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两年前,南存辉说"我不想上富豪榜,只想上纳税榜、慈善榜",今天,这种理念已成为一种风尚.透过2006年度风云浙商颁奖晚会,我们看到的浙商,不是在比拼企业规模,不是在炫耀自己的财富,而是在探索和梳理商业行为背后的理性和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2.
两年前,南存辉说“我不想上富豪榜,只想上纳税榜、慈善榜”,今天,这种理念已成为一种风尚。透过2006年度风云浙商颁奖晚会,我们看到的浙商,不是在比拼企业规模,不是在炫耀自己的财富,而是在探索和梳理商业行为背后的理性和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3.
在有些人的心目中,浙商是精明绝顶的生意人、善赚大钱的炒房人、八面玲珑的经济人,还有人称他们是中国的“犹太人”……但是,这些评价中缺了一项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最值得各地学习的宝贵内容——对浙商文化内涵的认识。浙商文化的内核是人品。浙江商人,不是过去的生意人,而是现代工业化的企业家;不是局部取向的地区人,而是全面外向的“地球人”;不是单纯追求财富的经济人,而是富有文化内涵、传承浙商文明的责任人。我们要学习浙商志在做有开放意识的“地球人”的世界眼光。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中,浙商的足迹不仅迅速遍布全国,而且在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4.
在外地人的心目中,浙商是精明绝顶的生意人,善赚大钱的炒房人,八面玲珑的经济人,还有人称他们是中国的“犹太人”。这些评价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这些评价中缺了一项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最值得各地学习的宝贵的内容——对浙商文化内涵的肯定,缺了对浙商文明理念的认识。浙商文明的内核是人品。浙江商人,不是过去的生意人,而是现代工业化的企业家;不是局部取向的地区人,而是全面外向的地球人;不是单纯追求财富的经济人,而是富有文化内涵、传承浙商文明的责任人。我们要学习浙商志在做有开放意识的“地球人”的世界眼光。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多…  相似文献   

5.
浙商如果光走到外面去,而把大本营丢掉,这不是好的浙商;如果仅仅囿于浙商资源紧缺的空间里,也不是好的浙商  相似文献   

6.
经历了这一次经济调整,浙商不仅会在产业格局上转型升级,而且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也将变得更加成熟。有人预言:从“浙商”走向“责商”的时代已经来临。在财富积累上,浙商走在了前列,如今在社会责任承担上,浙商也应当走在前列。  相似文献   

7.
王元林  梁姗姗 《求索》2014,(9):149-153
学界对洪武丁丑会试南北榜研究较多,但并未对一科两榜的原因深入分析.在详尽考证事件始末的基础上,从分析主考官刘三吾入手,考察朱元璋选拔人才的策略和治国之道,我们可以对南北榜案得出新的认识.南北榜案并不是一件惩治科场舞弊案,它是考试公平与区域公平之间矛盾所引发的一个极端事件.朱元璋以高压残杀的方式取得北方士子人心,巩固和扩大了明王朝的统治基础,从本质上来看是朱元璋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治国策略.  相似文献   

8.
最近的两张慈善家排行榜表明,在国内外影响巨大的浙商不但是创富的能手,也是中国最“乐善好施”的财富团队。近年来,浙商无论在税收上,还是慈善事业上都勇敢地承担起了作为财富精英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这说明浙商懂得了与社会和谐相处之道,这也是浙商最终成为中国第一商帮的标志。  相似文献   

9.
慎海雄 《今日浙江》2004,(14):29-30
浙商魅力在于超越了“商人”身为传化集团董事长的徐冠巨,本人就是浙商的一个代表人物。从20年前的2000元借款起家,到如今拥有一家上市公司和多家实力雄厚的控股企业,徐冠巨领导的传化集团演绎出一个财富聚集的传奇。对浙商,徐冠巨有独到的、深刻的理解。今日浙商的内涵,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传统“商人”的范畴,魅力独具:一方面,浙江人意志坚定,坚韧不拔,“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四千精神”正是对浙江人自身的一种生动描述;另一方面,浙江人又往往乐善好施、讲义气。“这些特点在现有的历史条件下,恰恰铸就了浙商的品牌,使浙商吻合了时…  相似文献   

10.
浙商回归工程作为浙江引进内资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施相关鼓励政策,吸引在外发展并壮大的浙江资本回乡投资创业,发展省内新兴产业和高端产业.目前,浙商回归工程也面临不少矛盾和困境,亟需政府进一步出台和落实激励政策,“在更高水平上实现‘浙江经济’与‘浙江人经济’互促共进、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1月25日举行的“回报社会、共创和谐,2007天津浙商迎春年会”上,天津浙江商会将筹集的1千万元捐给天津市教育发展基金会,设立“天津浙商爱心助学专项基金”。  相似文献   

12.
在许多人眼里,“浙商”就意味着商机和财富,浙商成了当今中国人气最旺的“财富制造商”。然而翻阅近年来发生在浙商身上的许多风风雨雨,我们却又清楚地听到这一群体的痛苦呻吟  相似文献   

13.
杜德荣 《今日浙江》2005,(18):26-27
在活跃的浙商后面,有着聚集、团结、维护浙商的力量--浙江企业联合会的身影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3年底,在浙江省外经商办实业的浙商为400万人,若加上在境外创业的100万人,目前大约有超过500万的浙商在全国各地和世界五大洲创造着财富。“哪里有市场,那里就有浙江人;哪里有商机,那里就一定有浙江人”。在活跃的浙商后面,有着聚集、团结、维护浙商的力量——浙江企业联合会的身影,它在浙商发展的基础上应运而生,又与浙商的经营状态、生存发展息息相关,既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作引擎和后盾,又在信息平台、维权机构、政府桥梁方面发挥纽带作用。“聚…  相似文献   

14.
1000份技术榜单,榜金总额超13亿元! 3月15日,在金华市“千榜助企、万岗引才”暨浙江自贸区金义片区全球引才活动上,该市再一次面向全球人才发出了重磅“求贤令”. 从2020年5月在全省首推“揭榜挂帅”全球引才机制以来,金华已累计兑现榜金超1亿元.这项源自疫情后稳企赋能的应急之举,如今已升级为助力产业转型升级的常态之策,不断为高质量发展注入生机“活水”.  相似文献   

15.
夏宝龙 《今日浙江》2013,(21):10-11
浙商是浙江发展的生力军,是浙江的“金字招牌”。浙商兴,则浙江兴;浙商强,则浙江强。浙商敢为人先、勇立潮头,在浙江改革开放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华章。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曾经高度评价浙商:“浙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实践者,是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开拓者,是人民群众实现共同富裕的贡献者,是浙江人民的骄傲和自豪。”实践证明,浙商是我们浙江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是我们浙江今后发展最为倚重的力量。  相似文献   

16.
欧洲华商会会长傅旭敏,如今一年中一半的时间都在浙江,他也是最早回归家乡的浙商之一. 2011年,浙江省作出浙商回归重大战略决策不久,傅旭敏便从荷兰带回了数个项目落户宁波.他建造了欧洲华商大厦,“吸引欧洲的华商和企业在此创业”.  相似文献   

17.
杨宏建 《创造》2007,(8):56-59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不管做什么事情,勤奋总是一个人必需的品质.天上不会掉馅饼,更不会掉金钱.一切成就都需要通过勤奋去获得.   有些人并不认为浙商的成功是勤奋所得,他们认为,只不过浙商抓住了好的市场机遇,只是他们“运气“好罢了.……  相似文献   

18.
2006年12月16日,江苏省浙江商会在南京隆重揭牌。这标志着近40万在江苏投资的浙江人在第二故乡江苏有了自己温暖的“家”。在成立大会上,浙商们虚实相彰的两大会议内容让人刮目相看:一是举办了“浙商支持苏北经济发  相似文献   

19.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我省全面实施“八八战略”和“两创”总战略,着力“稳增长、抓转型、控物价、惠民生、促和谐”,经济运行情况总体良好。省外浙商在首届世界浙商大会鼓舞和《支持浙商创业创新促进浙江发展的若干意见》政策激励下,进一步振奋精神,  相似文献   

20.
《今日浙江》2008,(19):33-33
北京浙江企业商会是浙江在京创业者的大家庭,以“服务企业、服’务会员”为宗旨,以“民主办会、两级办会”为方针,致力于推动京城50万浙商的共同发展。经过7年多的发展,商会不仅成为浙商共同议事解难的桥梁和维护浙商合法权益的平台,更成为凝聚浙商共同价值观、促进团结的纽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