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森林本身就是一个活的、与人类相依为命的生命体。它曾经是,现在也还是人类的家,若它消失,人类也必将不存。我想从过去没有人用过的角度,来看环保、看生态、看人与树的关系。我这里用了一个新概念:"人文森林"。事情的缘起是2012年,当时我在全国人大农委工作,一次与国家林业局的官员座谈。我问坐在我身边的资源司司长:"你这个资源司管什么?"她说了一句很专业的话:"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上活立木的木材积蓄量。"我说:"你只管树  相似文献   

2.
活在当下     
<正>生活是一种心态,无论成也罢,败也罢,进也罢,退也罢,我们都要面对,也就是活在当下。曾几何时,我遭受了多次挫折,对未来充满绝望时,想起一句话——活在当下。活在当下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责任。活在当下——存在或不存在,是一个开关的选  相似文献   

3.
<正>历史是活着的,不仅活在过去,而且活在现在,还活在未来。关注历史具有不同的视角、动机和目的,那些推动历史车轮前进的人,会把历史当成当下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尽量还原历史本来面目中,科学端正地挖掘阐释时代价值,把历史作为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重要参照系,积极影响现实和开拓未来。值得高度警惕的是,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观念转变、科技转速的历史背景下,历史虚无主义又一次"起了床"。有的人借助碎片化的"历史",歪曲历史,丑化现实,  相似文献   

4.
正在领导面前勇于表现,并不是人们常说的"出风头"。主动进取,充分显示自己的才能,是对自己的尊重以及对单位的负责。老爱在网上说段子的老罗讲过一个真事。说有个年轻人进单位后,见到老板就低头过去、不理他。等到年终考核或者裁员的时候,老板隐约记得有你这么个人,但不知道你的名字,更不知道你做了什么。不开除你开除谁?看吧,关键在于你自己,领导心中根本没有过你这一号人的印象,这,难  相似文献   

5.
舒炜 《廉政瞭望》2012,(3):24-26
身处在一个你连自己都无法相信的时代,回头看看过去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除了可以抚摸那些和我们一起成长的东西外,还可以看看那些我们丢失了的东西。原来,有些东西失去了,比拥有更让我们刻骨铭心。曾被我们偏见过、评判过,甚至质疑过的那个年代,其实很好。  相似文献   

6.
日子断想     
一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颇具哲理的话:有的人过一天就等于过一生,有的人一生却等于几个人的一生。 日子这个东西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当你无所谓时,也许它就平常得那么让人乏味,而当你细细咀嚼时,就会感到日子的一种渗透。  相似文献   

7.
舒炜 《廉政瞭望》2012,(5):24-26
身处在一个你连自己都无法相信的时代,回头看看过去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除了可以抚摸那些和我们一起成长的东西外,还可以看看那些我们丢失了的东西。原来,有些东西失去了,比拥有更让我们刻骨铭心。曾被我们偏见过、评判过,甚至质疑过的那个年代,其实很好。  相似文献   

8.
珍惜时间     
走在人生路上,很多人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过去的一切想留也留不住,未来呢,又很难去把握。孔子有一次站在河边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消失的一切就像这样啊,白天黑夜都不停息。"逝者"指时光,也是时光中的事件,人的生命当然也在其中。人的生命是在时间里展开的,你只有把握住时间,才  相似文献   

9.
正现在有一份商学院的招生简章摆在你的桌面上,负责招生的人告诉你,有大量数据证明,读过商学院的人比没读过商学院的人,在退休的时候财产平均要高40万元以上。那你是读还是不读呢?如果按照商学院的这个因果关系来看,似乎应该去读。但是如果用经济学的思维方法再来看,就未必如此。经济学当中有一个非常简单的概念——成本。在经济学里,"成本"不是说你为得到这个东西花了什么,而是说你为得到这个东西放弃了什么。  相似文献   

10.
<正>文化的落差,是否由马桶也可"看出"端倪?Erika Jung,写过《怕飞》的那个美国女作家,曾经挖苦过德国人。她把德国的马桶称做"Leis—tungsklo",翻作"成就马桶"。德国一般马桶的底部是平的,掉下来的东西,在你回首冲掉之前,是好端端盛在那儿的。他们设计出这个形式的马桶,就是为了"完事"之后还要回过头来检查一遍自己的"成  相似文献   

11.
电视剧《房前屋后》中有一情节:结婚不久,方小林得知自己不育,酗酒发疯痛不欲生。一家人没有语言来安慰他。这时,方小林的母亲说话了:"当年,我妈生了我们兄弟姐妹七个,一场瘟疫,只活了我一个人,他们到哪说理去?在你哥之前,我还有过一个女儿,  相似文献   

12.
盛世年华     
正俄国的大作家屠格涅夫曾说:"幸福和美好没有明天,也没有昨天,它不怀念过去,也不向往未来,它只有现在。"一语道破真谛,昨天已过去,未来不可期,美好就在身边,精彩就在眼前。认真踏实地过好每一天,你的人生就不会有太多缺憾。人的一辈子不管是声名显赫还是平凡碌碌,都会遇到许多令人怦然心动或细如涓流的美好时刻,只不过这些时刻有许多在不经意间被我们错过。或者,它发生时,我们  相似文献   

13.
许多事情总是想象比现实更美,相逢如是,离别亦是。当现实的情形不按照理想的情形发展,事实出现与心愿不统一的结局时,遗憾便产生了。遗憾可以彰显出悲壮之情。而悲壮又给后人留下一种永恒的力量,也许生活带走了太多东西,可是却留下片片真情。有过遗憾的人,必定是感觉过深切痛苦的人,这样的人也必定真实的活过,付出过最真的心。  相似文献   

14.
李瑁 《党建文汇》2010,(3):48-48
要省钱,最好的办法就是别购物。如果你不去逛商店(网上商店也算).你就不会花钱,这比四处淘便宜货更省钱。但人不可能总不买东西,尤其是当下正值换季且孩子也快开学了。有许多零售商店、网上商城和制造商都在努力促销,这意味着你很容易让你的钱花得“超值”。以下就是一些好法子:  相似文献   

15.
头脑风暴     
正1.象棋和围棋最大的区别是什么?2.有一个东西,可以洗,可以碰,可以吃,但是不能晒,不能吞,你能猜到是什么吗?3.你能做,我能做,大家都做;一个人能做,两个人不能一起做。这是做什么?想知道答案,请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黑龙江党的生活"微信公众号,在"编读互动"栏查询即可。  相似文献   

16.
风青杨 《党课》2012,(8):69-71
一个内心强大的人,才是真正有思想的人。因为内心强大,才表明他对这个世界、对社会、对人生,已经有了一整套比较完整的看法。当一个人内心里真正稳固的东西多了,他就强大了。相反,如果一个人信念中内核的东西经常被改变,那么,他对自己想要什么、自己想过怎样的生活,就会毫无主见。信念内核就是你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你怎样看待这个世界?你怎样认识人生?  相似文献   

17.
正"王燕吗?我的蔬菜大棚里要收菜了,明天请你给我派4个人来干活吧!"这是近日农二师二十九团一个自发组织的"巾帼打工队"的队长王燕接到的一个电话。居住在该团梨华社区的居民王燕2006年牵头组织在社区居住的下岗女职工、家属等组成了"巾帼打工队"。如今,已由当初的5人,发展到现在的20余人。每年从年头到年尾都有活干,棉花地打顶、定苗;果园施肥、除草;温室大棚收菜、打药……只要一个电话,王燕马上就派出打工队成员去。由于巾帼打工者们活干得好、手脚快,又守信用,找她们干活的雇主从未间断过,而且常  相似文献   

18.
他下班回家时,儿子也放学回家了.儿子让他买布郎吃,他说什么布郎,儿子说一种水果,美国进口的.他说哪有这样东西,儿子说有,我同学都吃了.他说既然有这种东西,说不定人家会送我们,你看看人家送的东西里面,有没有这种布郎,儿子没去看,儿子说没有,里面只有荔枝、龙眼、芒果,没有布郎.他说没有怎么办呢?你吃荔枝吧,那是水果之王.儿子说我不吃荔枝,我要吃布郎.他跟儿子说话时,一个人笑着走了进来,来人喊他一声钟局长,一脸卑谦.他不是很熟,便说你是?来人说我是××呀,上午来找过你.说着.把一个包放在他跟前.他好象想起来了,便说你是××呀,又  相似文献   

19.
在塔里木西端的帕米尔高原,有一个叫乌恰的偏远县份.乌恰的民间传唱着两首歌,一首叫<清泉水>,一首叫<白医圣人>.两首歌颂扬的是同一个人.其中有一首歌里这样唱道:"永远深爱人民,从未亏过良心!你是我们生命的保护神,对你,我们感激不尽,愿你这位白医圣人永远健康长寿!"歌中被称为"白医圣人"的人叫吴登云,是乌恰县人民医院的院长、县政协副主席、县人大常委副主任.  相似文献   

20.
李阳波 《廉政瞭望》2003,(12):40-40
一个人活在世上.别人对你的能力有个基本的判断,但往往不是看得过高,就是过低,很少有恰如其分的时候。看得高了,容易满足虚荣心;看得低了,似乎很难受。要叫我说,高看不可喜,低看却不见得是坏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