幕。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全面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是关乎这一总目标能否实现以及改革成效如何的先决条件和重要保障。从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充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推进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和纵深发展来把握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点,符合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历史方位和实践逻辑。通过不断探索新时期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现实推进路径,并丰富其内在的形式,才能进一步优化结构,在整体性和有效性相统一的基础上使三者有机结合。以非凡的政治勇气和改革意志稳妥有序地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在党的十九大继往开来、锐意进取的基础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阶段的改革发展凝魂聚气、导航把脉。  相似文献   

10.
中国道路是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争取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不断探索革命、建设、改革的规律的必然结果。中国道路之所以能够成功,归结于坚持理论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立足国情,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走自己路;坚持人民的主体性,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发展是兴国的第一要务,促进社会生产力解放与发展;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不断推进党的自身建设,全面从严治党。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正式将"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作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并提出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和制度化发展"的要求。联系中国政治体制改革面临的重大问题以及对经济体制改革甚至是对中国改革全局的重要影响,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实际上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提供了重要路径选择方向。  相似文献   

12.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国由于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只能照搬苏联经验与模式,虽取得重大成就,但也带来了诸多问题,经历了从"模式"到"问题"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转折,并进一步把改革推进到全面深化改革,不断破除、解决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的障碍和问题,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与活力的中国道路,经历了从"问题"到"道路"的阶段。这个阶段为推进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积累了经验,即一以贯之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以贯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作出了系统谋划和战略布局,明确必须遵循"五个坚持"的重大原则.在"五个坚持"重大原则中,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旨归,坚持新发展理念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引领,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路径,坚持系统观念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4.
回顾改革开放40周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我们的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要在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重构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构建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关键在党的全面领导;要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中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要不忘改革初心,牢记历史使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争取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胜利。  相似文献   

15.
江海平 《理论前沿》2002,(14):16-17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和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各民族人民总结国内外历史经验教训,在坚持改革开放、推动国家现代化建设历史进程的探索中,产生和形成的新的共识.它的核心是改革和发展的道路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特色化"的思想和选择.随着新的历史发展,不断深化关于建设道路的"中国特色"或者说改革发展坚持"特色化选择"问题的思考与实践,具有十分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坚持人民的根本立场,是满足人民根本利益的发展,是机会平等的发展,是共享的发展,它要求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支撑和以五大发展理念为依托。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作为新形势下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方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的题中之意,是中国社会发展转型的必然之势,也是实践证明了的不二之选。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高度评价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十四大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的重大进展。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获得了巨大成功,其重要原因在于坚持了一些基本原则、取得了许多基本经验。巨大成功实践表明了中国改革开放所坚持原则的正确性和所取得经验的有效性,因而在今后的改革开放实践中应当继续坚持和运用这些有效的原则与经验。但同时还必须看到,21世纪是全球化、信息化的崭新世纪,中国“入世”后的现代化建设面对的国内外环境与20世纪80年代初相比是截然不同的。在这种崭新的历史条…  相似文献   

18.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政治保证,是实现最广泛人民民主的正确选择。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实践路径,要坚定"三个自信",比较借鉴人类社会文明成果。要和伟大复兴中国梦联系在一起。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必须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科学地阐明了人民群众历史主体思想,为无产阶级政党确立了根本观点和根本立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坚持和发展了人民主体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对人民主体地位做了一系列新阐释新发挥,突出强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党的十九大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概括提升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指出,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人民民主、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的优势,突出了人民是推动国家发展的强大根基。以坚持人民历史主体地位为核心和起点,逻辑地展开论述坚持人民赋权主体地位、人民监督主体地位,以坚持人民利益主体地位为逻辑归宿,实现了人民的利益主体与价值主体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20.
改革是邓小平理论和实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2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巨大成就证明改革是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