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石兵 《人事天地》2011,(12):58-58
有一天,河与岸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河振振有词地说:“如果没有我,你就是一块又脏又粘的泥巴,哪有这么多花花草草愿意在你身上安家?哪会生成这么美丽怡人的风景?”岸气急败坏地说:“你不要胡说了,如果没有我为你铺设河床,让你软绵绵的身体有了凭靠,你早就在阳光下被晒干了,你会渗到地底下不见天日,哪会像现在这样每天唱着歌四处旅行?”  相似文献   

2.
大河 《人事天地》2008,(2):46-46
刘琎,字子敬,南齐朝时期人。南宋朝泰豫年间,刘琎曾做过明帝的挽郎。有一天夜里,他的哥哥在隔壁叫他。但刘琎一直没有应答,直到下床后,穿戴好衣服,这才应答。哥哥责怪他为甚么回应这么慢。刘琎回答说:“我因为身上的衣带还没有束好,这时回答你,是不礼貌恭敬的啊。”  相似文献   

3.
一位亿万富翁经常这样对他做医生的女婿说:“你不用担心钱的问题,只要你尽心照顾我,我会在死后把所有的遗产都给你,那些钱你一辈子也花不完!”这个富翁身体很健壮,80多岁了还是无病无灾。但是他一直无法理解女婿对他的态度:每次见面握手,女婿都会摸他的脉搏,然后皱起眉头。很明  相似文献   

4.
卢岩印象     
我是通过东西认识的卢岩。那是2004年的炎夏,有一天东西告诉我,有一个政府官员觉得光认识他还不够,还想认识我。我说为什么?东西说,因为我跟他说了你的很多段子,他笑得合不拢嘴,于是就想亲眼见识,你是不是真如段子中的凡一平那么可爱。我说他是不是对你失望了,才想到见我?东西说你到底见还是不见?我说我今天正好有档期。  相似文献   

5.
识人     
一天,柏拉图对老师苏格拉底说:“东格拉底这人很不怎么样!”苏格拉底问:“这话怎讲?”柏拉图说:“他老是挑剔你的学问,而且不喜欢你的扁鼻子。”苏格拉底笑了笑,缓缓说:“可我倒觉得此人很不错。”柏拉图说:“你怎么会这样认为呢?”苏格拉底说:“他对母亲很孝顺,每天都照顾得非常周到;他对老师也十分尊重,从没有过不恭的行为;他对朋友很真诚,常常当面指出别人的缺点,帮助改正;他对孩子很友善,经常和他们一起做游戏;他对穷人富于同情和怜悯,有一次,我亲眼见他搜出身上最后的一块钱丢进乞丐的破帽子里……”  相似文献   

6.
正和我一起学车的小弟,每次上车都不系安全带,每次教练提醒他,他总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说:"没事的,考试的时候我记得系上就行了。"看他那么固执,教练也不好再说什么。那天去考试,他信誓旦旦说自己技术这么好,一定会通过,而且会轻松拿到一百分,可考试出来,唯他一个人眉头紧锁,饭也吃不下,我偷偷问他是哪里出了错,他说两次都是因为没系安全带,还没开始就挂了。我疑惑地问他:"第一次出错的时候,你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优秀     
一位校长已经接到调令,他将要离开这所学校到另一所学校去任职。2006年元旦这天,这所学校的一栋宿舍楼的扩建工程还有铺水泥通道的煞尾工作,他和总务主任来到工地看施工情况,下午又来了解进度,第二天上午在铺好的水泥通道上,他发现两个单元的水阀漏水,于是及时采取了措施。就是这么不起眼的事,让我想到了许多。如果这不是一位一向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校长,他能这么做吗?又如果这不是一位真心关心教职的校长,他能这么做吗?现在他做了,就这么自自然然地做了。正是这“自自然然”里蕴涵着深意,当一个人把做好分内分外事变成自己的习惯的时候,他一定离优秀很近很近了。所以有人说:优秀是一种习惯。  相似文献   

8.
美与痛苦     
画家亨利·马蒂斯年轻的时候,每个星期都会去大师雷诺阿的画室拜访他。后来,雷诺阿患上关节炎,马蒂斯就开始每天都去看望他,给他带去食物、画笔和颜料,总是想劝说大师,说他工作太过度了,需要休息一下。  相似文献   

9.
李瑞环曾说过:“哲学是智慧学、明白学,不管什么时候,干什么工作都会给你方向、给你思路、给你办法。”作为新任组织部长,在未来的履职过程中,只要我们不断丰富自己的哲学内涵,坚持用哲学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定能将压力转化成动力,把知识恐慌变成“胸有成竹”。  相似文献   

10.
新明 《人事天地》2008,(4):51-51
“马蝇效应”的说法,来源于美国前总统林肯的一段有趣的经历。1860年大选结束后几个星期,有位叫作巴恩的大银行家看见参议员萨蒙·蔡思从林肯的办公室走出来,就对林肯说:“你不要将此人选人你的内阁。”林肯问:“你为什么这样说?”巴恩答:“因为他认为他比你伟大得多。”“哦,”林肯说,“你还知道有谁认为自己比我要伟大的?”“不知道了。”巴恩说,“不过,你为什么这样问?”林肯回答:“因为我要把他们全都收入我的内阁。”  相似文献   

11.
唐龙 《人事天地》2010,(15):4-4
人在职场,有时候好心说实话,却常被老板误解为抱怨、消极、挑剔或者别有用心。要知道,即使老板性格再好,再信赖你、欣赏你,也不意味着你能和他无所不谈。有的时候,大实话说出来就变成了大傻话。职场上,千万别说以下的话:  相似文献   

12.
邻居吴冠中     
殷红 《人事天地》2008,(7):30-30
我和吴冠中先生毗邻而居,他的家新年和旧年一样没有任何形式上的变化,他的生活现在和以往一样也没有任何实质的改变。我注意到吴先生节前刚刚理了发,就问:还是街边师傅的手艺?吴先生显得特别得意地告诉我,街边理发师傅们搭了简易理发室,冬天理发不在街上了。很多年以来吴先生总在街心公园的林荫小道边,花两元钱找个“蹲摊”的理发师傅剃头,遇见了,我就会开他的玩笑说:这么有价值的脑袋怎就这么廉价地“处理”一下?  相似文献   

13.
我调来南宁不久,东西调来了南宁。我们都是从同一个地区调来的,在不同的单位工作。那时候我的单位给我分了房子,东西的单位暂时不给他分房,东西说我可以住在你那里吗?我说当然可以。东西就搬来了。那时候我的妻子还调不来,东西的妻子也一样。东西说等你的妻子调来了我就走。我说你的妻子来探亲我可以回避。  相似文献   

14.
最后的心事     
陈正 《人事天地》2007,(9):30-30
央视名主持人朱军,一直以在节目和晚会上“哭鼻子”著称。但是他说:“在《艺术人生》中的‘哭’,是因为感情的真实流露,为什么不能哭呢?”他告诉记者,和《艺术人生》相随7年,和每一位嘉宾对话,了解到别人面对挑战的人生态度,每一次他都会感动。  相似文献   

15.
曾有一则取笑谚语:“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说的是一位博士买驴,成交后,他要卖主写份券据,卖主不识字,便请他代写。半天过去了,博士密密麻麻写了三大张纸,尚未写好。卖主等不及,催促说:“博士啊,您只要写上某年某月某日,我卖给你一头驴,收你多少钱,不就行了吗?”  相似文献   

16.
据报道,一名利用假期从上海到山区短期支教的大学生,发现山里娃的英语发音不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帮孩子们矫正发音。假期满后,他返回了自己的大学。而该校校长却抱怨:“教英语的老师现在麻烦大了。孩子们都不服他,都说他读音不准……可我们这里就这么一个英语教师呀!”  相似文献   

17.
佚名 《人事天地》2007,(12):22-23
在安踏的会议室里,一位部门经理指着投影幻灯片在汇报项目进展。一个长着娃娃脸的年轻人坐在长条形会议桌尽头,凝神听了大约10分钟后,忽然打断了他:“不要告诉我具体细节,你就告诉我,你们投入了这么多,会产生哪些效益?”  相似文献   

18.
走出困境     
一个人如何从一个直径两米、高四米且内壁光滑无比的金属圆桶中出来? 这听起来是件不可能的事!可这的的确确是美国西点军校的一个测试科目:每名即将毕业的学员,都会被扔进装着这么个金属桶的深坑中,一夜的时间里,如果不能出来,那么,不仅他的测试成绩是零分,而且还将受到惩罚——届时,坑外会抛下一铲铲泥土,直到把他埋至齐腰深……  相似文献   

19.
智慧人生     
《人事天地》2006,(2):39-39
懒得喊 有个人很懒。一天早上,妻子买菜回来,喊他开门,他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地说:“我懒得开,等风吹开门你再进来吧!”妻子只好破门而入,说:“我买回肉来了,快起来拿菜板。我来切。”懒丈夫说:“我懒得去拿,你就在我背上切吧。”妻子想治一治他的懒病,就真的在他背上切起肉来,切了几下,发现丈夫的背上出血了,妻子心疼地问:“啊,出血了!痛吗?”丈夫拉长了脸回答:“当然痛喽,只是我懒得喊就是了。”  相似文献   

20.
端午小长假的同学聚会中,几位同学聊得正投机.只有现在市直某机关就职的叶宏神情木然,聊起天来有一搭没一搭。问及原因,一向阳光开朗的他却缄口不语,只是苦笑。出于同学之间的关心,大家围着他七嘴八舌起来。 “这么好的工作。也定了副科级,咋还不快乐呢?有啥不开心的事儿说说,看我们能不能帮你出出主意,起码能排遣排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