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一步提升法院文化建设实质化水平,蒲江法院紧密结合地域特色和工作实际,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工作目标,融入本土文化精髓,把法院文化“软实力”转化为推动司法改革、彰显公平正义的“硬支撑”。近三年已有72项工作和120人次获得县级以上表彰,先后被命名为全市、全省法院文化建设示范单位;以盖碗茶调解室为依托构建诉讼服务文化体系被省高院表彰为“文化建设特色项目”。  相似文献   

2.
"文化"与"文明"的概念辩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和文明是人们生活的常用词语,本文从文化哲学的角度考察了二者的概念内涵及其区别:即,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能力和创造的成果,文明特指人类生活的进步状态,文化倾向于表征人类印迹和种族风格等,而文明侧重于表达人类满足需要,实现发展所达到的程度。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的无讼文化与中国古代的社会思想特别是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无讼"文化产生有其包括经济、政治和法制在内的历史根源。一方面,"无讼"文化造成人们权利意识淡薄、法律地位低下,另一方面,"无讼"文化传统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契合点。  相似文献   

4.
贾安坤 《检察风云》2005,(20):56-57
为了配合“上海市检察机关检察文化建设巡礼展”活动的开展,更好地弘扬检察精神,进一步推动上海检察文化建设,从上期开始,“风云大讲堂”就“检察文化”请社会各界人士和检察干警进行漫谈,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检察文化的内涵、特点、建设先进检察文化的途径等进行探讨。本期另一个话题是“该不该对腐败群体分类”,原《解放日报》副总编、人民日报社华东分社原秘书长贾安坤认为以权“断”法也是一类腐败。  相似文献   

5.
网络"恶搞"行为的法律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恶搞"是一种新型的互联网文化,是指在网络上极尽夸张和荒诞的表演手法,同时运用视频剪辑,图像处理、录音合成、动作模仿等技术手段,通过对传统作品的颠覆和解构,以此来达到搞笑、讽刺、评论等效果的一种新兴的互联网文化.其在带给人们欢乐的同时却又不可避免地侵犯了一部分人的合法权利.网络文化的发展需要与传统社会中基本的人身权、著作权等相互协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山西省稷山县地税局结合税收工作实践,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建设活动,走出了一条税收文化与税收工作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文化兴税"之路.  相似文献   

7.
中国"混合法"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合法"是中国法律文化的内在传统,它作为一种内在的传统深刻地影响并塑造着中国古代社会乃至现代社会的法律实践活动.中国的"混合法"根植于古典社会的生活实践活动,表现在古文字系统、思想价值、法律规范和人法并重的治理方略之中.它不仅是一种实际的历史存在,而且延续至今依然表现着强大的生命力,尤其是在当代世界法律文化日益走向融合之际,"混合法"的理论和现实价值显得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终决定力量,代表先进生产力,是“三个代表”的基础条件、根本力量。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社会发展是全面的,在注重物质文明建设、坚持生产力标准的同时,也要注重精神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先进的生产力,也需要先进的文化。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又是其享有者。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目的和归宿。“三个代表”是一个统一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三个代表”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对"闽东之光"有系列重要论述.传承畲族文化对于宁德师范学院统战工作有着重要意义.因市场经济发展、畲族没有文字等,传承畲族文化面临着外部挑战和内部困难.统战工作要重视畲族民族文化传承断裂的影响."统战+畲族文化"模式的具体实践路径要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关于民族文化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指导,开展少数民...  相似文献   

10.
文化保守主义是贯穿中国近现代发展的主要思潮之一,它从某个层面上影响和制约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影响和制约着中国对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取舍.因此,正确研究与评价中国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潮有着重要作用.在文化保守主义思想的发展进程中,"新儒学派"成为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典型代表,对"新儒学派"的研究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尝试从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流变中浅析"新儒学派".  相似文献   

11.
政法文化在社会发展中具有示范和导向作用。近几年,上海在政法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中,总结和提炼了“人民乃父母,稳定是天职”等先进理念,在队伍建设中,注重培育先进典型,涌现了肖玉泉、陈卫国、盛勇强等英雄模范,成为引领全市人民塑造城市精神的楷模。  相似文献   

12.
1840年以来,中国一直在中西古今文化冲突中寻求中国文化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变真正开始于上世纪初的"五四"新文化运动。过去对新文化运动的研究评价主要是以《新青年》等新思潮杂志为中心的新文化派为代表,事实上新文化运动期间还有许多不同的派别的不同文化观点。本文针对学衡派进行了探究,揭示了其思想和内涵,与新文化派对立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杨宇立 《检察风云》2006,(13):54-55
文化是一种积淀,但是,当我们还在津津乐道中华民族历来就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传统美德、感恩文化时,却蓦然发现,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感恩”意识在许多人心里是那么的淡漠,甚至,很多善举遭遇了令人心寒的误解。是什么让人们变得如此冷漠?本期请来的三位专家学者,从不同层面分析了感恩缺失的社会原因,进而呼唤学会感恩、学会回报。  相似文献   

14.
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也是做好新时期监狱工作的指导方针.监狱作为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担负着惩罚和改造罪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保障和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保护和弘扬反映社会发展需要的先进文化,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监狱的基本职责.因此,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全面落实"三个代表"的要求,对于全面推进监狱各项工作的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传统文化包含着符合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人际相处原则,对构建现代社会中的温情和睦风尚和确立现代经济生活中的良性竞争原则无疑是一块坚固的基石。在当今改革开放和百种文化日益激荡的市场经济环境下,站在“以德治国”的高度,重新审视传统文化显得非常必要。本文主要通过对传统文化主流———儒学人文主义的剖析,把仁心善性同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相结合,阐述了传统文化的精华在“以德治国”中对提升个人的品格和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的重要作用,并就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的构建提出了作者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区域文化的研究目前在学术界是一个热点,吴文化研究是其中的一个重点。吴文化研究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开始了,可谓历史悠久,成果累累。但把吴文化与高职院校"两课"教学联系起来进行研究还尚未发现。本文初步探讨了利用吴文化资源,丰富高职院校"两课"教学的问题,目的是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也是为了更好地推动和促进高职院校的"两课"教改和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建设培养德才兼备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社会流动趋势越来越明显。这是现代社会存在着的一个普遍现象。当然,社会流动是社会变迁和文化变迁的一个现实载体和鲜活样本,是正在变迁着的一个片段。流动不是无意义的,流动着的不仅是人口,也是一种社会结构和文化观念,包括"草根文化"。无论是在流动的启动还是流动中的经历,都渗透着文化观念的变迁,文化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行为模式取向。因此,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对农村社会流动与"草根文化"两者之间的互相影响进行浅要的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社会流动与社会文化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部重构的"天堂"与"地狱"之书,<呼啸山庄>滑稽模仿了弥尔顿笔下有关"堕落"的神话结构,以对凯瑟琳、伊莎贝拉、丁耐莉、小凯瑟琳数位女性人物形象堕落版本的复现.演示了西方父权文化对女性的改造,成为一则耐人寻味的文化寓言.  相似文献   

19.
"无讼"观念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其产生受到了儒家文化和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巨大的文化惯性,反过来它也深深的影响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这种影响甚至延续到了今天。本文试图从科学的角度去分析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无讼"观,以期在其中寻找到合理的法律元素,使其对今天的法制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一个标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特点的命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先要马克思主义化,其次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一步地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同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民族化和具体化。除此之外,还包括中国经验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等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