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他5岁的时候,左臂被脱粒机轧掉,从此开始整日把自己关在屋里涂鸦;他卖血学画,去北京求学时口袋里仅有的400元钱又被偷走;为观摩荷花,他坐在船上一整天一动不动,手机掉在水里也不知道。付出总有回报,专业人士看了他的作品后断言,目前他是沧州乃至河北省美术界最年轻最有潜力的画家。  相似文献   

2.
姐夫     
安宁 《工友》2008,(12):52-53
姐夫当初与姐姐相亲时,母亲就坚决不同意,说他没有文化也没个正经手艺,整日跟在村子里树贩子后面,四处转悠着找树砍;没树可砍的时候,就去做最累最脏的建筑。我帮着姐姐劝母亲,说姐夫其实也不是一无是处,伐木工和建筑工也不是人人都能干的,最起码要身体好,有力气才是。  相似文献   

3.
马韦 《时代风采》2010,(2):13-13
在昆明一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室里,龚琼丽手脚麻利地忙出忙进,打印文件、接待离退休职工……这位整日乐呵呵的“龚大姐”似乎总有忙不完的事情。  相似文献   

4.
李华 《农村青年》2009,(12):12-14
2009年8月29日,小秦的爸爸妈妈带着有上百家长签字的联名信到重庆市人大上访,希望有关部门重新审视他们儿子的案件,给出一个明白而公正的说法。此前,小秦因在校园里拒交“保护费”而与侵害人发生冲突。导致对方死亡。被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  相似文献   

5.
千华 《农村青年》2006,(12):31-33
她和村民一样买不起油盐,却收留贫困患者,给五保户免费治疗;她看护没钱住院的孩子像“自家仔”,而自己的孩子却吃着“百家食”;为维持小小的卫生室,她用光了丈夫打工的血汗钱;她和村民一样要喂猪、做饭,但她的存在却悄悄改变着当地人的生活……她就是“最后的赤脚医生”李春燕。2006年1月16日,她成为“感动中国”的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6.
苏正平的诗     
《时代风采》2007,(2):48-48
分手,是一种理由;彩虹;在百货市场里;父亲。  相似文献   

7.
全国总工会国家经贸委国家体改委关于国务院确定的百家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中工会工作和职工民主管理的实施意见(1996年4月1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劳动法》、《工会法》和国务院关于进行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的有关规定,对国务院确定的百家国有企业进行建...  相似文献   

8.
徐栩  何家票 《时代风采》2011,(18):23-24
安宁市草铺镇驻有上百家企业,是滇中工业重镇。大大小小的企业,在为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作出贡献的同时,侵害劳动者权益的现象也无可避免地形影而至,农民工的投诉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9.
秋风起     
杨红旗 《时代风采》2013,(19):38-39
1、霜降了,有些草照样活着 惯例,霜降里要下土黄雨。 下过土黄雨,就会下杀草雨;  相似文献   

10.
罗东成 《农村青年》2006,(11):43-43
在如梦初醒的今天,我茫然中感到与“她”的相识就是有缘。感谢那次生日聚会给了我与“她”相识的机会。如果不是认识了“她”,我今天怎么会拿起手中的笔呢?说不定我还是那老样子:悲观消极、整日昏沉、自甘堕落。  相似文献   

11.
《工友》2010,(5):51-51
4月24日,咸宁市“百家企业、万名职工”劳动竞赛启动仪式在咸安经济开发区隆重举行。咸宁市长任振鹤、湖北总工会副主席曾庆祝、咸宁市咸安区委书记袁善谋出席仪式并讲话。  相似文献   

12.
冯华  于海冲 《时代风采》2013,(15):24-25
他们人到中年,为了温饱、为了子女能有更好的生活,在城市里苦苦打拼。 建筑工、环卫工、保洁员、洗碗工……由于缺少技能、没有文化,他们大多干的是城市里最苦、最累、最脏的活儿;  相似文献   

13.
饶燕枝 《工友》2010,(3):28-30
她的手机号码每个村民都知道,求职、求助短信两天就爆满; 4年多时间里,她为1652人次农民工和下岗工人提供了免费的技能培训,714人获得国家承认的技术等级证书;  相似文献   

14.
农家小百科     
《农村青年》2007,(12):48-49
打雷勿下车;公共厕所里的烘干机不要用;不要将女用卫生棉放在浴室里;电饭锅使用三忌;吹风机妙用多多  相似文献   

15.
我叫杨波,是济南东风制药厂营销员。我原本是纺织企业的女工,因企业经营不善,于1992年下岗回家,当时我不足30岁。擦去眼泪闯市场下岗后,我觉得天都像塌下来一样,整日以泪洗面,感到社会对自己太不公平了。但年轻轻的总不能无所事事。经过一番痛苦的思索,自己...  相似文献   

16.
赵乾军 《工友》2011,(9):52-53
在这个高楼林立和物欲奢华的年代里,有多少人在外地漂泊,一年多甚至很多年都回不了一次家;有多少人是生活在结婚、离婚、再结婚、再离婚这么一个恶性循环之下;还有多少人的父母生活在这种世界里。所以,“家”在这里是一个避风港的代名词,还是一个温暖、幸福、快乐的象征。家这个主题,从文化开始流传和交流而始就成为了一个不朽的话题。  相似文献   

17.
“胡大炮”     
这次回乡又见到老胡。老胡七十多岁了,嗓门儿依旧声若洪钟,只要他一开口说话,半个村子都能听到。在村里无论年长、年幼的见了他都叫老胡,他也从不介意,整日嘻嘻哈哈像个老顽童。老胡说话除了声高音亮之外,还喜欢有意无意地掺些“水分”,这是村里公认的。因此,大家也都叫他“胡大炮”。  相似文献   

18.
庞永华  东新鲁 《中国工运》2013,(12):38-38,42
习近平总书记在4月28日重要讲话中指出:“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近年来,河北白沙烟草有限责任公司工会坚持用企业文化引导青年员工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相似文献   

19.
《农村青年》2006,(9):56-57
无花果成了农民致富“小银行”;茶杆竹唱响农民致富曲;柠檬:瑞丽农民致富的“黄金果”;树下养金蝉,无本赚大钱;一亩小葱3000元;山东农民种“环保花生竹赚“保护价”;“金菇”种在稻田里;大棚羊养虫成了“摇钱树”;翠冠梨“去斑”美容身价涨。  相似文献   

20.
《工友》2009,(11):F0002-F0002
创建于1956年的中国第一冶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工业炉工程公司,是以大型高炉、焦炉、干熄焦.加热炉等系统工程、工业烟囱及塔罐等构筑物施工的国家一级企业。在她诞生的50多年光辉历程里,创下了众多的全国、乃至世界第一;号称“神州第一炉”的武钢大型环行炉;誉为“亚洲桅杆”的湖北龟山电视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