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德国高校图书馆概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德国高校图书馆最大的特点就是“一切为了读者能方便 ,迅速地获取所需的信息。”正是这种管理理念的倡导 ,从合理的馆舍布置 ,丰富的藏书资源到细致周到的读者服务 ,图书馆里处处让人感受到“读者至上”。下面具体从几个方面来介绍德国高校图书馆的概貌和特点。1.宽大、布置合理的馆舍一进入德国高校图书馆 ,通常会有面积宽大、光线充足、设置合理的第一印象。这就是所谓的模数式结构图书馆 ,即大空间、灵活隔断的开放式建筑模式。图书馆将外借区、阅览区和书库合并为一 ,并在全开架的书库中设置可供阅览的桌椅。由于图书外借与阅览都在读者…  相似文献   

2.
统一前的东德和西德,经过战后四十多年不同的发展道路,各自建立起完善的大学教育体制。统一的实现,打破了这种分属于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的教育格局,随之而来便产生了大学“革命”。这场“革命”先是从废除马克思主义社会人文学科为开端,继而向人事制度开刀,对教师队伍整肃、重组。回眸由社会制度转换带来的那一幕,至今对不少前东德大学学人来说,是次颇感酸涩、甚为难堪的经历。因大学人事更换是知识阶层切身利益最直接相关的敏感问题,亦成为世人关注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李国强 《德国研究》2003,18(1):54-54
一、高校发展中心  高校发展中心 (Centrumf櫣rHochschulentwicklung ,缩写CHE)由贝塔斯曼基金会和大学校长联席会议联合倡议 ,成立于 1 994年 5月 ,其目的是支持德国高等院校的改革。高校发展中心属公益性责任有限公司 ,是一个非政治、非盈利的组织。中心的宗旨是为高校改革服务 ,保证高校的教学和科研质量。其主要任务是借助于国际比较 ,提出德国高校发展的新思路 ,并在高校中试验新的组织机构模式。同时通过与高校和政界决策部门的对话 ,使改革方案更加具体化。高校发展中心由一名执行理事领导 ,负责…  相似文献   

4.
俞宙明 《德国研究》2013,28(2):104-112
基于平等原则的德国高校体系,在社会需求、国际竞争等挑战下,正走向差异化和竞争。精英倡议计划给这一进程带来了深远影响。这种影响一方面体现在高校的功能差异方面,即研究型大学与教学型大学的区分,另一方面也体现在高校声望等级形成和贫富分化上。本文通过对德国大学平等传统和差异化进程的介绍,以及对精英倡议计划的分析,对该计划对于高校差异化的各方面影响及其后果进行梳理,指出精英倡议计划的片面性,以及教学和科研、“整体高质量”和“尖端的精英”二者兼顾、平衡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德国学术新生代怎样获取高校执教资格张桂春教授职业在联邦德国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声望,作为学术职业的教授头衔被认为是“卓越”的标志。当今,在学术性高校里竞争到一个教授位置已实属不易,这是因为通往教授职务的学术之路是漫长而艰辛的。它要求求职者在大学毕业之...  相似文献   

6.
张晓玲 《德国研究》2011,(4):59-65,80
2003年,德国下萨克森州的5所高校率先推动了德国高校公法基金会改革,其中哥延根大学是这一轮德国高校改革的开路先锋.在下萨克森州的公法基金会模式中,基金会是连接国家、高校和社会的耦合器.公法基金会改革致力于国家对高校的间接管理、高校在组织、人事和财政方面的自治以及高校如何回归社会,从而真正实现高校学术自由和自治的理念.  相似文献   

7.
张克芸 《德国研究》2000,15(4):41-44
本文介绍了信息业对德国高校的冲击,并从德国高校的传统出发分析德国缺乏本土人才的原因及其正在进行的改革尝试。  相似文献   

8.
2000年7月,日本对国立大学的法人化改革进行了调查研讨,旨在以法人化改革为契机使国立大学展现出新的面貌,实现国立大学的新生,来回报国民对国立大学的殷切期望。调查研讨历时将近两年,终于在2002年3月出台了最终报告——《关于“国立大学法人”的新姿态》。此次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涉及组织业务、人事制度、财务会计制度等多个方面,本文拟就法人化改革中的人事制度方面的具体内容作以介绍,希望能对中国正在进行的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有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9.
德国高等技术学院的发展新动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德国高等技术学院的发展新动向朱绍中内容提要德国的高等技术学院(FHT)是德国高教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别具特色的“三加一”①学制具有极强的灵活性和实用性。目前,在德国高校普遍财政困难的形势下,高教改革势在必行,而德国的高等技术学院根据其自身...  相似文献   

10.
热烈讨论中的德国高校收费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斌 《德国研究》2003,18(3):69-74
本文通过对德国目前高校体系现状、存在的问题、各方对学生参与高校筹资的态度进行分析 ,并对目前德国热烈讨论中的收费模式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
德国高校与企业协同创新模式及其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小丁  黄群 《德国研究》2013,28(2):113-122
高校与企业协同创新在德国已初具规模。本文对德国高校与企业协同创新进行了界定,梳理了它在各层面的体现,并对其现状进行了分析,包括德国高校与企业协同创新的项目合作与人员交流这两种传统模式和基于战略的协同创新四种新模式。本文最后提出了构建高校与企业长期协同关系、教学协同促进科研协同、基于创新价值链的多主体协同等三点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中国驻德国大使馆教育处德国鼓励高校人员独立办企业继德国总统去年四月呼吁德国人不要片面求稳,要有独立创业的精神之后,联邦教育部和联邦经济部与经济界在全德掀起推动高校人员创业的宣传活动,先后联合举办高校人员“创业计划竞赛”,奖励创业的新思路,并决定200...  相似文献   

13.
博士生院(Graduiertenkolleg)是德意志研究联合会(DFG)于20年前推出的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举措。在今年9月的庆祝活动上,DFG主席克莱纳教授(Prof.Dr.Matthias Kleiner)总结说,博士生院模式成功地改变了德国高校博士生“孤军奋战”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4.
试析德国高校办学中的困惑梁淑妍德国由于教育经费的短缺,要求高校改革的呼声也日益高涨。高校办学是因袭传统,还是面对现实,人们争论不休。终于,去年11月,高校在困惑下发出的震撼席卷全德,声势之大、人数之多是30年以来所未有的,共涉及100多所高校。一些党...  相似文献   

15.
伍贻康 《德国研究》2011,(4):4-8,78
“德国的欧洲”还是“欧洲的德国”这一缠绕欧洲时局百余年的“德国问题”,对于欧洲一体化的兴衰有什么影响?今天“德国问题”是否又重新冒头?德国在欧盟中“一国独大”意味着什么?德国的战略定位已是欧盟兴衰和欧债危机能否解决的关键.由此出发,本文从“德国问题”角度探析了欧洲一体化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6.
实践中的德国高校教学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赞 《德国研究》2001,16(2):62-64
本文主要论述德国高校教学评估的机构、程序及目前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7.
伍慧萍 《德国研究》2005,20(4):51-51
汉堡行政法院的法官判定学士学位不具备从业资格。德国目前计划到2010年之前,在德国所有高校中引入学士学位。法庭判决认为该学历不能作为“长期的、以获取收入为目标的职业”资格。但是按照欧洲协议,学士学位应该可以成为具有从业资格的首个学历。硕士学位也将在2010年前引入所有德国高校,是深化和专业化的途径,但不是大学毕业必修学位。  相似文献   

18.
一部学术性与实用性兼长的专著《德国高校体制———改革动态及入学指导》(朱绍中主编)近日已由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由国内资深的德国问题研究专家联合编著,通过深入探索德国高等学校体制的各个侧面,全面介绍中国学生留学德国的程序与方法,为了解、研究德国高等...  相似文献   

19.
董琦 《德国研究》2004,19(1):58-62
本文从德国巴伐利亚州对高校学科评估的背景出发,全面叙述了评估的程序、过程、标准以及结果的处理和应注意的关键事项,在此基础上论述了该州学科评估的特点并与中国高校的评估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20.
“文明国家”外交政策理论在德国的政界和学界影响很大。本文通过分析德国对外政策的实践评介了这一理论。德国“文明国家”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是国内稳定的市民社会和以市民社会价值观为主导的国家角色设计方案。在实践中 ,德国外交政策致力于多边主义原则 ,坚持“西方一体化”取向 ,推动国际关系的文明化和法治化 ,但它同时也受相互依存的国际政治现实的制约和影响。德国“文明国家”外交政策仍然有其发展的限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