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同志曾总结概括:"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产生了中国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当我们庆祝建党百年华诞,回首十月革命的历史时,有一个中国人的名字不能忘记,他就是任辅臣.任辅臣率领的中国红鹰团为捍卫十月革命的红色政权而战斗,是苏维埃红军中最大的国际主义者...  相似文献   

2.
正导语毛泽东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在土地革命斗争时期,他创造性地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赣南、闽西地区创建中国革命根据地,建立了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华苏维埃红色政权,并于1930年5月在寻乌完成了他著名的《寻乌调查》以及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著名论断。几年前,我们在"申苏"时发现一份原红21纵队排长、寻乌县长陈必达的访问笔录,笔录说到毛泽东进入寻  相似文献   

3.
遂川县工农兵政府是井冈山根据地初创时期毛泽东亲手建立的第一个红色政权。毛泽东吸取茶陵建政的教训,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打土豪、筹款子的斗争,并亲自指导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代表工农利益的施政纲领,使遂川县工农兵政府成为第一个具有实质意义的工农民主政权。其间,毛泽东根据革命斗争的实际情况,首次提出了"保护中小工商业"的政策、游击战术"十二字诀"和军队建设的"六项注意",为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毛泽东在遂川的建政实践也为中国共产党学会治国安民本领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4.
1927年,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迈开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第一步,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之后,各地红色政权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形成燎原之势。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成立。作为中国共产党执行机构的中央执行委员会,在红色政权建立初期,制定了许多法律法规,初步建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法律体系,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制定的有关反贪污浪费的法规。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毛泽东于1933年12月15日签署的《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  相似文献   

5.
《当代贵州》2011,(25):71-71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方志敏,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赣东北实际相结合,创造了一整套建党、建军和建立红色政权的经验,毛泽东称之为“方志敏式”根据地。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朱德等在领导井冈山的武装割据中,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探索,建立罗霄山脉中段红色政权,实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局部执政.毛泽东在红色政权建设中采用的执政方略,不但对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新形势下加强党政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沈传亮 《党的文献》2014,(2):118-121
把中国变成"一个大强国而又使人可亲",这是毛泽东的强国梦。对于实现强国梦的时间表,毛泽东有过多次表述,每次不尽一致,因时因势经历了一个从需要"几十年"到"很长的时间"再到"不太长时间"的变化。尽管有时毛泽东对于国家建设目标的实现过于乐观,但多数情况下态度还是十分谨慎的。可以说,毛泽东为了实现强国目标,殚精竭虑、不懈探索,领导我们党和国家制定并实施了五年计划,制定了"两步走"发展战略,全国人民为之付出巨大努力,取得了独创性的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8.
正1930年12月,毛泽东指挥红一方面军以红色根据地为依托,紧紧依靠人民群众,采取战略退却、诱敌深入、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全新战法彻底粉碎蒋介石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一次大规模军事"围剿"。这场作战胜利的政治价值,不但验证了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红色政权建设的思想理论的正确性,开创了中国革命战争是"人民战争"的先河;而且在作战实践中,针对国民党正规军的大兵团作战所采取  相似文献   

9.
梅宏 《党史文苑》2012,(10):4-6
茶陵县工农兵政府的创建,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它是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及"上山思想"后,"经营农村"思想具体实践的重要开端;它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第一个红色政权,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的重要开端;它为党领导下的红色政权建设进行了有益尝试,对于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乃至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都具有榜样性的作用,是我们党土地革命斗争方式形成的重要开端。  相似文献   

10.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的条件□王兆铮七十年前,毛泽东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写下的光辉著作《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中,曾专门提出和分析了这样一个问题:“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  相似文献   

11.
夏远生 《湘潮》2013,(4):11-13
时人纷说“中国梦”,伟人毛泽东也有一个“中国梦”,那就是中国工业化之梦。革命战争年代,他在延安时指出:“要使中国的民族独立有巩固的保障,就需要工业化。我们共产党是要努力于中国的工业化的。”1952年,他又发出了“中华民族和人民要彻底解放,必须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号召。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中国人民多少年来的愿望,也是毛泽东一生追求的目标。毛泽东回湘,也特别关注湖南的工业化。  相似文献   

12.
正1935年,方志敏英勇就义时,只有36岁。他的一生是短暂的,但他对中国革命的贡献却是巨大的。他领导创建了赣东北根据地和红十军,把马克思主义与赣东北实际相结合,创造了一整套建党、建军和建立红色政权的经验,毛泽东称之为"方志敏式"根据地。他在狱中用敌人提供劝降的纸笔,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清贫》《我从事革命斗争的概述》等动人篇章,饱含着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爱,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方志敏以共产党人高尚廉洁的品格,始终站在党和人  相似文献   

13.
《新长征》2013,(10):65-65
<正>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从西柏坡起程前往北平时,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不睡觉也高兴呀。今天是进京‘赶考’嘛。进京‘赶考’去,精神不好怎么行呀?"周恩来也说:"我们应该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绝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这段著名的对话,在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历史上留下了久久不绝的回响。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面胜利、新中国建立前夕,毛泽东把入驻北平、建立新中国喻为"赶考"。原因是什么呢?一是因革命胜利产生骄傲自满情绪的挑战。中国共产党历经28年的革命,即将夺取政权,成为执政党。对于即将  相似文献   

14.
在本世纪20年代初,海陆丰曾发生翻天覆地的变革,出现了两个第一。1923年1月,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县级农会——海丰县总农会,彭湃任会长。1927年11月,成立了全国首个红色政权——海陆丰苏维埃政府。 这里,我们将要讲述的是毛泽东与彭湃在革命征途的峥嵘岁月中几件令人永远铭记的事例。 一、毛泽东与彭湃在农运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于广州举行了有共产党人参加的第  相似文献   

15.
史云云 《世纪桥》2014,(3):45-46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我们现在有资本,有能力畅谈"中国梦"。"中国梦"涵盖了我们每一个人的梦想,所有中国人的梦想汇总起来就是我们的中国梦。本文以中国梦为题,重点阐述了城乡收入倍增计划的内涵、理解说明和实现可能性。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梦。  相似文献   

16.
关于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思想是什么时候形成的?有四种不同意见:第一种认为形成于1928年10月毛泽东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主要根据是这篇文章不仅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而且农村包围城市的规律也提出来了;第二种认为是  相似文献   

17.
<正>井冈山,天下第一山,美丽神圣雄伟!中华儿女心向往之的革命摇篮。"好高的井冈山哟,杜鹃花最艳,点燃了星星之火哟,美丽了母亲的容颜,小溪里流淌的故事是先辈的呼唤,大山里播种的信念是不朽的诗篇。"开天辟地第一回,人民有了子弟兵。以毛泽东、朱德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建立了中国革命的第一个红色政权,创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开篇。"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支部建在连上","党指挥枪","做群众工  相似文献   

18.
闽西是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的实践基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所进行的一切革命斗争,都是围绕着夺取政权、巩固政权这个中心任务的。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建立红色政权,中国共产党进行了艰难曲折的探索和实践。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勇于开拓,根据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独立自主地将斗争的重  相似文献   

19.
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困已经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所有制结构。这是我们党总结了成功的经验与沉痛的教训之后,进行艰苦探索的结果,也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为了更好地坚持和发展这一所有制结构,有必要探讨和把握其理论渊源。早在1956年12月,毛泽东曾提出了“新经济政策”,认识到单一所有制结构的弊端,指出要实行多种经济成份并存,让其共同发展。尽管毛泽东提出的“新经济政策”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实行,但仍不失其理论意义。现行所有制结构则是对毛泽东“新经济政策”的继承和发…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共产党在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中,产生了自己的领袖毛泽东,并且确立了他在全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在毛泽东这个全党领导核心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战胜千难万险,获得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建立并且巩固了社会主义制度。但是,回顾历史,我们会看到,确立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也经历了一个曲折过程。没有确立毛泽东为全党核心时中国共产党屡遭失败在中国共产党刚刚建立的一段时间里,对于全党到底需不需要有一个核心,并没有引起特别的关注,自然也就没有确立一个核心。建党初期,南方的党组织由陈独秀领导,北方的党组织由李大钊领导,时人称为"南陈北李"。但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