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宋时期也过元旦.只是,当时的元旦是农历正月初一,这天称为元旦,也称元日、正旦、元正、岁朝、年朝等.元旦是一年之始,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说:"正月朔日(初一),谓之元旦,俗称为新年."当时,不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视之为大节日,<野客丛书>中说:"国家官私以冬至、元正(元旦)、寒食……为大节日,七日假."也就是说,北宋时期的"元旦"相当于现在的春节,当时国家的"假日办"要发出通知,给"上班族"放假七天.  相似文献   

2.
知识产权的哲学、经济学和法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粟源 《知识产权》2008,18(5):3-32
引言 中美知识产权谈判中,美方称:"我们在与小偷国家的代表谈判";我方回敬:"我们在与强盗国家的代表谈判".表面上看,双方平分秋色.然而事情并非如此简单,因为美国是强盗不假,但那主要是指过去;  相似文献   

3.
从刑法的特征看刑法解释的立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刑法解释的立场,就是关于刑法解释的目标的理论,即解释者在解释刑法时应该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姿态,是应当"固守原意"来解释刑法,还是努力解释刑法使之不断适应现实社会.不同的部门法的立法价值、理念及法律规定的方式等不同.会对法律解释的立场有不同的要求.刑法是公法的代表,调整的是国家与犯罪人之间罪刑关系,直接涉及公民的重大权益如生命、自由等,刑法的规定较为明确.留给法官自由裁量的空间极其有限.因此其解释更为严格.民法作为私法的代表.体现的是当事人的意思自治,立法的规定也较为概括、抽象,与刑法存在很大的不同.刑法解释的立场应不同于民法解释,刑法解释中形式合理性更具意义,应采主观说为主、客观说为辅.  相似文献   

4.
继福建省屏南县财政局"量身定做"招聘事件后,日前,一份江苏句容市2010年部分事业单位招聘简章也"遭围观"。网友称句容市政府接待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应聘条件是"人为设置",专为该市一副市长侄女量身打造,对此,该市人社局予以否认,称招聘条件系用人单位据岗位需要设定,符合者有4人。客观地说,句容市有关方面的解释并非完全不合理,正如网友所说:"举贤不避亲,机会应当是公  相似文献   

5.
(国际法协会1982年蒙特利尔大会通过)第一条适用范围下列关于过境污染的国际法规则,除公约、协定或有约束力的惯例另有规定外,在有关国家之间适用.第二条定义1."污染"是指任何一种由于人为地直接或间接将物质或能量释入环境所产生的有害结果,而具有危害人体健康,损害生物资源、生态系统和物质财产,以及损害环境舒适或妨害其他合法利用环境之性质者.  相似文献   

6.
唐代《律疏》目前流传的"唐律疏议"与"唐律疏义"两种书名及与之相关的格式表述,各有其长短与利弊。整合的办法是扬二者之所长,避二者之所短:现称"唐律疏议"者,应坚持在各律条之【疏】下用"议"表解释之主要文体,书名则应改称为"唐律疏义";现称为"唐律疏义"者,应坚持此符合其制订初衷及词义发展规律的书名,但其各律条之【疏】下则必须改"义"为"议",以全面符合立法者原创之文体表述。作者此观点已在其新书的撰写过程中付诸实施。  相似文献   

7.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也说过:"知识来源于动作."如果我们传授的知识能使学生产生兴趣,那么他们就会主动地、兴趣盎然地去探索和领会.为此,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可尝试快乐教学法,激活学生快乐因子.  相似文献   

8.
<正> "政府"一词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政府"包括立法的、行政的和司法的所有国家机关,是所有达些机关的总称。如国外一些政治学辞典对"政府"的解释是:凡一个政权组织具有制定法律及执行法律之权力者,谓之政府。狭义的"政府"仅指国家行政机关。  相似文献   

9.
2001年知识产权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瞻前与顾后:关于2001年 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一书中开篇即称:"公元1587年,在中国为明万历十五年,……在历史上,万历十五年实为平平淡淡的一年."其后却成一鸿论,即黄氏所谓之"大"历史观.四百余年后的公元2001年,却似乎于中国不是平平淡淡的一年: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与美英等国共同参加人类基因组测序工作、Internet使得中国与世界同此凉热…….经济、技术、文化等各个方面的一体化发展已将几乎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卷入了这一世界潮流,中国亦莫能例外.由此也给法律带来了相应的新问题,其中尤于知识产权法律为甚.问题是,我们能不能用"大"历史观来看待今天的变化呢?  相似文献   

10.
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实行需要配套和完善 官员财产公开申报制度,起源于230年前的瑞典,有"阳光法案"、"终端反腐"之称.1883年,英国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有关财产申报的法律.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在许多国家已被证实为行之有效的反腐倡廉制度,也是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反腐手段之一."阳光法案"目前已在90多个国家实施,其最终目标是让官员不想贪、不敢贪和不能贪.  相似文献   

11.
元朝初年,官吏无俸无禄无公田,吏治腐败。后随着养廉 制度的完善,法律当中有关赃罪法的规定也渐成体系,遂使奖 善与罚恶同行共举。 元朝人徐元瑞曾在元成宗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撰成《习 吏幼学指南》一书。在该书中,徐元瑞对"赃罪"及有关的术语作 了精确而详实的解释。 所谓"赃罪",是指"犯赃滥致罪者"。赃,"财利谓之赃","纳 贿曰赃";滥,"猥杂曰滥",即打乱或破坏法律所规范的社会秩 序谓之滥。总之,赃罪是指为获取金钱财物等经济利益而触犯 法律的行为。赃罪的主体可以是任何人,赃罪的核心内容是非 法获取钱物或其他经济利益。一言以蔽之,赃罪即经济犯罪。  相似文献   

12.
正法官感言:审判技能对法官的审判工作非常重要,它能反映出法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但是,如果这种能力,缺少了法官职业道德的约束,小则损害自身的利益,大则危害整个社会、国家的利益。我个人非常认同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周纪一·威烈王二十三年》中"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  相似文献   

13.
<正> 1935年4月1日南京国民政府公布的《刑法施行法》第一条中云:"本法……称刑律者,谓中华民国元年3月10日颁行之暂行新刑律".这种论断,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为什么说暂行新刑事不是1912年(民国元年)3月10日颁行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从袁世凯篡夺南京临时政府的领导权谈起. 1911年10月10日辛亥中命爆发后,各省纷纷响应,宣布独立,脱离清王朝,赞成共和.清政府为了挽救摇摇欲堕的统治地位,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并令他一方面派兵进攻武汉,妄图扑灭革命的烈火;另一方面派代表与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谈判.袁世凯领命后,于11月派代表与革命派进行谈判.在谈判过程中,革  相似文献   

14.
笔者认为,金山区将宪法宣誓制度引入代表工作,这是一种务实之举,一种工作创新,是人大工作与时俱进的具体体现. 大家知道,人大代表不仅仅只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国家职务,承担着宪法和法律赋予的重大职责,代表人民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是人民利益和意志的表达者、传递者、承载者、实现者,虽然人大代表就其履职性质来看,有别于公职人员,但是宪法和法律却赋予了代表参政议政、决议决策、依法监督的权力,其行使权力的性质却与公职人员一样,因此,从当选代表的第一天起,牢固树立宪法意识,忠于宪法、尊崇宪法、维护宪法,模范地遵守宪法,是每一个代表最起码的道义要求和精神操守.  相似文献   

15.
胡东飞 《中外法学》2010,(5):770-783
<正>一、问题之意义任何法律都需要解释,刑法亦不例外。"解释使法真正有效——它胜过科学的一切理论的思考与科学的假设,常常也胜过现行的法律条文本身。"应当说,这是法学家和法律家皆熟知并认可的事实。在以德、日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由于"整个法学工作的基础是法律文  相似文献   

16.
《明史·刑法志》:“天顺三年令每岁霜降后,三法司同公、侯、伯会审重囚,谓之朝审.”明朝每年在规定时间内将法司在押的重囚,引到承天门外,三法司会同稿·刑法志》:“秋审亦原于明之奏决单,冬至前会审之.”按清律规定,凡严重危害“社稷”的犯罪,应立即处决的,称“斩立决”.如危害性较小或有可疑者,暂判“斩监候”或“绞监候”,缓期处决,延至秋天由九卿重审.秋  相似文献   

17.
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除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外,还有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下称受权组织)和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下称受托组织)两类非行政机关,从处罚权力来源角度观之,受权组织实施行政处罚,可谓之为受权处罚;受托组织实施行政处罚。可谓之为受托处罚。本文对受权处罚和受托处罚的立法缺陷及其改进发表一已之见,就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18.
周宇翔  刘备 《法制与社会》2013,(19):146-149,153
不同的现代化进程,影响着政党政治在各国的缘起和变迁。在英美国家,政党是一个社会性要素,从其诞生之初起,政党参与政治活动就是在宪政原则下进行的。然而,英美政党政治的传统和作为其经验总结的政党理论并不能充分解释作为建国者和治国者的政党。以苏俄为代表,在政党主导下进行现代化制度变迁的国家,存在着一个与英美国家的"社会中心主义传统"截然不同的"政党中心主义传统"。  相似文献   

19.
读书是福     
工作之余,能自在尽兴地读书,是做人的一种福分。古人云:"有功夫读书谓之福,有力量济人谓之福,有学问著述谓之福,无是非到耳谓之福,有多闻直谏之友谓之福。"五福之中,读书列首,可见古人对读书的推崇。读书确是益智又开心的事。茶余饭后或夜深人静之时,独处一偶,悠悠的思绪伴着淡淡的书香,全身心地投入一行行文字之中,既读别人的思想,别人的喜怒哀乐,也读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和思考。沉浸于书的世界之中,心情是那样的安  相似文献   

20.
在季羡林的<病榻杂记>里,有"三辞"的笔记.摘录以供读者朋友赏读. 一辞"国学大师"之称 现在在某些比较正式的文件中,在我头顶上也出现"国学大师"这一光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