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想政治工作所面临的大多是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矛盾的问题。如作为领导,面临的是对下属间的矛盾如何处理的问题;作为老师,面临的是对学生间的矛盾如何处理的问题;作为长辈,面临的是对子女侄甥等后辈间的矛盾如何处理的问题。学术界对他人间的矛盾的处理问题极少有人探讨。其实它是搞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若不善于处理它.思想政治工作的效能可能会丧失殆尽。对于他人间的矛盾,本文对解决的方式及不能解决时避免陷入、力求解脱、故意激化、趁机利用的方式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2.
余显礼  王力钢 《探索》2005,1(6):167-170
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矛盾,是当今中国面临的大问题。市场竞争是市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对抗性的市场竞争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无法消灭。保持矛盾各方面间的相对平衡与协调,是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社会矛盾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关于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学说对什么是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为什么要分清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如何划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如何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作了完整的回答。其主要内容有:分清敌我,是实行"专政"还是"民主"的首要问题;分清是非,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前提;认真对待和正确处理少数人闹事问题,是防止矛盾激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隋从容 《党史文苑》2007,1(10):45-48
毛泽东关于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学说对什么是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为什么要分清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如何划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如何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作了完整的回答.其主要内容有:分清敌我,是实行"专政"还是"民主"的首要问题;分清是非,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前提;认真对待和正确处理少数人闹事同题,是防止矛盾激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论人的有限性与无限性--兼论哲学的根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效民 《理论学刊》2005,1(3):60-65
内容与形式不断变化的哲学的主题是人与人生存世界的关系.深入探讨人与世界的关系,必然导致人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矛盾.人似乎处于无可回避的逻辑"悖论"之中一方面,人是有限的存在物;另一方面,人必须作为主体而有所作为.总之,就能力、时空而言,人是有限的;但是人必须像无限者一样去行动.人的有限与无限的矛盾贯穿于哲学一切领域之中,是哲学世界观最根本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希腊二次选举中,支持紧缩政策的新民主党以微弱优势获胜并牵头组阁。这一结果暂时解了近忧,却留下远虑。大选后的希腊新政府仍将面临三个考验。一是如何处理大选的表面结果和选民真实心态的矛盾。希腊人的真实心态,是既要过舒服日子,又要留在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社会并不是无冲突、无矛盾的和谐社会,而是充满矛盾的社会,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处理不好,就会酿成社会冲突和社会危机。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这是社会主义所面临的极其重要的理论课题。如何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的矛盾、冲突和危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是什么,采取什么样的经济模式才能有效地调节社会矛盾,使社会主义动力充分发挥出来。一言  相似文献   

8.
张全新 《发展论坛》2003,(10):80-80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主题的当代世界,如何研究和认识人的存在方式,是国内外学术界普遍关心的时代课题之一。纵观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人的存在方式”是极为古老的命题,又是极富分歧的命题,也是当代中国所面临的极为现实的命题。山东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万光侠博士主持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最终研究成果《市场经济与人的存在方式》已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出版。初读之后,有耳目一新之感。该书紧紧抓住一个继往开来的哲学主题:当代人类生存矛盾问题,展开研究,努力体现时代精神,反映时代特色,是一部论述深刻的成功力…  相似文献   

9.
如何妥善处理各类社会矛盾和问题构建和谐社会是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执政党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共性问题.认真研究和借鉴他国的经验和做法,正确把握处理社会矛盾和问题的共同规律,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周多刚  贾锡萍 《唯实》2011,(7):48-51
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如何处理阶层矛盾是执政党面临的严峻课题。列宁思考解决俄国国内各阶层存在的一系列现实矛盾问题,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思想:如关于处理工农阶层之间的矛盾;关于处理工人和知识分子的矛盾;关于克服官僚主义,正确处理执政党同各阶层人民群众的矛盾;关于解决人民内部阶层矛盾的主要途径等。列宁的这些思想对于我们正确处理阶层矛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哲学是人的哲学 ,而人是多种矛盾的统一体。人的矛盾就是人所具有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它是人的存在方式和发展动力。研究人的统一离不开对人的矛盾的探索。为此 ,有必要重整作为科学技术背景而起基础作用的人的文化 ,健全社会制度 ,使人的矛盾真正成为人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改革任务的具体实施者——高校党政机关处级干部在其角色扮演过程中面临的矛盾和困惑愈来愈多,主要表现在自我主体和自我客体、自我主体和他我客体、"我"与自我单位的生存与发展间的矛盾和困惑。要消解这些困惑,必须处理好角色认知与自我定位、建立和谐的群体环境、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等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3.
《求是》2014,(9)
<正>当前,中国已经进入了矛盾凸显期,社会问题增多,有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危险。如何看待矛盾,如何处理矛盾,就成为摆在党员干部面前的重要问题。这就需要辩证思维,需要科学把握矛盾分析方法。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从根本上说,就是认识矛盾和解决矛盾。所谓矛盾,就是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和统一的关系。"一阴一阳之谓道"、"一阖一辟谓之变",说的就是对立面的统一。矛盾的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同一性即统一性是指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斗争性是指对立面之间的相互排斥、相互否定。同  相似文献   

14.
根据国务院规定,我国人事工作有十二项具体职责,但最基本的任务和要求则是谋求人与事的统一。也就是因事而求才,因才而使用,事能得其人,人能当其用,人能尽其才,事能成其功。为什么说谋求人与事统一是人事管理的基本原则呢?第一,人与事的矛盾是人事管理所要解决的基本矛盾。人事管理工作包括三个基本方面:一是工作人员本身的问题;二是人与事的关系问题;三是人与人的协调问题。人事工作当然要研究个体的人及其素质问题,以及人与人的相互关系问题,但更重要的是研究如何处理人与事的矛盾,使人与事达到最优结合的规律、途径和方法。即使解决工作人员本身的问题,调整人与人的相互关系,最终也是为了实现人与事的完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改革任务的具体实施者——高校党政机关处级干部在其角色扮演过程中面临的矛盾和困惑愈来愈多,主要表现在自我主体和自我客体、自我主体和他我客体、“我”与自我单位的生存与发展间的矛盾和困惑。要消解这些困惑,必须处理好角色认知与自我定位、建立和谐的群体环境、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等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6.
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历史就是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之间关系中不断斗争的过程。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所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也是一个不断进行社会革命的过程,在这个具有社会革命意义的过程中,同样也赋予了共产党人一定的斗争精神及不断发扬斗争精神的能力。一是树立问题意识,理性对待改革开放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二是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把握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突破口;三是增强斗争本领,担当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7.
《新长征》2013,(5):33-33
<正>不断深化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开拓既体现人类文明进步方向又符合我国发展要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进入了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如何解决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8.
当代大学生发展指导面临着理论指导与实践教育脱节、人才导向与社会目标错位、个性指导与全面发展对立的矛盾。马克思"现实的人"致力于解决人的生存危机与发展困境,以马克思"现实的人"为切入点解决当代大学生发展指导问题,要充分认识"现实的人"对大学生发展指导的意义、正确把握当代大学生发展指导的原则和方向、客观遵循当代大学生发展的本质和规律。  相似文献   

19.
论可持续发展的哲学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秋红  张海鸥 《唯实》2002,1(5):7-10
可持续发展的哲学理念 ,是当代人类对历史上 ,尤其是近代以来人与自然的紧张对立、人与人的冲突失调所引发的诸多全球性问题深刻反思的结果。它要求人们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超越原生平衡状态、紧张对立状态 ,向人工生态平衡阶段过渡 ,以此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冲突 ;在人与人的关系上 ,超越群体本位、个体本位 ,向类本位过渡 ,以此促进人与自然矛盾的解决 ;在这两个超越的基础上 ,最终实现社会形态的超越 ,使人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使人类社会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相似文献   

20.
做人与处世     
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第二,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在内;第三,个人心中思想与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这三个关系,如果能处理很好,生活就能愉快;否则,生活就有苦恼。人本来也是属于大自然范畴的。但是,人自从变成了"万物之灵"以后,就同大自然闹起独立来,有时竟成了大自然的对立面。人类的衣食住行所有的资料都取自大自然,我们向大自然索取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