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要认识以德治国的重要性 ,很有必要从国家与社会这两个层面上去把握德治的本质。就国家统治者而言 ,德治意味着自律与他律的统一 ,就国家管理的治者而言 ,以德治国是正义的分配过程。在社会层面上 ,以德治国就是道德监督的过程 ,就是正义持有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诚信道德教育是一项重要内容,特别是作为祖国未来的青少年的诚信教育更显重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一、从国家和民族的维度出发。1.加强未成年人诚信教育,建设诚信社会,是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方略的深刻统一。我国现阶段的治国思想是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在加快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同时,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尤其是诚信道德建设,这需要从未成年人抓起。将未成年人诚信道…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统一,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时代性、  相似文献   

4.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统一治国方略的提出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治国基本方略的日趋成熟和完善。本文论述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科学内涵及其内在统一性 ,论证“法治”和“德治”的统一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客观实际和根本要求的反映 ,并提出实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统一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5.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辩论统一,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总结古今中外治国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治国理论的创新,是实践“三个代表”思想的本质要求。本文对如何实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统一,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看,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是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从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本身的内涵看,以德治国应当服从、服务于依法治国;从治国的功能和效用分析,依法治国是以德治国的前提和保证,以德治国是依法治国的补充.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之共同目标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深刻领会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辅相成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7.
我们要明确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基本内涵 ,以德治国是依法治国的补充和加强。要一手抓法治 ,一手抓德治 ,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与统一。  相似文献   

8.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当今时代精神的结合,体现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统一,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时代性、实践性和针对性.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知荣明耻,注重实践,就是要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全面推进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新时期治党治国的客观要求和基本思路 ,坚持这一治国方略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坚持不懈地加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 ,坚持法治和德治的统一 ,是我们党治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0.
"以德治国",德、法并举是治理国家的两种手段."以德治国"的关键是要建立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在坚持"以德治国",弘扬社会主义道德方面,当前应抓好党的建设、宣传教育等工作.  相似文献   

11.
“以德治国”,德、法并举是治理国家的两种手段。“以德治国”的关键是要建立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在坚持“以德治国”,弘扬社会主义道德方面,当前应抓好党的建设,宣传教育等工作。  相似文献   

12.
将民族平等定位于我国"立国的根本原则"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实践所取得的实质性创新成果的理论总结。创新之处在于将民族平等确立为"立国的根本原则",其核心思想为国内各民族共享统一国家。各民族人民共享统一国家的思想使民族关系的处理从"立国"这一国家政治生活首要问题出发,这一思路超越了西方以个人至上、"天赋人权"、"人人生而平等"等自然法权为基础的民族平等观念,使民族平等源于以各族人民为主体的国家创立和存续实践,各民族共享统一国家的思想成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民族平等思想。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实践“以德治国”对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完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治国体系 ,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深远的意义。实践“以德治国” ,必须解决“以德治国”的认识问题、“入手”问题和可操作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最近提出了“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强调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这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治国方略的完善和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批判与建设的力量,它对社会政治稳定、人际关系和谐、国家长治久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2001年年初,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这一方略的提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以德治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迫切需要;"以德治国"是对历史上治国理论的科学弘扬;"以德治国"是对马克思主义治国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璀璨文化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对于多民族国家来说尤为重要,它关乎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发展。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的保证,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各民族的团结既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基本内容之一。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和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发展与完善。本文以云南省纳古镇为例,阐述新时期如何构建民族团结。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来重视民族法制建设。在民族法制建设中,要始终坚持民族立法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包括国家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互助、各民族共同繁荣、重视民族特殊性等。  相似文献   

18.
依法治国、以德治国是中国面向二十一世纪实施的两大基本治国方略。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必然选择。行政执法机关是国家重要的执法机关,行政执法工作直接影响着法治国家的建设进程。因此,在新的形势下,研究行政执法问题,对全面贯彻实施两大治国方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徐东新 《工会论坛》2002,8(2):33-36
自改革开放以来,职工素质教育一直是一个困扰着各级党群组织和制约着我们民族复兴的大问题.科教兴国思想的提出,以德治国治国方略的确立,将职工素质教育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如何找出一条新时期职工德育教育的新路,是我们今天需要认真探索的.  相似文献   

20.
以德治国方略是在新世纪 ,面对新形势 ,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道德建设的需要提出的 ,具有强大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