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杰弗瑞认为,犯罪学有"法学犯罪学"与"科学犯罪学"之分,刑法有"法学之法"与"科学之法"之别;犯罪学由法学犯罪学向科学犯罪学、刑法(学)由法学之法(学)向科学之法(学)转变,是两门学科发展的正确方向.目前,我国犯罪学还带有较为明显的思辨色彩,在科学含量上还有所欠缺;我国刑法基本上还属于"法学之法",刑法学还基本上属于那种旨在对"法学之法"加以解释的纯注释刑法学.我国犯罪学及刑法学如何向如杰弗瑞所期望的那个方向发展,是我国犯罪学及刑法学研究中应当思索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一、什么是课堂教学中的布白艺术国画中有“计白当黑”之法,其空白处,或烟蔼,或流水,或远方,使得画面境界高远。空灵无限;书法中有“飞白”之法,其笔画似断实连,肋骨凸陷,别有意趣;音乐中有休止之法,瞬间的停顿能突出节奏,张扬情绪。正所谓“此处无声胜有声”。教学作为一门艺术,同样也需要“空白”之美,讲究布白艺术。它是教师课堂教学精  相似文献   

3.
在素有"画乡"之称的陕西省户县,天蓝、树绿、水清、街净、路畅、灯明、墙洁、楼美……美好的画面时时浮现在人们跟前;爱护环境、遵守秩序、尊老爱幼……善良的想法一直存在于人们心中。户县启动创建全国文明县城工作以来,对照测评体系要求,从具体事情抓起,从基本指标作起,以创建全国文明县城为各项工作的抓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了画乡文明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9,(15)
<正>前言笔下功力千锤百炼,结合传统与现代画风,画出醉人的自然之美。主张"永远创作、美感第一"的知名水墨画家王南雄强调,他以现代视野修正中国传统水墨画的不足,以新的技法和色彩,不再被皴擦点染这些传统画法所限制。"我喜欢亲临自然,师法自然,实地观察和感受,不一定要写真,反倒能抽离实境,求其美感。"他主张画面自有其说明性,便能让观赏者身历其境,体会美感。  相似文献   

5.
《石涛画语录》向来以复杂晦涩著称,围绕着“一画论”形成了多种看法,并提出禅学、道学、理学和易学等假说.种种争论反而忽视了与“一画论”并列出现“乾旋坤转之义”的重要性.“乾旋坤转之义”来源于易学,是指变易之法,具有“神”和“生”的特质.人需通过蒙养与生活秉养此法而运用到具体的笔墨操作中,最后形成氤氲的艺术境界.而它与“一画论”之间是体用的关系.并由此可以看出,“一画”为石涛画学体系当中的本体性存在,为法之体,“乾旋坤转之义”为法之用.《石涛画语录》正是借易学渊源建构起自己的画学体系.  相似文献   

6.
《创造》2009,(7):78-78
黄兆坤,云南省泸西县委书记,长书法,擅画兰。其书画作品。笔力雄劲.风神潇洒,险峻跌宕,错落有致,狂放恣肆,一气呵成,于欹侧中求平衡,于错落中求和谐,表现出一种笔实墨沉、气感强烈的个性特征,富于节奏韵律和连绵不断的恢宏气势。尤其所绘墨兰,笔锋洒脱,画面简洁,寥寥数笔,尽显清雅恬淡,意境深邃,别有清绝之趣,彰显着文人君子的高风亮节,真正是以优秀的作品激励人、鼓舞人!  相似文献   

7.
二程对孟子的性善说的理解是不同的。程颢以告子的"生之谓性"为前提,认为"性即气,气即性",将孟子的性善之性看作气质之性,属于后天已发;而程颐则认为孟子所论是"穷本极源"之性。程颢指出"人生而静上不容说",为其将孟子所论之性视为气质提供了佐证,从而为朱熹所继承,朱子提出理为"性之本体"一说;而程颐对牛马之性与本源之性的划分则为湖湘学派所继承,张栻对于性之"不容说"做出了新解,维护胡宏的性本之论。  相似文献   

8.
约旦沙画瓶奇观□天津文毅约旦工艺美术大师萨罕正在制作沙画瓶。左上角为已完成的沙画瓶文毅摄来到中东的阿拉伯国家约旦,这里的一种奇妙工艺美术作品———沙画瓶立即吸引了我。一个晶莹剔透的玻璃瓶,瓶的内壁上有一幅典型的阿拉伯风情画:蓝天上飘浮着一朵朵白云,几...  相似文献   

9.
浦 江,浙江 中部 的 一个 小县 ,38 万 人口 、920 平 方公 里面积 。然 而,这 里活 跃着数 以 千 计的 书 画 家 和书 画 爱 好 者 , 每 年有 数 以 百计 的 书 画 新苗 考 入 全 国 各 地 美术 院校。这里素 有“书画 之乡 ”、“书 画家的 摇篮”的美 誉。2000 年 5 月 16 日,浦江县 被国 家 文化 部正 式 命名 为 “中 国民 间艺 术( 书画)之 乡”。 此 后 ,浦 江 的 名 气更 大 ,书 画 气 氛 更加 浓 厚 。2003 年 底 到 2004 年 初 ,全 国 第八届书 法篆刻展 在西安 举行 ,浦江 有 7 位书法 作者的作品入 展,比 书法强 市上 海的名额…  相似文献   

10.
我收藏画(主要是精美印刷品)约有万余幅,常读画及其读后感,常读常新。近读宣传画部分,被一幅题为《爱国首先要知国》宣传画所吸引,整个画面是一只巨手拿着一本蓝色封面的巨书《中国近代史》,背景为浮雕式历史事件及其历史人物群体形象。睹画思情,思爱国主义之情,感慨良多。  相似文献   

11.
现代山水画一代宗师黄宾虹,享誉海内外。而一生孜孜以求黄宾虹精神到了寸步不离的痴迷程度的,当推近百岁高龄的浙江奉化人王康乐画师。黄宾虹的山水画,开宗立派。他综“五笔七墨”之法,创“黑密厚重”之貌,晚年墨法、水法大有创举,在墨法上可与石涛颉颃,在水法上前无古人。宾老精通考古、金石、书艺、印学、诗文、鉴赏,还熟稔美术教育和编篡出版,涉猎宽广,博大精深。黄宾虹画是大学者之画,崇品藻法自然、深哲理、重笔墨、主内涵,他是力主“气在笔力,韵在墨彩”的。从外观上看,宾虹山水笔纵横,墨淋漓,点掷随意,似不难学,故学者众,惜往往徒袭…  相似文献   

12.
许浑是晚唐一位优秀而颇受争议的诗人,不少诗家从"气体"角度研究许浑诗歌,其中不乏以"气格卑弱"、"气未深厚"加以评价,这实属不当。许浑诗歌无处不充满"气",包含作者的人格情志之"气"、声律的抑扬顿挫之"气"、结构的整密严谨之"气"、辞句的工整精切之"气"。  相似文献   

13.
《新东方》2016,(6)
不少学者认为《庄子·天下》篇"道术"是一种把握宇宙人生的学问,或者是研究怎样实现人的精神超越境界的方法,即往往把"道术"当作探索"求道""得道"的某种方法途径来理解。审慎地考察,我们会发现"道术"属于以"道"之精神境界为宗旨,用"道"来指引社会人生因循自然、顺应天然的应用研究。"道术"应当是讨论"化道"之用的"用道之法",而不可能是"求道之术""得道之法";与之相应,"方术"则因为天下之人"各为所欲焉而以自为方"导致忽略甚至背弃"道"的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14.
胡欣育 《理论月刊》2008,(5):122-125
许浑是晚唐一位优秀而颇受争议的诗人,不少诗家从"气体"角度研究许浑诗歌,其中不乏以"气格卑弱"、"气未深厚"加以评价,这实属不当.许浑诗歌无处不充满"气",包含作者的人格情志之"气"、声律的抑扬顿挫之"气"、结构的整密严谨之"气"、辞句的工整精切之"气".  相似文献   

15.
郑板桥为什么特别喜欢画竹?据分析,二是自然环境的影响,扬州及其附近多竹;一是同道们的互相影响,"扬州八怪"中有几"怪"是擅画竹石的;三是"竹之体,瘦劲孤高,枝枝傲雪,节节于霄,有似士君子  相似文献   

16.
戚嘉林 《台声》2010,(11):48-49
<正>近代中国衰微,致遭列强侵凌,尤以东邻日本为最。早在19世纪中期,日本学者佐藤信渊、岛津齐彬与吉田松阴等就先后提出各种侵华方案。佐藤信渊认为"统一万国之法,首在攻取中国之满洲,次第经略渤海、华中、华南,数年间底定全中国。"岛津齐彬则主张"日本应早日取得福州和台湾及朝鲜,以强化日本国防"。吉田松阴则力倡"北割满洲之地,南收台湾、吕宋诸岛,渐示进取之势"。  相似文献   

17.
<正>清末湘军将领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颇有影响、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曾国藩自幼聪颖好学,16岁中秀才,24岁中举人,清苦的读书使他常常感到"耳鸣不止,稍稍用心,便觉劳顿"。道光二十年(1840),曾国藩大病一场,病愈后,他开始对养生之法进行探讨和研究。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谈到,他师法"曾文正公临睡洗脚,食后千步之法,得益不少"。  相似文献   

18.
养生先养心     
正古代寿者彭祖倡导养生之道,乃"固守本真"。这说明养生要的就是简单的事,无复杂之理。养生之法说穿了不过是"遵循自然而已"。庄子说:"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能得人乐者,处世有智慧,事事皆顺心;能得天乐者,与天地相和谐,自然健康长寿。这一点说明,与天和便是所行一切皆与天地相结合、相适应,不与自然偏离,更不与自然违逆。人的生命在于养,养生之根本在于天、地、人和谐,尊重人之本性,做真实的、诚实的人。"以佛养心,以道养  相似文献   

19.
孙涛 《友声》2013,(3):10-11
<正>"春红、柳绿、奔马、溪鱼,一幅幅浓缩中国文化意象的扇面画作品被请进美国首都华盛顿一座百年欧式建筑中,将这种独特的绘画艺术形式展现在美国观众面前。此次画展特意以"美丽中国"为题,一幅幅扇面画通过中国山水、花鸟、人物等画面定格,呈现出浓郁的中国文化风格,有的朴拙雅致,有的诙谐有趣,在方寸之间展现巧妙构  相似文献   

20.
<正>1935年3月9日,天津《大公报》以《电影明星阮玲玉自杀》为标题报道说:"素负盛名之中国电影明星阮玲玉,最近被其前夫张达民所控告,刺激甚深,乃于昨晨3时许,突起厌世之心,在私宅中暗服安神药片三瓶自杀。嗣经乃夫唐季珊发觉……于下午6时半殒。"事实上,无论是"前夫张达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