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9 毫秒
1.
实践把人的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统一了起来。幸福是在社会实践中的感受和体验,和谐幸福是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个人幸福与他人(社会)幸福、人类幸福和自然和谐发展演进相互促进的一种存在状态。幸福的实践过程是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但实践的负面效应正在影响着幸福的和谐发展,必须对实践进行合理的调控。  相似文献   

2.
公秀丽 《党政论坛》2012,(21):45-46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葛晨虹在一次访谈中这样说:“不论幸福的定义有多少种,对于幸福是人的需求得到满足时的快乐感受和体验这一点,是基本得到人类思想家共识的。”作为快乐感受和体验,幸福首先是主观的,所以对于一方百姓来讲,“幸福吗?”这一问题,普通群众最有发言权,他们才是自身幸福与否的最终裁决者。  相似文献   

3.
《党政论坛》2011,(14):4-4
5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问题。会议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民安居乐业,对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4.
人文关怀是对以人为本的具体化,包括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十七大报告提出:“改革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根本的是人的解放,是人的心灵的自由与解放,使人在幸福愉快中工作、生活,才能以积极的态度适应社会,  相似文献   

5.
追求快乐幸福,是人类社会共有的本能和天性。幸福即幸福感,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主观感受和心理体验,而幸福指数则是衡量这种感受具体程度的主观指标数。在让人民满意、使国民幸福成为中国发展主调的现实背景下,强调物质财富和精神产品的均衡发展,保护资源环境和发展传统文化优先于经济发展,以国民幸福总值(GNH)作为衡量发展标准的不丹模式对提升幸福指数、构建国民幸福不乏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3,(31)
<正>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吹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劲号角。在学习过程中,我特别关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方面的内容,在由12个部分构成的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就有3部分内容多次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问题。作为一名基层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的基层领导,通过认真学习和思考,就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努力建设人民幸福指数快速攀升的文明先导区,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7.
如何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管理理论,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实现社会和谐发展,既是当前理论界关注的重要前沿课题,也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重大现实问题。我们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当前,提高认识、建立健全社会管理格局、切实推进城乡基层自治、大力发展社会组织、加强社会管理的资源保障等五个方面构成了我们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努力目标和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耻感文化的内涵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耻感是人在外界事物刺激下内心产生的羞耻感受。中国古人将这种心理感受加以发掘、升华,形成耻感文化,用以影响和制约人们的行为。中国传统耻感文化具有深刻而丰富的道德和伦理价值,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社会实践,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在全面深化改革大背景下,面对人民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感知不足的现实问题,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形成意义深刻、内涵丰富、富有时代性的"人民获得感思想"。这一思想的主体是群众,内容包含多层次全方面,"获得"的方法是实实在在的感受和体验,其落实保障在全面依法治国。习近平"人民获得感思想"的提出,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探索践行"人民获得感思想"的实践路径,应进行"一核两翼"机制创新: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践行群众路线,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  相似文献   

10.
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各级机关是国家政权的核心组成部分,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发挥着领导作用。党员队伍是机关干部职工的主体部分,党员队伍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机关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在全面深化改革大背景下,面对人民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感知不足的现实问题,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形成意义深刻、内涵丰富、富有时代性的"人民获得感思想"。这一思想的主体是群众,内容包含多层次全方面,"获得"的方法是实实在在的感受和体验,其落实保障在全面依法治国。习近平"人民获得感思想"的提出,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探索践行"人民获得感思想"的实践路径,应进行"一核两翼"机制创新: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践行群众路线,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  相似文献   

12.
列宁的社会管理思想丰富而深邃,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巨大优越性的必然要求、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是社会管理的最高原则、加强法制建设是实现社会管理科学化的重要保障等重要思想观点的提出,不仅开创了苏联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新局面,而且为我国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提供了思想指导.  相似文献   

13.
正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是我们党在建立和发展新中国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根本工作路线和方法,更是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和宝贵财富。社区工作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与广大群众距离最近,有效的社区管理,能使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权益得到保障,充分感受当家作主的自豪和幸福,使以人为本理念在社会管理中得以充分体现。因此,社区管理工  相似文献   

14.
人民获得感对政府信任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行政论坛》2019,(4):75-81
政府信任是政府合法性的重要来源,是政府治理活动开展的简化机制,是衡量政府公共政策实施成效的基本标尺。人民获得感是衡量全面深化改革、国家治理和共享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是人民群众对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收益、社会公平正义实现以及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总体感受。利用CGSS(2015)调查数据,通过模型建构与分析工具使用,探讨人民获得感对政府信任的影响。其研究结论:一是反映人民获得感的三个代表性指标——经济获得感、民生获得感和政治获得感作为解释变量与政府信任因变量之间具有正相关性,人民获得感对政府信任具有积极影响,人民获得感的提升可以促进政府信任水平的提高;二是反映人民获得感的三个代表性指标对政府信任解释力的排名依次是民生获得感、经济获得感和政治获得感。为此,政府需要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引导下,以经济绩效、民生绩效与政治绩效的有效实现为基础,通过人民获得感的提升,不断增进政府信任。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葛晨虹在一次访谈中这样说: "不论幸福的定义有多少种,对于幸福是人的需求得到满足时的快乐感受和体验这一点,是基本得到人类思想家共识的."作为快乐感受和体验,幸福首先是主观的,所以对于一方百姓来讲,"幸福吗?"这一问题,普通群众最有发言权,他们才是自身幸福与否的最终裁决者.  相似文献   

16.
张海燕 《学理论》2015,(7):109-110
创新社会管理,有利于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利于社会稳定和谐,也是近年来理论研究的热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有助于党和国家的事业顺利发展,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和重大的战略意义。本文主要围绕着社会管理创新的内涵、内容以及创新社会管理的途径这三个方面进行了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17.
社会管理是政府规范和协调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和社会生活的活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社会管理创新必须把握以下几项原则。  相似文献   

18.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是我们党在建立和发展新中国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根本工作路线和方法,更是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和宝贵财富.社区工作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与广大群众距离最近,有效的社区管理,能使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权益得到保障,充分感受当家作主的自豪和幸福,使以人为本理念在社会管理中得以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9.
吴海燕 《学理论》2013,(32):384-385,392
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强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对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和建设"幸福中国"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当前大学生在幸福观方面存在着对幸福内涵的理解有失偏颇,缺乏感知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能力。加强大学生幸福观教育需要以社会实践为依托,通过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优化学校文化环境来提升大学生感受幸福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是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习近平同志指出:"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体制创新,核心是人,只有人与人和谐相处,社会才会安定有序。"同党和国家所有工作一样,创新社会治理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