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植物物证检验及其在法庭科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一些刑事案件中 ,检验案犯无意间带走或留在现场的植物叶片、果实、斑汁、花粉等植物物证 ,对确定嫌疑人与犯罪现场的关系 ,认定或排除嫌疑人常起到关键作用[1] 。本文作者就植物物证在司法实践中的作用及不同植物物证检验方法的应用作一综述 ,旨在使植物物证在法庭科学实践中得到充分利用 ,能为侦察破案和司法审判提供线索或证据。1 植物物证检验在法庭科学实践中的作用1 1 植物物证用于认定犯罪嫌疑人的证据在刑事案件中 ,对从嫌疑人处提取的植物物证和从犯罪现场提取的植物物证 ,通过植物种类的鉴别和同一认定 ,认定嫌疑人 ,从而为审…  相似文献   

2.
陈林 《刑事技术》2012,(6):34-34
某年8月29日,受害人曹某(男,63岁)被人杀害,犯罪分子将尸体掩埋到某乡一山林中。经现场勘查验:尸体已高度腐败,技术人员现场未提取到有价值的痕迹物证。案件发生后,民警发现本地村民柯某(男,36岁)有重大作案嫌疑,于是依法传唤了犯罪嫌疑人,但是柯某非常狡猾,经过两天两夜的审讯,拒不交待自己的杀人罪行,后对柯某进行测谎,依然没有结果,由于现场没有提取到认定嫌疑人的痕迹物证,只有将柯某放回家候审。  相似文献   

3.
人工直接比对法 此法分两种:一是指将现场提取的指纹直接与捺印的嫌疑人指纹进行比对。此方法多针对嫌疑人范围较小的现行案件的现场指纹。例如对一些经勘查确定为内盗的现行案件,可以直接将纳入排查范围内的人员捺印指纹比对;二是案件现场提取的指纹比对条件太差,或特征干预不规范,可能进入不了比对结果候选范围。当现场指纹比中嫌疑人后,根据现场指纹编号原则,将同一地区相近时间段内的现场指纹在计算机屏幕上逐一调出,与嫌疑人捺印指纹比对,因工作流程类似人工翻档,故命名“人工”比对法。  相似文献   

4.
2010年2月20日,某县发生一起杀人焚尸案件,现场勘查过程中,在一居民住户门前新建的水泥路面上发现数枚与中心现场嫌疑人所留同一种类的立体足迹。由于承痕体为已凝固的水泥地面,如使用石膏  相似文献   

5.
纸张客体裁切整体分离痕迹同一认定中的陷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 《刑事技术》2003,(5):56-56
纸张是日常生活和工作等方面的必需品,经常作为书证载体或物证出现在案件中。有时为了查清破碎纸片的来源,需要对物证纸张与涉嫌纸张进行整体分离同一认定,确认物证纸张与涉嫌纸张是否同一张纸分离形成的。纸张整体分离痕迹同一认定方法与其它物体整体分离痕迹认定方法大同小异,不外乎寻找凸起点与凹陷点,并进行对应拼接,吻合则说明是同一张纸裁切分离形成的,不吻合则是不同纸。2002年3月,某国家机关纪委查处本单位一位干部涉嫌贪污案件,该干部提供对方单位业务联系人出具的现金收条4份,但对方业务联系人不承认收过现金打过收条,并称所有货…  相似文献   

6.
现场勘查人员对犯罪现场进行勘查时往往会提取到很多细节特征点不多的残缺现场指印,我国指纹技术人员一般认为能作出同一认定的现场指印细节特征点一般不少于8个(特殊除外),这样那些现场提取的细节特征点少于8个的残缺现场指印往往由于不能同一认定而被丢弃,这就影响了刑事案件的侦破进程,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笔者在指纹检验鉴定工作中认为用虚拟特征法能对一些细节特征点多于2个而少于8个的残缺现场指印进行同一认定,现就具体操作方法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7.
1 案例 1988年6月28日,山海关飞机场战士刘××被杀。侦察员在河水中将罪犯作案穿用的鞋缴获,同时又密取了嫌疑人胡××的鞋(均是前后空凉鞋),要求作两双鞋是否为同一人穿着的认定。现场作案鞋系退伍战士用后送给嫌疑人的,在步态特征上具有两人特征重叠在一起的特点,鉴定难度很大。由于综合运用了多种方法检验,结果正确地认定了罪犯。  相似文献   

8.
1994年3月20日夜,河南西平县某加油站被两名持枪蒙面歹徒抢走现金和计算器等物。现场勘查中在该加油站东京深公路上提取了罪犯用于蒙面的黄色封箱胶带一块,在其药膜面上发现汗液指印1枚,经多次试验,利用反透光拍照效果较好,经比对嫌疑人时雪东的手印,作了同一认定,破获了这起特大案件。具体拍照方法是:先将胶带两侧固定在有一定高度  相似文献   

9.
1999年 8月 ,河南高某 (女 ,2 8岁 )被两名犯罪分子轮奸 ,现场提取带有精斑的短裤 1件。经侦察 ,当地公安局发现 2名重大嫌疑人王某和秦某 ,遂将现场提取的精斑和两嫌疑人的血样进行DNA检验。1 材料与方法1 1 检验材料现场提取的受害人高某所穿的短裤 1件 ,裆部有精斑 ,编为 1号 ;受害人高某、嫌疑人王某和秦某的血液各 1份 ,分别编为 2、3、4号。1 2 DNA的提取用两步分离法分离 1号混合斑中的精子 ,并用Chelex法提取精子DNA ;用Chelex法直接提取 2、3、4号DNA。1 3 DNA的扩增及检测用AmpFISTRPr…  相似文献   

10.
1993年4月13日夜,吉林省松原市吉林油田采油三厂,被盗桑塔纳牌轿车一辆。经现场勘查,提取罪犯足迹一枚。 在搜查嫌疑人崔嵬家时,提取了一双粘了胶掌,与现场足迹种类相似的旅游鞋。于12月17日,将现场足迹石膏模型连同崔的旅游鞋进行了技术检验。 现场足迹较为完整,是塑胶底鞋所留,前掌偏内,后掌偏外,有圆球状,并杂有条块状与不等的小椭圆型花纹构成的图案。前掌造型较为清楚,为左脚所留,全长28cm,前掌宽11cm,后跟宽8cm。认定为灰白色塑胶面、半高腰系带的旅游鞋。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笔者利用DNA检验方法,对3例杀人案件中食剩的水果残核进行检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案件简介案例1 2002年10月14日,宁波北仑发生一起杀人案,受害人叶某被人用木棍击打致死。对现场提取的食剩的桔瓣进行DNA检验,确证该桔瓣为死者叶某食剩所留。案例2 2003年4月24日,王某被人杀死于宁波北仑一旅馆内。现场提取小半个梨、梨核、梨皮,经DNA检验,认定梨核系死者王某食剩所留,小半个梨为一男性食剩所留,该男性与死者阴道拭子中精子基因型同一。后抓获犯罪嫌疑人张某、贺某,认定现场小半个梨上DNA即为犯罪嫌疑人张某食剩所…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江苏省徐州市发生的投毒案件,其性质主要有以下两类:一是以杀人为目的的案件约占80%。二是针对特定或不特定人、人群或牲畜的报复案件约占20%。已破8起案件的特点作案手段隐蔽,报案时间较晚 8起案件全部发生在农村地区,由于农民受害者或其家人受科学文化知识水平的限制,无一起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且由于抢救中毒现场变动大,勘查现场中难以提取到直接认定作案的痕迹物证。在8起投毒案件中有4起为系列投毒案,其中“1999·09·28”沛县鹿楼乡阎花山村系列投毒案,在长达18个月的时间里,受害人家中17次被犯罪分子投放毒物,家人、牲畜反复中毒,造成3人相继死亡后,村民才向公安机关举报。另8起案件勘查现场时全部为变动现场,无一起提取对排除、认定作案嫌疑人有价值的痕迹物证。  相似文献   

13.
陈志  向鹏 《刑事技术》2011,(2):40-42
2008年某日晚在辖区发生一起入室盗窃案,行为人翻护栏进入失主家,盗走现金2万余元,另有价值十余万的首饰及玉牌。现场勘查从失主家衣柜门侧边缘发现提取了残缺变形指纹1枚,经排查,确认是嫌疑人所留。经反复在当地NEC指纹自动识别系统中查询,一直没有认定嫌疑人。经过外侦调查,确认嫌疑人系甲地口音,于是专门派人到甲地请求协查,结果甲地公安系统NEC和北大清鸟两套系统中  相似文献   

14.
钳剪断头在许多案件现场常见,特别是破坏电力设备案件现场更是多见。犯罪分子作案后,将剪断的客体一端弃之现场,另一端使用或者变卖。我们常常注重断头擦划痕与工具的同一认定,却忽视了断头两端立顶处分离痕的检验。笔者结合实践,谈谈对断头立顶整体分离痕的检验,供同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
在如今的犯罪现场中,宏观的物证在犯罪现场中很难收集到,在杀人案件中,微量物证被用于案情分析、犯罪嫌疑人的认定及缩小侦查范围、串并案件等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技术人员就应当加强对被害人及周边、杀人现场、出入口及现场周围、嫌疑人藏身和隐蔽的地点等发现微量物证并提取。  相似文献   

16.
特殊载体上微量生物检材DNA检验2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1案例资料 案例1 2003年2月8日,在浙江某地一公共厕所内发生一起抢劫杀人案。现场勘查中仅提取到一副近视眼镜,没有其他物证线索,而排查出来的嫌疑人均不承认是该眼镜的主人,也未到过现场。作者通过  相似文献   

17.
1989年6月5日,某市居民韩××家被盗,现场勘查时提取了一枚右手拇指指印。同年6月28日,某派出所查获嫌疑人范××,并捺印其指纹,要求鉴定现场指印是否系范××所留。初步观察样本指印拇指纹线清晰,是螺形斗无疑。现场指印由“(?)”形线组成,箕头圆滑流畅。现场指印与样本指印存在明显的纹型差异。经反复研究现场指印形成时的动作,结合细节特征综合分析判断,我们对这枚纹型严重变异指印与样本指印作出了同一认定。  相似文献   

18.
l案件简介某El某小区发生一起入室盗窃案件,经过勘查,现场没有提取到嫌疑人的指纹和生物检材,只在中心现场地面上用静电吸附器提取清晰、完整的足迹一枚。经检验疑为嫌疑人左脚平面足迹(见图1),案发后一周犯罪嫌疑人甘某被抓获,在甘某的住处发现一双与现场遗留足迹花纹一致的平底运动鞋(见图2,图3)。但甘某拒不交代犯罪事实,为了查明真相遂对提取的鞋子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19.
玉米茎软松,上边的割痕能不能同一认定?笔者根据实际案例,结合大量试验,认为玉米茎上的割痕可以作同一认定。首先应确定是左、右手割,然后确定镰刀的种类。如何在被割的玉米茎上发现、提取线条痕迹是关键,现介绍如下。 1 玉米茎上割痕的发现与提取 玉米茎的最外层是表皮,细胞外壁常角化或矿化。表皮以内是由几层厚壁细胞组成的机械组织,机械组织较硬。机械组织以内是维管束和髓腔。玉米茎的表皮和机械组织较薄,随着生长一般  相似文献   

20.
l案件简介某年6月2日8时许,村民赵某家被盗。现场勘查在中心现场一个木箱上提取到一枚较清晰的残缺掌印。侦查人员通过现场走访排查出一名染发男子肖某有作案嫌疑,将肖某的捺印掌印与现场掌印进行比对,初检时未能比中,再次重新捺印其掌印比对,最终认定同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