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煦 《小康》2024,(7):64-69
<正>智慧城市不仅能够提高城市治理的效率和质量,而且在应对环境变化、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智慧城市是以发展更科学、管理更高效、生活更美好为目标,以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为支撑,通过透明、充分的信息获取,广泛、安全的信息传递和有效、科学的信息处理,提高城市运行效率,改善公共服务水平,形成低碳城市生态圈而构建的新形态城市。  相似文献   

2.
浙江东阳     
<正>浙江东阳,一座文化底蕴深厚、文化产业发达江南名城,其被誉为"中国木雕之都"、"影视旅游名城"。在文化产业日益发达的今天,东阳以建设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深厚的文化底蕴,激发城市的发展的活力,以产生更广泛的影响力、更普遍的美誉度、更大的辐射力、更强烈的吸附力、更高的认同感。城市形象是社会公众、市民和游客对某一城市的整体印象和评价。富于魅力的城市文化形象无疑将提升一个城市的国际竞争力,并带来巨大的发展向心力。如果说城市的下水道是一个城市的良心,那么政府可以喻作是城市形象的筋络,城市的宾馆就像衣服的口袋。只有政府部门提供良好的社会服务,城市的发展才能迸发出活力;只有舒适的口袋,才能成为创造价值的"双手"首选栖息地。看看东阳的警务工作和商务酒店,你就会懂得这个城市的魅力和潜力。  相似文献   

3.
<正>城市是一件永远“未完成”的作品,它一刻不停地变化发展,探索着新的高度。溧阳如何“全面深度接轨上海”,跻身宁杭经济带,发展成为长三角城市群、都市圈中的样板城市,需要深入调研思考。一、集聚新的支撑发展要素城市文化、城市产业、城市秩序和城市空间,一般被认为是城市发展的四大基本要素。但城市的发展阶段不同,支撑点和关键点必然也有所区别。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背景下,向“长三角生态创新示范城市”迈进的溧阳,更需要人、产业和创新要素的支撑。  相似文献   

4.
<正>大道通衢,让"血脉"贯通从境内到边境线,再到跨出国门,我省在谋"通"中谋变,一路打通多条要道,为长吉图开发开放创造一个更纵深、更宽广、更主动的战略空间。"道路网络是城市基本骨架,是城市空间形态发展的基础。交通设施建设,是城市发展的先导条件。"崔龙男代表说,扩大面向东北亚的开放,加强与东北亚国家合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但通道建设,一直是制约长吉图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5.
<正>建设智慧城市,对加快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融合,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智慧城市发展声势如虹,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政府数据号召开放,开发模式不断创新。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深入认识智慧城市的现状和内涵、把握智慧城市发展的方向和着力点,意义重大。智慧城市建设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不仅代表着新时期城市信息化的发展方向,而且是实现城市经济转型、精细管理、优化服务的重要途径。作为一种城市建设的新理念和新模式,智慧城市不仅意味着管理更精  相似文献   

6.
龚正 《今日浙江》2015,(1):14-15
当前,杭州发展新常态的特征十分明显,我们既要主动应对困难挑战,更要积极抢抓发展机遇;既要主动对标先进城市,更要积极发挥比较优势;既要清醒认识和主动适应新常态,更要积极有为引领新常态,敢为人先、干在实处,推动杭州在高起点上实现新发展、在新常态中实现新跨越,确保继续走在全国重要城市前列,为建设东方品质之城幸福和谐杭州打实基础。在转型升级和改革攻坚上精准发力实施"一号工程"、发展信息经济、推动智慧应用,这既是杭州主动适应新常态、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最佳选择,也是  相似文献   

7.
孙群 《群众》2022,(18):10-11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更好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使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成为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空间。江苏省委工作会议要求,扎实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统筹推动城镇棚户区、老旧小区及其他各类老旧建筑更新改造。当前,城市发展正在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海陵作为泰州市的中心城区,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市委决策部署,积极顺应新时代城市发展规律,以“小切口”模式加快城市有机更新,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海陵”。  相似文献   

8.
徐立华 《群众》2010,(11):46-47
<正>文化是城市的"魂",是城市发展的"内动力"。历史经验表明,城市特色因文化而灵动,城市精神因文化而彰显,城市风气因文化而形成,城市形象因文化而展现,城市实力因文化而增强。一座城市要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产业升级、彰显竞争优势,不仅仅取决于经济建设的"强筋骨",更源自于思想文化的"精气神"。  相似文献   

9.
<正>智慧城市的关键在于主动驾驭先进信息和通讯技术在城市的广泛运用,借助新一代的感知(物联网)、大数据处理(云计算)、人工智能(决策分析优化)等信息技术,将人、商业、运输、通信、水和能源等城市运行核心系统整合起来,以一种更智慧的方式运行。在实践中,经过一个时期的发展,全球智慧城市的推进已呈现出不同的发展取向和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0.
<正>在全力落实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中,一方面要集中研究提升优化首都功能的路径,另一方面也不可忽略对北京城市经济功能的关注。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城市的经济功能,决定着有序疏解和协同发展的实现路径和目标成效。特别是发现北京城市在京津冀城市群的区域功能定位,更可以找到北京城市经济功能在新形势下的历史新担当。  相似文献   

11.
《群众》2019,(16)
<正>作为全省面积最小的城区,秦淮区地处南京老城核心区,人口集中、建筑密集,城市拓展、开发、建设空间极其有限。如何推动老城转型发展、让城区和谐宜居更美好,一直是秦淮区思考探索、谋求突破的重要课题。近年来,秦淮区紧扣省委、市委关于科技创新决策部署,通过远学纽约、波士顿,近学北上广深,遵循"创新不仅在园区、更在城市社区"的理念,率先启航城市硅巷建设,努力让老城焕发新活力、产业回到城墙内,探索形成了一条推动老城创新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2.
易水 《创造》2016,(6):16-18
正把我们的城市和乡村发展得更加美丽、更有特色、更有品位,让云南成为旅游者、投资者的向往之地。让城市生活更美好,是城市建设、发展、治理的价值所在和终极追求。5月26日,云南省委、省政府在红河州蒙自市召开高规格的全省城市工作暨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推进会。省委书记李纪恒在会上发表讲话强调,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全新的思维,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更大的力度,抓好城市工作,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使云南成为祖国大家庭的美丽后花园。  相似文献   

13.
<正>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向深度发展的情况下,加快推进城市国际化,是适应全球竞争的战略选择,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是提升城市品质的内在要求,也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衡量一个城市国际化程度高不高,不只是看世界五百强企业入驻的有多少、外籍人士的比例有多高,有几座国际化的学校、医院和小区,更重要的是看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有没有宽广远大的国际视野、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有没有形成文明有序的社会环境、先进完备的  相似文献   

14.
郭煦 《小康》2023,(22):48-53
<正>一座城市真正繁华的核心支撑是产业。没有什么比林立的塔吊更能传递发展信心,没有什么比创业项目喷薄而发更能体现经济活力。城市经济活力,是指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能力和潜力。中国的城市正处于快速成长期,其经济活力主要表现在经济成长的能力,引进资本和吸引高素质劳动力的能力。随着新冠疫情的结束,2023年经济逐渐向好,疫情三年,  相似文献   

15.
城市文化形象是决定城市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之一。2015年以来。武汉市以打造"世界设计之都"为形象定位,以发展工程设计产业为中心,在城市文化塑造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在设计产业的主题性、展示场所数量、文化活动数量以及市民认同感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可行的解决途径是:艺术和工程设计产业发展突出水文化个性特征;借助多样化渠道增设展览场所;通过组织更多样化的文化活动以及将艺术设计应用于城市规划建设,使"世界设计之都"城市文化形象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6.
我国"十一五"规划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促进城市经济走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标志着城市发展将迈入新阶段,城市建设与发展正站在一个更高的发展起点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更  相似文献   

17.
伍小兰 《中国民政》2022,(18):52-53
<正>城市特别是大城市老年人口集聚,老龄化程度高,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叠加家庭小型化和少子化,社会化的养老服务需求急剧增加。让老年人生活更安全、更便捷、更幸福,是新时代大城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大城养老难,难在养老资源需求和供给空间上的不匹配不协调。破解大城养老难的问题,需要从民生和发展的角度,加大优质适老宜居环境供给,不断健全养老服务体系,着力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消费需求,推动城市建设和治理的全方位适老化转型。  相似文献   

18.
宋如亚 《群众》2022,(10):13-1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人民群众提供精细的城市管理和良好的公共服务,是城市工作的重点。”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管理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以“精管善治”理念为指引,用“绣花”功夫持续改进城市管理工作,不断优化设施功能,提升容貌品质,保障城市运行,构建共治格局,谋划推动城市管理高质量发展,让市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相似文献   

19.
吴海瑾 《群众》2022,(18):14-15
<正>城市更新作为一种城市自我调节机制,已成为城镇化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主要任务和常态化发展路径。为适应城市内涵式发展的需要,城市更新正在从一元目标指导转向与民生幸福和生活品质紧密相关的多元目标平衡,除基本的物质空间改善之外,越来越多地被赋予社会经济文化更深层次的综合要义。新形势下,需要深入探索如何强化系统性更新理念和融合创新思维,借助多元力量共治共享有效推动更可持续的城市更新,通过构建新空间、新产业、新动能、新环境、新面貌,让城市更有活力、社会更加公正、人民更加幸福。  相似文献   

20.
文化特色:现代城市的灵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的动力——创造力的基础。法国著名学者潘什梅尔说:城市既是一个景观,一片经济空间,一种人口密度;也是一个生活中心或劳动中心;更具体点说,是一种气氛,一种特征,一个灵魂。显然,这种气氛、特征和灵魂,就是一个城市的文化。纵观中外现代城市,其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