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后汉书·董宣传》中的主要人物董宣、光武帝刘秀,都有其可爱、可学之处。董宣任地方官时,铁面无私,执法如山,被刘秀破格提拔为洛阳令。没曾想他刚上任便遇到一件棘手大案:皇姐湖阳公主府  相似文献   

2.
张德宽 《正气》2000,(2):42-42
东汉光武帝刘秀时 ,董宣为首都洛阳令。都城里居住着一大批皇亲国戚、达官贵人。他们仗势横行 ,不守法度 ,甚至杀人越货 ,扰乱治安。光武帝的大姐湖阳公主的家奴仗着主人的势力 ,杀人行凶。杀人之后 ,躲在公主府内 ,企图逍遥法外。一天 ,董宣得知湖阳公主外出 ,赶车的家奴就是杀人罪犯。董宣派人在公主车队所经路途 ,缉拿了那个罪犯 ,并将其正法于市。刘秀得知后 ,大怒 ,抓来董宣问罪 ,要董向公主低头认罪。可董宣认为 ,自己依法行事 ,并无过错 ,拒不叩头 ,刘秀让侍者强行往下按董宣的头 ,董宣就是不肯低头认错。从此 ,他更加强硬 ,搏击豪强…  相似文献   

3.
历史廉政故事四则董宣"强项"除暴东汉建武十九年,董宣担任都城洛阳令。光武帝刘秀的大姐湖阳公主的家奴,依仗权势,在光天化日之下行凶杀人后躲进公主府第。一天,家奴赶车送湖阳公主外出,董宣拦车勒马"叱奴下车"而"格杀之"。湖阳公主向光武帝哭诉董宣犯上。刘秀...  相似文献   

4.
刘秀的理智     
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汉光武帝刘秀的大姐湖阳公主,靠着兄弟做了皇帝,不仅自己骄横非凡,不可一世,就连她的奴仆也跟着狐假虎威,横行霸道。然而,令湖阳公主没有想到的是,她却偏偏遇上了一个不畏权势、严明执法的洛阳令董宣。据《后汉书·董宣传》记载,湖阳公主的一个家奴仗势行凶杀了人。凶手躲藏在公主府里逍遥法外,董宣无法上公主府去搜查,就天天叫人在公主府门外守着。有一天,湖阳公主坐着马车外出,跟随她的正是那个杀人凶手。董宣得到了消息,就亲自带人在夏门亭等候。一见公主车到,董宣立刻拦车叩马,拔出宝剑往地下一划,当面指责公…  相似文献   

5.
东汉初期,洛阳令董宣清正廉明、执法公正,对作奸犯科者从不手软,不管其背后势力多么强大,都与之作坚决彻底的斗争。为此,他曾多次遭到贬官、罢官,两次险些性命不保。然而,即使在朝堂上,面对光武帝刘秀的盛怒,他仍仗义执言,被光武帝称为"强项令"。平民百姓则因他在朝堂上被内侍按倒时仍然高昂着头,仿佛一只被按住的老虎一样,形象地称他为"卧虎令"。至今,仍有多个剧种的戏曲《卧虎令》《强项令》传唱在神州大地。在董宣身上,有着诸多从政为官的优秀品质,其中最值得称颂的是他的担当精神。  相似文献   

6.
正(1)董宣任洛阳令时,有人向他控告,湖阳公主的心腹家奴杀人后躲藏在公主府中。董宣闻讯即派衙役在公主府外秘密监视,伺机捉拿杀人家奴。(2)一天公主外出,杀人的家奴陪同乘车。董宣带衙役拦住了公主的车驾,要求公主交出杀人的家奴,公主傲慢地拒不交出。(5)董宣奉诏进宫,向光武帝严肃地说:"臣既入仕,只知依法办事,早将生死置之度外,皇亲国戚犯法,有法不依,要法何用?要我死容易,我自寻一死!"说完一头撞在柱子上,头破血流。  相似文献   

7.
《党课》2012,(5):126-126
东汉光武帝十九年(公元43年),光武帝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的奴仆“白日杀人”。洛阳令董宣下令追捕杀人犯,可没想到这个奴仆躲在湖阳公主的宅院里。不久公主外出,那个奴仆随行。董宣趁机拦住公主的车队,以刀划地,大声数落公主的过失,呵斥那个奴仆下车,当场砍下他的头。  相似文献   

8.
正东汉光武帝时,洛阳令董宣将皇帝姐姐滥杀无辜的奴仆处死了,公主不依不饶。光武帝无奈,命人按着董宣的项部,向公主磕头道歉。结果董宣宁直不曲,死也不肯低下他的头,被光武帝赐了个强项令的美称。清末也有这样一名强项令,他不仅刚直不阿,执法如山,而且对大部分国人都惧怕的洋人,依然耿直如初,驳其骄横和无理。巧平"大人"称谓纠纷附贡出身的徐赓陛曾在多地任县令,尤其是光绪七年(1881年)他担任广州属下的南海县令后,与洋人打交道的机会多了,相应的涉外纠纷也多了起来。鸦片战争之后,大清国门洞开。当时驻广州的外国领事馆很多,来到中国  相似文献   

9.
莫清华 《前线》2013,(11):87-87
明代杨继宗,是个不阿谀权贵的官员。他是山西阳城人。天顺初年考中进士,授官刑部主事。杨继宗刚正廉直,屡触权贵,令权贵忌惮。《明史·卷一五九·杨继宗传》对他廉洁刚硬、抵制上官违法乱纪的事迹有所记载。成化初年,杨继宗升任浙江嘉兴知府。他赴任时仅一个仆人跟随,官署书斋也都清朴无华。在任期间,也能做到秉公廉洁。有一次,监察御史孔儒,来到嘉兴清理军籍,却暴力“执法”。他对这位专门纠察官吏的监察御史的胡作非为,也十分强硬地进行抵制。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历史上,包拯以其刚正不阿、不畏权贵、秉公执法、廉明公正的形象而被千古传诵,其铁面无私的勇气令后人景仰,被誉为"包青天"。"铡美案"可谓家喻户晓,那个"中了状元黑了心,招了驸马不认结发妻"的陈世美,早已成为腐化分子的代名词。大西南解放后,主持西南大区工作的邓小平,在制止干部队伍中享乐腐化思想的过程中,严惩了现实版"陈世美"——贵州省绥阳县县长  相似文献   

11.
《党的建设》2013,(7):44-44
魏武帝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亳州市)人。汉末建安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父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曹操少年便机警有权术,任侠放荡,20岁举孝廉为郎官,步入仕途。初任洛阳北部尉,后曾任顿丘令、济南相等职。为官不畏权贵,雷厉风行,有政治才干和魄力。在镇压黄巾起义过程中形成并发展了势力,此后讨董卓、灭袁绍,削平群雄,于建安元年迎汉献帝建都许都,从此“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当时北方的实际统治者,为建立曹魏政权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8·14韶关系列腐败案”的查处是广东近几年最大规模的反腐行动之一。韶关系列腐败案至今已历时两年,涉案230人,其中包括31名厅级干部、100多位大大小小的政府官员和企业老总。他们分属数个权贵交易网络,通过这个权贵网络,动辄以百万为单位敛财,但这一切终被党纪国法改变。  相似文献   

13.
<正>"8·14韶关系列腐败案"的查处是广东近几年最大规模的反腐行动之一。韶关系列腐败案至今已历时两年,涉案230人,其中包括31名厅级干部、100多位大大小小的政府官员和企业老总。他们分属数个权贵交易网络,通过这个权贵网络,动辄以百万为单位敛财,但这一切终被党纪国  相似文献   

14.
明末“后七子”之一的宗臣在《报刘一丈书》中勾勒出了一幅送礼跑官者的生动图画:跑官者要炼就软磨硬泡的功夫。第一次权贵不肯见,就站在仆人睡的马厩里“死”等,虽恶臭难闻也要站上几点钟。第二天大早洗涮得干干净净跑到权贵门外“立候”。跑官者要有吹牛拍马、八面玲珑的媚劲。待到权贵“南面召见,则惊走匍匐阶下”,送上厚礼,权贵推辞,就“跪而固请”,再辞则再“固请”。一旦收下礼,仿佛找到再生父母,“又再拜”,连续“五六揖”。现实生活不乏这种跑官送礼的小丑,其手段、泡功、媚态比起古人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了巴结领导,有的拉拢秘书,有…  相似文献   

15.
尽管我国一直强调要防止经济陷入“权贵资本主义”泥潭,但由于转型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滞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不完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松懈,“权贵资本主义”的存在已成为不可否认的事实,并对我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稳定造成了极大危害。因此,我们必须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下大功夫,努力消除这一现象,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6.
想必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大都会对其中第二十三回《祢正平裸衣骂贼》印象深刻。狂士祢衡裸身朝堂,击鼓骂曹,其视权贵如粪土之豪情令后人景仰。一千七百年之后,中国又出了一位"祢衡"。此人不畏当道,倡言革命,风骨丝毫不输于前人。他便是章太炎。革命急先锋1869年,章太炎出生于浙江余杭的一个书香世家,自小便接受了较好的传统教育。成年后,章太炎拜师于俞樾,研习经史,度过了八年寒窗苦读的求学生涯。然而,内忧外患,动荡的政局已迫使章太炎不能再安心地  相似文献   

17.
董宣 《先锋队》2010,(8):45-47
董宣字少平,陈留郡圉县人。开始做官时是受司徒侯霸的征召出来任职的,由于考绩优异,积功升任为北海国国相。到任后,他让当地的豪族大户公孙丹做了五官掾。公孙丹新建了一座住宅,但占卜的人说他这所新住宅里定要死人,于是公孙丹叫他的儿子杀死一位过路的人,把尸体放在房子里来消灾。董宣知道后,把公孙丹父子抓起来并且处死。公孙丹的族人亲党三十多人拿着兵器来到相府,喊冤叫闹。  相似文献   

18.
贤相劝谏     
王铮一 《求贤》2010,(10):53-53
北宋末年的王黼靠投机钻营、巴结权贵而平步青云,官至宰相。但他损人利己,利用职务以权谋私,下场可耻可悲。  相似文献   

19.
正资本攀附权贵,抑或权贵勾搭资本,但凡二者以一种"见不得光"的形式组合到一起,孕育的必将是违法乱纪的怪胎。2015年年末,胡润研究院第四次发布《中国富豪特别报告》,该报告称,自胡润富豪榜发布17年来,国内先后共有35名富豪进入司法程序。2016年春节前夕,这个名单又加入了甘肃首富,以独一味称霸同类中成药市场的四川恒康董事长阙文彬。  相似文献   

20.
古籍 《廉政瞭望》2017,(21):54-54
乾隆五年(1740年).工部一名叫俞君弼的石匠去世。此人承包工程,生前赚了不少不千净的钱财.秘藏了大量金银。他死后。为争夺遗产.其养子俞长庚、养女婿许秉义各自攀附权贵以为己助。试图压服对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