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素质教育的针对性、价值取向和法学本科教育的改革调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志坚 《法学家》2003,(6):8-12
一、素质教育的针对性 (一)素质教育问题提出的背景 我国现行本科教育体系是建立在严格的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之上的.在人才培养方面,实行的是近乎极端的专业教育,培养目标是专门人才.为了全面实施这种专业教育,培养出适应计划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种专门人才,则按计划经济部门需要设置和管理高等学校,按行业甚至工作岗位需要设置专业,以专业知识为核心构建课程结构.  相似文献   

2.
法学本科教育的研究和思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正> 一、改革开放以来法学教育的回顾 粉碎“四人帮”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法学教育取得了很大进展,无论在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和教材建设都取得了重大的成果和发展。 (一)恢复法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地位 我国建国以后至1976年,由于历史上激烈的阶级斗争的影响,以及后来长时间的左的错误,我国法学教育虽然作为一个单独的学科得以延续,但法学教育的总趋势是萎缩。更重要的是法学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一直过于强调政治性,而法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很少研究和关注,课程设置相当简单,教学内容也侧重于对当时国家政策的解说和注释。法学教育名符其实的是一种“政法”教育。  相似文献   

3.
针对我国当前法学本科教育的现状,本文分析认为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对法律学科和法律职业的认识不清、教育定位模糊不准、教育模式选择混乱、办学条件较低、评价机制不科学不合理、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的滞后,进而提出应采取美国式的"本科后"教育模式、提高学生入学的门槛、明确定位为职业教育、提高办学的条件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和准确把握教学内容与方法等改革路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法学毕业生就业率近几年来持续走低,曾经辉煌一时的法学专业是目前高校中就业率最低的专业.针对以上状况本文深入剖析了目前法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科生导师制作为国外大学高等教育普遍适用的制度,在我国高校却是一个较新的制度.虽然有些高校已尝试推行本科生导师制,但并未从整体上达成共识.在当今高等教育逐渐普及化与大众化的环境下,如何保证法学院校本科阶段学生的培养质量,培养和造就高规格、个性化和创新型人才,是法学院校的使命与灵魂所在.本文认为,要提高法学本科生培养质量,培养卓越法律人才,应该积极研究、探索法学本科生培养模式,保障法学本科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此乃在法学本科生中推行导师制的价值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6.
针对我国当前法学本科教育的现状,本文分析认为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对法律学科和法律职业的认识不清、教育定位模糊不准、教育模式选择混乱、办学条件较低、评价机制不科学不合理、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的滞后,进而提出应采取美国式的"本科后"教育模式、提高学生入学的门槛、明确定位为职业教育、提高办学的条件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和准确把握教学内容与方法等改革路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判断一个人是否为优秀的法律人才,其标准除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处理问题的能力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标准,就是看其是否具有法律职业道德。职业道德,就是在价值观的指引下所具备的思想品质。高校法学院系是法律人才的诞生地,是法学专业学生接受教育,不断成长成熟的地方,因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其教育方式不当,效果不佳。其教学重点主要集中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一个相当关键的重点—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导致其教学质量难以得到实质提升。只有加强法律职业道德教育,采取具体措施提高职业道德教育地位,增加职业道德教育教学内容,才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提高其道德判断能力,使其成为一个合格的法律人才,同时为社会、为国家进行有效法治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8.
程双 《法制与社会》2013,(30):222-223
教育的本质是教人育才,法学的教育也应当如此。法学教育作为一个培养法律人才,普及法律知识的重要专业。它不能也不应该被卷入应试教育的大漩涡中,在其他专业教育都在努力突破应试教育的魔圈时,法学教育更应该凭借自己的优势大步的改革.在我国法学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牢固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陆晖 《法制与社会》2015,(4):99-100
传统证券理论认为证券是表示一定权利的书面凭证,并在其基础上构建起证券制度,然而这种以权利结合为落脚点的静态定义却和现实证券发展并不完全相符,尤其是对目前互联网金融的创新产品的分析更有点力不从心.本文在对证券的历史、原因分析后,以证券的社会关系为视角,提出流通性本质,试图为证券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培养目标之混沌导致法学本科教育在社会生活中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因此必须痛下决心对其进行反思和重构!本文主张引入西方教育中的"通识教育"模式,并构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的法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1.
廖益新 《法学家》2003,(6):24-27
近些年来,法学教育界经过广泛深入地进行法学教育改革的讨论,对在法学本科教育中加强素质教育的意义和必要性,已经取得了共识.  相似文献   

12.
吴汉东 《法学家》2003,(6):14-19
一、法律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的提出,是针对"应试教育"中存在的弊端而言的.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3.
随着高等教育的逐步发展与成熟 ,对教育质量的监控与评估成为一个非常引人关注的问题。法学专业由于自身的特色 ,所以其质量的保证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在以往院校评估的制度与经验的基础之上 ,对于法学专业评估制度进行建构是当务之急。专业评估应当分层次、注重针对性、达到科学化。专业评估的依据是国家有关立法和法学教育的内在要求 ;专业评估的目的是以评促建、以评促改 ;专业评估应注重体现法学教育质量的基本方面 ,如专业教师师资、图书资料、教学方案、学生表现等。  相似文献   

14.
地方综合性大学法学素质教育的目标与法学教育的改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焦富民 《法学家》2003,(6):35-38
一、法学素质教育的目标 素质教育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新概念.1987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主持、S@拉塞克等人编著的<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一书中指出,发展素质教育,培养人格力量已被认为是21世纪教育的中心特征.  相似文献   

15.
取缔行为的法律属性探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当一部分行政法律规范规定 ,行政机关可以对当事人未取得许可而从事某项活动的予以取缔 ,但取缔行为的法律属性则众说纷纭 ,取缔行为的法律属性不能到位 ,则必然影响执法质量和难以收到预期的社会效果。通过对取缔行为各种观点的评析 ,可以认为其具有行政处罚的法律属性。  相似文献   

16.
法律其实就是语言的法律。法律语言的法律词汇系统主要由法律专门术语和法律专业词语有机组合而成。法律专门术语是生成法律文本语言整体系统的核心要件。《大清律例》数以千计的法律术语,展现的是清代法律语言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一定程度上昭示了中国古代传统法律语言体系的整体性法律观念及清代法律语言文化的时代特征。《大清律例》法律语言障碍的分析和疏解,主要体现为对其法律术语外化符号表现特征的理解和阐释。从不同视阈考察《大清律例》法律术语符号体系,归纳总结其饱蘸中华法系独特性格特征的法律专门术语外化表现形态,揭示其存在的专属性汉民族传统法律术语文化精神的客观规律,是研究清代法律语言文化整体价值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论现代法学教育中的法律伦理教育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现代法律教育必同时是开发受教育者的道德情怀,砥砺受教育者的伦理能力的过程。法律伦理包括法律制度赖以形成的内在的伦理结构和法律制度得以良好运行的外在的法律职业行为伦理两部分。法律伦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受教育者的伦理问题意识和提升受教育者的伦理推理能力与伦理选择能力。这一目的的实现有赖于法学教育理念的变革和教育方式的更新。  相似文献   

18.
紧急避险法律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紧急避险是合法利益之间的冲突,其之所以被允许,是因为没有引起成立犯罪程度的法益侵害.这是判断行为是否成立紧急避险的出发点.从此立场出发,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对生命的紧急避险,从犯罪的本质是值得刑罚处罚程度的法益侵害的角度来看,未尝不可,只是在其适用上,必须严格限定;对自招危险的紧急避险,原则上不予允许,行为人具有忍受义务;只有所遭受的侵害超出了应当忍受的限度时,才能允许.  相似文献   

19.
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仅是对全体政法干警的要求,同时也是对全体公民的普遍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要求“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同时强调,“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