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田旻佳 《当代贵州》2014,(11):25-25
正作为与简政放权、行政体制改革紧密相关的热点话题,省直管县在学界已讨论多年。近期,不少省市"省直管县"试点密集展开。学者认为,推进"省直管县"改革,对优化行政层级、提高行政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对以往城镇化发展模式的调整和修正,在发展布局上兼顾中小城市,特别是县域的发展。2013年5月13日,贵州省直管县(市)体制改革试点和全省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强调,  相似文献   

2.
目前,各地区省直管县的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由“市管县”到“省管县”已经是大势所趋。省直管县改革关系到整个行政体制改革的全局,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选择合理的路径,强县扩权,这是省直管县改革的前奏。市县分治,这是省直管县改革的核心。市级行政机构改革是省直管改革的继续和延伸。  相似文献   

3.
易顶强 《求实》2012,(1):55-58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已经成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改革的中心内容就是由省、地级市两级地方政府向县级政府放权,并逐步撤销地级市这一行政层级。"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必将导致县级政府行政权力不断扩大。如果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对县级政府的权力进行控制,将导致部分县级政府基于政绩冲动等原因而滥用权力。"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后可通过如下途径来加强对县级政府行政权力的监督:以自治为导向推进县级政权的民主化改革;借鉴"大部制"改革经验,强化县级政权的监督职能;加强省级政府对县级政府行政权力的监督。  相似文献   

4.
关于实行省直管县行政体制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进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是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本文探讨了实行省直管县行政体制的重大意义、理论实践依据、条件可行性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最近,“强县扩权”这一词语频繁出现在一些省份的“十一五”规划或政府工作报告中,形成了一股值得关注的地方政改新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有条件的地方可加快推进“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和“乡财县管乡用”财政管理方式的改革。“省直管县”被中央在重大文件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市管县的行政管理体制,导致了农村资源向城市的大量集中,不利于农村的发展,而且造成了行政成本的大大增加。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政府职能调整步伐加快,基本具备了省直管县的改革条件。  相似文献   

6.
感谢和尊重     
“作为我国推进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和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省直管县’财政改革的全面推进对于提高政府运行效率、减少政府行政层级以及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具有重要意义。”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说。  相似文献   

7.
省管县体制改革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步骤,2009年中央将宁夏回族自治区确定为全国八个省直管县试点省区之一。"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是我国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城镇化质量提高的重要时期,更是推动省直管县改革重大突破的时期。因此,从加快城镇化发展和提高城镇化质量的角度,加强省直管县改革的战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当前,各界对于“省直管县”改革最终要实现的目标缺乏明确定位,在实践层面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和行动偏差,如果不能够及时澄清,可能影响改革进程和改革效果。本文从调节区域内不同主体间利益关系的角度出发,指出“省直管县”改革的目标定位是突破“行政区经济”藩篱,构建能够有效保障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地方治理效益最大化的区域治理体系。在此基础上,归纳和整理了当前对“省直管县”改革的几点认识误区,并对推进“省直管县”改革提出相应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9.
截至2007年底,全国24个地区实行省直管县财政管理方式改革改革核心在减少管理环节、激发县域活力等 200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推进省直接管理县(市)财政体制改革,将粮食、油料、棉花和生猪生产大县全部纳入改革范围。稳步推进扩权强县改革试点,鼓励有条件的省份率先减少行政层次,依法探索省直接  相似文献   

10.
张占斌在《南方月刊》 (广东)2005年第9期撰文指出,今年6月6日,温家宝总理在全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会议上指出: “要改革县乡财政的管理方式,具备条件的地方,可以推进‘省直管县’的改革试点。”目前,中央决策层高度重视县域经济的发展,并将在改革中赋予县更大的经济自主权和决策权。省直管县应当成为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方向。我国地方行政区划体系按《宪法》规定  相似文献   

11.
财政安全是经济安全的基础和保障。财政省直管县改革是构筑县级财政安全防线的重要屏障,是解释中国地方政府财政安全的重要途径。本文选取山西省作为典型案例,以财政省直管县为准自然实验,考察了财政分权改革对县级财政收支平衡度的政策效应。采取倾向得分匹配与双重差分法相结合(PSM+DID)的方式,识别出改革对县级财政收支比的因果处置效应,并从社会资源整合能力机制、内部动力机制和外部压力机制三个角度验证了因果处置效应的内在机理。研究表明,财政省直管县改革显著提升试点县6个百分比的财政收支比,且政策效应具有滞后性和持续性。这一结论在通过改变计量方法、更换样本以及安慰剂检验后依然成立。本文从财政体制改革角度为认识地方财政安全提供了解释路径,为持续推进和深化财政省直管县改革提供了学理依据。  相似文献   

12.
省直管县改革与县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十一五”规划中有一项引人注目的行政体制改革措施:拟建省县两级政府体制,即省直管县。省直管县的试点改革将对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和推动。目前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县域经济产业层次低,劳动力素质不高;县乡财政问题突出,农村经济缺血严重;上级对县  相似文献   

13.
王克群  王柏 《奋斗》2006,(4):62-63
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加快推进“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和“乡财县管乡用”财政管理方式的改革。旨在通过财政体制的“扁平化”,渐进带动行政体制的“扁平化”,有效实现政府机构的精简,降低行政运行成本,促使政府职能合理定位,并提升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统筹协调水平。深入研究这一课题.对于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后,新一届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五个重点:一是政府机构改革.其目标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调整和完善政府机构设置,理顺政府部门职能分工,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二是把加强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作为转变政府职能的重点.三是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力度.四是乡镇改革以及城乡一体化的改革示范.五是进行省直管县的改革试点.这些改革,有些是从整体上推进的,也有些是通过综合改革示范如深圳、滨海新区等展开的.按照党的十七大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未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整体目标,定位为"建设服务型政府",并通过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5.
当前,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在主体上处于地方政府自主探索的阶段,中央政府层面没有完整的、系统的指导性政策。广德县在扩权强县试点的过程中遇到行政放权、政策支持、市县关系与人力资源四大主要问题。针对这四大问题,提出今后广德县在推进试点改革工作中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理论建设》2014,(3):12-16
当前,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在主体上处于地方政府自主探索的阶段,中央政府层面没有完整的、系统的指导性政策。广德县在扩权强县试点的过程中遇到行政放权、政策支持、市县关系与人力资源四大主要问题。针对这四大问题.提出今后广德县在推进试点改革工作中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视野     
《党的建设》2009,(3):60-61
中央鼓励探索"省直管县"据新华社报道,新华社日前受权全文播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即"一号文件")。《意见》提出,推进省直接管理县(市)财政体制改革,将粮食、油料、棉花和生猪生产大县全部纳入改革范围。稳步推进扩权强县改革试点,鼓励有条件的省份率先减少行政层次,依法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的体制。  相似文献   

18.
日前,从刚刚闭幕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获悉,我国“省直管县”改革有望迈出新步伐。有关部门将继续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全面推行“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就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的有关加快“省直管县”改革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200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加快推进‘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一些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相继提出“省管县”改革的建议,并把其提到行政改革的层面;“十一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要“理顺省级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省级直接对县的管理体制”。一时间,“省管县”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20.
贾博 《唯实》2014,(10):67-70
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优化行政区划设置,有条件的地方探索推进省直接管理县(市)体制改革。一般认为,选择县级而非更高层级作为行政层级改革的突破口,是因为县级冲击较小,有利于避免高层意见分歧,容易形成改革共识。但是,从省直管县试点县(市)改革进展情况来看,由于长期的管理惯性、利益需求结构不一致、配套改革不到位等种种因素的影响,并没有形成预期的改革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