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先生:您好!因我的孩子重病在身,我曾四处求医。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了(海内与海外)、(球球企业家)等刊物有关用先生和“泰一”的报导.对“泰一”液的神奇功效有了初步的理性认识。去年12月厂日,我与“泰一”北京办事处李小姐通了电话,一是介绍病情请教服药方法,二是想和周先生通一封信,请先生亲自指导一下。周先生热情、坦率的言语使我对“泰一”更增加了信心。当天我就让病儿喝了IOml“车一”液,晚上按周先生指点加了50%的蜂蜜,被某大医院认为是肺结核的咳嗽在服用“泰一”第~夜即出现奇迹,病地竟一夜没咳嗽(在某大…  相似文献   

2.
我是一名影视导演,今年79岁。1982年,我得了脑血栓,冠心病,按理而来的是半身偏瘫。从此,我只得伴随着高血压、失眠症、尿频等症,沿着无声的时间脚步因锡而怀…··我抓紧时间,奋力拍摄了电影(寒夜)、电视剧(大敌当础、(不屈的桥)、(千秋功罪》、(匡衡)等等,虽然这些影视作品获得了不少好评,但我已精疲力竭,疲于奔命了。一次不期而遇的邂逅,我有幸认识了研制和开发“泰一”的著名高科技实业家、香港福康医药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宏龙先生,on从此,我成为受“泰一”呵护的幸运者。服用“泰一”以后,我全身的老态消失了,多种…  相似文献   

3.
正日前,接到一个陌生人的电话,她自报家门:"我是汪曾祺的女儿——汪朝,正在编我父亲的全集。前些天碰到你们作家出版社的萌娘,谈起此事,说她手头还存有我父亲给她的信件。她提供给了我,真还挺有意味。我想你手上也会有我父亲给你的信吧?麻烦你也找一下好吗?"我一想,明年该是曾祺先生逝世20周年了,能出他的全集,当然是件好事,便答应王朝:"我马上就找!"曾祺先生1997年5月16日逝世之后,我搬了一次  相似文献   

4.
先生哲君     
哲君老师是我中学语文老师。腋下夹本书,布底鞋轻轻踩过校园的林阴小道,恍若从久远的岁月悄然而至,丝毫不为周围的一切所惊扰。先生哲君带给我们的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清逸。只是那时候,我们还小还很顽皮,在他背后说一些很淘气很孩子气的话,先生听了,总是宽容地笑笑。我们的胆子就更大了,暗笑他的迂,常在课堂上做些小动作。先生就抿了嘴无可奈何地看着我们,幽幽地发出一声叹息。在我的记忆里,先生从未责骂过我们,仿佛我们没犯过任何错误。有时我们也向先生借书,他眼里便射出光彩,忙不迭地引了我们去。先生的家是学校分配的一间小…  相似文献   

5.
1999年11月18日上午,以莫桑比克驻华大使Ulorais先生为团长的南部非洲发展共同全体(SADC)驻华使节团访问我所并座谈。使节团成员还包括毛里求斯驻华大使Janhangcer先生,博茨瓦纳驻华大使Dube先生,南非共和国驻华大使Dlamini先生,纳米比亚驻华大使Lpinhr先生,莱索托驻华大使Moktio先生等。我所对“萨达克”驻华使节团的访问极为重视,杨成绪所长、邢骅副所长率我所8名学者、研究人员同驻华使节团进行了友好、广泛的座谈及交流。在座谈会上,客人们介绍了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的历…  相似文献   

6.
最近我收到一封寄自英国剑桥的信,精美的信封上贴了四枚漂亮的纪念邮票,这是英国朋友沃尔夫从他的家乡寄来的,在打印信件的右下角沃尔夫一家四人都签了名。读着来信,沃尔夫一家人又都浮现在我脑海里,勾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温文尔雅的沃尔夫先生仪表端庄、举止稳重,一派儒者风度。他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机械制造学院并获博士学位,父母都在剑桥大学教书,出身于书香门第的沃尔夫是家中独子,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精通四、五种语言,听说读写都过关,还有六、七种语言能够阅读,曾自修过中文,能够借助字典翻译。他还嗜棋如命,特别…  相似文献   

7.
思宁 《海内与海外》2008,(10):45-47
墨池更有幽香在(8月25日) 天街细雨去轻尘,吉相从来兆一身。 早欲程门真立雪,归来祈愿更精神。 上引小诗为今年6月书法家贾诚隽先生住院时所写,短信发给他祈多珍摄。也有吉人天相之意。贾先生亦师亦友,我习书法多所请教。“早欲程门真立雪”,几有拜师之念,为其所止。  相似文献   

8.
合格父亲     
什么样的父亲才是合格的父亲呢?让我们来听听专家们,也就是孩*如果你一遍又一遍地问他某一件事情,他会终于忍不住,就把一切都告诉你了。我总是提前3个月就知道我的圣诞礼物是什么了。(迪伦9岁)*我爸爸上街买的东西比妈妈买的好。他会买薯条、巧克力、小甜饼和冰激凌,而妈妈只会买蔬菜和其它没意思的东西。(瑞恩10岁)*如果你们像我一样有两个妹妹、一个妈妈,在去接妹妹们回家时,你可以和爸爸在一起谈一些男人该谈的事。(菲尔10岁)*我踢足球时,爸爸会当啦啦队,他总是对我说:“踢得好,梅根!”而且他经常给全队训话…  相似文献   

9.
新世纪的第一个春节的第一个华灯初上时分,被誉为“艺海奇人”的著名艺术家罗军先生偕夫人到舍下小坐,特意带给我一部青汶、景秀合著并由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的长篇传记文学《龙马生涯》,嘱我读后写些评述性的文字。虽然我正忙于笔耕一部时限短促的长篇传记,又利用罅隙间刚刚校对完一部即将付梓的长篇小说,大脑还一片云里雾里,头绪纷纭,况且写评述性的文章之于我为一忌,从不敢妄加为文,但罗军先生是我的挚友,挚友交办的事情焉有不办之理?故夤夜捧读。谁知,一旦读起便立刻被书中主人公马观适先生那非同寻常的身世以及在群雄…  相似文献   

10.
方庆云送给我一本他个人书法作品的集子。我翻阅着这本福建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艺术大师董寿平先生题写书名的(方庆云书法作品选),顿时室内翰墨飘香,手中沉甸甸。庆云与我多年好友,今日见到在书法艺术海洋里驰骋出如此一方天地,心中十分欣喜。也正因为我对庆云的身世及为人较为了解,所以,能够更深地感受到:庆云与他的书法都可谓“梅花香自苦寒来”。庆云出生于闽侯县竹歧乡偏僻贫穷的山区蒲洋村(1958年前屈永泰县),他正瞩珊学步,父亲便因劳累过度而去世,剩下孤儿寡母相依为命,靠租种田地维持生计。在庆云十一二岁时,他母亲…  相似文献   

11.
我和欧阳先生的交往始于三年前,一次,我一位朋友说,他和欧阳先生很熟,想介绍我们认识一下。欧阳先生是著名学者。书坛巨擘,名振华夏,能与先生知识,正是我求知不得的。在朋友的介绍下,我与欧阳先生通了电话。当时,我还在武警总部办公室当主任,  相似文献   

12.
我的玫瑰     
(1)圣埃克苏佩里在《小王子》里有一句话特精辟:“正因为你在你的玫瑰身上花费了时间,才使得她变得如此名贵”。洋小咪就是我的玫瑰。洋小咪是一只浅蓝眼睛的白色短毛小女猫。没有什么名贵的血统,长相也算不上万人迷,是我从土猫网站领养来的。她的妈妈曾经是只流浪猫,被救助的时候已经怀孕了,后来在寄养她的家庭里安全地生了4个孩子,洋小咪最小。我绝对相信缘分的力量不可抵抗。在洋小咪出生不久的那段时间,我就突然有种不可抑制的渴望———虽然家里已经有两只狗了,但我忽然非常痴迷地想再要一只猫,否则就惶惶不可终日,感到…  相似文献   

13.
我已年届是受——许多老朋友都知道我今年八十有七,我自己只承认我七十有六,因为就健康情况论,较之许多六十七岁甚至五十七岁的小弟弟、小妹妹们,精。气、神略无逊色。但我毕竟没有理由的骄傲,我也患有老年人该死的常见病——-“前列腺肥大”,而且相当严重;离开一种名叫“保列治”的美国药就只有采用/导尿”手术,别无妙法。深为前列腺肥大所苦的我一真是一个意想不到的幸运老人,竟然认识了科学家周宏龙先生,从而也领略到纯天然免疫调节剂——“泰一”的妙用。自从服用“泰一”后,小便逐渐趋于正常(以往每晚至少起夜四五次,现…  相似文献   

14.
上课睡觉     
老师;“我上课,你不能睡觉。”杰史(小声道):“我能睡,要是他们吵得不那么厉害的话。”上课睡觉  相似文献   

15.
诗的世界     
陈菲菲是我一位同事的女儿,多年前为写《城市与人》我去长沙时见到了她。那时她还是个小姑娘。在我的印象里,这孩子单纯、安静,不苟言笑,似乎多少有一点儿忧郁。送我回京时她曾隔着车厢玻璃与我对掌相别,是个令人怜爱的小女孩儿。后来她上了大学,因为爱写诗,我曾先后读到了她的一些诗作,给她写过辅导信件,也曾在电话里谈过对她作品的意见。再就是近年时而在报刊上读到她的诗文  相似文献   

16.
斯皮尔伯格先生以“达尔富尔问题”为由,宣布辞去北京奥运会艺术顾问一职,使许许多多的中国人不理解。因为在此之前斯皮尔伯格先生是主动要求出任这一职务的(《环球时报》2007年2月27日11版)。  相似文献   

17.
前天小范围雅聚,听一位友人(研究鲁迅的权威学者)透露:“范跑跑”曾参加当地什么教师读鲁迅著作的小组。还多次给《鲁迅研究》投过稿,但从未被采用过。我非常惊讶,对比他的无耻,他读鲁迅学到了什么?学会效法“中国的脊梁”了吗?学会“回眸时看小於菟”了吗?学会“时时解剖自己”了吗?  相似文献   

18.
提时代,有一次,我和五六个和我一般大的小伙伴们去村北的洙水河里玩水,回到岸上时,我怕把哪个伙伴给丢了,就急着清点一下人数,当我认认真真地清点了两遍之后,我的心就一下提到了嗓子眼———我惊恐地发现比来的时候少了一个!后来,当伙伴们帮我清点时,才知道我刚才一迷瞪遗漏了自己,没把自己算上。还有一次,在一个月明星稀的晚上,我和伙伴们捉迷藏时,为了不让“敌方”找到,我硬生生地钻进了一个新堆的麦秸草垛,并在我藏身的洞口,堵上麦草、做了伪装。谁知,由于我在里面呆的时间太久了(再加上连日里疯玩,多天没睡足觉),…  相似文献   

19.
己丑岁末,我在海淀书城里偶尔看到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东北师大日本研究丛书》(4册)。近年来,日本学领域颇具规模且高规格出版的丛书并不多见,遂选购回家,展卷阅读。看到主编尚侠先生对丛书的介绍才知道,这套丛书计划10本,从不同的切入点对日本历史和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作了深入剖析。  相似文献   

20.
《北京社区报》的总编辑王小娥,20多年前我就认识,那时她刚到《民政之声》报工作,她是年轻的副刊编辑,我是被约稿的作家。但读小娥的散文却是近两年的事,她在副刊上开了个“临窗絮语”的专栏,至今竟然坚持了300多期两年之久。于是,这300多篇“絮语”的精华部分,汇集成散文选《临窗絮语》(新华出版社),我也从小娥的作者变成了小娥的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