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吃空饷,这个似乎被封存于历史记忆中的词儿,近来忽然红火起来。先有福建龙岩吃了9年空饷的“最牛公务员”,继而又冒出湖南永州教职员工大面积吃空饷的奇闻。  相似文献   

2.
正提起"吃空饷",想到最多的是有一定级别的官员,用手中的权力,为身边的人提供方便,不劳而获。比如陕西大荔县副县长任教训,为正在上学的儿子办理了工资关系。这是最明目张胆的"吃空饷",可能也是最特例的"吃空饷"。在一个县采访时,我们了解到当地普通公务员"吃空饷"的方式有十多种。可以说千奇百怪,甚至无孔不入。比如有工作调动了,但就是不转工资关系的。至于  相似文献   

3.
《党课》2012,(15):72-73
今年以来,“吃空饷”曝光案例屡见不鲜:山西省某县委书记之女,五年累计在省疾控中心“吃空饷”十万元;还在上学的某县教育局局长之子,入编为当地一所中学的正式教职工“吃空饷”。目前,已完成清理工作的四川、海南、重庆、湖南、河南、宁夏、内蒙古等七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清理出“吃空饷”者七万多人。如果以年人均消耗财政支出5000元至2万元计算,完成清理工作的七个省份一年共增加支出3.5亿元至14亿元。  相似文献   

4.
《党建文汇》2014,(9):14-14
重拳整治“吃空饷”——江西安远县承拳整治“吃个饷”行为。采取个人申报、单位内部自查、举报反映、督查核实相结合的方式.先后清理“吃空饷”的停薪留职人员70人、自动离岗人员19人、长期旷工人员29人、违规借调人员196人。  相似文献   

5.
当下.人们对“萝卜招聘”深恶痛绝。其实.“萝卜招聘”有诸多变种,比如“萝卜苗招聘”。前段时间.媒体披露,山西静乐县委书记女儿王烨刚读大学就进入山西省疾控中心上班.并高调吃空饷5年.这种“不上位、先占位”的恶劣行为堪称“萝卜苗招聘”.性质更严重、影响更恶劣。  相似文献   

6.
蔡金道  张矢 《奋斗》2006,(6):60-61
2005年,四川省在全省开展了财政供养(救助)人员清理工作。截止到2005年底,全省共清理出“吃空饷”人员37302人。每年可减少财政支出6404万元。  相似文献   

7.
双簧     
"在编不在岗、拿钱不干活"——"吃空饷",既是违法违规行为,更是一种腐败。尽管中央多次向"吃空饷"亮剑,但新华社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吃空饷"现象依然存在,在一些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仍然有一些既得利益者抱着侥幸心理,虚报冒领财政资金,顶风而上。湖北黄石去年清查2958名"吃空饷"人员;江西仅6个设区市已核定并处理"吃空饷"人员2500多人;内蒙古调查发现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吃空饷"人数3708人  相似文献   

8.
“吃空饷”是指干部职工擅自离岗或单位擅自批准干部职工停薪留职后,没有办理相关手续,当事人却继续拿工资;离退休人员死亡后仍在吃“财政饭”;干部调动后不到任,继续在原单位领“逍遥钱”的现象。从一些地区清理出的“吃空饷”者来看,主要有几种情况:长期旷工或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停薪留职或带薪留职;非组织选派离岗学习;虚报、多领、冒领工资津贴和补贴、补助以及离退休人员到龄未按规定办理离退休手续;冒领养老金;非法获取民政抚恤补助金和低保金。  相似文献   

9.
"吃空饷"近年来不断有媒体曝光,其社会关注程度日益提高,然而在有关责任人员承担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之后,鲜见有人因此被追究刑事责任。本文在总结分析"吃空饷"的类型及产生原因的基础上,确认现有的惩治措施不能有效遏制这一现象的发生。之后通过剖析"吃空饷"背后的违法犯罪行为,分别对人事主管和领导人员涉及的渎职犯罪,"吃空饷"涉及的贪污犯罪、贿赂犯罪和侵占财产犯罪的刑事责任问题进行了论述。通过完善刑法有关规定,使"吃空饷"背后的犯罪行为受到严厉惩罚,形成治理"吃空饷"完整、有效的机制。  相似文献   

10.
<正>枣庄市督导"吃空饷"专项整治工作近期,枣庄市抽取市直30%的部门(单位)进行了"吃空饷"问题专项整治督导。一是指明督导重点:有举报问题的单位,自查中存在"吃空饷"问题的单位,核查表格人员类别填写不清楚的部门。二是确定督导内容。对发现的"吃空饷"情形上报,一并整治。抽取部分单位职工个别谈话,了解单位是否存在在编不在岗、伪造编制冒领工资、兼职领取报酬等需整治的问题。三是公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陕西渭南市大荔县副县长任教训得到了教训——安排读书的儿子"吃空饷"、领取工资4万多元,被给予党内警告处分。儿子吃空饷,老子仅受党内警告处分,不仅乌纱帽照样戴,而且警告连"严重"二字都没带,着实令人吃惊。事实上,近年来全国因吃空饷被查处的例子很多。这些案例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对于吃空饷者处罚偏轻。即便媒体曝光处理"很重"者,也仅仅是免职、开除党籍,并未受到法律的追究。党内处分、行政处分,在此似乎成了一张"挡箭牌"。  相似文献   

12.
民政局女职员下海经商,吃空饷15年,5年前由商界回到政界,以神奇速度化解级别障碍,变身副县长。这样的故事因违背公众常识而引起强烈质疑。媒体报道后,有关举报人声称受到威胁,“不改口就制造交通事故,撞死你”,这就更让人质疑其间必有不可告人之事。由这一事件,一些人开始猜想现实中还有诸多类似事情,产生社会学意义上的负向情绪。  相似文献   

13.
姬建民 《党课》2013,(23):106-107
最近,河北省在归纳整理征集到的30多万条意见建议的基础上,针对“四风”表现,立整立改,从细从严部署了“十件实事”。如核减罚款条目,减少收费项目;治理农药、兽药残留物超标;集中解决吃菜、吃肉不安全问题;集中打击街头抢夺、抢劫;除制式警车以外,一律取消“O牌车”;明确清理“吃空饷”对象和范围,逐人检查落实;公务人员接待实行禁酒制度,等等。可谓民呼我应,令人精神一振。  相似文献   

14.
孙乾 《党建文汇》2014,(11):6-6
近日.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各省市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央和国家机关、中管金融企业、中管高校公务用车、“吃空饷”的专项整治工作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5.
《廉政瞭望》2014,(10):12-12
有事业单位曾规定一些员工只要每月少拿几百元薪水,就可不来上班,其他待遇如无险一金等不受影响,即“减薪留职”。近日,上级要求整顿吃空饷,该单位将“减薪留职”者召了回来。然而,单位里人浮于事并未改变.而且随着技术要求提高越显严重。  相似文献   

16.
陆纯 《党建文汇》2006,(1):13-13
河南省开展了直指“吃空饷”人员的“全省财政供养人员工资专项清理工作”。这么大规模的专项行动在全国尚属首次。截至2005年11月中旬,从河南全省的清理结果看.涉案金额超过一亿元.这意味着这个经济发展水平并不高的中部大省,纳税人要额外拿出至少一亿元发放给那些名义上在政府工作.而实际上却做着其他工作的人.河南省纪委提供的数据显示:  相似文献   

17.
<正>最近公布的一项数据显示,全国共清理清退162629名"吃空饷"人员,数量让人触目惊心。这样一个庞大的人群,居然能够长期虚支冒领公共财政资金,若非此番中央自上而下的强力推动,这些"吃空饷"的人员是不是还会继续"潜伏"下去?"吃空饷"很难核查吗?显然不是。且不说一个单位、机构内部每年都会有例行的定编定岗,人员核定,相关员工在不在岗,并非什么高度机密。即便是以民众持续不断的举报而言,有关  相似文献   

18.
公益岗是由政府出资或筹资开发,以服务公共利益为目的的管理和服务岗位,可优先安排给困难人员或特殊群体。不过,有群众反映,公益岗监管存在漏洞,有的地方将其违规安排给"特定关系人",出现"上不上班没人管,干多干少都领钱"的"吃空饷"怪象。据《半月谈》杂志报道,一些地方公益岗甚至存在"吃空饷"被通报后仍存在类似问题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党课》2013,(2):38-39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们党的基本经济制度。民营企业是市场经济中最富活力、最具潜力、最具创造力的力量,是繁荣城乡经济的有力支撑。一个地区,有“民”才稳、有“民”才富、有“民”才活。党的十八大强调,  相似文献   

20.
17岁考取大学、工作了31年、官至副部级后,内蒙古自洽区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素毅的仕途从巅峰跌入谷底。近日,《河南日报》农村版副主编顾华在微博中称,王素毅“被情妇联名举报贪污受贿近亿元,包养女大学生女记者数名,房产数十套,安排近30名亲戚吃空饷”。7月3日,王素毅被中组部宣布免职。但他涉嫌违纪的具体内容,目前尚未公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