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保护投资者利益,我国创造性的使用了保荐代表人与保荐机构共同完成保荐活动的方式。然而这种"双重保荐"制度在我国的运行情况却不容乐观。本文旨在对实践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保荐机构基于保荐行为而向证券投资者承担的民事责任具有担保属性,故可以称之为保荐担保责任。我国保荐机制的功能设定以及据以建构的法律关系决定了保荐担保责任具有诸多与合同担保责任不同的制度属性。对保荐担保责任的法律关系、构成要件以及责任的实现等进行学理与实践的互动探讨,甚为必要。  相似文献   

3.
我国证券市场正处于由计划模式向市场模式的转轨过程中,发行制正处于由审核制向注册制过渡阶段。我国保荐制度所处的这种宏观环境,决定了其当前的目标定位与运行的客观状态。现阶段的保荐制度既受到发行制度转轨进程的制约,又能有效推动这一转轨进程。在发行制度的转轨过程中,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保荐制度的功效,推动制度设定目标的实现,除需转变监管理念和改革发行审核方式等制度外,还需完善保荐制度本身的各项具体制度,包括强化保荐人市场监管,平衡保荐人权利、义务与责任,加强行业自律监管等。  相似文献   

4.
伏军  程向梅 《河北法学》2006,24(12):105-110
我国证券发行机制正处于由发行审核制向注册制过渡的阶段,现阶段的保荐制度既受到发行制度转轨进程的外部制约,又能有效推动这一进程.在发行制度转轨过程中,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保荐制度的功效,除需转变监管理念和改革发行审核方式等制度外,还应当进一步完善保荐制度本身的各项具体制度,包括强化保荐人市场监管,平衡保荐人权利、义务与责任,加强行业自律监管等.  相似文献   

5.
刘运宏 《法学杂志》2007,28(6):133-135
保荐制度产生于英国,成熟于香港,中国大陆的保荐制度是在借鉴英国和香港保荐制度的基础上创设而成的,当然,既有借鉴的因素,也有创新的成分.但是,中国大陆的保荐制度在借鉴与创新的过程中也存在众多的问题,应当针对这些问题并对其进行逐步地完善.  相似文献   

6.
王伟 《中国律师》2008,(8):88-90
2003年12月28日中国证监会公布了《证券发行上市保荐制度暂行办法》,并于2004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酝酿已久的证券发行上市保荐制度终于出台。这一举措是对证券发行上市建立市场约束机制的重要探索,也标志着源于英国、发展于香港的证券市场保荐人制度正式被引入我国内地。但我国的证券上市保荐制度还处于初步探索之中,其究竟能否根植于我国的证券市场还需要时间的考验。  相似文献   

7.
保荐机构担任证券发行主承销商的制度缺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保荐机构担任证券发行主承销商的制度分析,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建议今后的制度设计将保荐机构与主承销商完全分离,使保荐机构能更好的起到对证券发行上市的推荐和担保作用。  相似文献   

8.
张羽君 《法学论坛》2013,(1):136-143
公司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担当极为重要的角色,公司内部制度也成为现代社会规范体系中愈益重要的一脉,并深嵌于法治的框架之下,同国家法形成各自独立而又上下联动的纵向一体化关系,突破了传统法社会学提出的民间社会规范与国家法的二元结构论。公司内部制度的正当性和合法性源于国家法治尊重财产权利和契约自由的原则,认可其作为社会正式规则系统中的合法部分在自身范围内有效,公共利益原则又使得现代公司内部制度受到国家法的调处,从而平衡公司各利益相关者的权益。符合法定条件的公司内部制度可以具有司法效力而为法院所采信,同时它本身又如同国家法一样应当具备规范的效力层次体系。  相似文献   

9.
关于我国公证效力的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祎 《政治与法律》2006,(5):113-117
公证效力是公证制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直接决定着公证制度的功能与作用,甚至还决定着一国公证制度的基本模式。本文以我国《公证法》的规定为基础,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的规定,对我国公证的证明效力、执行效力和法定公证效力逐一进行解析,全面阐释了公证效力的基本内涵;揭示了我国公证效力制度设计理念与大陆法系国家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
为规范证券发行上市行为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和证券经营机构执业水平 ,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 ,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 ,制定本办法。办法对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的注册登记、保荐机构的职责、保荐工作规程、保荐工作的协调、监管措施和法律责任等作出了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11.
未成年人生理、智力尚不成熟,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对他们犯罪应尽可能适用非刑罚化矫正。目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作非刑罚处理的法律规定只有《刑法》第17条第4款和适用于一般主体的第37条。第37条把"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设为一个"口袋",规定把凡是符合这个"口袋"标准的情况都给予"免予刑事处罚"。这两条规定罗列了总共八条非刑罚性矫正措施。这种规定过于简单,远未上升到制度层面,在实践中造成无法可依、无章可循及主观擅断、监管不力和形同虚设的局面。未成年人犯罪非刑罚化矫正制度在语义上应当包含四方面内容和五方面外延。进行制度化构建需要确定基本的指导原则、明确适用的对象、制定详尽的矫正措施并对每种措施设计出规范的操作程序等。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动产抵押登记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进光 《河北法学》2004,22(5):43-46
我国《担保法》对动产抵押公示采取登记成立主义与登记对抗主义相结合的立法模式 ,但存在许多缺陷。应通过民法典的制定完善动产抵押登记制度 ,建立统一的登记对抗主义、统一登记机关 ,规范登记事项 ;并适当引入烙印或刻记、购物发票背书制度、财产目录表制度、公证制度、动产抵押查询系统等 ,形成多元化的动产抵押公示体系  相似文献   

13.
张泽涛 《法学家》2003,31(2):75-84
首届统一司法资格考试已经如期举行,社会各界对此的反映大抵是赞誉有加.诚如有些学者所言:“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制度的确立,是司法观念潜移默化地更新导致法律制度的典型例子,也是我国这些年来司法和法律改革的一个最突出的成就……  相似文献   

14.
完善我国立宪技术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立宪技术的完善是我国现行宪法完善的一个重要方面 ,而立宪技术的完善又涉及多方面的问题。我国宪法的频繁修改固然与许多因素有关 ,但其中一个关键问题就是立宪技术的不完善。这种不完善集中表现在立宪目标、立宪导向、立宪语言 ,以及立宪附带技术等方面。从我国实际情况而言 ,立宪技术的完善应当着眼于明确立宪目标和任务 ,协调政治任务与宪政目标之间的关系 ;对于涉及宪法根本性的问题应作具体规定 ,并使之具有可操作性 ;完善立宪附带技术 ,建立司法审查机制以及正确处理好政策与立宪的关系 ,实现政策指导与制度完善的有机结合等方面 ,并通过立宪技术的完善 ,使我国宪法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5.
阚英 《政法论丛》2006,(1):30-34
由于我国目前整体的规范化行政补偿制度尚未建立,大量的行政补偿问题尚无法可依,致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因公共利益遭受到的损失得不到适当补偿,甚至完全得不到任何补偿,我国现行宪法第四次修改虽然增加了征收、征用的补偿条款,但对补偿的标准没有提及,应当说还有待于其他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否则,依然难免会存在国家机关滥用自由裁量权侵害私有财产权的现象,不利于私有财产权的保护。因此,参照国外补偿标准立法,根据我国行政补偿标准的现状来完善相应的立法,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6.
论我国公民的免于匮乏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面对经济危机提出了包括公民应该享有"免于匮乏的自由"的著名四大自由。我国的法学理论中虽然没有这一概念,但宪法中关于"国家合理安排积累和消费,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规定,实质上就是关于公民免于匮乏权的表述。本文从现代国家的职责、国家权利(义务)与公民权利(义务)关系的角度论述了保障公民免于匮乏权是国家的法律义务,不能将此任推给公民家庭及个人,并通过对我国实践的剖析,提出应当避免过度从政策层面、经济层面及公民个人努力层面对公民进行免于匮乏权保障的路径选择,而应靠国家义务性、实践路径上的法律制度性来实现。  相似文献   

17.
刘冰  王玮  张蕾 《河北法学》2004,22(12):153-156
死刑,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刑种。我国死刑的执行方式在人类社会的漫长发展过程中则经历了由野蛮、残酷的报复性惩罚,到文明、人道的人文性惩罚的发展阶段。随着死刑执行方式的不断演变,死刑执行的准确率也由最初的迷信、残暴,进展到如今执行的准确无误。  相似文献   

18.
马玮 《行政与法》2009,(5):86-89
对于惩罚性国家赔偿,虽有一些学者对其表示质疑,但从当前学者对惩罚性国家赔偿的态度来看,赞成者似为多数.本文主张确立二元的国家赔偿标准,即在一般情况下,适用补偿性赔偿标准,出现"故意和重大过失"情形下,追加适用惩罚性赔偿.对惩罚性赔偿金在必要限制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算定,同时,改革相应的制度以辅助惩罚性国家赔偿标准的实施.  相似文献   

19.
我国夫妻财产制立法之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葆先 《河北法学》2001,19(2):149-150
我国现行有关夫妻财产制的法律规定 ,不仅数量上极少 ,而且质量上欠佳 ,表现为 :规定过于原则 ,缺乏操作性 ,表述模糊不清 ,而且还存在“以司法解释代法律”的现象。因此 ,必须增加法条数量 ,提高立法质量 ,贯穿科学的立法精神 ,以完善我国夫妻财产制的立法。  相似文献   

20.
我国仲裁员制度的反思与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锋 《行政与法》2004,(6):103-105
仲裁公正的核心在于仲裁员。正视仲裁员问题,并对相关制度进行全方位整合已成为仲裁事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强化仲裁员操守建设、恪守仲裁回避制度、仲裁员保持完全中立、最佳确定首席仲裁员、完善仲裁责任是确立现代仲裁员制度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