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读完小学后,他想继续读初中。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父亲的时候,父亲却希望他可以留在家里帮忙放放牛,家里实在负担不起那么多孩子的学费了。让母亲担忧的是,离家里最近的学校也有50公里路,这么小的年纪每天来回走这么远的路怎么吃得消?他却望着母亲眼神坚定地说:"我不怕,只要可以继续读书就值得!"恢复高考后,他上了本州一所师范学院开始了  相似文献   

2.
学费制度在南非引发了一场合宪性之辩。南非政府从立法技术、立宪史、宪法判例、立法目的等方面认为现行学费制度是合宪的,而南非教育权规划委员会则从国际法义务的履行、法律实施的效果等方面认为学费制度剥夺了贫困生的受教育权,侵犯了公民的受教育平等权,因而学费制度是违宪的。根据宪法判例的一贯精神,政府应该有权收取学费,但是现行学费制度存在违宪嫌疑。为此,南非政府必须完善学费减免制度和重新配置人事资金的份额。  相似文献   

3.
浙江自古出商人。而1974年出生于温州瑞安的青年"海归"林东,无疑是新一代浙商中的耀眼明星:他不到20岁开始创业,历经十余年拼搏,不仅从当初一个小小的牛肉干生产商,打造成如今中国牛肉干品牌文化的缔造者,被业内尊称为"中国牛肉干大王",为人们演绎了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而且首创将网络元素真正嵌入传统产业,缔造了全新的R&V商业模式,成为首个登上欧洲著名学府讲台的中国企业家。他致力"大学生创业联盟"的传奇成功,更是掀起了一场创业理念的革命。那么,林东从"牛肉干大王"到创业群体导师的转身是如何实现的呢?带着种种疑问和好奇,在杭州绿盛集团他的办公室,我采访了这位浙商中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4.
从湖北科技大学毕业的杨晶怎么也想不到,靠着高考好不容易跳出农门,,作为白领在外打拼数年后,又回到了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而且还成了一个靠种藕为生的地地道道的农民。但他这个农民却不是浪得虚名,人称"江湖藕王"的他,用了八年的时间,在农村这片广阔天地里闯出了一番名堂。八年来,从当初的回乡独自创业到如今的带动一批人创业,杨晶的淘宝创业路可谓充满艰辛,一波三折。放弃城里工作回乡创业2003年,出生于湖北洪湖县的农家子弟杨晶从湖北科技学院毕业  相似文献   

5.
齐树峰 《新青年》2013,(2):18-19
初次创业失败时他曾与妻子相拥而泣;他曾是蹬着三轮车给人送货的灯具店小老板……如今,他一手创办的"欧普照明"已是国内最知名的照明品牌企业之一,并正朝着成为国际品牌而努力。他是"用光创造价值"的亿万富豪。温馨与艰辛,那难忘的创业岁月王耀海,浙江缙云人,1966年出生。二十四五岁时,他与小他5岁、同是浙江缙云人的马秀慧相恋,从此开始了艰辛却温馨的爱情史,曲折却卓越的创业史。  相似文献   

6.
穿越重洋     
儿姗姗考上大学那年,身患癌症的妻子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持家的接力棒落到了阿放一个人头上。埋葬完妻子,阿放面临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处理妻子住院欠下的一屁股债,以及女儿念大学所需的巨额学费。两笔巨款像两座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除了没日没夜地努力赚钱,他已别无选择。阿放是一名电脑工程师,也是这个大城市电子商务的第一批发起者,按理,是最有条件跻身富翁一族的。就是因为妻子的病、女儿的学业,一个个合作伙伴奔他而来又弃他而去。如今从头再来,重新抢滩竞争激烈的市场,犹如虎口拔牙,难度可想而知。两年下来,一筹莫展的他老了、瘦了,而…  相似文献   

7.
齐树峰 《新青年》2015,(2):12-13
一个生长于农村、大二辍学的年轻人,6年前以"网络教学"创业;6年后他的网络教学业务年收入数亿,被认为"在网络教育领域摸索出了一种靠谱的盈利模式",他也被《财富》杂志中文版评为"2014年中国40位40岁以下商业领袖"之一。他叫邢帅。凭在QQ群里教Pho t o sho p迈出创业第一步邢帅1984年出生于山东菏泽。中学时代,他同别的农家子弟一样努力学习,奋战在高考的战场,希望将来能用知识改变命运。可当高中毕业,他远赴云南一所专科院校读计算机专业  相似文献   

8.
2003年8月31日,北京市会议中心,“中国侨联华商联谊会暨新侨创业成果交流会”正进行大会发言。随着一位温文尔雅的青年题为《报效祖国是我一生最大的心愿》发言完毕,会场顿时响起长时间的热烈掌声。这掌声,蕴藏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与会知名华商、留学回国创业同仁、国家涉侨部门领导对这位海外学子学有所成后毅然回国创业并取得可喜成就的充分肯定和赞许。他,就是8年前留美回国创业的宁波星普基因技术有限公司总裁王欣波博士。大会期间,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为王欣波博士等留学回国创业人士颁发了“献给为中华民族繁荣振兴而不懈奋斗的创业者”…  相似文献   

9.
看到这张照片,您也许认为,这个人就是美国现任总统比尔·克林顿。其实,他是蒂姆·沃特斯先生。1992年以前,他是美国佛罗里达州坦帕市的一位房地产代理商,现年39岁。克林顿当选总统后,由于沃特斯长得酷似克林顿,因此名声大振。 克林顿入主白宫后,人们在大街上见到沃特斯,常把他当作克林顿,并对他表示热烈的祝贺。有一次沃特斯出席纽约曼哈顿的一次集会,市长朱利安尼把他当作总统而请到了贵宾席。还有一次,克林顿的  相似文献   

10.
胡志明(Ho Chi Minh)是越南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一位传奇人物。作为一位思想家,他把对马克思主义原则的忠诚和强烈的民族主义献身精神结合起来。作为革命领袖,他以实干家而不是以理论家著称。到了晚年,他被描绘成一位清心寡欲而慈祥的“国父”,成为越南人的行为榜样。在越南战争期间,对于西方的持不同政见青年来说,他成了一种献身于正义革命事业的象征。胡志明1890年5月19日出生于越南中部的义安省,  相似文献   

11.
自主创新的梦想 “赚到了钱,我们就一起开着越野车到西藏玩……”当陈志列辞去公职,决心自主创业,放飞他的自主创新梦想的时候,这样向他的创业伙伴们许愿. 1963年6月,陈志列出生于江苏无锡.21岁时,他毕业于辽宁建工学院.其后的三年间,他在辽宁省机械研究院从事研究工作.最青春的岁月是在辽宁度过的,这位江南才子有了抹不去的东北口音.  相似文献   

12.
88岁高龄的吴汝康先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知名古人类学家,采访了吴老及其家人、同事,深感中国正因为有了一批批从欧美归国的科学家和学者,才更加速了她的进步与发展。为攒学费,偶然走进人类学吴汝康先生走进人类学之门,完全是个偶然。1935年,他从江苏常州中学高中毕业时,父亲刚过世不久,家中经济来源中断,只好暂时放弃上大学,先找工作。这时,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人类学组登报招聘一名计算员。他前去应考,进了人类学组。当时人类学组主任是著名的人类学家、留英统计学博士吴定良先生,他是中国第一位出国留学研究人类学的博士,回国后…  相似文献   

13.
网友     
林从莉那里学会了电脑,也从莉那里学会了怎样上网,莉是他的老婆,林也就没花上一分钱的学费。莉是单位的网络工程师,对于网络已是学到了家。因此,在这网络时代,莉的名气就响了出去,在这不算小的A市,莉算得上是一块牌子。  相似文献   

14.
实名制国家财政券(ГНФО,Госуарственные Именные Финансоые Обязательства)是俄罗斯于2002年开始进行的关于高等教育拨款的一项全新实验,它是国家根据中学毕业生通过俄罗斯国家统一考试的成绩而提供给他们用于支付其获得高等教育学费的一种国家券。尽管这一实验暂时没有得到广泛推行,但它为俄罗斯制定更有前景的高等教育拨款机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年逾“而立”的青年画家不群先生近年的新文人系列画作,即将在人民美术出版社结集付梓。当他亲自把这一消息告诉我时,他的嘴角溢出一丝浅而甜的笑,那依然年轻、依然英气勃勃的眉宇间,瞬时闪过成熟和时空的深邃。我看见——他亮而黑的眸子里那不易觉察的泪花,我的心被深深地感动了。  相似文献   

16.
感动 《新青年》2007,(1):24
一位国王有洁癖,他最害怕自己的鞋底会沾上泥土,于是命令大臣,把整个国家的道路都用布覆盖上。大臣开始组织人力丈量全国的道路,之后他做了计算,要把全国所有的路都用布覆盖上,需要20万工匠不停地工作50年,而全国的人口也不过50万。大臣心急如焚,向国王痛陈利弊,说弄不好会亡国  相似文献   

17.
齐树峰 《新青年》2013,(6):28-29
温馨与艰辛,那难忘的创业岁月王耀海,浙江缙云人,1966年出生。二十四五岁时,他与小他5岁、同是浙江缙云人的马秀慧相恋,从此开始了艰辛却温馨的爱情史,曲折却卓越的创业史。技术出身的王耀海,那时看上去有点木讷,且家在偏远农村。而马秀慧是富家小姐,她父母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私营企业家。爱上王耀海,给马秀  相似文献   

18.
沈德龙是一个两面性的人.很多人知道他的A面,那是以苏绣大师而存在,他洋学为用,中学为体,把西洋画的技巧引入苏绣之中,绣出了大批融会东西,震惊中外的苏绣作品,仅一幅《蒙娜丽莎》就拍出千万;很少人知道他的B面,那是以奢侈品商人而存,他创立了苏绣"古吴绣皇"品牌,用十年时间开出了25家专卖店,成为了苏绣行业的领军企业,并着手把苏绣打造成世界级的中国奢侈品.洋和土,艺术与商业,这是他穿的两个马甲.如何平衡洋与土的关系,如何实现艺术与商业的博弈,沈德龙和他的古吴绣皇是最为鲜活的案例.  相似文献   

19.
赵方 《新青年》2007,(6):62
曾有人把他写的书,誉为百年一遇的杰作,而他只活了51岁,这被称为百年一遇的杰作,是在他生命的最后15年写成的,几乎是足不出户,完全与世界隔离的状态下写成的。  相似文献   

20.
1999年2月3日,老舍先生百年诞辰。海内外纷纷把目光又一次投向这位善良,正直而又博学的文坛故人。感人的作品给人的记忆是长久的,高贵的人格给人的感动是永恒的。虽然辞世已有三十多年了,先生和他的作品却并未因时间的流逝而从人们的记忆中消褪。相反,他却像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