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生之乐”与“无生之气”康大东《战国策》中,有一个“田单攻狄”的故事,说的是齐国攻狄国,连攻三月不克,田单不明原由,便请教曾预言他攻不破的鲁仲连。鲁一针见血地指出:“将军当年在即墨,坐而织簧,立则丈钎(坐下来就编筐,站起来就拿铲),经常激励士卒:‘...  相似文献   

2.
运东 《福建通讯》2001,(10):45-45
在今山东桓台县境的马踏海边,有一座“无欲亭”,匾上书有“无欲则刚”四个大字?它是后人特意为战国时义士鲁仲连而修建的:鲁仲连,战国时齐人。他多才善辩,常为人排忧解难而不受酬报,享有“千里驹”的美誉?在秦赵“长平之战”(公元前262年)以后,赵军有40万人被秦将白起坑杀,元气大伤。不久,秦军包围赵围都城邯郸,危在旦夕。  相似文献   

3.
倪飞 《江苏政协》2014,(2):38-39
<正>如何更好地通过政协搭建的平台,发出好声音,营造好环境,传递正能量,值得每一名政协委员去积极思考并付诸努力。政协是各行各业精英汇聚之地,应该是发出"好声音"的地方。而真、情、实是政协"好声音"的三要素。真,是"好声音"的生命。"讲真话,道实情"是政协委员应有的品德、风格与操守。反之,如果不讲真话,虚与委蛇,实际上就是一种失职。讲真话需要勇气、责任和自觉,更需要动力、功力和技巧。唯此,才能说切合实际的话,说情真意切的话,说真知灼见的话,建有据之言,献务实之策。  相似文献   

4.
熟悉九江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远秀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位实干家,无论在哪个岗位,她的工作原则都是一个——要么不做,要做就必须做好。张远秀来到人大工作后常说:"党委、政府和人大的干部,不存在一线、二线之分,只有在岗和在家之分,只要在岗,就要发挥应有的作  相似文献   

5.
"见贤思齐"语出《论语·里仁》,意思就是:见到德行好的人就想跟他一样。然而,见贤思齐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的数据表明:1995年1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查办犯有贪污贿赂罪的县处级以上干部2513人,比上年同期上升26.8%,为建国以来最多。查处的厅局级干部从1994年的77人上升到1995年的百人之多。犯罪人数剧增,此事让人深思!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面对焦裕禄、孔繁森、李润五这些领导中的"贤者",我们的一些"不贤"之公仆却犹如"视而不见",违法乱纪的事件仍层出不穷、屡禁不止。为什么这些"不贤者"面对"贤者"不思齐、不自省呢?笔者认为其因有三:其一:法制不健全,约束监督机制不力。"官越做越大,党纪国法对我的约束力却越来越小。"这是一些"犯事"官员们的内心独白。如今无论是党内监督机制,还是群众监督机制,对某些领导干部都没有足够的威慑力。本应公平、透明的用人机制却被某些干部的个人意  相似文献   

6.
正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一样,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  相似文献   

7.
陈晋 《党建研究》2012,(5):61-63
做领导应该干什么事,毛泽东和邓小平说过两句极为相似的话。毛泽东说:"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地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邓小平说:"我的抓法就是抓头头,抓方针。"出主意,就是抓方针;用干部,就是抓头头。抓住了这两条,也就抓住了做领导的根本。道理  相似文献   

8.
<正>我说人生有"火焰",有"秋水",是绚烂和平淡的一个比喻。因为在人的一生中,总是有动,有静;有张,有驰;有执着,有疏放;有绚烂,有平淡。都说"水火不相容"。然而,在人生中的"火"与"水",却能够也往往需要在人们生活中共容和互补。对宽泛的人生如此,对个体生命的人生也如此。试想:一个人在一生中如果总是"火焰"的话,他们不仅会炙热得令人可怕,而且恐怕自己也承受不了。相反,一个人从生到死也不可能都是"秋  相似文献   

9.
泰州中学提出的"倡导负责任的教育"的办学理念,其基本内涵是要办对学生、对教师、对学校、对社会、对未来负责任的教育;其宗旨是造就人的责任情怀、担当精神,以及履行责任的本领;其目标就是要让"说负责任的话、做负责任的事、当负责任的人"成为每个人的立人之本;其意是呼吁全社会共同营造"负责任的教育"生态环境,构建教育治理新常态,携手办负责任的教育、负责任地办教育。  相似文献   

10.
周彪 《中国减灾》2011,(6X):47-47
<正>早在1583年,作为药理学家和学者的帕拉斯尔萨斯就说过一句极其中肯而精彩的话:"只有剂量能决定一种东西没有毒。"直到今天,这句话仍然不失其意义。姑且不论中国民间"是药三分毒"的说法,就是人们一般不可须臾离开的裹腹之物——食物,也并非是"韩  相似文献   

11.
徐飞 《北京观察》2014,(5):59-61
正王兰常说,当一个人的存在能够温暖更多的人,或为更多的人带来幸福的时候,这个人才是快乐和幸福的。珠宝的美丽只有在聚光灯的照射下,才能更好地呈现出来,慈善的美丽却能照亮整个世界。王兰一直以一颗向善之心,在公益的道路上不停地前行。一位长期跟踪报道王兰的记者,评价她说:"她天生是个爱做慈善的人,不是做在面上而是做在心底里,把慈善当成她一生的事业。"  相似文献   

12.
江琴  马建荣 《政协天地》2012,(Z1):62-64
"他才42岁,不应该离我们而去,唯一的原由是,他太累了,需要休息",这是福建省建阳市的百姓说的。市委书记说:"如果我们不安排那么多工作给他做,他就不会……"市长说:"如果那天我不通知他参加下午项目签约,他  相似文献   

13.
《小康》2017,(1)
<正>"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这句初听起来有些唐突的话,因为道破了历史叙述中被有意无意遮掩的用心而广为流传。叙述者于浑然不觉中被他们所处时代的语境、立场所限制和摆布,不自知地用"事实判断"来表达"价值判断"——讲"史",不过是在讲"经"。如果把克罗齐的话从时间视角扩展为时间与空间兼具的视角,我们还可以说:一切域外史都是本土史。这本书当然也不例外。美国20世纪经历的两次从兴  相似文献   

14.
中国有句古话:“善要人知,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真恶。”因此,从很早很早的时候起,我们的祖先就筑起了善不留名的传统美德,竖起了恩不图报的道德标准。远的有功成退酬的鲁仲连,近的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雷锋叔叔。报刊上时不时也登载这种古风古韵的好人好事,对“无名英雄”称  相似文献   

15.
承望者,用今天通俗一点的话说就是这样的人:擅长揣摩顶头上司的心理,说上司想说而他自己又不便于亲口说的话;办上司想办而他自己又不便于亲自办的事。具有立意高,着眼远,出手狠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正曾经有这样一副对联刻画得很形象:"睁眼闭眼一只眼;你好我好大家好",横批:"好好先生"。"好人"本来人之向往,但"好好先生"味道和性质就变了。何谓"好好先生"?孔子称其为"德之贼",认为抹杀是非、混淆善恶、不扬正气、不抵邪恶便是"贼"之所在。"好好先生"就是好人主义,说到底,是一个"私"字在作怪。一位领导同志说:"对有问题的干部来讲,及时批评、督促纠正,得罪他一时,不得罪他一生;他可能脸红一阵子,却会受  相似文献   

17.
<正>有"史上最严"之称的新《环保法》实施已近一年,新华社记者最近在山西、安徽、天津等地调研时发现,有些地方环保部门用按日计罚等硬措施查处了一批污染企业,但也有环保部门觉得受到的"夹板气"更多了——公众期待因新《环保法》明显提升了,地方领导观念并没改变。两个方面的压力,让环保部门感觉日子更难过,生怕说了不该说的话,做了让领导不高兴的事,"有时候该不该亮出‘牙齿’还真不好说"。新《环保法》赋予了环保监管部门更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以来,中国政法大学王人博教授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发布了一系列关于生活、法律的所思所想。他以凝练的语句,搭配唯美的图片,图文并茂地阐述颇有哲理性的思想。经过多年,这些文字、图片已累积成厚重的名句集,在法学界广泛流传,并被亲切地称为"法学者王大爷语录",在法律圈内外构成了一道别样风景。这本《你看我说:一个法学者的人间情味》(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1月版)即为"法学者王大爷语录"的精选之作,谈论的正是他作为一个法学"业余者"对法学及法学以外一些问题的思考心得。本书  相似文献   

19.
王健根 《人民公安》2007,(24):16-18
蒋晓泉一把夺过铁锤:"你们这些人打人都不会打,打头会打死人的。应该这样砸,既打不死人又能让他长记性!"说着,他对准王一夫的膝盖膑骨、脚关节髁骨处猛一阵锤,直至骨头碎裂……  相似文献   

20.
有一位伟大的母亲,谆谆告诫自己的子女,一生都要做到"绝不手背朝下"。陈毅同志也曾写过《手莫伸》的著名诗篇。诗中说:"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与人民在监督,万睽睽难逃脱"。并且指出:为人"岂不爱权位,权位高高耸山岳。岂不爱粉黛,爱河饮尽犹饥渴。岂不爱推戴,颂歌盈耳神仙乐"。但是,面对"权"、"爱"、"颂",每一个人都必须"第一想到不忘本,来自人民不作恶。第二想到党培养,无党岂能有所作?第三想到衣食住,若无人民岂能活?第四想到虽有功,岂不过失应惭怍"。这是陈毅同志1954年仲春"以勉晚节"之作。陈毅同志的一生,正是如此。他的这首诗,同那位伟大母亲的话"绝不手背朝下",可谓异曲同工,讲的都是做人的道理,都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