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政统合是一种以基层问题为导向,以层级动员为动力,通过纵向与横向两种方式的运行来进行统领、整合的制度合力,是以党委与政府为组织核心,通过将企业、社会组织、基层民众统合到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动态良性运转的基层治理体系。党政统合具体表现为一种组织、协调、整合、指导、监督的能力,是维系基层政治与社会发展活力的保障,是基层治理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实现的核心动力,也是最终实现"善治"目标的基础与保障。在基层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唯有充分发挥党政统合的基层治理优势,优化企业在基层治理中的资源配置功能,注重多元社会组织培育,推进公众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完善基层治理的法治保障,才能够真正实现基层治理的现代化,从而真正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乡村治理是我国基层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提出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背景下,实现乡村治理方式的现代化转型,通过传统的"以礼治村"嵌入"依法治村"的法治方式,构建多元社会治理主体,逐渐培养公民的"法治"人格意识,从而构建一种良性、稳定、长久的基层治理方式。这是我国基层促进经济发展、发展民主政治、稳定社会秩序的一项重大的变革,也是我国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基层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3.
正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基层治理现代化程度直接影响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北京市平谷区实施干部下沉工程,通过干部下沉带动力量下沉,深化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基层治理能力实现新提升。吹哨报到呼唤机关干部到基层去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关键在于力量下沉。实施干部下沉工程,将群众的诉求作为"哨声",使浮在上面的干部直接工作在基层,实现  相似文献   

4.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提出势必要求基层治理实现现代化.当前,基层治理面临着放权赋能未能充分落实、治理主体责任义务不明确、现代科技利用不充分等难题,因此,应以党建为引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推进多层次多领域全面治理,完善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运行体系;加强基层治理能力建设,提...  相似文献   

5.
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根本上实现由管理到治理的转变,是关乎我国基层政治生态和人民群众福祉的头等大事。文章在阐释基层治理、基层民主治理现代化等相关概念科学内涵的基础上,论述了实现基层民主治理现代化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说明了加强基层民主治理现代化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提升党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化水平的现实需要,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6.
基层治理现代化包含基层治理体系和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两方面内容。基层治理体系是基层治理的制度框架,基层治理能力主要是基层政权治理能力。我国基层治理改革先后经历了政社合一、政社分离和政社互动模式的探索,不同历史阶段的基层治理改革都是为了实现基层稳定和国家发展。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人民群众思想观念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基层治理变革提供了思想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龙里县围绕推进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为着力点,通过建立健全"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治理机制,推行"多网合一",实现治理"一张网"解决、诉求"一口子"受理、工作"一机制"统领,形成基层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在乡村治理上实现创新。  相似文献   

8.
农村是国家治理的基本单元,农村治理现代化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工程。作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力量,基层党组织能否以自身治理能力的提升推动农村社会的再组织化,这既是农村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关系着党对农村社会的领导能否真正实现的重大问题。根据嵌入性理论,文章认为,基层党组织面临农村社会结构变化、治理主体"多元"但"缺位"、农民价值取向多元化与趋利性并存、党和国家对农村政策的战略调整等现实困境,处于"脱嵌"状态。要及时排解这一困境,基层党组织需从组织、制度、文化三个层面重新嵌入农村社会之中,在双方有效互动中提升自身对农村社会的治理能力,实现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目标。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基层。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不断夯实基层社会治理这个根基。"激发社会活力、实现有序运行是社会治理的目标。一个健康的社会既要有活力又要有序,活力带来社会发展,有序带来社会稳定。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社会管理模式正逐渐由"管"向"治"转变。为此,必须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再次强调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协商民主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在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作用日渐重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基层协商民主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不断发展,但发展过程中在二者关系的处理上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因此,在实践中要吸引参与,提高基层民众参与水平;要完善机制,发挥协商民主制度优势;要加强监督,保障协商民主顺利推动;要注重实践,促进协商民主落实落细等,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健全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要在社会基层治理中形成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守望相助的良好社区氛围,实现乡村振兴的乡村文明、治理有效,必须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这其中深入挖掘和发挥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是可以作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无缝对接即插即用的优秀文化因子。  相似文献   

12.
干部队伍是国家治理的主体。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高度重视以现代化的方式促进干部队伍治理能力的提升。扩大干部选任民主、提升民主质量,是推进干部队伍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进一步提高干部队伍的治理能力,夯实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体基础,必须在扩大干部选任民主的同时,着力提高干部选任的民主质量,努力实现干部选任民主的"质"与"量"的有机统一。为此,必须在干部选任的民主化进程中,促进"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的优势互补,培育优质民主所需的社会资本,重视民主技术的应用和创新,优化民主程序、强化程序执行力,着力提高干部选任民主实践探索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3.
正疫情应急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城市社会治理体系完善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治理能力是国家治理能力的基础之一。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对"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提出明确要求,完善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渠道,推行  相似文献   

14.
程涛 《党建》2014,(9):55-55
正贵州省瓮安县近年来积极探索实践县域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实现了由"乱"到治、到大发展的深刻变化。县委、政府推动实现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化、作风建设常态化、社会管理精细化、基层党建科学化、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五个化"变化,取得执政为民意识明显增强、党群干群关系明显改善、基层基础工作明显夯实、社会治理能力明显提升、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的"五个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5.
包容性耦合是认识非公企业党建与基层社会治理内在逻辑的全新视角,以包容性耦合为旨归推进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实现非公企业党建与基层社会治理良性互动,要以定期和不定期组织协调为基础,实现非公企业党建与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组织互构;要以区域化党建为平台,实现非公企业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组织平台互构;要以网络资源整合为基础,实现非公企业党建与基层社会治理信息系统的互构;要以相互学习为机会,实现非公企业与街镇基层党组织的人员交流机制互构;要以实现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为目标,不断促进非公企业党建与基层社会治理激励机制的互构。  相似文献   

16.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基础,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工程。很多学者认为基层民主面临诸多困境并走向终结或者消逝。根据对成都市龙泉驿区基层治理的调查,发现基层党组织和政府通过推动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推进基层治理体系理性化规范化,完善基层民主机制,使民主运转起来;以基层群众需求为导向,加大公共服务供给,使服务运转起来;提升人力、财力和机制保障能力,夯实基层治理的有效性基础,使民主和服务运转真正落实落地,提升了基层治理能力水平。基于基层治理的有效性推进民主进程,通过基层民主运转实现治理的有效,从而达到治理民主,治理民主为我国推进民主化进程探索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提出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将法治定位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县域政权作为我国政治体系中与基层民众联系最为紧密的一环,充当着推动法治从文件走向实践的"桥头堡"。县域处于国家治理体系的"节点",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要依托县域治理法治化保驾护航。法治化不足某种程度上阻碍县域改革,制约县域发展,影响县域稳定。  相似文献   

18.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核心场域,基层治理现代化从属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范畴。基层治理现代化需要平衡对制度、技术的倚重和对文化、情感的淡化之间的关系,它既是国家、地方与基层三级联动的过程,需要织密要素协同网;又是政府、社会与公众三者互动的过程,需要织密情感联结网。要素协同与情感联结作为两个影响基层治理的重要因素,构成了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变量函数,成为"基层之治"的"密钥"。通过对多个案例的分析发现,要素协同与情感联结的共同作用可以有效诠释政府如何突破以往基层治理受自上而下的科层束缚以及弥合政府、社会与公众三者之间的情感"嫌隙",从而促进多重治理要素的流动、融合与协同共生,重构政府、社会与公众的情感关系,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发展趋势是实现社会领域与政治、经济领域的分离,逐渐形成一个独立完整的自主治理域态。现阶段,推行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是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政府职能转变的同脉逻辑。政府需要在行政职能转变的过程中廓清政府、市场与社会的边界和职责。如何实现社会基层治理体系建设相对自治,提高城市社区自主治理能力,是现阶段社会建设的先行任务。文章基于对城市基层社区自主治理一般模式的分析阐释,通过对B市某花园社区业主委员会自主治理实现过程的研究,探寻中国城市社区自主治理的现状和路径研究,唤醒城市基层自主治理的内生动力,实现城市政府—社会治理的"善治"。  相似文献   

20.
《实践》2020,(7)
正按照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关于加强基层治理能力、为基层减负相关部署要求,为解决我区基层治理权责不一、机构设置不够规范、人员力量不足等问题,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以深化苏木乡镇和街道改革,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为有力抓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将基层"健身"与"减负"相结合,不断提升基层服务和治理能力,为我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