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陕甘宁边区政权建立后,边区形成了以边区参议会行使民事立法权为核心,边区政府、边区高等法院、各县市参议会也享有一定的民事立法权的民事立法体系。边区民事立法活动经历了初创、发展与完善等几个阶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通过对珍藏于陕西省档案馆内与边区民事立法有关的史料和其他文献的研究,以期对科学认识陕甘宁边区民事立法活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加强民主宪政建设,开始了运用政权保障人民权利的历史性尝试。陕甘宁边区人权立法使边区人民获得了广泛真实的人权,充分体现了宪法理念和宪政的基本价值,成为新民主主义宪政建设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3.
石经海 《法学杂志》2003,24(4):54-55
我国当前关于村委会选举的法律在保障村委会选举问题上存在严重不足,已阻碍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实施和村委会选举的发展,因而亟需予以立法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陕甘宁边区的法制建设横跨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三个时期,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新民主主义法制体系,不仅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创造了条件,也为新中国的法制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选举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选举制度是宪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现代西方民主宪政理论中,选举被视为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之间最基本的联系途径,也是程序民主的基础。当前我国的选举制度及立法实践在选举的程序设计、法律调整的范围以及相关的配套制度方面存在较多漏洞,立法机关理应全面审查现行选举法中存在的缺陷,进行全面的修改。  相似文献   

6.
韩伟 《北方法学》2017,11(3):131-137
发轫于战争特殊时代的陕甘宁边区民事法律,是边区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国六法全书、中共的政策、边区民事立法、民事习惯构成了边区民事法律的主要渊源。中共领导了边区民事立法,体现出民主立法、与时更进、因地制宜等特征,深入分析边区民事立法的基本经验,有助于推动当代中国民法典的编纂。  相似文献   

7.
余梓铭 《法制与社会》2014,(10):284-285
抗日战争时期,边区司法实践工作顺利开展,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在极其恶劣的战争环境里,党对司法工作非常重视,把法律适用主体平等、贯彻群众路线,重证据不轻信口供等理念充分融入到司法工作中,对革命法制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从2011年2月乌坎村村委会选举出现的一些违法行为中可以看出,村委会选举监督制度以及村民选举权救济制度还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为避免类似乌坎村村委会选举中出现的违法行为的再次发生,确保村委会选举的有序进行,有必要完善村委会选举监督制度,建立村委会选举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9.
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档案及其学术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全娥  李娟 《法律科学》2006,24(1):156-162
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档案,内容完整、丰富,不仅包括边区整体司法运作的详细资料,还有大量有关法律制度的理论探讨资料,对这一批史料的整理、公开和研究,将会极大地丰富陕甘宁边区法制史的资料体系,深化边区法制史的研究,为今天的法制研究、法制改革及建设提供十分重要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坚持和发展,仍然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基础理论课题。文中在分析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主要观点的基础上,阐述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重要现实意义,并强调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11.
肖周录 《法学研究》2014,36(1):190-207
判例汇编,是指将审判实践中形成的典型案例进行系统地整理和编纂,用以规范和指导司法审判的活动。陕甘宁边区时期,边区政府与边区高等法院针对边区实际,将司法机关在审判实践中形成的典型判例进行汇编。判例汇编的倡导者是边区政府,而具体实施者是边区高等法院。边区制定法不完善、司法队伍建设不能满足司法审判需要、人民群众文化素质低、观念落后等社会原因促使了边区判例汇编的形成。边区判例汇编具有分类汇编与共性概括汇编相结合、正反判例相结合等特点。边区判例汇编作为典型案例的集合,具有总结边区司法审判经验、提升边区司法审判人员素质、补充边区制定法不足、减少诉讼及化解社会矛盾等重要历史价值。边区判例汇编虽然有形成仓促、汇编形式略显粗糙等缺点,但这种方式却有力地促进了边区的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12.
陕甘宁边区的司法理念可概括为:惩罚犯罪以巩固政权,贯彻群众路线以维护人民利益,禁刑讯重证据以保障人权,简捷诉讼程序以便利人民,真正实行诉讼权利人人平等以反对特权。本文试就陕甘宁的司法理念做简要的论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13.
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立足于当时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以改造社会和变革社会为目标,通过综合性、创造性和恢复性的司法活动,最大限度发挥了司法的能动性和主动性,有效缩小了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的距离。法律和司法被重新定位,司法在纠纷解决、规则强化和制度补充等领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司法与社会的互动,成为新民主主义司法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14.
陕甘宁边区人民调解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欣一 《中国法学》2007,2(4):104-116
本文以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档案等第一手材料为依据,从政治和法律相结合的视角对陕甘宁边区人民调解制度进行了新的解读。作为一种解决纠纷的手段,陕甘宁边区的尝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其做法以及经验和教训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选举是一个国家民主宪政制度的组成部分,与民主相互依赖,相互促进。本文指出如果没有选举制度,就不可能有大规模,深层次的民主政治;离开民主的选举也不可能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16.
贾宇 《法律科学》2014,(6):188-197
运用调解处理案件属于我们的文化传统,刑事和解制度曾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成功实践。调解工作在陕甘宁边区处理刑事案件的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刑事自诉案件经调解可以不判实刑,公诉案件、伤害致死的案件,经调解也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陕甘宁边区在实践中形成的刑事调解制度的基本原则对今天的刑事和解实践依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陕甘宁边区开展人民调解的背景、情况及经验教训,涉及了当时形成的若干共识;调解必须坚持自愿原则,过分了会失去公正效率,民间调解政府干预不宜太多。重调解不能忽视、放松了法律。  相似文献   

18.
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对选举纠纷的解决发挥了巨大作用.本文通过对人大当前在选举纠纷所处的地位、影响及对今后选举诉讼发展趋势的分析,提出重新定位人大及其常委会在选举纠纷解决中角色定位的建议,本文认为确定人大及其常委会超然的立法者、尽职的监督者、勤恳的服务者地位,逐渐将选举纠纷处理的大权全部转移给法院,将对我国选举诉讼制度的建立、国家政治生活法制化建设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司法制度改革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侯欣一 《法学研究》2004,26(5):129-143
1 943年前后 ,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曾进行过一次以强调司法审判的规范化和人员的专业化为主要内容的司法改革。由于反对势力过于强大 ,整个社会缺乏法治精神与习惯 ,法律知识和法律人才积累不足以及时机选择等种种原因 ,改革以失败而告终。根据原始档案、日记等第一手资料对这次改革的背景、主要内容、过程及失败原因等进行的研究和分析 ,可以对我国当前正在进行中的司法改革提供有益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20.
"无为"思想是老子哲学中十分重要的思想,是整个老子哲学体系的精髓,是老子"道"的本质特性。本文通过研究老子的管理思想,认真挖掘其中的思想内涵,对于加强和深化政府现代管理理念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