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职工说她是天山脚下的"梅莲";同事说她把别人的命看得比自己还"金贵";丈夫说她总是顾"大家"舍"小家";儿子说她:"你对别人的孩子比对我还好";她自己说:"我干工作不求轰轰烈烈,不求惊天动地,只求踏踏实实把工作干好。"这个"她"就是农七师2010年度敬业奉献模范、一三○团九连卫生员母新玲。  相似文献   

2.
正历时100余天,"月月有安排,天天有活动";文化活动季、旅游活动季、体育活动季,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有人说,这是一次文化旅游的盛宴;有人说,这是一次青海形象全方位的集中展示;更有人说,这是一次全省各族人民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朝着"一个同步,四个更加"的奋斗目标,努力创造以"四个转变"落实"四个扎扎实实"的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3.
正强大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动力,一旦激活贵州这个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开放基因",就会有如"天行健、地势坤",开创出惊天动地的新局面;有如核聚变,爆发出"万马如龙出贵州"的大气象。说到与贵州相关的成语,有"夜郎自大","黔驴技穷";与贵州相连的俗语,有"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与贵州相通的文化,乃封闭的"山地文化"。这是偏见、偏信。偏见比无知更远离真理,偏信比万水千山更阻碍沟通和交流。贵州文化中,有没有"开放基因"?当  相似文献   

4.
在群众工作方式方法的探索实践中,一些地方为了出彩出名,舍本求末,热衷于做表面文章,喜欢玩数字游戏。如你推一个"1+1",我出一批"1+X";你说群众工作需要"五步走",我说群众工作需要"六到位"。有的觉得玩个位数不过瘾,干脆推出十位数、百位数,甚至千位数、万位数工作方法。其实,1234模式也好,5678方法也罢,总之一句话,阿拉伯数字唱主角,玩的是"数字游戏",拼  相似文献   

5.
正在本钢集团矿业公司南芬选矿厂,提起蒋守立,职工们都说:"老蒋,好党员,我们的榜样,是这个!"说着都竖起了大拇指。从连续八年获得本钢集团优秀共产党员标兵,到"辽宁省(中)直企业优秀青年职工";从"本钢学雷锋标兵"到"本溪好人""本溪市优秀共产党员"……翻开蒋守立的履历表,一个个荣誉不断跃入眼帘。有着15  相似文献   

6.
曹林在7月18日的《中国青年报》上撰文指出:谈到某个社会问题、批评某种社会现象或曝光某个丑闻时,常听到的一种回应或辩解是:大多数人是好的,违法乱纪的只是极个别现象。说到城管问题时,会听到辩解说"城管大部分是好的,少数不好现象被放大";说到腐败问题时,会听到有人说"领导干部大部分是好的,极个别贪腐现象影响干部整体形象";说到教师的失德行为时,立刻会有人  相似文献   

7.
自古以来人们对人际间的交往倾注了很大的热心,不断探求其中的法则与规律.《易经》载:"上交不谄,下交不渎";《论语》有云:"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孟子说:"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庄子曰:"君子之交淡若水".这些都是古人关于交往的至理名言.……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主要表现在:文化认同得以重建的基础;文化自信得以确立的根据;抵御外来文化同化的"盾牌";扭转"礼崩乐坏"局面的法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土壤;弥补西方文化局限的资源;预防现代性弊病的"免疫剂"。中国传统文化当代价值得以凸显的历史契机主要在于:一是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的时代维度的转换;二是对过分否定传统文化价值之偏执的反拨;三是从"西学东渐"到"东学再西渐"的转变;四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质再认识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提出"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在2019年的新年贺词中又说:"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掷地有声的话语,鼓舞人心,催人奋进。追梦、筑梦,离不开拼和干,唯有激扬拼与干的精气神,才不负重任,大有作为。拼和干就要不怕"吃苦"。"梅花香自苦寒来",吃苦才有花香。"一日三餐有味无味无所谓,爬冰卧雪冷乎冻乎不在乎——乐在其中",塞罕坝三代务林人战天斗地艰苦创业,百折不挠永不  相似文献   

10.
正有时当工作推进不顺时,有的干部会声称,"不是我们没努力,都怪机制不健全";促进发展出现失误时,有的人会辩解,"根源在于制度有漏洞";改革需要强力推进时,有的则振振有词,"先得建立完善制度"。在这些人眼中,任何问题讨论到最后,都可以归结为制度问题。制度成了一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毋庸讳言,有些工作没有做好,确与制度、机制不完善有关。但任何一项制度都不会完美无缺,动辄归咎于制度没有意义。事实上,问题的发生总有多方原因,有些涉及"本",有些则只关乎"标";有些是"天灾",有些则是人为。更何况,制  相似文献   

11.
<正>在生活中,有时会听到这样一种声音:工作推进不顺时,有的干部会声称,"不是我们没努力,都怪机制不健全";促进发展出现失误时,有的人会辩解,"根源在于制度有漏洞";改革需要强力推进时,有的则振振有词,"先得建立完善制度"。在这些人眼中,任何问题讨论到最后,都可以归结为制度问题。制度成了一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照此逻辑,只要解决了"制度"问题,一切都会迎刃而解。毋庸讳言,有些工作没有做好,确与制度、机制不完善有关。但任何一项制度都不会完美无缺,动辄归  相似文献   

12.
正人有才气是幸运的,因为"才气"并不会像水与空气一样均摊到每个人身上。所谓"才气",就是做某件事的明显的潜能或出类拔萃的实质能力。比如一个人散文或小说写得好,我们会说他在文学方面有"才气";一个人经常能搞些发明创造,我们会说此人在科学研究上有"才气";一个人跑步能出普通人出不了的成绩,我们可以说  相似文献   

13.
劳骥 《前线》2010,(2):56-56
<正>高楼上待久了,要下到地面走走,接接"地气";坐火车时间长了,逢大站应到月台上遛遛,接接"地气";乘轮船远航,得到中途码头转转,接接"地气"。据专家说,如此是为了把人体积存的静电释放、传导到大地,"地气"则从足心涌泉穴上升入体,可祛火解毒,驱除失眠烦恼等症状。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再次强调反腐倡廉建设要加大创新力度。建国后60年来,正是因为不断的创新,我党反腐倡廉建设实现了三大跨越:建设理念——从"赶考信念"到"制度认识"再到"文化自觉";指导思想——从服务于"阶级斗争"到服务于"经济中心"再到服务于"科学发展";方法途径——从"道德感召"到"依法治理"再到"文化反腐"。这些跨越式发展的历程和经验,为我党未来的反腐倡廉建设带来很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小卡片     
<正>知识窗除夕为什么要守岁?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有"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布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布新、消灾祈福为中心。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俗。关于守岁的记载,最早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  相似文献   

16.
《实践》2014,(11)
<正>焦裕禄清贫一生,廉洁奉公,是清正廉洁的典范。当有人提出改善办公条件时,他告诫大家:"富丽堂皇的事,不但不能做,就是连想也很危险";当大家看他长期有病,家里人口又多,生活比较困难,要给他救济时,他坚决地拒绝说:"兰考,是个重灾县,人民的生产、生活都很困难,我们应该首先想到他们。要把这些钱用到改变兰考面貌的伟大事业上去,用到改善兰考人民的生活上去";当无意间听到儿子"看白戏"时,他专门召开家庭会议教育子女,并亲自主持起草了领导干部不能搞特殊化的"十不准"文件;他大冷天只穿了件空心袄,连件秋衣都没套,衣帽鞋袜都是补了又补、缝了又缝,用的是缝了42个补丁的被子和36个补丁的褥子,就连他生前最后一次探家的400元钱,都是找县长程世平借的……焦裕禄同志用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  相似文献   

17.
"十一五"以来,安徽区域发展无论在学术研究方面,还是在战略规划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基本形成了当前"一圈(合肥经济圈)四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皖北经济区)"区域发展战略态势,安徽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路和布局逐步明晰。但是安徽各区域发展不协调在一定时期内还将继续存在,为此,要高起点承接产业转移,打造"产业安徽";高标准进行自主创新配套改革,打造"创新安徽";高品位建设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打造"文化安徽";集全省之力支持皖北经济发展,打造"和谐安徽";高速度抓好合肥经济圈建设,打造"崛起安徽"。  相似文献   

18.
<正>上级在指示下级时常说"要提得起,放得下";教师在教导学生时常说"要提得起,放得下";长辈在教育下辈时常说"要提得起,放得下"。提起需要力量和恒心,放下需要勇气和智慧,提起不容易放下更难。《放下的智慧》这本书阐述了人应当具备像儒家、道家、佛家所教导的"孝德为本"的人格,  相似文献   

19.
正交友之道,择友为先。只有选择品德高尚、情趣高雅、志向高远的朋友,才能在人生路上共同净化、一道进步;倘若选择了品行不端之人,就可能白袍沾墨,甚至同流合污。多交善友,一生少忧。从古至今,择友交友都是每个人需要面对的人生课题。从"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到"大丈夫处世,当交四海英雄";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到"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从"人生贵相知,  相似文献   

2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自信的深厚根基和不竭源泉,坚定文化自信必须做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推进,但是传承发展中还存在五个不可忽视的意识困境:一是不加鉴别,缺少"辩证意识";二是认同感削弱,缺少"价值意识";三是认知碎片化,缺少"体系意识";四是忘却本质,缺少"功能意识";五是排斥外来,缺少"融合意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要强化"辩证意识""价值意识""体系意识""功能意识""融合意识"。准确分析并正确应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存在的意识困境,是增强中国文化自信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