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导言:荷属东印度在地理上形成为亚洲和沃洲之间的链环并组成为马来群岛的主要部分.目前荷属东印度的人口估计约为七千万人,其中约有五千万是居住在爪哇;根据1930年最后一次的调查,荷属东印度总人口有六千零七十万,其中有四千二百万人口是居住在面积只有十三万平方多里的爪哇和马都拉;根据Jan.O.M布鲁克(Jan O.M.Brock)的估计1941年爪哇的人口平均密度为每平方英里950人;根据另一种估计爪哇人口在1939年达到饱和密度,每平方英里有1,360人;这样的人口密  相似文献   

2.
(一) 独立以来,斯里兰卡历届政府都非常重视同印度保持和发展友好关系,在对外政策中把对印度的关系放在优先的地位。印度也重视与斯里兰卡的关系。40多年来,两国关系除了近几年来因斯里兰卡泰米尔人问题受到影响外,总的说来是比较融洽和友好的。两国政府经过长期努力,解决了历史遗留下来的、影响两国关系的两大问题——领土归属问题和斯里兰卡种植园工人国籍问题。所谓种植园工人,是指在斯里兰卡中、南部种植园的印度劳工。他们是19世纪英国殖民者从印度马德拉斯省(今泰米尔纳杜邦)捂募来的,因为他们是泰米尔人,故又称为“印度  相似文献   

3.
政府和一般概况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包括原荷属东印度的领土,1963年以后还包括西伊里安(即原荷属新几内亚)。1945年8月17日,苏加诺法学士和哈达博士宣告印度尼西亚独立,但荷兰是在四年战争之后才承认印度尼西亚独立的。荷兰人同意建立一个以各种方式同荷兰  相似文献   

4.
由于近代日本侵华,荷属东印度华侨与祖国同胞及东南亚各属侨胞联动,多次发起"抵制日货运动".随着有关运动的组织方式日趋成熟,当地华侨与日商之间的商业矛盾也逐步激化.这种对立在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初达到顶点.因受到复杂的国际因素和荷属东印度华侨自身商业特点的影响,虽然这场"抵制日货运动"与之前相比更具组织性,却未能持久.另一方面,日本虽欲积极反制,却无法撼动当地华侨的支配性商业地位,于是便将彻底瓦解当地华侨"抵制日货运动"的希望寄托于日军占领以广州为中心的华南地区.  相似文献   

5.
19世纪末20世纪初,荷属东印度政府以鸦片公营局制度取代鸦片包税制度,该制度的推行对荷兰殖民经济和华侨经济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一直以来国内学术界鲜有对荷属东印度的公营局制度进行研究。本文主要对荷兰殖民者推行公营局制度的历史背景、模式特征和实质进行简要的分析,试图弥补这一空缺。  相似文献   

6.
菲律宾的劳务输出并非始于今日,在本世纪初,随着美国的夏威夷州和加利福尼亚州需要种植园工人,菲律宾便已开始有工人的输出;六十年代,随着印度尼西亚需要伐木工、东南亚需要建筑工来从事与越南战争有关的一些军事建设项目,菲律宾也输出了不少伐木工人和建筑工人。七十年代中期以来,菲律宾的劳务输出更有大幅度的增加,据菲律宾劳工统计服务局公布的数字,1976年菲律宾输出的劳动力为4.8万人,1977年为  相似文献   

7.
在17、18世纪中国帆船的海外贸易活动中,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首府巴达维亚曾一度是中帆船前往东南亚各地进行贸易活动的主要港口之一。直到19世纪20年代以后,随着英国海峡殖民地的建立及新加坡港的崛起,巴达维亚作为中国帆船在东南亚贸易的首要港口地位遂为新加坡所取代。尽管如此,由于荷届东印度幅员广阔,人口众多启然资源尤其是矿产及热带经济作物的资源相当丰富,因而自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与荷属东印度的贸易往来仍然有所发展。下面就近代以来中国与荷届东印度双方贸易进展的状况,贸易平衡以及贸易结构,逐一加以叙述和分析。一、近…  相似文献   

8.
普里·梭斯罗阿特莫佐(Pri Sosroatmodjo)法学士在国籍协商会(Baperki)与民族企业联合会(maguna)座谈会上的报告.印尼的工业大体上可以分为如下各类一、按种类可分为1.重工业,2.轻工业.二、按规模可分为1.大型工业(有工人300人以上的),2.中型工业——(有工人100—229人的),3.小型工业——(有工人不到100人的),在使用机器方面的规定是5个劳动力等于一匹马力.三、通常重工业都是指的大型工业,而轻工业的规模则可再分为大,中、小三类.  相似文献   

9.
一、印度劳工流入马来亚马来亚半岛和印度之间的接触可以追溯到前基督时代。然而在英国殖民统治之前,马来亚半岛的印度人数量并不多。直到19世纪晚期,随着英国人在马来亚半岛的稳固,印度人才逐渐增多。而印度工人大量涌入马来亚,与橡胶种植的兴起密不可分的。英国人于18世纪始控制马来半岛。从1786年莱特首登槟城至1895年的《邦咯岛协约》,英国人势力一步步地从马六甲海峡延伸到内陆的马来州属①。通过律政司制度,英国逐渐控制整个马来半岛及新加坡,并开始了对马来亚的经济掠夺。除了利润丰厚的采矿工业,英国殖民当局对发展出口型农业十分热…  相似文献   

10.
荷属东印度的华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荷兰经营东印度与华侨中国和荷属东印度的关系,早在西晋僧法显时代(414年),耶婆提(爪哇)和广州之间,就已有了商人的往来.历经五代、唐、宋、元直到明朝,由于郑和远征的结果,在以后一百六十年间,爪哇完全成为中国的朝贡国.所以当1595年荷兰侵略魔爪伸入爪哇和苏门答腊时,中国人早已掌握了爪哇的经济实权,特别是他们以万丹(Banda)、北加浪岸(Pekalongan)、杜板(Toeban)为中心,从事商品贩卖、种植胡椒和水稻以及制糖等等,已经十分富裕.因此,当1602年设立荷兰东印度公司、1619年总督昆(Jan Pieterszoon Coen)在雅加达(Jacatra)的废  相似文献   

11.
分治后的巴斯基坦领土是英属印度西北和东北部边远落后地区,交通闭塞、文盲众多,工业尤为落后。1945年时,英属印度10大类工业共有14,577家工厂、工场、作坊,共有工人314.17万,建在巴基斯坦地区的只有1,414家,占工业组织的9.7%,拥有工人20.61万,占工人总数的6.6%。特别是分治打乱了原来统一市场、割断了内部经济联系,给印、巴两国都造成了巨大的困难。比如,巴工业所属煤炭过去是由西孟加拉和比哈尔供应,每年供应250万吨,西旁遮普所需的电力由东旁遮普供应,每年供应7,000万度。分治后,煤、电供  相似文献   

12.
姜伟  李凌 《南亚研究季刊》2012,(2):70-73,111,112
“BOCW劳工福利税”,是印度联邦以单行法形式规定的一种用于保障和促进建筑工人福利的具有社会保障基金性质的税赋。主管机构为依法设立的各级BOCW劳工福利委员会。法律规定的BOCW劳工福利税的缴费标准为雇主建设成本的1%。对在印度进行国际工程承包的中国承包商来说,BOCW劳工福利税的征收可能造成成本增加、发生有关纠纷的风险上升。为降低成本、避免纠纷,中国承包商必须了解与印度BOCW劳工福利税法律适用有关的具体问题,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3.
第四章外省的中国人在着手讨论外省各地中国人的目前经济地位时,首先也必须说明,这里完全无意对每一个有中国人在活动的经济生活部门作详尽的考察.预定的目的仅在于概述当地重要中国人集团赖以谋生的方式.一股地说,这些地区普遍存在的社会和政治情况将不再于涉及.因为那些情况已在第二章中全面讨论荷属东印度问题时,分别阐述过了.  相似文献   

14.
1619年5月30日。燕·彼得遜·昆蛮横無理地襲擊和焚燒雅嘉達城,並且獸性大發地屠殺無辜的居民。他想在雅嘉達的廢墟上建立新賀侖,因为他出生在賀侖。在17人理事会(由17人組成的荷蘭东印度公司的領導机構)的命令下,这个被荷蘭东印度公司(以下簡称公司-譯者)佔頷的城市一六一九年三月十二日起便改名为巴達維亞,成为巴達夫人(荷蘭人)居住的地區,燕·彼得遜·昆想荷蘭人住在这个城市里並使它成为白种人的殖民地。当時住在这个城市里的荷蘭男性很多,但沒有荷蘭女性,燕彼得遜·昆想把荷蘭無依無靠的女性移居到这里,但这个計划由于沒有得  相似文献   

15.
在一亿三千五百万印度尼西亚人口中,据估计华人少数民族有三百八十万。这些华人中有些是二百多年前来到荷属东印度的移民的后代,这些移民在西加里曼丹和邦加岛等地形成了独特的华人社会。但印尼的大部分华人是在过去一百年间来到印尼的中国人的后代。  相似文献   

16.
(一)印度民族主义运动兴趣的历史背景和哲学、社会政治思想的特征。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是‘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完成时期,也就是资本主义走向腐朽和没落的时期。英国是在占有亚非殖民地,特别是在最后征服印度以后成为庞大的帝国主义国家的。在十九世纪最后三十年代,英国开始对印度进行资本输出,他们在印度开发了为他们侵略服务的运输、金融、种植园等行业(据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统计约占全部投资的百分之九十七),但阻挠印度基础工业的建立和发展。外国资本的输入,一方  相似文献   

17.
印尼经济发展的地域差距与政府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地区土地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全国由大小13,677个岛屿组成.在有人居住的3000多个岛屿中,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远在西方殖民者东来之前,爪哇岛便成为印尼农业最发达地区和经济发展中心.1602年,荷兰商人在印尼建立东印度公司,进行殖民统治.从此,爪哇一直是荷兰的统治中心.荷  相似文献   

18.
巴达维亚城内华人殖民区的兴衰,与巴城作为一个首府的功能之演变息息相关。十七世纪初,主要从事亚洲内部海上贸易的荷兰东印度公司与伊比利亚敌手(指西班牙、葡萄牙人。——译者)处于交战状态,当时巴城就是作为荷属东印度公司的大本营建立起来,为战略与商务双重目的服务的。十七世纪晚期以后,巴城的功能开始发生结构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一)农业对印度尾西亚居民的意义以农为生: 印度尼西亞主要是农业国。这一点可从1930年的人口調查中明显看出。当年20,279,643个男女就业人口,70%从事廣义农业工作(包括畜牧业、漁业与林业在內)。爪哇島务农的男子占74.4%、妇女占46.8%。外島(指爪哇与馬都拉以外的島屿-校者註)务农的男子占84.4%、妇女占73.5%。14,193,158个男女农业劳动者当中有11,996,800人或84.5%从事狹义的民間农业。其他大多数是在大种植园中工作的工人。1930年的人口統計中并沒有按他們所种的农作物种类再进一步分类。  相似文献   

20.
电子技术是当代科技革命的重要标志。电子工业则是当代崭新的技术工业。其产生与发展,对当代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长期遭受殖民统治的印度,虽然早在独立初就开始电子品生产,但长期以来却发展缓慢。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印度的电子工业发展迅速,引入注目。一、印度电子工业发展概况迄今,印度电子工业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缓慢发展阶段,时间大体从四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四十年代末期,印度创建了电子工业,主要生产无线电收音机。但整个六十年代,收音机仍是印度人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