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和谐社会的取向在于提高国民的福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解决好"三农"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三农"问题是一个整体,而核心是农民问题,只有把农民问题解决好,农业问题、农村问题才能顺利解决.要解决农民问题,唯一的出路是继续深化改革,把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形成的诸如人口、土地、就业、社会保障等体制,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加以改革,逐步建立新的体制,使农民逐渐富裕起来,逐步把农民问题解决好.  相似文献   

2.
3.
回顾新中国55年的农业,我们看到,中国农业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中国农业取得很大的成绩,这里面有一条铁的定律,就是经济上要充分关心农民的物质利益,在政治上切实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  相似文献   

4.
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三农”问题关键是农民问题,核心是农民增收。因此,千方百计解决好农民增收问题,确保农民收入有一个较快的增长。是做好今年“三农”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半月谈》2004,(5):18-19
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这重中之重的中心是农民增收。然而,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改革的中心从农村转向城市后,农民增收缓慢、城乡收入差距愈拉愈大一直是个令人心痛而又无奈的现实。  相似文献   

6.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乎民生,牵动全局,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是党和政府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要实现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离不开金融的强有力支持。尽管从历史上看,中国银行作为传统的外汇外贸专业银行,与三农建设缺乏天然渊源,但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传统的、狭隘的“三农”已发展成为“大三农”和“新三农”,我省农业产业化、小城镇建设推进了农村城镇化、大量农民经商办企业或外出打工带来了农民市民化。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要破解“三农”问题,首要的是唤醒社会理解农民、自觉尊重农民、真心关爱农民、带着深厚的感情做“三农”工作;其次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村工业化带动农民收入的提高,以农村城镇化带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以城乡一体化带动城乡融合与发展;再者就是必须有效执行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加快新法规的立法步骤,逐步完善“三农”的法律支持和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8.
中国“三农”问题对策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农村城市本无鸿沟,人们原来都是在田园里生活。城市初始就是农民创造的,一部城市发展史,就是农民演变为市民的创造史。建国50多年来,中国的农民艰苦奋斗为中国工业化作出了沉重而伟大的贡献。现在城市的发展“日就月将”,农村却举步维艰。“城得山水而秀”,城市需要农村,城市的繁华需要农村的繁荣。扶弱携后,投桃报李,这是一个文明平等、共同富裕社会的应有之义和情结。同时,也只有亿万农民富裕起来了,中国经济才能快速持续发展,中国全面反哺农业非常重要,是时候了,不能再有迟疑。中国农民最质朴、最富牺牲精神和创造精神,无数事实表明,中国农民一旦站到有利位置上,他们的历史创造性就会像黄河之水一样滚滚而来,成为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最强动力。给农民全民待遇,举全国之力给予他们各种政策援助和财力物力支持,让中国“希望的田野”也迎来美好的春天。  相似文献   

9.
“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三农”问题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笔者认为,破解“三农”问题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条件,提高农民主体地位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加强对农业的投入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0.
孙淑义 《春秋》2009,(4):1-1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山东是农业大省,农业总量大、农村地域广、农民人口多,做好“三农”工作意义尤为重大。胡锦涛总书记今年来山东视察时明确提出了“要大力促进农民增收.确保农民收入平稳较快增长”的要求。省政协把促进农民增收问题作为今年专题协商议政的重点内容,可以说是抓住了关键,  相似文献   

11.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承诺开放市场、降低关税,“三农”问题引起了很多人士的关注。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解决"三农"问题是机会还是挑战,确实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劳动力就业不足,大量农村劳动力剩余。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三农”问题的症结之一。谈农民增收,不是看短期的因素以及一些应急的措施导致的收入增长,而要看长远的、深层次的制约因素。“三农”问题实际上反映的是中国经济社会的深层次的矛盾,“三农”问题的根源不在农村,而在于宏观的经济和社会政策的取向。特别是“三农”问题的解决在于农村剩余劳动的有效转移。本文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并对其相关政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14.
重庆市第三届人大代表王洪用事业发展带动农民致富,以爱心回馈奉献社会,树立了新型农民造就新型乡镇企业的新形象。  相似文献   

15.
阚满荣 《群众》2006,(7):42-4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促进农民增收。把握好这一核心问题,关键是要跳出“三农”做文章。改革开放以来,江阴市云亭镇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快速增长,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通过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促进农民跳出“三农”兴“三农”,以“减少农民”进而“富裕农民”。只有做好工业化、城镇化的大文章,才能切实激活农村人力资源和各种要素,才能切实强化农村发展的内在活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着力在深化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6.
于晨 《创造》2004,(6):14-15
"民以食为天,国以民为本".在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迄今为止80%人口是非城镇人口.由于这么庞大的人口基数,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一直是中国的基本问题.强化农业、富裕农民、稳定农村,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从经济角度还是从政治角度上讲,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然而长久以来"三农"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各种矛盾、各种问题越来越突出地浮出水面,作为社会问题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成为了当代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7.
陕西省神木县政协认真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关注三农,关心农民利益,近日,他们组织农牧业技术部门的20多政协委员,深入农村为养殖户传科技献良策,深受当地农民群众的好评。  相似文献   

18.
19.
政府执政理念的转变、利益表达渠道的畅通和农民维权行为的兴起,打破了“三农”问题不能进入政策议程的屏蔽机制,使它得以进入政策议程并催生了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的公共政策。“三农”问题进入政策议程对政策体系产生了正负两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创造》2019,(5):6-8
《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一书最近在全国发行。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决定着中国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推进”三农”工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