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代诗人杜苟鹤在《自叙诗》中云:“宁为宇宙闲吟客,勿作乾坤窃禄人。”何为“乾坤窃禄人”?即那些不称职的官吏。他们在其位,拿其俸禄,享受其待遇,却不能好好谋其政,尽其责,甚至玩忽职守,造成种种恶果。一个封建社会的士大夫,能有如此高的精神境界,确实难能可贵。当然,今日我们的各级干部,不能与封建时代的官吏相提并论。我们的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或日人民公仆,他们“当官”的唯一目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2.
《先锋队》2014,(8):1-1
“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这是晚唐诗人杜荀鹤的诗句。前不久,山西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李兆前在《山西日报》发表的署名文章《要从政治立场政治纪律的高度看待山西反腐败斗争》中,也引用了杜荀鹤这首诗中的句子。他要求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有“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的警觉意识。  相似文献   

3.
李治国  王芳 《党风建设》2001,(10):29-29,27
唐代诗人杜荀鹤写过一首名为《泾溪》的七律诗,诗中说:“泾溪石险人竞慎,终岁不闻有倾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诗的大意说,在湍急险恶的山溪中,人们过河总是小心谨慎,备加提防,一年到头没有听说有人落水或淹死。而在平流无石的平静水面中,却经常传来有人遇险的消息。杜荀鹤诗中描绘的情形,与那些顶不住“糖衣炮弹”的袭击,  相似文献   

4.
任弼时同志有“三怕”,是熟知他的人所公认的:一怕工作少,二怕用钱多,三怕麻烦人。平淡无奇的三个“怕”字,使我们看到了弼时同志高尚的心灵美和行为美。庄子说:“至人无我”。  相似文献   

5.
日前,笔者所在单位组织了一次民营企业座谈会,在谈到发展环境问题时,有企业经营者指出企业有“两怕”,一怕“政策走样,难以把握”,二怕“菩萨好敬,小鬼难缠”。此言一出,应声者众,由此,笔者就“二怕”中的“小鬼难缠”现象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6.
芸芸众生源于水,浩渺乾坤活于水。公元前256年,蜀郡守李冰父子率众河工于岷江上游“深淘滩、低作堰”,修建了福庇万代、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  相似文献   

7.
夏康达 《党课》2010,(18):124-125
记得小时候家中有三个寓意分别为福、禄、寿的小瓷像,代表“禄”的是一个头戴乌纱帽的官老爷,代表“寿”的是大家熟悉的老寿星,至于代表“福”的是什么人物的塑像,现在怎么也想不起来了。在旧中国,福、禄、寿俱全,当为一般百姓普遍的期盼。  相似文献   

8.
1969年,“九大”召开,胡耀邦作为八届中央委员参加了“九大”,但没有被选为新的中央委员。“九大”之前和会议中间,有不少负责人找他谈话,让他写一个“深刻的”检查,说他是“红小鬼”出身,没有什么大问题,仍然可以当中央委员。可是,他没有写这样的检查。他说:“禄这个东西要看透。如果为了禄出卖灵魂,活着有什么意思?长征的时候死了多少人,那时候哪里会想到能有后来的禄?我还能劳动,自己能养活自己。”  相似文献   

9.
王涛 《党课》2012,(12):76-77
上帝在塑造每个人性格的时候,恐怕就掺进了“怕”的因素,刚毅性格的人“怕”的成分就少一些,软弱性格的人“怕”的成分就多一些。大干世界,芸芸众生,倘若人人都“天不怕地不怕”或“生死都不怕”,人际关系将无法处理,整个社会就会乱套。而在生活中还有另一种“怕”,这种“怕”是一一门学问,是一种境界。  相似文献   

10.
政声人去后     
政声人去后忠言据《辞源》解释,“政声:官吏的政治声誉。”《后汉书·杜根传》,“位至巴郡太守,政甚有声。”乃是政声的最早出处。唐代诗人杜荀鹤的《唐风集》中写有“惟凭野老口,不立政声碑”则是对政声这一名词的最早规范。但凡为官吏者,都有政声之说。所不同仅在...  相似文献   

11.
唐朝诗人杜荀鹤留下一首《泾溪》:“泾溪石险人競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诗的大意是:泾溪礁石很险浪很急,人们路过时都很小心,终年都不会听闻有人掉到水里。恰恰是在水流缓慢没有礁石的地方,却常听到有人被淹死的消息。这首古诗让人想起曾经发生的一起意外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12.
《新长征》2014,(5):35-35
凡是和任弼时同志一道工作或生活过的人都知道,他有“三怕”:一怕工作少,二怕麻烦人,三怕用钱多。  相似文献   

13.
记得在中学语文课本上,有一篇《孔乙己》。鲁迅先生用他那库利的笔,刻划出了一介腐儒的艺术形象。这个孔乙己不但研究了茴香豆的首字有几种写法,还发明了一个“孔氏定理”:读书人窃书不算偷。自然,因其荒谬,尚未出司已乙己时代,这个“了乙氏定理”便被人们否定了。当然,按照读书人窃书不算偷这一定理行践的孔乙己本人,也免不了出现尴尬,成了人们的笑料。令人不解的是,到了后孔乙己时代,“孔氏定理”被一些人平反了。而且,还有了大发展。据报道,北京西单的图书大厦,为全国之最。与此成正比,这里丢书,也成了全国之最。谁在窃…  相似文献   

14.
和谐文化:社会和谐之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果 《江淮》2006,(12)
中国人很早就有了“和谐”的概念。《左传》写道:“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国语》记载“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孔夫子也说过“和而不同”、“和为贵”的话。至于“天人合一”、“协和万邦”,以及乾坤、动静、圆缺等和谐之说,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俯拾皆是,不绝如缕。我们从中看到了经天纬地  相似文献   

15.
固山 《党建文汇》2005,(8):54-54
好多人都知道启功的“三怕”与“二不怕”。启功第一怕是“怕过生日”,所以北师大把给他办90岁生日的活动改为庆祝他从教70年的研讨会和书画展。第二怕是怕沾上“皇家祖荫”。第三怕是怕良朋给自己介绍老伴。当夫人撒手人寰后,启老家中可谓“门庭若市”.这可吓坏了启功。他干脆撤掉双人床.换成单人床,以此明志,谢绝盈门说客。  相似文献   

16.
“鬼”是面目狰狞的邪恶之魂。在中国共产党人的话语体系中,“鬼”具有政治上的特殊含义,主要指帝国主义反动派和强权政治、霸权主义。毛泽东曾说:“世界上有人怕鬼,也有人不怕鬼。鬼是怕它好呢,还是不怕它好?……经验证明,鬼是怕不得的。越怕鬼就越有鬼,不怕鬼就没有鬼了。”“不怕鬼”,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斗争意志、斗争品格。  相似文献   

17.
黄燕 《奋斗》2011,(1):63-63
“君子以恐惧修身”。人有所怕.做事才会前思后想;人有所怕.当官才不会无法无天;人有所怕.当权者才会为党掌好权、用好权:人有所怕,才会自律、自警、自省、自励。怕的事越多,就越平安..唐太宗贵为君主,也有所怕:“人言天子至尊,无所畏惮。  相似文献   

18.
人有上进心是好事,一个民族只有坚韧不拔、勇于进取才有希望,更何况我辈从小接受“天天向上”的教育,沐浴“人往高处走”的古训。但是如果把这种优良品质与华而不实的作风串连起来,与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的行为串连起来,则恐怕于己于人于社会都不是一件幸事。云南昆禄...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自古就有许多“怕”装在心里,不仅“畏天、畏地”,而且“畏天命、畏大人”。历史也一再证明,凡事怕人知,怕被抓住,怕报应,怕的东西越多就越平安。优秀共产党员、云南省盈江县交通局原局长赵家富,生前有个  相似文献   

20.
晚唐诗人杜荀鹤有一首传世之作,题为《泾溪》。诗云: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这首诗充满了辩证思想。它告诫人们,在前进的过程中,形势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