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母爱在远方     
给母亲打电话,电话那头母亲问:"有啊?""不是,是我。""发啊?""不是,是我。锁。""有"是我二弟,"发"是我小弟。我都有点生气了,在母亲心目中,我这个老大怎么就没了位置呢。母亲在电话里"哦"了一声,问我有什么事。我说想她了,打电话问侯一下。母亲说,昨天不是还来过吗?怎么又想了?没事挂了吧。手机里便听到"嘟嘟"的盲音。  相似文献   

2.
母亲的心     
关于母亲的一个情节,一直想写,只是提笔便是沉重。我们家有4个孩子,父亲长年在外,工资也少得可怜,家里家外的一切,全靠了母亲一人操劳,毕竟是六口之家,生活的窘迫也就可想而知。乡下没有幼儿园,逢了母亲要下田做事,我和弟弟妹妹们就被锁在院子里。那年夏天,被锁在家里的我领着弟弟妹妹闯了祸,院子里的蚂蚁老是爬到草席子上,很是让人烦,我想起窗台上有一大块像冰一样的农药,母亲经常拿着镰刀砍一些洒到菜园的地  相似文献   

3.
十几年前的一个寻常夏天,我枕戈待旦地准备参加这一年的高考。在那样一个年代里,高考直接决定着一个青年一生的命运。而我的情况更特殊,3岁时失去了父亲,是母亲含辛茹苦地把我带大。苦难中的母亲,眼巴巴地盼着我能高考得中。我也想,如果能在这一年如愿以偿,正是对母亲最好的报答,能减轻母亲经济上和精神上的压力。  相似文献   

4.
妈妈去世已有一段时日了,但日里夜里我总会感受到妈妈亲切的笑容,我们母女26年的点点滴滴深深浅浅地铺展在眼前,让我心痛不已…… 我出生56天时妈妈就把我留在阜新的奶奶家,7岁时妈妈才把我从奶奶家接回桓仁。 那时我们家住在兰家沟的平房里,晚上经常是爸爸陪着我,哄我入梦;碰到爸爸出差,  相似文献   

5.
在黄村二小分校,一间极普通的平房里,笔者好不容易找到了去年被评为北京市十杰教师之一的柴喜春副校长。两鬓斑白,身披大衣的柴老师正在伏案疾书。见我进来,她歉意地说:“您先等等,我把最后一段教案写完。”  相似文献   

6.
十枚硬币     
在我母亲的心中,我们是她明天最美好的希望和期盼。母亲常常在煤油灯下缝补一家人的衣服,我和弟弟则躺在离她不远的床上,她一边缝补一边唠叨一些话在我们耳里。母亲常说的一句话是,等明天你们长大了,我们的日子会比现在好很多,你爸爸没这么累,我们也没这么辛苦了。我们在母亲期盼的明天里磕磕绊绊地成长着。  相似文献   

7.
母爱无价     
“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每当我读起舆恭这首思念亡母的诗,便不由深深陷入了对母亲的思念。在母亲离开我们这两年,每每听到关于歌颂母亲的故事,我总会情不自禁地凝视着保存在手机里母亲的照片默默发呆……  相似文献   

8.
今年的11月16日是母亲黄杰的百岁诞辰.亲爱的母亲已经离开我们两年多了。但是她的音容笑貌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出现在我的睡梦里,许多往事异常清晰地铭刻在记忆中。  相似文献   

9.
一 母亲离开我时,我才呼吸了人间20天的新鲜空气。产后大量出血,医疗条件的极端落后,很快地枯萎了一个年轻的生命。直到现在,她唯一的儿子在无穷的思念里,对她也只是一个概念性的认识,而没有具体的样子。但母亲是活在我心中的。从我懂事那天起,我就知道生命不仅是自己的,也是母亲的,如果我不能好好地活着,人们惋惜的,绝不会是我,而是我的母亲。  相似文献   

10.
最大的孝顺     
正周末早起,总有愁绪萦怀,隐约感到,应该干点什么才是。对,去看望母亲。母亲患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又有腿疾,然而一直独立而居,坚强在坚强里。到了母亲的住处,居室的门竟锁着。想到母亲灶间的煤气可能缺了,就径直到了配房里的灶间。虽然从入冬到现在已数月用度,但煤气罐的重量还是很沉,母亲真是用得节俭。我所居的小区通了天然气之后,我的煤气本就给了母亲。指标内的煤气一罐才43元,她居然也这么撙节,让我心酸。  相似文献   

11.
那是6年以前的事了。可是至今回想起来,那些画面是多么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强那信任的求助的眼神,强的母亲那焦急的面容,甚至那湛蓝的天空以及我和强的母亲站着谈话的走廊旁花坛里的一朵朵怒放的菊花,都像用数码摄像机录制下来一样清楚地呈现在我的眼前。而我,就那么简单地决定了一个孩子兴趣的走向——虽然现在还说不上是不是像我想象的那么糟糕。  相似文献   

12.
<正>重庆红岩村是我心中的第一故乡,令我魂牵梦绕。这里既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更是我母亲边爱莲的安息之地。母亲1941年4月1日病逝时,我刚过一岁。那时,她在我脑海里音容无存,真是千秋嗟叹。我在成长的岁月里,时常听到父亲钱之光、舅舅边应纪和外婆,以及八路军重庆办事处的叔叔阿姨们谈起她,都说她是一个有革命志向、坚强乐观、温和善良、宽厚忠诚、  相似文献   

13.
相思蔷薇     
有谁见过盆栽的蔷薇吗?我见过,以前我父亲就有一盆。父亲是我的继父。我两三岁的时候,父母离了婚,母亲改嫁。继父是一所名牌大学的高才生,因右派言论被分配到我们这座小城。继父在大学里有一个女朋友,是华侨,家在马来西亚,毕业后回国了。继父去不了马来西亚,只好和女朋友分手。我小时候,继父总是愁眉不展地坐在书堆里,默默无声地看书。让我奇怪的是,继父的书  相似文献   

14.
苦并快乐着     
正母亲的爱是一种艰难、坚忍而毫不张扬的爱。远了不说,且谈谈我自己吧。我刚过而立之年,喜得贵子。之前有嗜睡习惯,性格娇弱,做了母亲,却又是另一番景象。晚间,儿子哭闹,哺乳换洗折腾数次,前前后后,一晚只能睡四五个小时。夜夜守护,虽累也觉得幸福,在微弱的灯光里抱着儿子在房间踱步,低声细语地哄他入睡。不禁感慨,女人一旦做了母亲,便  相似文献   

15.
<正>如今车水马龙的肇源县市场院内,在20世纪30年代只有零星的几家煎饼摊、小吃店,其余则是一些住土平房的小户人家。我家的抗战故事就发生在这里。神秘的"客屋"聚会1936年,父亲庞振武随所在的蒙古骑兵队调入肇源,改编为警察队,他做内勤。1937年冬,母亲领着我和妹妹来到肇源,与父亲团聚,在市场院内租住了一间土平房。住在同一间房对面屋的邻居叫  相似文献   

16.
正8母亲生下我就没奶,每到宿营地,都抱着我四处找奶。老乡们见红军中还有婴儿,非常稀奇,有奶的婶子和大姐,纷纷把我从母亲怀里接过来,争着喂我。母亲利用这个机会,给她们讲革命道理,说红军是穷人的队伍,我们千里转战,就是为老百姓过上好日子。9一个懵懂的孩子,饿了,尿了,骨头被小骡马颠得快要散架了,我只会哭,不停地哭。久而久之,如  相似文献   

17.
母亲     
一天下午,母亲到我的办公室来,说是找我有事。母亲退休在家,和父亲一起帮我照看儿子,只是他们的身体都不好,另外还想着写书。我每次回家,他们都念叨着又有出版社约他们写丛书中的某一本。其实我见了解他们的心情的,当写字成了一种习惯,稿费反而变成了其次,所以我把儿子送到乡下,由孩子的姥姥看护一段时间。不料,只有短短几天,母亲在电话里便问我,孩子什么时候回采,问得我心里酸酸的。那天下午母亲到我的办公室,我正感冒,病得很重,但因为有工作又不能休息。外面一个同事喊我,说请人找。拉开门,见母亲站得远远的,走廊里黑…  相似文献   

18.
正我的母亲是个农民,和中国千千万万个农民一样平凡而又朴实。母亲是个憨厚待人的人,母亲勤劳,家里家外她无所不通,无论是那般活计母亲都干得漂漂亮亮。我们小的时候父亲在外打工,母亲带着我和弟弟在田地里挥舞着锄头营务庄稼,把田间地畔收拾得干干净净,休息时给我们讲故事。那时候大山深处母亲是我的依靠,我的母亲犹如矗立的巍巍大山给我们安全与依靠。家里种着苹果,母亲在天还麻麻亮时背上一背篓苹果,去集市上卖。不管怎样母亲都会把苹果换成实用的东西,那时候我们盼望着  相似文献   

19.
坐在母亲的热炕上像一棵没有伪装的树生命的叶子在母亲唠唠叨叨的话语里散发阳光的气息脚丫子也不满足根的埋藏了露着舒服的丑态坐在母亲的热炕上像一只没有长大的山雀儿望着母亲深情的目光亮亮轻松的翅膀远方其实就是这个窝儿不管飞到哪里只要一回头再累的翅膀也经不住温暖的召唤父亲的马儿与我的摩托劝父亲到城里到我的小楼里住父亲说马儿呢我说城里有公共车有我的摩托父亲牵出他的枣红马儿骑上绕着五月的田野转了一圈看见骑着马儿的父亲年轻了我打开马达我的摩托在乡村的路上飞跑父亲摇摇头马儿摇摇头我骑不住父亲的马儿父亲不愿坐我的摩…  相似文献   

20.
<正>我每次从济南回老家,根据路途远近,先看望在安丘市区的岳父、岳母,吃了午饭或晚饭,两位老人都会说:“快回家吧,回家替我们问孩子的奶奶好!”我答应着,再坐车回家看望我的母亲。如今岳父86岁、岳母91岁,他们让我捎给母亲的问候,已经数不清了。可是,我却很少郑重其事地跟母亲说:“我岳父、岳母向您问好。”而母亲呢,每当我走的时候,也会很认真地说:“见了孩子的姥爷、姥娘,替我问个好!”可是,我见了岳父、岳母,也常常把问候语给忘记了,没下文了。问候语呢?咽到我肚子里去了。这不是典型的“食言”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