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正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幸福生活编织着五彩的花环,每一个图案,每一种颜色,都被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所装饰。在生活的道路上,只要我们用心去收集幸福,生活中的快乐便是无限,幸福亦是无穷无尽。命运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幸福给予每个人亦是公平的,是否幸福,关键在于自己如何去驾驭。幸福就如同五味瓶,只有自己品尝,你才会品到其中的味道;幸福就如同无数散落的珠子,只有自己用心地收集串连,你才会看到精致的装饰品。在现实生活中,只要拥有平  相似文献   

2.
你的家庭,你的天伦之乐,你的正常自由,你人生最可贵、最有价值也最不经意的东西,一旦失去后,才会感觉到代价的巨大。我现在什么也不想要,我只要这些东西就够了。人为什么要走到这一步才感觉到这些呢?关键是没有真正体会幸福的价值,这是我最大的感受,也是人生道路上的一种悔悟。千万不要用我以前的方式去设所谓的未来,人还是要珍惜一下最平常的东西。你不觉得它可贵,是因为你从来没有失去它,一旦失去了,你才会感到它的珍贵。  相似文献   

3.
品味平淡     
一个人幸福的日子总是有的,每人的幸福与他人有所不同,就像每个人的生活不尽相同一样。当我辛勤耕耘的处女地初绽花朵,一篇篇小文章变成铅字时,一个个荣誉证摆在了我的面前,那是幸福的,但又是短暂的。幸福与痛苦往往是相伴随的,一个人不可能是一辈子幸福,也不大可能一辈子痛苦。当痛苦困扰着我时,要勇敢地面对它,与之抗争,使自己变得更加成熟与坚强。对于许多人来说,平淡的日子总是居多,但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这平淡的生活,就能品味出平淡的隽永,品味出千种奇观、万般风情来。生活平淡,但不是平淡得无味、无形、无生命力,虽淡淡如云絮,但始终在默默地运动;虽静静如河水,但始终在缓缓地流淌。  相似文献   

4.
尚云 《学习月刊》2013,(3):54-55
美国心理学家哈利·克塞克对"主观幸福"的研究提出了新的定义和理解:幸福不分性别,不依赖于年龄。按照哈利·克塞克的说法,幸福意味着生活在一种"沉醉"状态中,他提出感受幸福的九个步骤。换一种心情看生活别整天为些小事儿闷闷不乐愁眉苦脸的,有什么过不去的?其实,幸福一直都相伴在你左右,只要你换一种心情看生活,你会发现幸福无处不在。把孩子的微  相似文献   

5.
宁夏百姓幸福指数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志刚 《共产党人》2010,(15):50-52
幸福感是一种心理体验,它既是对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一种事实判断,又是对生活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幸福指数,就是衡量这种感受具体程度的主观指标数值。如果说GDP、GNP是衡量国富、民富的标准,那么,百姓幸福指数就可以成为一个衡量百姓幸福感的标准。百姓幸福指数作为最重要的非经济因素,它是社会运行状况和民众生活状态的"晴雨表",也是社会发展和民心向背的"风向标"。  相似文献   

6.
幸福指数的指标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幸福是每个人获得的心理感受,是人的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体验.把个人的幸福感受纳入国家统计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进步,可以说它是一项"纠偏工程".曾几何时,对一些官员来说,GDP就是发展的全部,是政绩,也是晋升的"硬杠杠".在"GDP至上"的思维方式和行动目标下,中国在发展中有诸多问题被掩盖.经过正本清源,人们终于发现,在对发展的追求中,有许多比GDP更重要的东西,比如百姓的幸福感.试想,一个社会经济发展再快,物质文化生活再丰富,但如果人们缺乏基本的幸福感,精神上感到很郁闷,谁能说这个社会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发展进步呢?  相似文献   

7.
幸福的三个层面现在社会上,幸福是个谈得很多的话题。我们那么热衷于说幸福,恐怕是因为我们不幸福。从根本上说,幸福是一种满足感,是对社会状况满意的一种感觉,非常微妙。不同人在不同时段的感受是不同的。所以不论是官员还是学者,都很难完全洞察人们的幸  相似文献   

8.
孙立平 《廉政瞭望》2011,(15):48-49
幸福的三个层面现在社会上,幸福是个谈得很多的话题。我们那么热衷于说幸福。恐怕是因为我们不幸福。从根本上说,幸福是一种满足感,是对社会状况满意的一种感觉,非常微妙。不同人在不同时段的感受是不同的。所以不论是官员还是学者,都很难完全洞察人们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9.
正幸福是人类的追求。它属于人的精神层面的范畴,但同时也能够表现在现实生活之中,即追求幸福的生活。那么,什么是幸福呢?苏联人曾经这样教导年轻人:"幸福,就是无私地为社会服务;就是把自己的一腔热血和思想的火花贡献给别人。"[1]同样,中国共产党党员也有自己的幸福,他们的幸福有一种特殊的属性,这种特殊的属性是一切无私行为的源泉。一、实现人民群众的幸福才是中国共产党党员的真正幸福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幸福在人民群众的幸福里。只有人民群众获得幸福,共产党员才会真正幸福。这  相似文献   

10.
看了今年第2期《党的生活》刊出的《"幸福"感悟》一文,我也想谈谈对幸福的一点感想。幸福是一种心理感受,一百个人有一百个幸福标准。曾听到两个普通人对幸福的理解,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一个是成功的农民企业家。他的经历很坎坷,做过  相似文献   

11.
学识与修养是人内在的精华,是精神的完美体现,是人格魅力的真正源泉。它往往是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人的心灵,而且它更多的是靠我们的体会、领悟。  相似文献   

12.
正美丽中国,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备受青睐的一大热词。美丽,是使人看到或感受到的美好的一切,它是一种视觉感受,是一种心灵愉悦。但是"美丽"与"中国"连在一起并出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就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蕴藏了多层寓意,发人深省、令人惊喜。我以为"美丽中国"是一个目标,是一个愿景,是庄严的承诺,更是幸福的期待。  相似文献   

13.
颜军 《理论学刊》2014,(5):63-68
在马克思的哲学体系中,劳动不仅是一个经济范畴,同时也是一个体现价值旨趣的哲学范畴。马克思的劳动思想中体现了马克思对于幸福的深刻思考,蕴含着深刻的幸福内涵。"劳动是生命的乐趣"是马克思劳动思想的主旨,当然,劳动要成为生命的乐趣,必须摆脱异化的束缚,使劳动真正成为复归人本身的自觉自由的劳动。如何体会马克思所论述的幸福是劳动的价值旨趣的境界,以及思考避免劳动异化的可能,实现在自由自觉的劳动中创造和体验幸福是我们当代人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世纪桥》2017,(3)
《尼各马克伦理学》是西方伦理史上第一步伦理学专著,探讨了道德行为发展的各个环节和道德关系的各种规定,系统阐述了德性在于合乎理性地活动、至善就是幸福等观点。关于伦理学之幸福论各伦理学家观点不尽相同,亚里士多德则在此书中就"幸福"一词作了诸多探讨。其中,幸福概念及影响幸福的要素为我们探索追求幸福的途径提供了很多核心要点,为我们正确地理解什么是幸福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我们正确地追求真正的幸福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5.
幸福是人们对生活满意度的一种主观感受和心理体验。作为评价社会发展水平的新尺度,“幸福指数”是将人们的主观幸福感作为一个指标体系,运用专门测量工具来获得的人们主观幸福感的量化数据,以此作为发展规划制定和社会政策制定的重要参考。将幸福指数引入社会发展领域,以人民满意不满意、幸福不幸福作为检验党和政府工作的标;隹,意味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真正走进党和政府的执政理念中,是对以单纯追求GDP为标志的“有增长无发展、有财富无幸福”发展模式的修正、完善与发展,也是人的价值与地位的真正回归。  相似文献   

16.
幸福是人们对生活满意度的一种主观感受和心理体验。作为评价社会发展水平的新尺度,“幸福指数”是将人们的主观幸福感作为一个指标体系,运用专门测量工具来获得的人们主观幸福感的量化数据,以此作为发展规划制定和社会政策制定的重要参考。将幸福指数引入社会发展领域,以人民满意不满意、幸福不幸福作为检验党和政府工作的标;隹,意味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真正走进党和政府的执政理念中,是对以单纯追求GDP为标志的“有增长无发展、有财富无幸福”发展模式的修正、完善与发展,也是人的价值与地位的真正回归。  相似文献   

17.
如今,越来越多的贵州贵阳南明人正从身边的点滴生活,真切地体会到"魅力党建,幸福南明"这句话带来的巨大变化。何谓"魅力"?中共贵阳市南明区区委书记柯德来认为,幸福的标准一是不含水分的真实数据,二是老百姓的客观感受。2012年,南明区"社区服务365,凝聚党心民心"案例获评第二届全国基层党建优秀案例第5名,被誉为创新基层党建的"南明模式"。"双服务、双提升"活动被评为贵阳市组织系统十佳特色工作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当代价值得以体现:它是以人为本的幸福观;它对幸福的科学论断必将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传播;它对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关系的阐述,引导我们脱离低级趣味的物欲幸福,追求更高层次的幸福境界;它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肯定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劳动是人民幸福的源泉;它正确阐述了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关系,为我们建设"幸福中国"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9.
生活中,快乐无处不在。只要你用心去感受,去体验,再苦再累,心中那份属于自己的快乐,会永远伴随着你走过春夏秋冬。  相似文献   

20.
论幸福     
从哲学意义上讲,幸福既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说其是主观的,是因为幸福主要是一种感觉或精神体验,它会因人的主观因素的不同而千差万别。同一个环境和条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有的人可能会感到很幸福,有的人可能会感到不够理想,有的人甚至会感到是一种痛苦;说其是客观的,是因为幸福是一种存在,是一种以物质为前提的东西,如人们衣食住行方面比较优越的条件或赏心悦目的自然环境等。因此,幸福实际上是主客观的恰当结合,它既不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也不是金钱铸就的安乐窝。人们不可能抛开必要的物质条件而奢谈幸福,也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