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伟兰 《学理论》2010,(7):139-141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带来了新的压力和挑战,处于后危机时期的大学生对就业的预期是否合理将决定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能否顺利开始。对此我们针对即将步入就业市场的大学生就业预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分析了后危机时期国内外大学生就业现状,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新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延长"人口红利",必须适当地进行政策调整,针对我国人口的现状,我们应抓住当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大、人口抚养比相对较低的"人口红利"时机,通过人口、投资、收入分配、消费、金融、公共管理等多政策的协调有效调整,为投资增长和资本形成创造充分条件,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弥补因未来人口抚养比升高所带来的"人口负债"。  相似文献   

3.
唐晓丹 《学理论》2009,(25):167-168,172
"五四"时期,现代文学在反传统和个性主义的思潮中诞生。20世纪2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五四"热潮的消退,中国现代文学由激进的革命阶段进入探索的建设时期。在这一转折过程中,T.S.艾略特的"非个性论"传入国内,并在如何面对传统、如何认识文学两个方面,对"五四"时期盛行的历史虚无主义和极端个性主义起到了反思与纠偏作用。"非个性论"给中国现代诗歌创作拓展了新的方向,促进了中国现代文学观念走向理性与成熟。  相似文献   

4.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12个谈判国在美国亚特兰大举行的部长会议上达成协议,意味着美国主导的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协定基本成型。这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领域发生的重大事件之一,不仅将对后危机时期的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也将给中国开放型经济的未来发展带来重要改变。  相似文献   

5.
芦垚 《党政论坛》2014,(20):46-47
曾走过先污染、后治理之路的西方发达国家,在面对污染重疾时,如何强化机制,创新治理方式?强势的日本环保省20世纪中叶是日本经济腾飞的黄金期,但工业发展给日本带来的问题一度不亚于其成就:"水俣病"、"第二水俣病"、"哮喘病"和"痛痛病"等公害病相继暴发。上世纪60年代后期,四种公害病的受害者把排污企业告上法庭,成为轰动一时的"四大公害诉讼"。重压之下,日本政府在1970年前后重拳出击。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重新修订《公害对策基本法》,并制定了《废弃物处理法》等14个相关环境法案。  相似文献   

6.
许敏佳 《学理论》2010,(25):164-165
播客诞生以后,模糊了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角色界限,开创了新的网络传播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草根"受众的需要。但由于网络本身所固有的虚拟性、复杂性和匿名性给播客的发展也带来了种种问题。如何进一步规范播客的运行,发挥其积极的作用,是我们必须正视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建国以来各个时期党的农村土地政策的论述,说明了党制定每种土地政策的历史原因,评析了它们给中国农村带来的影响,总结了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几点经验教训,提出了党指导未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8.
现代新媒体使公共事件传播的速度更快、范围更广,互动性与情绪性都更为突出,这一特点无疑给政府应急管理带来了极大地挑战,因此,必须通过突出"快"、立足"防"、注重"细"、全面"引"、提升"能"等措施,有效提升政府应对和处理公共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刘琳 《学理论》2010,(22):158-159
本雅明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之一,《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是他的代表著作。通过分析《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各部分的内容,展示机械复制技术的发展给艺术领域带来的变革。再从"灵韵"、"机械复制"、"艺术生产"深入解析该文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刘文佳 《求知》2017,(10):45-47
近年来,农村经济的发展给农民带来了丰厚的物质财富,但也给农民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迫切。而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和"美丽乡村"战略的实施,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供了有利机遇。近年来,天津市正以美丽天津建设为引领,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目标导向,以村庄基础设施"六化"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六有"完善提升为内容积极推进美丽村庄建设,巩固提升清洁村庄建设成果.  相似文献   

11.
陈顺仪 《学理论》2013,(21):39-40
2012年的亚太可谓极不平凡,美国"战略重心东移"正在亚太地区全面展开和完善。近几年世界形势的巨大变化,加快了美国战略重心东移的步伐,经常以"重返亚洲"的最高姿态在亚洲国家之间周旋。美国战略重心东移,给冷战结束后的国际战略格局带来了重大冲击,不仅重塑了国际战略格局,也给中国带来了较为严峻的战略安全环境,给中国未来的国家发展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未来,中国要站稳脚跟,练好内功以应对各种挑战。  相似文献   

12.
感恩的心     
<正>只要我们有一颗感恩的心,世界就会变得简单明快,幸福永驻。我们要感谢风,给我们吹来清新;感谢雨,给我们带来滋润;感谢云,给我们捎来遐想;感谢天,给我们带来广阔;感谢地,给我们播种生命。我们要感谢春天,给我们带来繁花似锦;感谢夏天,给我们带来蓬勃生机;感谢秋天,给我们带来景色如画;感谢冬天,给我们带来白雪飘舞。我们要感谢白天,给我们带  相似文献   

13.
党群关系是关系到执政党生死存亡的一个根本性政治问题。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各种矛盾的凸显时期。这给我们党密切党群关系带来了新的挑战。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我们党需要进一步增强群众路线意识、密切党群关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相似文献   

14.
张志军 《学理论》2012,(20):225-226
语文课程是中国一门传统学科,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变迁模式与表现形式。考察语文课程文化视阈的历史变迁,得出古代社会道德教化型语文课程、现代社会知识工具型语文课程、未来社会自觉本体型语文课程的变迁模式,语文课程文化视阈解读现代语文课程,得出课程目标编制的"工艺学模式"、课程内容概念的"无故化缺席"、课程文化理念的"先天性缺失"等现代缺陷,在此基础上提出"预先设定型"向"生成发展型"转变、"训化传授型"向"对话互动型"转变、"分散刻板型"向"聚合情景型"转变的语文课程文化视阈的可能路向。  相似文献   

15.
余鹂文 《学理论》2010,(13):63-63
"天人合一"是中国先哲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中华文化之"潜质"。"天人合一"思想在当代日益受到重视。儒、道作为中国文化中的两道中坚力量,对"天人合一"各有其独到的见解。通过解析先秦时期儒家和道家对于"天人合一"的不同见地,我们能更进一步地理解把握中华文化最基本的"原动力"——"天人合一"。  相似文献   

16.
单亚 《学理论》2011,(35):276-277
后喻文化即年长一代需要向年轻一代学习,以"文化反哺"为最基本特征,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一系列影响,将SWOT分析法运用到后喻文化视野下,可以使我们更加明确后喻文化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优势和劣势、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7.
南振中 《民主》2011,(12):7-8
六、"学到老"不容易中国有句话是"活到老学到老";记录穆罕默德言行的《圣训》中有句话是"求知须从摇篮到坟墓"。可见终生学习是世界上许多人的共同追求。年纪大了,"近记忆力"减退,"新的记不住、老的忘不了",的确给学习带来了不少困难。但是,这些不利因素不应成为终生学习的障碍。  相似文献   

18.
王乙舒 《学理论》2014,(7):185-186
全球化作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已经逐渐深入了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影响。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在他们身上出现的国家与民族意识弱化,缺乏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趋于功利化的价值取向等对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带来了挑战。通过对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状况的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的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开展以来,广大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满腔热忱地深入基层、走进群众,体察国情民情,反映火热实践,给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带来一股清新务实之风,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一是领导带头、组织有力。  相似文献   

20.
王璐 《学理论》2013,(4):32-33
改革的纵深发展给我们带来巨大成果的同时,我国的贫富差距也日益扩大。贫富差距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各国、各时代皆有之,一定贫富差距的存在也是合理的。然而,贫富差距的日益扩大却成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越来越突出的障碍。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正视我国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问题,认真研究对策并着力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