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劳动价值论看来,市场上有这样一些东西,它们没有商品价值或者没有形成商品价值,但却是现实的商品交换对象,有一个价格。我把它称为广义商品。从理论上搞清楚这一类商品交换现象,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下面仅就其内涵和根据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正恽代英语粹我身上没有一件值钱的东西,只有一副近视眼镜,值几个钱。我身上的磷,仅能做四盒洋火。我愿我的磷发出更多的热和光,我希望它燃烧起来,烧掉老的中国,诞生一个新中国!我们不能像蚯蚓那样,上食槁壤,下饮黄泉。我们还得在这个社会中生活,要改变这个社会,还得加入这个社会……我走了,  相似文献   

3.
交 警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具权威性的职业之一 ,它常使司机们自嘲 :见了交警就像耗子见了猫。职业权威必不可少 ,但它毕竟只是一种刚性的东西。对于规范人的内心 ,其效力十分有限。有一种东西很有力量 ,但常常被人特别是一些执法者所忽略。这种东西就是职业精神。交警的职业精神对人内心的规范作用 ,我有亲身体验。至今 ,有一件事还鲜明地印在我的脑海里。那是一个晚秋薄雾的早晨 ,车辆较少 ,在边城芒市团结大街一岗亭旁 ,一辆交警公务摩托车横在快车线上 ,旁边还站着一名交警。天很凉 ,从背后也能看到他不时用手捂捂脸。当时我还觉得奇怪 ,大…  相似文献   

4.
信仰之光     
<正>信仰是内心的光,它照亮了一个人的人生之路。没有信仰的人犹如在黑暗中行路,不辨方向,没有目标,随波逐流,活一辈子也只是浑浑噩噩。信仰,就是相信人生中有一种东西,它比自己的生命重要得多,甚至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值得为之活着,必要时也值得为之献身。这种东西必定是高于我们日常生活的,像日月星辰一样在我们头顶照耀。我们相信它并且仰望它,所以称作信仰。但是,它又不像日月星辰那样可  相似文献   

5.
痕迹     
《民主》2021,(2)
正薄暮时分,道旁的梧桐林里有时会传来几声单薄的蝉鸣,我与他并肩走在小径上,日影在斜前方缓缓下坠,冗长的夏天在一群飞鸟划过天空时就过去了。那是这个夏天的最后一群飞鸟。谁都没有看见它们消失的最后那个时刻,云朵烧红了一整片天空,黑夜迟迟没有降临,月亮挂在蓝色的天空上,世界像是一个幻觉。我忽然那么强烈地想要抓紧他的手,想和他同城市里最后的高温蒸发掉,彻底地蒸发掉就好了,变成这个城市的一部分,再也不用恢复,再也不用区分哪一部分是他,哪一部分是我。心悸过后,潮热退去,从梦境一样的状态跌落时,他在前方呼唤我,我摇了摇头,向着光的方向跑去。  相似文献   

6.
(一) 翻开方励之在七个大学以及其他一些地方的讲话材料,虽然厚达四十五页,但他的中心意思是全盘否定社会主义,全盘肯定资本主义,要实行全盘西化。方励之认为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国家一切都不好,一切都落后,用他自己的话来说:“现在实际上我们也恨透了三十年这种东西,至少我这个经历恨透了三十年东西,三十年没于多少好事情。从感情上是这样。但从客观上讲,我们现在是全面落后的状态。中国现在没有一样不落后。”正因为他恨透了我们的一切,全盘否定了我们的一切,所以他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东西,就爱透了一切,肯定了一切,主张实行全盘西化。他说:“应当全方位开放或者叫全盘西化……我这个全方位概念,是让先进的文化全面的冲击中国,不是说那个角度不要冲击。从经济、知识、政治体制、意识形态,道德伦理标准,全方位都可以冲击。但你不要先说哪个一定好,你不要先说坚持四条,坚持这个,坚持那个,我觉得没必要。”这就是说,方励之要我们放弃立党立国的根本原则即四项基本原则,举起双手,让资本主义的一切东西,横冲直撞地来冲击我们,把我国冲到资本主义的道路上去。这并不  相似文献   

7.
读读通俗小说,有时也会使人受益匪浅。记得几年前读过一部美国小说《午夜情》,其中几句对白令我至今难忘——一位律师对他的当事人说:“重要的不在于无罪还是有罪,而在于无罪还是有罪的印象;世界上并没有真理,只有对真理的解释。”乍一看,无非是专钻法律空子的滑头一番诡辩,掩卷思之,又不尽然,它揭示的东西似乎更多一些。  相似文献   

8.
在一次座谈会上,正当大家批判拜金主义时,一位青年冷不丁冒出一句话:“社会上都在讲钱,不让我们崇拜金钱,那崇拜什么?”这句话让大家一时语塞。我想这位青年朋友的话反映了一个事实:我们近些年在思想道德领域还没有一种什么东西能和拜金  相似文献   

9.
《瞭望》1994,(23)
人们形容一件东西对人类至关重要时,常常说它象阳光、空气和水一样。 阳光、空气和水,都是人类须臾不可或离的东西。以水而言,农业生产离不开它,工业生产离不开它,人们日常生活也离不开它。在一个没有水的星球上,甚至根本不可能有生物存在。 然而,对于这样重要的东西,很多人并不懂得珍惜,很少有人注意到科学家们的这一警告:地球上水危机的到来,很可能比粮食危机、石油危机更早。这或许是因为人们认为水是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吧。 根据科学的测定,地球上淡水的总储量虽有3.5亿亿立方米,但人们生产、生活可以利用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仅有105万亿立方米。目前,世界淡水的使用量每年已达4.13万亿立方米。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到本世纪末,年用水量将增加到7万亿立方米。水资  相似文献   

10.
张一兵 《理论探讨》2005,12(5):38-41
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一书中关于幽灵问题的基本理论要点在于首先,德里达的幽灵是建立在解构逻辑之上的一种本体尺度中的消解性的不在场之在场;其次,这种幽灵又与某种隐性"救世主"的降临相关,幽灵是一种我们看不见它,可我们却无时不在它的注视之下的伦理呼唤.也是在这个意义上,德里达公开提出要维护"马克思的幽灵们",因为在今天这个资本全球化的世界上,人们不能"没有马克思"那不死的精神.  相似文献   

11.
创新无败     
创新会不会失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当年,当一位同事对爱迪生说“你寻找不会烧断的灯丝又失败了”时,爱迪生是这样回答的:“我没有失败。我只是找到了某种不符合要求的东西罢了。”这是智者的思维,这是大家的声音,这是沉醉于科学领域的宣言,它启示我们:创新无败。  相似文献   

12.
古元画牛     
古元用水墨画成的《牛》、给我的附信和我给他的回信的复印件,这三件东西一年以前收在一处,在这半个月里没有找到。家人查找别的文稿时,才偶然发现了这三件不应当丧失的纪念品。 两封信,照录如下:王朝闻同志 八月五日在炎黄艺术馆嘱我作一幅“巴掌大”的小画,写上一句喜欢的话。现寄小品水墨画《牛》,请收,指教! 祝好!  相似文献   

13.
浅议无形资产的计价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长期使用但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或称无形固定资产。它们或者表明企业拥有的一种特殊的权利或者优先权利,或者可为企业带来高于一般水平的某种特殊获利能力。其特征在于没有物质形态和实体表现,具有独占性,为企业提供经济利益具有长期性和不确定性。所以,它们虽然没有物质实体,但仍可能具有很大的价值,在企业中具有不可忽视性。为此,必须在计价和管理两方面予以加强。 一、无形资产的计价  相似文献   

14.
感觉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即理解它;而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是毛泽东同志提出来的一个深刻的哲学思想.在群众路线问题上,我们往往也会经历这样一个认识过程.今年3月间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群众路线的问题又重新摆到了全党面前.许多党组织认真组织学习这个决定,从中央到地方,广大党员干部身体力行,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但是也应当看到,有一些同志对群众路线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的浅层次认识上.他们认为,只要到工厂、乡村、学校里转一转,逢年过节对群众表示一下慰问,或者象征性地参加一些体力劳  相似文献   

15.
秤人     
正秤不好做,那是个真正的细活,我学了好多次,现在都还没有学会,它的烦琐程度只有少数几个人可以接受。但这还在其次,很多时候,做秤不是手艺的事情,是心的事情。心里想着的东西很重要,虽然做出来的是一个工具,但它从此就是一个标准,你控制了它,它再去控制一个无边的世界。  相似文献   

16.
参观者没有参观到的东西 我经常在各地跑,遇到参观过苏南乡镇工业的人,总要打听一下他有什么感想?发现有什么新招?在甘肃省的一个县里,一位参观者对我说:“人家(苏南)那厂房,那设备,我们怎么能同人家比?”我问他:“你了解他们当初是怎么干的吗?”答:“这个嘛,没有了解。”陕北的一位参观者对我说:“我  相似文献   

17.
(一) 加快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对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最急切的呼唤是什么?——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但是在我们的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中,仍然有人热衷于搞假、大、空、套等形式主义的东西,成为当前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中的一个顽症。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谈话中指出:“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形式主义多……我建议抓一下这个问题。”因此,确立党员领导干部理想的行为规范,应当把切实扫除  相似文献   

18.
任均  王克明 《各界》2011,(2):22-24
我是在延安结的婚。我的五个孩子里,头两个是在延安生的。一个是大儿子延风,一个是大女儿乔乔。 1942年夏天,在延安平剧院工作时,组织上批准我和一达结婚了。我们分配到了一个小窑洞,俩人把自己的东西都放在这个窑洞里,就算是成家了。可是,只有我拿来了从家里带到延安的被子褥子,和一个小柳条箱子,一达却没有。  相似文献   

19.
商品好象是一个很简单很平凡的东西,人们每天都要和它打交道。你走进喧嚷的市场,货架上陈列着琳琅满目的商品,一个个对你频送秋波,好象说:“我能满足你们的某种需要呀!”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哪怕它珍贵如金玉,也随时准备与你手中沾满污渍还发出混杂臭味的货币相拥抱。但经济学对它的分析表明,它是一个很古怪的东西,微妙而怪诞,蕴含着深奥的哲理。人类智慧探索三百多年,至今也不能说对它的认识已经清楚了。  相似文献   

20.
马德 《党政论坛》2014,(24):63-63
我们都在年龄里生死。 一个人一出生,什么还没有呢,先有了年龄。无论活得多富贵,或者多卑微,死了,最后,比的还是年龄。这时候,生命里的好多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只有年龄留了下来。送行的人说,他比某某活得岁数大。一下子,就盖棺定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