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许关欣 《学习月刊》2010,(10):46-47
为打造咸安名片,宣扬咸安美名,咸宁市成安区委宣传部实施“六新”宣传战略,巧绘宣传蓝图,坚持遵循意识形态工作规律与市场经济规律有机结合.坚持项目带动、活动推动,虚功实做,为科学发展兴咸安、建设鄂南经济强区提供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  相似文献   

2.
谭海华 《学习月刊》2010,(16):59-60
近年来.咸安区立足地方实际,提出了以“四区一城一带”为载体,加快建设鄂南经济强区的工作思路。全区上下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县域经济呈现发展加快、结构优化、质效提高、后劲增强、活力进发的良好态势。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如何应对后金融危机时代挑战.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咸安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笔者认为关键是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赵李桥镇紧扣‘重铸茶乡辉煌,建设鄂南经济强镇,打造赤壁经济核心增长点”的奋斗目标,立足资源禀赋,全力构建“三园一区”,即砖茶产业园、钙石化工产业园、竹木科技园和羊楼洞古镇生态文化旅游区,大力发展茶叶、钙石、竹木、旅游“四大产业”,镇域经济快速发展。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咸宁市经济发展速度“十前乡镇”。  相似文献   

4.
冯玉胜 《奋斗》2006,(12):46-46
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和生态经济区的决策完全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完全符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对于建设生态大省和构建和谐龙江,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搞好“两区”建设关键是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解决林区职工的生存问题摆在优先考虑的地位,紧紧围绕人的生存来规划设计“两区”建设的工作任务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省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深入阐述了实现“更加幸福美好新生活”的工作部署和重大举措,核心就是要着力推进“三区”建设,即:建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生态文明先行区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三区”建设与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两步走”部署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构成了建设新青海、创造新生活“两新”目标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6.
根据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思南明确了“511”战略定位和“3416”发展目标。“511”战略定位,即用5-10年时间,努力把思南建设成为“五区-基地-中心”(武陵山区和铜仁西部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集聚区、连片扶贫开发先行先试区、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东部产业转移承接区,成为全省重要石材开发加工贸易基地,成为黔北经济走廊和乌江中下游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3416”发展目标,即实现经济发展“三高于、四更优、一提前、六翻番”目标(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过去,高于全市、全省平均水平,高于武陵山区平均水平;发展质量更优、产业结构更优、民生改善更优、发展环境更优;  相似文献   

7.
优一”产业发展思路的指导下,昌平区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初步形成了以“三园(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生命科学园、小汤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三区(十三陵旅游特区、沙河高教园区、回龙观东小口文化居住区)”为导向和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各项事业较快发展。但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原有的发展战略需要进一步延伸、拓展。适应首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要求,结合昌平的实际,我们提出了要把昌平建设成为“投资创业首选之区、旅游休闲首选之区、生活居住首选之区”的目标。“三个首选之区”是我…  相似文献   

8.
乾轩 《前线》2011,(5):45-46
北京西部地区(指石景山区、门头沟区两区全境,丰台区河西地区、房山区的山区及永定河流域地区)是首都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和首都经济调结构、转方式、上水平的重要区域。今年一月,市政府关于加快西部地区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正式出台,这件京政发[2011]1号文明确提出转型发展的目标:“十二五”时期.努力把西部地区建设成为全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示范区、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区和首都功能拓展的重要承载区。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赵李桥镇紧扣"重铸茶乡辉煌,建设鄂南经济强镇,打造赤壁经济核心增长点"的奋斗目标,立足资源禀赋,全力构建"三园一区",即砖茶产业园、钙石化工产业园、竹木科技园和羊楼洞古镇生态文化旅游区,大力发展茶叶、钙石、竹木、旅游"四大产业",镇域经济快速发展。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咸宁市经济发展速度"十前乡镇"。2013年元月至8月,全镇共完成税收1584万元,同比增长23%;完成  相似文献   

10.
<正>2月27日至3月4日,山东省干部学院举办全省县(市、区)委组织部长“服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专题培训班,共122名县(市、区)委组织部长参加培训。培训班以推动高质量发展对组织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为导向,重点突出能力建设,在课程设计上,加大高质量发展模块的教学比重,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专家辅导作为理论引领,邀请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单位有关负责同志,围绕先行区建设、工业经济、数字技术等领域开展专题辅导,  相似文献   

11.
刘德君 《实践》2008,(2):37-38
昆都仑区是包头市的中心城区和自治区最大企业包钢所在地。从昆区的实际出发,区委九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以构筑昆河两岸工业经济发展带为龙头.建设工业大区;以构筑钢铁大街两侧商贸金融发展带为重点,建设商贸金融大区;以构筑沿阿尔丁大街两侧科教发展带为突破,建设科教大区”为主要内容的“三带三区”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2.
我区是一个基础薄弱、经济相对落后的边疆少数民族自治区,加快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步伐,关键是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合格的建设人才,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在实施“科教兴区”战略中,全区教育部门要突出抓好四项工作:一、下大气力抓好“科教兴区”的奠基工程。到本世纪末实现“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是直接关系到提高广大劳动者素质的一项宏伟目标,也是实施“科教兴区”战略的奠基工程。因此,全区教育工作在战略选择和工作摆布上,都要突出“两基”这一重中之重,下大气力抓紧抓好。到本世…  相似文献   

13.
金秋时 《当代贵州》2023,(18):14-15
<正>贵州从“试验区”向“先行区”跨越,从“含绿量”向“含金量”转化……在机制创新、制度供给、模式探索上大胆改、深入试,作为生态“优等生”的贵州在不断创新赛道的征程上奋进,奋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2022年,贵州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几个“首次”引人注目——推进碳票试点和林业碳票+,全省首个森林碳汇管理局在赤水设立;首张森林遥感碳汇指数保险试点落地龙里林场;首个林业碳票保险落地毕节市;首张草原保单落地关岭……  相似文献   

14.
自治区将在旗县(市、区)开展“创业争先”活动最近,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在全区各旗县(市、区)中开展“艰苦创业,争当先进”(简称“创业争先”)活动,并专门下发了文件。文件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区各旗县(市、区)的改革和建设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  相似文献   

15.
青海玉树与西藏昌都、四川甘孜、云南迪庆四地已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建设,力争构建具有国际水平的融环保、旅游、科考、探险、历史文化为一体的国家级生态旅游区。  相似文献   

16.
近日,记者走进苍溪县苍(苍溪)巴(巴中)公路沿线的三井新农村综合体,顿时感到气势非凡:这里有成片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沟渠纵横,水泥路四通八达。综合体内的农房,有的沿园区公路星罗棋布,有的又几十户“抱”成一团,家家都有生态庭院和微水池,户户贴着类似“生态农业产业旺,富贵人家财源茂”的对联,幸福生活气息洋溢。  相似文献   

17.
<正>昌平区“两区”建设启动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在昌平区商务局设立“两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昌平区‘两区’办”),负责综合协调、沟通联络,组织实施改革试点任务。昌平区商务局立足区域功能定位和资源禀赋,以党建赋能昌平区“两区”建设,协同各有关成员单位,强化制度政策创新,释放政策红利,推动昌平区“两区”建设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陈婷婷  耿昕 《先锋》2022,(8):36-38
8月1日,成都市制造强市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召开,强调要持之以恒实施制造强市战略。区(市)县如何聚焦优势产业,坚定实施制造强市战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城市位势能级提升?作为传统工业强区新都区、以产业建圈强链为主线的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和突出“数字赋能新制造”的新津区,在“制造强市”目标下,怎么“拼”,让我们来看。  相似文献   

19.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作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切实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战略部署,并明确提出保护环境资源、建设生态家园,是青海对国家和中华民族的重要责任、重大贡献,是幸福美好新生活的内在要求。青海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必须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引,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强有力的生态支撑。  相似文献   

20.
建设生态文明,既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近几年来,恩施市按照州委、州政府建设“产业兴州、开放活州、生态立州”战略,抢抓湖北省委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机遇,以打造“三张名片”为载体,加快新农村发展,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初步把恩施市建设成为一个山水相衬、特色突出、生态调节功能较为完备、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生态型县域经济实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