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中国现行的养老社会保险制度"碎片化"、多层次养老社会保险体系不完善以及政府财政对不同人口群体养老责任的不公平和歧视,迫切需要通过基础养老金国民化建立中国国民年金制度,以达到对现有养老社会保险制度进行整合和优化的目的,最终实现老有所养的目标。从养老社会保险制度发展的趋势、不同群体养老社会保险制度模式的同源性和政府财政支持能力来看,国民年金制度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社会保险制度是国家立法保证、政府主导、永续性、体制性的国家给付制度。社会保险制度成熟的国家均制定社会保险法律,确立社会保险行政管理体制,并独立于政府设置社会保险经办服务机构,确定其为职权与职责相统一的社会保险法人,同时建立连接社会保险相关各方主体责、权、利的治理机制。直面我国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法人地位不独立、治理不完善,职能错位缺位、服务能力脆弱之实践困局,需要朝着独立社会保险人的方向,对未完成"政事分离"的"半成品"的社会保险经办体制进行改革,应注意同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法人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3.
记者最近从有关部门获悉,到本世纪末,我国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总的目标是:在农村,初步建立以乡村为单位的互助合作型养老、医疗保险体系。在城镇,基本形成结构多层次、资金来源多渠道、费用基金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险体系。建立适用于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济成份中各类劳动者的统一制度、统一标准、基金调剂使用、统一管理的一体化的基本社会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4.
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这是因为它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有利于实现社会公正,有利于促进代际和谐.当前我国社会保险制度尚存在不少缺陷,主要表现为:社会保险制度导致新的不公平现象的产生;社会保险资金缺乏,收支缺口日益扩大;社会保险基金运营与管理不善,缺乏有效监督,导致资金流失;社会保险体系管理混乱,地区、行业差异严重。从政策选择的视角看,要完善我国社会保险制度,必须调整财政、金融、法律、税收等诸多领域的政策。  相似文献   

5.
城乡养老社会保险制度一体化障碍性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曹信邦 《理论探讨》2006,(5):103-105
体制性因素、经济性因素、人口性因素、公民权体系缺乏、农民利益表达权缺位以及技术性因素等是中国城乡养老社会保险制度一体化的阻碍性因素,实现城乡养老社会保险制度一体化必须加快构建农村养老社会保险体系,加大政府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养老社会保险技术建设。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诞生后,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也就随之建立起来了.我们企业的职工在生育、老年、疾病、伤残和死亡时,都可以得到政府和企业提供的物质帮助.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生老病死有依靠".现在,社会保险制度要改革了,是不是今后职工的生老病死就没人管了?不久前,中央下发文件指出: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这是加快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配套措施,是社会安定的必要保证.这就告诉我们,改革决不是要把劳动者应  相似文献   

7.
吴丽娟  郑志平 《理论探索》2011,(5):114-116,123
自公务员法实施以来,我国现代公务员制度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但现实中仍存在不少问题。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改革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对我国有一定启示,这包括:树立多元化的价值理念;控制公务员的总体规模,运用多元化的灵活雇佣政策;变革公务员考录、任用、培养方式,实现公务员队伍的专业化与职业化;逐步取消社会保险"双轨制",把公务员纳入全国统一的社保体系,健全公务员社会化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政府绩效管理制度基础之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闫娟 《理论导刊》2008,(4):12-16
政府绩效的评估和改善与政府管理模式内在的制度基础之间的联系状况是影响政府绩效管理有效实施的一个重要原因或可说是个根本原因.因而,我们只有从本质上变革与完善政府管理模式内在的制度基础,为绩效管理在政府部门的有效应用提供一个坚实的"制度平台",才能真正解决当今我国政府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和障碍,才能从"质"上提升我国政府的绩效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加快建立以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社会保险法(草案)》规定,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国家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目前农村养老存在较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应明确政府在农村养老中的责任定位并强化政府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公众导向理念的地方政府绩效管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公众导向理念源于顾客导向理念,体现"公民本位",追求"公众满意至上"。在我国,公众导向理念契合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体现服务型政府的本质要求,成为政府绩效管理的基本价值和核心理念。福建省率先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地方政府绩效管理模式,其经验和做法值得借鉴,即以绩效目标为导向,科学制定绩效指标体系;构建绩效运行体系,确保行政权力高效、规范运行;建设绩效监控体系,确保绩效管理落到实处;完善绩效评估体系,促进绩效水平提升;健全绩效制度体系,实现绩效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加强和改进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的思路是:树立和强化公众导向理念;构建整体性绩效管理框架;实现公众对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的全程、深度参与;建立健全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地方先行先试,推动政府绩效管理立法进程。  相似文献   

11.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问题的存在,反映我国相关教育政策存在问题。问题主要在政策自身的问题属性、政策自身的缺陷、政策执行不到位、相关制度的制肘、流入地政府不重视等方面。要解决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我们必须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制度上的创新:制度理念的创新——树立通过"政策群"意识,主要责任在中央政府意识;制度层面的创新——改变现行的户籍制度,改革义务教育财政管理制度,强化现行的以"流入地"政府的治理责任,改革现有的政府绩效考核体系,继续进行政府职能转变,建构"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12.
预算绩效管理作为政府绩效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国家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有效手段。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在理论层面引起学界较高的关注,实践层面也在顶层设计、试点探索和制度保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并逐渐呈现出价值取向的服务趋向性、评价主体的公众趋向性、评价内容的民生趋向性和评价程序的规范趋向性的发展趋势。针对我国政府预算绩效管理预算规模大、资金链条长、涉及主体多的状况以及在预算绩效理念、法律与制度支撑、评价体系、绩效监督等方面还存在的诸多不足,亟须从法律和制度层面入手,调整立法宗旨,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完善评价和监督制度,以推动我国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化和法治化。  相似文献   

13.
一、我国当前政府绩效评估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政府绩效评估尚未形成制度。西方发达国家绩效评估的应用,普遍建立在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政府再造实践的基础上。而当代西方国家公共管理中所蕴含的分权化管理、责任机制、结果为本、顾客导向等理念及其方法,为政府绩效评估提供了有效应用的制度基础和技术支持。从西方发达国家绩效评估的实践来看,他们已将绩效评估作为政府机构的法定要求。并建立和踺全了相应的评估机构。相反,从当前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进程看,我们国家对政府绩效评估。  相似文献   

14.
9月28日,朱铝基总理签署国务院271号令,颁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于今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条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开始步入法制化管理轨道,这是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在我国目前的三条社会保障线中,"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未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构成主体,国家希求通过此项制度的逐步成熟规范,使之与养老、医疗、失业、工伤以及生育等社会保险体系相结合,共同构筑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远景框架。而'空条线"中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  相似文献   

15.
深圳、厦门、珠海、汕头、海南等经济特区地处改革开放前沿,市场经济发达,公民权利意识较强,社会矛盾较为突出,对社保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经济特区社会保险发展的基本状况是:覆盖面不断扩大,基金收支增幅较大,经济适应性普遍不强,待遇标准逐渐提高。新常态下,经济特区面临着农民工社会保险问题凸显、社会养老负担日益严重、社保基金支付压力不断增大、社会保险的法治化程度不高等现实困境。推进经济特区社会保险发展,要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经济特区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提高农民工社会保障水平;建立多支柱的养老保险制度,推动经济特区养老服务业发展;加强经济特区社保基金的运营管理,保障社保基金安全有效运营;完善经济特区社保政策法规体系,提升社会保险的法治化程度。  相似文献   

16.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保障体系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 ,事关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全局。目前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框架虽已初步确立 ,但却不尽完善。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思路是 :全面推进社会保险制度建设 ,完善社会保障责任共担机制 ,加快城乡二元社会保障体系的整合 ,建立高效的社会保障资金筹措和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7.
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情况德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两个大体系:一是为全体居民提供保障的“社会保险体系”,这是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社会保险体系是依靠国家法律强制建立起来的第一层次的社会保障,即义务保险网络,它以缴纳保险费为基础提供服务。二是为特殊人群提供帮助的“关照体系”,这是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补充。关照体系是国家、社会和单位联合建立起来的第二层次的社会保障网络,意在维护社会中下层家庭的利益。具体来说,德国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赡养和赔偿、社会补贴、社会救济,其中以社会保险和社会救济…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服务型政府的模式与建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改革开放30年的巨变,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回顾前五次的政府机构改革,在精简机构、服务经济方面成绩显著,但却忽视了政府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大部制"改革意在推动服务型政府的构建。中国的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同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行政服务理念远未真正形成;政府公职人员的服务意识淡薄;公民参与制度不完善,公民自觉参与意识不强;缺乏相应的制度、法律的保障,存在制度短缺问题;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理论不足。在加快中国特色服务型政府建设上,必须抓好以下工作要件,即:树立现代政府治理理念,提高政府公共管理的责任感;建立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互动机制,实行政务公开化;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建立和健全科学的行政责任制,以提高公务员公共服务的能力;建立广泛的政府绩效评估主体,形成以公共服务为取向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逐步建立与服务型政府相匹配的公共财政体制。  相似文献   

19.
在不同的社会保障制度模式下,养老社会保险的反贫困功能不一样。不同的养老社会保险制度设计会影响其反贫困功能的发挥。美国的公共养老保险制度——"老年人、遗属和残疾人保险(OASDI)"在计发办法上的累退倾向,在受益对象上不限于退休者本人还包括配偶、遗属和残疾人,在实际给付时关于受益类型、课税、最低和最高收益、随生活成本进行调整等政策规定,对于低收入者保护倾向非常明显。与美国相比,我国目前的养老社会保险存在覆盖面窄、水平偏高,受益水平差异偏大,缺乏不同的受益类型设计等问题。为推动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我国养老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政策取向应该是降低现有受益水平,扩大覆盖面,并通过覆盖更多的低收入者来增强制度的反贫困效果。同时评估和改革个人账户,以防止养老金差异过大。  相似文献   

20.
杨丽  易昆 《学理论》2013,(22):141-143
近年来,政府信用危机日趋严重,靠以往的道德自律显然已不足以规范日益崩溃的政府信用市场。政府信用危机亟待刚柔并济的制度安排以及法律保障。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推进依法行政,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法治是治国之本,执政之基,政府信用法制化是提高政府公信力的有效手段。建议通过完善立法、严格现有法律法规等途径保障我国政府信用的建设,为政府信用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制度支撑和法律保障,从而为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建构开辟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