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商标法》实施单一的注册取得制度,在商标注册上不要求商标使用,从而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时值《商标法》进行第三次修改之际,应对现行的商标权取得制度进行重构。一方面,《商标法》应将商标使用作为商标注册的条件,并借鉴美国《兰哈姆法》"意图使用"内容;另一方面,《商标法》应对商标的在先使用利益给予充分的保护,以防止未注册商标的抢注。  相似文献   

2.
司法实践中已经出现假冒集体商标行为入刑的刑事案例,从中分析可以证明其具有现实的合理性。从教义学视角考察,集体商标是注册商标的重要构成部分,假冒集体商标同样侵犯“同一种商品、服务”的利益,具有行为规范违反性及法益侵害性。假冒集体商标的行为主体包括单位和自然人,并存在直接故意或间接故意的罪过状态。因此,假冒集体商标行为应当成为《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的打击对象。  相似文献   

3.
商标的标示来源功能并不是标示商品或服务物质来源的功能,对于消费者来说,商标所指示的来源很可能是不明确的来源或者无法知晓的来源。消费者对于商品的物质来源并不关心,商品的实际生产者是谁并不是消费者做出消费决策的关键性因素。商标的标示来源功能是商标显著性判断的一个逻辑起点,对标示来源功能的错误认识将直接导致对于商标显著性的悖论产生。  相似文献   

4.
减价制度的功能在于通过降低价格恢复原有交易中的对价均衡,化解因瑕疵给付而导致的继续履行不公平。我国法中的减价并非解除的替代,基于合同变更思想将减价权设定为请求权,更为合理。减价功能实现的关键在于其特定的计算标准,《买卖合同法解释》中规定的减价计算方式,偏离了减价的特定功能,应改为采用比例差额计算法。减价的功能决定了其救济范围限于履行本身的价值损失,故其并非次级救济,且与后续履行是处于同一层级的选择关系。减价与损害赔偿在履行本身价值损失的救济上为选择关系,除此之外两者为并用关系。  相似文献   

5.
“陆虎”商标行政确权案的热点问题之一是如何理解《商标法》第31条规定,即:“申请商标注册不得损害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也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中“使用”一词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我国对于地理标志的保护采用双轨制。在商标法模式下,允许地理标志注册成为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然而商标法对于将地理标志注册为普通商标并未严格禁止,且由于历史原因,相当部分的地理标志被富有丰富市场嗅觉的经营者注册为普通商品商标,从而在法律意义上独占性地享有了该地理标志。这与地理标志的公共产品属性是相冲突的,同时在实践中也引发了诸多的争议。  相似文献   

7.
商标相似性人工智能判断机制的提出,主要是基于不同阶段判断标准不一,以及主观判断模式难以保证结果客观性的现实情况。人工智能判断机制的优势在于凸显商标相似性判断重要地位、实现商标相似性判断智能化及促进商标相似性判断精确化。需要在人工智能判断机制的适用范围、适用标准及人工智能系统选择等方面进行认定规则的制度构建。人工智能判断机制在适用对象和证据效力等方面可能面临困境,有必要积极回应,从而实现商标相似性判断机制的不断完善与智能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股东派生诉讼是一种赋予股东为了公司的利益而提起损害赔偿诉讼权的制度安排,源于英美法系,为多国公司法效仿。新《公司法》在我国正式确立了股东派生诉讼。通过对股东派生诉讼法理基础的阐释,以及对其原告资格、前置程序、原告股东的权利限制三方面的制度设计,构筑股东派生诉讼——公司自治与司法干预平衡的理念,以完善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9.
我国工商行政管理执法的模式是依据相应的工商行政管理法律规范依法行政。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工商行政管理的作用日益提高。在工商行政管理中,与商标有关的内容较为广泛,工商行政管理法律规范也在较大的程度上表现为商标法律规范性文件。通过对近些年来我国颁行的商标法律规范的清理和分析,既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我国商标制度建设的概貌,也可以在相当程度上折射出我国工商行政管理法规建设的状况,从而为完善我国工商行政管理法律规范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传统法律拟制理论在既存文本的前提下,为适应社会的发展,以构成要件类似性为连接点创设了诸多法律概念,拓宽了法律的适用范围,但其未能涵盖另一层面的法律拟制,阻碍了法律拟制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因此,有必要在传统法律拟制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分析法,结合近、现代立法和司法实践对法律拟制问题进行探讨,通过界定宏观意义上的法律拟制梳理和完善法律拟制理论,并以其在商标近似性认定中的应用为例进一步明晰法律拟制的实务操作问题,完善了法律拟制的现实化之维,使得宏观意义上的法律拟制具有了更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自《巴黎公约》首次引入驰名商标的概念后 ,对驰名商标进行特殊法律保护已成为世界立法之趋势。其中之一就是商标反淡化理论。我国新商标法在驰名商标的保护上有了较大的发展 ,吸收了商标反淡化制度 ,本文从商标法的修订来分析商标淡化的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12.
市场管理者商标间接侵权主观过错的认定,不能采取美国式的单一标准,而应该进行类型化分析。类型化的基础在于区分不同的市场营销模式,类型化的方法在于区分不同性质的收益。  相似文献   

13.
欧盟在欧盟条约、商标法体系等法律中已经确立了平行进口的一般合法性。在考虑平行进口的例外时,欧盟2002年的一个案例表明要考虑下列条件:平行进口商的行为是否受欧盟条约竞争规则保护,是否属于“客观必要性”,是否具有一般必要性的情形,是否履行了重贴标签的通知义务。这对研究我国平行进口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形形式式有关知名商品特有名称和商标权的案例中 ,较少能够看到这两者的直接冲突 ,而这种形式的冲突理应与其他知识产权的权利冲突一样 ,受到理论界、司法实务界和企业界的关注。知名商品的特有名称是否是商家手中的不二法宝 ?商标权这个家喻户晓的概念在知识产权的框架中是否还拥有重量级的地位 ?在这两权利的冲突中 ,法院应遵循怎样的原则 ,考量何种因素 ,才能更好地保护当事人、消费者和社会公众的权益 ?  相似文献   

15.
2014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新商标法并未纳入单一颜色商标,这成为本次《商标法》修改的一大遗憾。域外美欧等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单一颜色商标注册保护的理论和实践。颜色耗尽理论、色差混淆理论、颜色功能理论和不能识别理论等四大反对单一颜色商标注册保护理论的重新审视论证了单一颜色商标的可注册性。单一颜色商标要获得注册保护,需要通过使用获得显著性,并且不能具有实用功能性和美学功能性。在我国,单一颜色商标长期未能获得注册保护,期待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在《商标法》的下一次修改过程中,将单一颜色纳入可注册商标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6.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包括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原始取得属于一级市场,继受取得属于二级市场.国家立法层面应将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进行人格化确定.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继受取得中,转让人在转让时必须具备一定的特殊条件.应允许无偿取得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入市并对其"变性"问题做出规定.政府可对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征收一定的税费而不应...  相似文献   

17.
欺诈性抚养的实质涉及受欺诈方权利受到侵害及其法律保护问题,受害人若一并提出损害赔偿请求,法官应给予支持。损害赔偿不仅包括财产权,还应包括人身权,即人格权中的知情权、亲情权、生育权和身份权中的亲权。  相似文献   

18.
再造理论最初源于企业管理,即企业再造理论。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西方国家政府改革的深入,再造理论也被引入政府改革当中,形成了声势浩大的“政府再造”的口号和运动。但是,由于企业管理与政府管理存在着一定的区别,甚至可以说具有根本性的不同,因此,再造理论在政府改革中的运用,需要进一步地分析其所蕴含的理念与精神实质,政府再造在实践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以公民为导向、重视服务和绩效、强调流程整合”的理念。  相似文献   

19.
证言拒绝权是现代法治国家对证人作证义务的一种法定免除,其法理基础在于社会生活某些领域的价值要超越纠纷解决所带来的安定性.在现代各国的立法上,通过确立民事证言拒绝权所要维护的社会价值包括证人自身的利益、家庭关系、职业秘密与公共利益.民事证言拒绝权以行使的方式为依据可以分为"完全的证言拒绝权"与"不完全的证言拒绝权"两大类.在证言拒绝权的实现上,两大法系的做法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