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政策》2006,(11):F0002-F0002
近年来,宜昌市夷陵区紧紧围绕建设“长江中上游的经济强区、国内一流的旅游名区和宜昌市的特色新区”的奋斗目标,大力实施“工业主导发展、项目带动发展、城乡统筹发展、环境推动发展”四大战略举措,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产业优势,着力加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集中力量培育壮大食品、化工医药、矿业、机电、轻纺包装、旅游六大产业板块,区域经济保持了在较高基础上的持续强劲增长态势。2005年,全区GDP达到63.4亿元,比上年增长15.1%;财政收入达到7.63亿元,比上年增长22.7%。近年来先后荣获“全省最佳金融县(市、区)”、“全省民营经济十强…  相似文献   

2.
一、生物资源产业开发是云南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建国4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17年来,云南的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到1994年,全省国民生产总值达到973.97亿元,财政收入达到258.36亿元,分别是改革开放前1978年的3.5倍和21倍.以农业为基础,以烟草、化工、电力、机械、有色金属工业和旅游业等第三产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为今后云南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业发展,依托丰富资源,不断创新产品供给,提升品牌效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稳步壮大旅游经济总量,提升旅游产业贡献率。在市场低迷的大环境下,文化旅游业逆势上扬,始终保持了高位的增长率。"十二五"期间,全省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6.05%,2015年达到3447.5亿元,由旅游业所带动的餐饮、住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15.5亿元,旅游业已经成为全省最具活力的产业之  相似文献   

4.
《世纪行》2014,(5):5-5
<正>一、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情况(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我省经济增长的亮点今年以来,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经济增长减速,但战略性新兴产业却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线。2014年一季度,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增加值108.8亿元,同比增长30.6%;生物产业累计实现企业总收入145.9亿元,同比增长32.2%;高端装备制造业累计实现企业总收入194.1亿元,同比增长22.9%;高技术服务业累计实现企业总收入319.5亿元,同比增长27.7%;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的发展也呈现出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5.
短讯荟萃     
<正>2013年全市经济总体稳中向好初步核算,2013年,全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498.66亿元,比上年增长8.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49.78亿元,增长4.4%,高于全省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 264.68亿元,增长9.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80.02亿元,增长11.8%,与全省持平,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230亿元,增长3.8%,高于全省0.3个百分点,建筑业增加值154.68亿元,增长12.0%,高于全省0.2个百分点;第三产  相似文献   

6.
《群众》2004,(10)
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近年来,我省紧紧抓住国际电子信息产业和资本向中国转移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主动接受产业转移,加大改革和自主创新力度,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总体规模和综合实力得到显著提高。从1998年到2003年5年间,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年均增速达到55.3%,成为全省经济的第一增长极;2003年,全省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达到3182亿元,居全国第二位;电了信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6.49%,对全省经济增长的…  相似文献   

7.
一季度GDP9356亿元一季度,全省生产总值935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2%,增幅高于全国0.5个百分点。总体而言,全省经济运行开局良好、稳中有进,转型升级取得积极成效。一季度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302亿元,同比增长1.2%;第二产业增加值3979亿元,同比增长5%;第三产业增加值5075亿元,同比增长9.5%。3月CPI涨2.3%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公布:3月份浙江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3%,环比下降0.5%。  相似文献   

8.
地方信息     
《政策》2012,(12):96-97
我省科技进步指数中部第一2007年,我省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2623.97亿元,2011年为7527.94亿元,增加了近2倍,年均增速超过20%。今年前三季度,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6523.14亿元,增加值达2015.26亿元,在逆势中快速增长。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我省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科技进步是高新技术产...  相似文献   

9.
郑岩 《政策瞭望》2011,(6):53-53
今年,河南省将着眼于结构调整,力争使全省装备、食品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8000亿元,形成60个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的产业集聚区,使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超过35家,形成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加快推动河南省产业转型升级。一是在高成长性产业发展方面,将重点推动市场空间大、增长速度快、转移趋势明显的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工、建材等高成长性产业加快发展,力争主营业务收入超过  相似文献   

10.
正这是一组振奋人心的数据:2016年云南省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约2090亿元,实现增加值766亿元,同比增长13.4%,占全省GDP比重达5.15%;其中,生物医药和健康产品制造实现工业增加值174.6亿元,同比增长14.9%,超过全省工业增加值增幅6个百分点。凭借富集的资源禀赋和不断出台的政策利好,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首次跻身云南省支柱产业。历久弥新  相似文献   

11.
到2000年全面实现小康,201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这是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全省奋斗目标。苏北作为我省欠发达地区,能否如期实现,本文作一粗浅分析。苏北地区通常是指徐州、淮阴、盐城、连云港四市,这一地区共有人口3001万,占全省总人口的43%;面积5.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50.8%;1994年苏北共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92亿元,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22%;其中第一产业307亿元,占全省46%;第二产业  相似文献   

12.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区化学工业已具有了一定的基础,形成了农用化工、盐碱化工、精细化工、煤化工、化工机械等门类,产品品种达600余种。但也存在着产业规模小、产品结构不合理、竞争力不强等问题。面对新的形势,内蒙古化学工业发展重点是什么,发展方向如何,是推进全区化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发展现状(一)基本情况分析1郾化学工业对全区工业经济增长有着一定的贡献。2003年,全区规模以上化学工业总产值、增加值、销售收入、利税总额和从业人员分别为133亿元、46郾56亿元、122郾47亿元、12郾81亿元、6郾82万人,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9…  相似文献   

13.
一、湖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几个主要特征1.高新技术产业增速加快。近几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科教兴鄂”战略指导下,湖北紧紧抓住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这条主线,自“九五”以来,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逐步加大了科技投入力度,有效地促进了我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截至2000年底,全省规模以上(下同)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618.6亿元,增加值为237.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5.8%和28.5%,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增速比同期全省工业增加值增速9.8%快18.7个百分点。2.大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全省…  相似文献   

14.
<正>海南信息产业的基本概况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我省信息产业主要呈现四个特点:一是发展速度比较快。去年全省信息产业实现营业收入318亿元,五年来平均增速25%,其中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速度较快,吸引了惠普、微软、腾讯、阿里巴巴、新浪、中兴通讯、东软、用友等一批知名网企落户海  相似文献   

15.
毛光烈 《今日浙江》2011,(20):10-11
块状经济,是浙江县域与区域经济的主要支撑,全省90%以上的县市区都培育和发展了块状经济,年产值10亿元以上的块状经济达312个,年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块状经济有72个,占据全省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但是与世界上成熟的产业集群相比,  相似文献   

16.
今年,灌南县力争综合实力进入苏北七强,确立了地区生产总值力争100亿元,工业总投入超100亿元,化工、船舶、特钢、有色金属四大产业产值均超100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亿  相似文献   

17.
<正>1-10月,全省主要经济指标继续延续回升态势。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8%,增速较1-9月加快0.2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2%,加快0.1个百分点;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长6.6%,回落0.3个百分点。一、工业增速加快。1-10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5731.48亿元,同比增长6.8%,增速较1-9月加快0.2个百分点。从支柱产业看,除能源化工产业外其他产业增速均加快。1-10月,规模以上工业八大支柱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增速较1-9月加快0.3个百分点。其中,能源化工  相似文献   

18.
《政策》2007,(5):F0002-F0002
天门,全国著名的“棉花之乡”、“内陆侨乡”、“文化之乡”。近年来,天门市委、市政府围绕打造“实力天门、活力天门、和谐天门”的目标,按照“一主三化”的总体要求,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民营活市、科教兴市”战略,紧紧抓住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融入武汉城市圈的战略发展机遇,大手笔打选县域经济发展平台,高标准建设“一区两园”,全力开展招商引资,全市经济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形成了纺织服装、医药化工、机械制造、食品加工四大产业集群。2006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22亿元,同比增长12.5%;地域财政收入5.1亿元,同比增长27%;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67亿元,同比增长2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8.1亿元;同比增长25%。2006年,天门市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区)”称号,被中国社会科学院等机构评为“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100强“(排名第13位)。  相似文献   

19.
《政策》2001,(3)
2000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276.3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3%,高出上年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增值662.30亿元,比上年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2123.70亿  相似文献   

20.
<正>1-7月,全省经济运行延续了小幅回升态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4%,增速较1-6月加快0.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1%,加快0.1个百分点;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长7.3%,回落0.3个百分点。一、工业增速持续小幅回升。1-7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897.89亿元,同比增长6.4%。增速较1-6月加快0.1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小幅回升。能源化工产业持续回升。1-7月,规模以上能源化工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增速较1-6月加快0.5个百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