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琪 《实事求是》2014,(3):82-86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的科学化选择是文化体制机制在改革当中的一个重点问题。近年来,新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迅速,但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主体单一,机制体制低效运行等问题始终未得到有效解决。当前面对新疆严峻的反恐形势和三股势力越来越趋于系统化、完整化、具体化的反动文化宣传和文化渗透,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促进公共文化有效服务,是新疆建立有效、管用、服务到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
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和服务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是文化民生的题中之义。在中西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无疑都面临着有限财力与强大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之间的突出矛盾。如何破解这种"小财政大服务"困局,  相似文献   

3.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维护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实现成都市"建设中西部最具影响力、全国一流和国际知名的文化之都"奋斗目标的必经过程。成都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还存在一些不足,表现在:资源配置不够均衡,缺乏有效统筹和整合;公共文化产品的种类较单一,群众参与程度低;公共文化经费投入仍不足,尚未形成多元投入机制;公共文化服务人才不足,队伍素质还不高等问题。进一步提升成都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需要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构建公共文化服务统筹中心;整合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提高公共文化设施利用效率;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置网络体系;建立健全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机制、人才队伍保障机制、考核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4.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需要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形成政府主导、多元参与格局。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有助于形成公共文化治理主体多元化,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激发全社会文化活力、促进文化创新。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路径建设,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完善"政府主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公私合作型文化供给模式;强化政府与社会组织及个人的合作,形成多元治理机制;建立健全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5.
建设城乡一体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十二五"期间成都市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课题。城乡一体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首先要满足公民基本文化需求,保障和实现公民基本文化权益,其次要缩小城乡文化差距,推进城乡文化协调发展,最后,要保护和发掘成都传统文化资源,打造成都市文化品牌。成都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与发展,但还不能完全满足"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的要求,必须加快城乡一体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支持保障体系、管理控制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喻厚伟 《求实》2016,(10):46-53
供给侧改革是生产力、生产关系以及供给、需求的联动改革,其实质是一场生产方式的转型与升级。生产方式决定消费文化,生产方式的否定之否定发展必然会引起消费文化的螺旋式上升。运用供给侧改革理论来研究消费文化是充分尊重和运用生产方式和消费文化辩证关系的体现。当前中国社会需要充分利用供给侧改革,通过鼓励创新、"去产能"、培育新兴产业和增加公共产品供给等措施,消解当下消费文化中异化的部分,实现对消费文化的辩证扬弃。  相似文献   

7.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背景下,我国农村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政策的基本思路是政府要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上起主导作用,在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上要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三方面的力量,实现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渠道的多元化和农民对农村公共文化产品选择的多样化,同时,要保障农民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上的自主权。按照这个思路,笔者从加大政府投入,创新管理机制,扩大民间参与,建设专业队伍,发挥市场作用五个方面来推进我国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8.
梁立新 《探索》2014,(2):121-125,134
基于ANT的分析视角,探讨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行动者及其行动逻辑,展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动力机制。研究表明,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是异质行动者即人类行动者和非人类行动者围绕着公共文化的生产和供给相互界定、相互依赖、相互联结的动态过程。在民族地区内外因素协同推进下,通过转译机制的运作,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9.
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数字化时代的双重背景下,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已经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个性化和层次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亟需通过数字化信息技术与平台,以提高供给服务质量和效益作为主攻方向,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实现精准化供给。目前,我国的三大数字文化惠民工程在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精准化供给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需要突破基础设施均等化程度较低、资源内容精准化程度较低和服务环境管理精细化程度较低等困境,其主要原因在于供给服务的市场化参与程度较低、需求采集机制的精准化程度不够及相关法律保障法规和政策涉及内容较少等。因此,应从加强社会力量的参与程度,提高数字化需求采集和预测技术的使用率、普及率,完善以数字化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精准化供给的相关法律政策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存在总量不足、发展不均衡、供给和需求脱节等诸多问题,为了进一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不断改善和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品质和效能,有必要对公共文化服务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在城市化、工业化的大背景下促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二是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防止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参与的"放任化";三是公共文化服务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突出社会公众的需要;四是强化公共文化服务的功能定位,促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