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秉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规制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为当代中国的发展提供合理性、建设性的阐释。内含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形成于历史传承与时代创新中,历史传承使中华优秀的文化基因得以延续,时代创新使优秀传统文化实现现代转化。同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传播中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实现现代化;中国故事为世人所知,增进对外交流与自信;中国精神被传扬,提高国际舞台上中国话语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的场合就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他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正是从中华儿女安身立命的高度揭示在今天的价值和意义。文化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人是"文化"的存在者,人必须接受文化的  相似文献   

3.
优秀传统文化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智慧源泉与精神基因。新形势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在全面从严治党中厚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将各项纪律要求内化为党员自觉行动,为全面从严治党汇聚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4.
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考察近百年来儒学在海内外发展的命运可以发现,儒学研究者对其态度大致经历了从全面批判到积极肯定再到创造性转化三个阶段。儒家思想在海内外的发展历程证明了中华传统文化经过创造性转化不但可以与现代文明相适应,而且能够对治由西方文化引发的人类生存危机,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历久弥新的魅力。  相似文献   

5.
吴松 《思想战线》2012,38(2):37-40
复兴中华文化必须回归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道家学说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元素,一直浸润着中华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三大支柱特立并行、三足鼎立,既和而不同又和合通融,既存在合流,也存在贯通,无论是合流还是贯通,作为"从根源上思维的形而上学"的道家学说都在其中发挥着主流文化的建构作用。当今世界占主导地位的有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理论,是将向自然无止境地索取作为人的幸福源泉的理论,这种理论只会将人类导向灾难,使人类陷入深层危机。阐发和传承以《道德经》为代表的人文原典的精髓,是时代交给我们的重任,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6.
郭琪 《统一论坛》2007,(2):50-5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世界上任何一个伟大的民族的背后都有一种优秀的民族文化作为支撑。没有一种优秀的民族文化,一个民族就没有灵魂,就没有凝聚力、创造力和生命力。五千年中华民族文明史,创造了丰富多彩、气势恢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凝结着中华民族以爱国主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是指引我们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特别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指南。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做出了"中华文化是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等一系列重要论述。特别是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兴文化"的使命任务:坚  相似文献   

8.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中华文明从远古一直延续发展到今天,“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炎帝神农氏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率领神农氏时代的先民们在拓荒中华农耕文明、开创中华医药学等民生文化先河中所凝聚而成的炎帝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特征是开拓、  相似文献   

9.
李秋洪 《桂海论丛》2022,(3):119-120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文化基因,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励了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丰厚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以中华文化价值观为基础和源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是根本的自信等。蔡晓所著的《中国道统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10月版,全2册,80万字)主旨是探讨中国传统思想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谈论中华文化的频率很高,讲价值观的时候要求传承和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国家治理的时候要求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讲党的建设时也提醒要从中华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在对外访问中更是把中华文明作为第一名片不失时机地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我们为什么要对中华文化如此推崇备至,我们又为什么可以对中华文化如此高度自信?这一切的背后是当代中国社会对保持精神独立性的深刻感悟和高度自觉。  相似文献   

11.
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是我国各民族对文化、精神追求的积淀。作为一项独特的重要的精神标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日益突出。我们应该在文化自信视域下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语境和传承路径,更好地发挥其价值。  相似文献   

12.
王强 《群众》2024,(1):43-44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专门就“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作出重要指示。两汉文化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作为两汉文化的发祥地和集萃地,  相似文献   

13.
周海涛 《创造》2023,(4):47-50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共同富裕,不仅仅是一个经济理念,更是一种文化理念。共同富裕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传承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小康”“大同”“平等”“和谐”“公平”理念,既是共同富裕的源头活水,也体现了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对构建美好社会、创造幸福生活的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14.
观点摘编     
正林智荣广西社会科学院院刊编辑部主任、《学术论坛》主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基因,更是中华文化的"根"与"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进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义重大。社科学术期刊应着力发挥理论研究优势,从深入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入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全社会通过社科类期刊润物无声地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以及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相似文献   

15.
张旭 《时事报告》2007,(6):60-60
孔子思想已经产生两千五百年了,为什么今天忽然在国际上热起来了?同学们普遍认为,这是因为中国近三十年的变化日新月异,令世人刮目相看。的确如此,中国GDP迅速超过20万亿元,居世界第四;硬实力巨变的背后是起支撑作用的软实力,包括孔子和儒学的中华传统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世人的目光。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的当代典范。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中华"和"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主要体现在:向世界阐释了中华"和"文化的理念;将中华"和"文化视为维护国际关系的准则;用中华"和"文化化解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依靠中华"和"文化维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华"和"文化理念走出去的重要途径,它增强了中华文化的软实力,提升了中国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为解决复杂多变的国际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7.
雷锋精神熔铸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凝炼和结晶,并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从深受儒家文化为主干的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影响、牢牢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充分汲取毛泽东对儒家心性修养和民本思想批评和继承的思想精髓等三个方面,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雷锋精神的思想文化源流,对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其思想精髓、精神品质、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等优质基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践、理论、制度紧密结合的有机统一体,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鲜明特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既高度契合又一体相依。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与优秀传统文化的逻辑关联中,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是其"特"之根基所在、精神命脉和内源性动力。体现人类理想和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思想理念、既与传统相系又与现代相接的传统美德和反映道义高度及美学追求的人文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三大核心要素,因而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切入点。但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并不是一种简单的调和关系,而需要在历史维度上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在现实维度上梳理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在发展维度上把握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1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体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幸运和骄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功能贯通古今、影响中外,是整个人类的至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我们庄严崇高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20.
因历史的机缘,楚国没能征服六国,完成统一大业,而辉煌灿烂、原始神秘的楚文化却作为一种重要精神文化传统,深刻影响了中华文学艺术的发展走向。要而言之,它培育了后世文学艺术的神秘主义、相对主义的思维方式,以其极致性、悖谬性的内在品格塑造了后世文学艺术的文化精神,并从创作方法和文学体裁上奠定了后世文学艺术的形式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