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中蕴涵着"天人合一""敬畏生命""取用有节"的思想智慧,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来源。习近平总书记学习和吸收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中蕴涵的思想智慧,创立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自然""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生态文明思想。推进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汲取"天人合一"智慧,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必须"敬畏生命",尊重自然,坚持走保护优先的绿色发展之路;必须"取用有节",珍惜自然资源,坚持走节约优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正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新理念,把"绿色发展"作为核心内容之一。习近平总书记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就建设生态文明、维护生态安全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这标志着我们党对治国理政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境界。围绕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发展,枣庄市提出建设自然生  相似文献   

3.
正7月7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领域最高规格、最大规模、最国际化的交流平台——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建设绿色家园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梦想。国际社会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努力,构建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推动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以"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立足新的历史起点,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我们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贵州省委、毕节市委关于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决策部署,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促进大生态与大扶贫、大数据、大旅游、大健康等融合发  相似文献   

5.
正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经济社会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成为历史的选择,这对于生态本底优良、环境污染包袱小和自然资本雄厚的贵州来说,提供了难得的跨越式发展机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自然历史观,秉持"绿水青山就  相似文献   

6.
<正>贵州自2013年提出打造"东方瑞士"以来,借力生态文明国际论坛"中瑞对话"这一平台,双方在"对话"、"对接"的过程中亮点频出,成果丰硕。理念对接三年"中瑞对话"夯实合作基础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瑞士联邦主席毛雷尔时指出,贵州地处中国西部,地理和自然条件同瑞士相似,希望双方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山地经济方面加强交流合作,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同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开启首次"中瑞对话",致力于加强瑞士同贵州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7.
正"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青海考察时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提出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的目标,不仅对青海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作出了明确部署,也为各地各部门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指明了行动方向,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实践指导性。  相似文献   

8.
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中华文明生态文化观可谓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根"与"源"。2018年5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开门见山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这些生态文化集中体现在"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取之有时、用  相似文献   

9.
正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文明历来崇尚天人合一,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新发展理念,贵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自古以来,居住在贵州这片土地上的各族人民,依靠自然生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栖居地,贵州乡土社会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智慧。  相似文献   

10.
《党建》2017,(12)
正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同志在浙江省安吉县余村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十几年来,余村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坚定不移地走生态立村、绿色发展道路,以壮士断腕的精神绘出"绿水青山踏歌图",建成了如诗如画的美丽乡村,为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成功范例。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总结余村生态文明建设经验,  相似文献   

11.
正习近平主席的贺信表达了中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决心,发出了全面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共同建设清洁美丽世界的倡议,为我们凝聚共识、深化合作,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增添了信心和动力。李克强总理也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提出明确要求。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创办十年来,积极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搭建了交流经验、促进合作的高端平台,本次年会聚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主题,  相似文献   

12.
《实践》2019,(11)
<正>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内蒙古考察调研,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部署,强调"筑牢祖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守好这方碧绿、这片蔚蓝、这份纯净,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世世代代干下去,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新指示,为建设亮丽内蒙古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强大思想武  相似文献   

13.
面对人与自然之间"新陈代谢"关系的断裂,马克思恩格斯主张"人类同自然的和解"。在认识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无益于实现"人类同自然的和解"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指明了"人类同自然的和解"的现实条件和实现路径,即"善待自然"、"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走向劳动者联合的社会"。这一"和解"思想是实现中国梦的思想优势和理论支撑,它清晰而明确地告诉我们:人类与自然不能对立,必须和谐相处;必须改变落后生产方式,探索经济社会环境共赢的新路;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必须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优化人与自然关系。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深入,环境保护的迫切需要,生产方式的必要转变和人民追求幸福生活内涵的变化,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走出一条区域绿色高质量发展道路逐渐成为各地区潮流。青海省兼具生态脆弱、经济落后、民族聚集等特点,近年来青海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绿色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但通过不同维度科研机构绿色发展的指标体系评价结果表明,青海省绿色发展仍然存在着绿色经济总量小、资源环境承载力弱等问题。为此,结合实际提出以下建议措施,以进一步提升青海省绿色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5.
正贵州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领下,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闯出一条"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创新之路。贵阳的习习凉风,把人们带入了一年一度的"生态时间",随着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8年年会在贵阳隆重举行,全球及国内政商领袖和专家学者将齐聚一堂,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方案"贡献"贵州智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今年年会的主题。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逻辑上已经成熟和完善。绿色化、绿色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文明概念为其基本范畴,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概念为其核心范畴。这一体系包括生态兴则文明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全民行动、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等八个基本命题,包括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加快推动绿色发展、推动实现生态文明领域国家治理现代化等四个思想系列。这一体系以建设"富强美丽的中国"和"清洁美丽的世界"为目标,最终指向了人与自然和解、人与社会和解的共产主义理想。科学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话语体系,对于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坚守"生态"红线,聚焦"发展"主线,一系列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举措,使节能环保、绿色低碳已经融入人民的生活、工作、学习的各个方面,崇尚、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氛围正逐步形成,贵州人民不断收获着"生态红利"。新时代如何落实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建设要求,如何书写美丽中国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高度关注,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当前,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另一方面,解决我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现实矛盾,破解我国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实际环境问题也已经成为迫切需要。建设美丽中国的主要内涵,是坚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营造绿水青山的生态环境,打造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让人民群众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目标是建成生态环境良好的生态文明国家,建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美丽中国,在实践中要构建生态文化体系,全面推动绿色发展,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着力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构建生态环境风险防范体系,提高环境治理水平。习近平的相关论述,为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科学指南。  相似文献   

19.
正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分为大讲堂、高峰会、主题论坛、专题会、国际工作坊、绿色产业发展百人会、电视峰会、市州分会等首次专门设置了荒野自然与生态文明等5个国际工作坊。2018年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既要论起来,又要干起来",围绕以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为重点的前瞻性、战略性、实践性问题,举办了1场研讨大会、1场国际咨询会委员会议、9场专题研讨会和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20.
正推动绿色发展,可以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是解决生态与发展问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奋力书写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