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日本在东北地区从事鸦片罪恶活动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到鸦片,人们便会想到19世纪英国殖民主义者对中国发动的两次鸦片战争.其实日本在侵华期间也曾从事过臭名昭著的鸦片罪恶活动,尤其是在东北地区,不仅设烟馆,推销烟土,而且还建立了推行鸦片侵略政策的专门机构,广泛种植提取鸦片的原料——罂粟,可以说东北已经成为日本在华实施鸦片侵略政策的中心和大本营.遗憾的是,尽管学界在论述日军侵华方面的文章很多,但在揭露日本在东北从事鸦片罪恶活动方面的文章不多见.笔者以为,从事这一课题的研究,不仅能够让世人较为全面地了解日军在侵华期间所犯的种种罪行,而且还可以进一步揭露日本发动对华战争的本质:即不仅是十足的公开侵略,而且还带有违反国际人道主义的罪恶性质.  相似文献   

2.
《理论与当代》2005,(11):85-118
1945年9月,当中国人民还沉浸在日本战败投降的喜悦之中时,内蒙苏尼特右旗冒出一个“内蒙古人民共和国临时政府”。为维护国家统一,受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委派,乌兰夫同志带领几名干部“单刀赴会”,经过在苏尼特右旗七天七夜的努力,他们争取了受蒙蔽的当地群众,说服苏蒙联军放弃了对“临时政府”的支持。此后,党中央制定了解决内蒙问题“两步走”的方针:先统一内蒙的自治运动,进而建立由蒙古族实行区域自治的内蒙古自治政府。  相似文献   

3.
提起日本军队的侵华暴行,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他们烧、杀、抢、奸的罪行。但是,日本侵略军还有一把杀人不见血的软刀子,即强行倾销鸦片。日军铁蹄所至,鸦片烟毒四处泛滥,随着日军的南侵,鸦片毒害也给广东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日本对广东的鸦片毒害,过去发表的论著虽有涉及,但较为简略,本文根据查阅的历史档案资料,拟就侵华日军在粤强行倾销鸦片进行揭秘。 强权下的鸦片“专卖” 广东是华南重地,是联系国外(境)的重  相似文献   

4.
在日本侵华战争中,绝大多数日本文学家积极“协力”侵华战争,形成了武装部队之外,为侵华战争摇旗呐喊、以“笔”为枪的特殊部队——“笔部队”。但是,无论在中国还是在日本,对“笔部队”的研究都非常薄弱。由王向远教授撰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笔部队”和侵华战争——对日本侵华文学的研究与批判》一书填补了这方面研究的空白,是国内第一部系统全面研究有关日本侵华文学的研究专著。 作者对日本侵华文学进行了整体、全面的研究和批判,运用掌握了大量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对日本侵华文学产生的背景、性质、有代表性的侵华文…  相似文献   

5.
“七七”炮声,震慑中华大地。但洪水决堤非一日之功。这是日本长时期以来实行“大陆政策”的必然结果,更是“九一八”事变后侵华政策的直接归宿。做为日本“势力范围”的福建省,“九一八”事变后深受其害。本文就“九一八”至“七七”期间日本对福建的侵略作一粗略介绍。一、军事暴行  相似文献   

6.
对日本侵略者侵华理论的研究,尤其是对战争指导者侵略思想的揭露和批判,一直是抗日战争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这显然无助于正确把握侵华战争的起因、走向和实质,也影响到对日本战争罪行的清理和清算。鉴此,本文将研究的视点,聚焦于近卫的侵华理论。不仅是因为日本历史上最大一次规模的侵华战争的决策和行动,都是在他任内作出的,而且他的一整套侵华理论,比起日本任何大陆扩张主义者均毫不逊色,甚至可以说是包括军部在内的日本战争指导集团制订各项侵华政策的指导纲领。长期以来,日本史学界一直持有近卫“和平主义者”的观点,竭力辨…  相似文献   

7.
吸食鸦片、赌博、卖淫嫖娟,这是旧社会遗留下来的3颗毒瘤,不知造成多少人倾家荡产,也不知吞噬了多少人的灵魂和生命……禁烟、禁赌、禁娼(简称“三禁”),这是解放后各级政府发布的政策法令,也是新政权逐渐巩固后在社会改造方面下大力气抓的几项工作。据当年各一团团长、现坞城路内蒙休干所军职离休干部董儒强同志回忆说,那是在风和日丽的一天上午,在双塔寺附近的一条沟里,从各处收缴、罚没的鸦片在熊熊的大火中焚毁,表达了新政府的气魄和决心,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拥护。为了禁烟、禁赌,各级政府、街道居委会,以及公安人…  相似文献   

8.
曹幸穗 《世纪桥》2000,(3):62-63
我们所说的“满铁”,是指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本从俄国手中夺取了中国东北地区的东清铁路南满洲支线长春以南路权,于1906年6月7日以日本天皇142号敕令设立的“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的简称。它表面上是一家股份公司,实际上是日本的侵华大本营。它的历任总裁都是由日本政府直接任命的,因此当时就有日本人公然称它为“国策公司”。满铁除了经营南满铁路及其附属企业之外,还兼有调查我国的物产和自然资源以及为日本侵华政策提供军事、政治、经济、社会等情报的特殊使命。在长达40年的时间里,满铁在为日本侵华当局掠夺我国物质财富,提供军事情报的过程中,形成了  相似文献   

9.
评“东亚联盟论·政治独立”的实质及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评“东亚联盟论·政治独立”的实质及影响□史桂芳在侵华战争期间,日本国内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侵略理论。它们或直接为日本政府采纳,成为其制定侵华政策的理论依据,或间接地影响日本政府的侵略政策。我认为要深入抗日战争史、中日关系史的研究,对侵略政策、侵略罪行的研...  相似文献   

10.
日俄战争后,日本取代了俄国在中国东北南满铁路的特权,霸占了旅大地区和“南满铁路”,还攫取了其他许多权益.从此日本便以旅大地区为基地,以南满铁路为大动脉,不断扩大其侵略权益,并推行鸦片侵略政策,进行鸦片贩毒与走私活动,给东北社会带来深重的灾难.  相似文献   

11.
日本于1937年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以及后来演进成的太平洋战争,把整个亚太地区推入了战争的深渊。 中国是日本在这场战争中要占领的首要目标,又是其实行“以战养战”政策的主要资源供给地,还是日本军国主义梦想而苦心营造的所谓“大东亚经济共荣圈”的重要臣属国。因此,揭开日本在战争中对中国各占领区的经济侵略和掠夺内幕,是研究和撰写抗日战争史及太平洋战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彻底清算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罪行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关于抗日战争史的开端问题,有以下几种不同意见。一、“九一八”为始说。其依据是:第一,从日本方面看,“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必先征服满蒙”战略的实现,可以这样认为.作为按侵略计划进行的大规模军事行动,“九一八”事变标志着日本侵华战争已经开始.以后发生的“一二八”事变、华北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则是日本侵华战争的不断推进.第二,从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看,“九一八”事变也成为抗日的开端。“九一八”事变后,虽然国民党政府奉行了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但中国人民却没有因此而停止抗日斗争。  相似文献   

13.
副标题 :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历史报告。作者王良。这是一部较简明的日本侵华史 ,起于 186 8年的“明治维新”,迄于 194 5年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者的目的 ,在于叙述自“明治维新”日本军国主义崛起后 ,是如何一步步对中国进行侵略 ,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同时 ,作者之所以要“立此存照”,将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史实公诸于世 ,是感于日本至今仍存在着一种复活军国主义的倾向。作者在引言中列举了如下事实 :1982年 ,日本文部省修改教科书 ,把日本“侵略”中国改为日军“进入”中国 ,为侵华战争翻案 ;1986年 ,日本文部…  相似文献   

14.
信息短波     
2月22日上午,福建省新四军研究会在省老干活动中心,召开新四军老战士批判日本右翼势力为侵华罪行翻案座谈会。王直等20余位新四军老战士参加了座谈会。会上,老战士争相发言,以亲身经历和大量铁的历史事实,揭露日本侵华军队制造的“南京大屠杀惨案”真相,声讨日寇犯下的滔天罪行。新四军老战士对最近日本右翼势力无视历  相似文献   

15.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便进入十年内战时期,蒋介石政府实行法西斯独裁统治,对共产党和人民革命力量实行血腥屠杀政策,特别在军事上进行残酷的“围剿”。那么,国共两党后来为什么能由如此严重对立而走向合作抗日呢?这主要在于:第一,受到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的推动和制约。日本帝国主义根据政府的既定决策,于1931年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在侵占我国东北后,于1932年3月策划成立伪“满洲国”。接着,又侵占了长城一线要地,窥视华北地区。此后,日本帝国主义步步进逼,于1935年制造了华北事变,将其侵略势力扩展到平、津、冀、察等地;1936年制定了大陆政策和海洋政策;1937年7月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相似文献   

16.
日本法西斯始终把社会主义苏联视为它的“最大敌人”。日本把“北进”侵略苏联作为它整个侵略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北进”的时机和条件问题上,在对侵苏与侵华这二者的关系上,日本统治集团内部是有分岐的,因而日本政府某些政策和策略也是复杂多变的。这种分歧和多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取决于中日战争的形势。  相似文献   

17.
由肖超然、梁柱、汪其来主编,1986年12月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中共党史简明词典》(上、下册),有些词目有失实之处。为避免讹传,特对下列几条提出补正意见: 1、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第79页):“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扶植的傀儡政权。1937年9月至12月,在华北先后出现三个傀儡政权,即察南自治政府、鲁北自治政府和蒙古联盟自治政府。同年11月22日,蒙疆联合自治委员会成立,……统一掌握蒙古、察南、鲁北三个地区的总务、财政、交通、保安等各项事宜。”事实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一年,即1936年7月,日本侵略者便指使内蒙古各盟、旗王公,在绥远百灵庙召开  相似文献   

18.
中央储备银行是在伪政府的“中央银行”,该行所发行的兑换券(以下简称中储券)是1941年1月至1945年8月华东、华中和华南地区的主要流通货币,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社会经济中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就初步搜集的材料对中央储备银行的几个问题略加论列,(一)中央储备银行是日本侵略者金融垄断与金融分割统制政策的产物.加强金融垄断,设立银行,发行货币.以套取物资和应付巨额军费支出,是日本侵略者的一贯手法.但在具体运作时.日本侵略者在华又采取金融垄断与金形分割统制相结合的策略.日军侵华后,将沦陷区划分为东北、内蒙、华北、华中、…  相似文献   

19.
1931年日本占领东北后,即推行罪恶的鸦片毒化政策。辽西地区的地理条件适于生长鸦片,历史上也有种植鸦片的传统,日人遂以其作为推行鸦片毒化政策之重点。日人在辽西地区推行鸦片毒化政策的过程中,表面上披着禁止种植和吸食鸦片的外衣,实际上实施鸦片毒品垄断专卖。本文通过大量一手史料,对日人藉此获取暴利,以补充前线侵略军费之用,同时摧残辽西人民的身心健康,使其真正成为东亚病夫的罪恶目的,予以披露。  相似文献   

20.
对日本侵略者侵华理论的研究,尤其是对战争指导者侵略思想的揭露和批判,一直是抗日战争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这显然无助于正确把握侵华战争的起因、走向和实质,也影响到对日本战争罪行的清理和清算.鉴此,本文将研究的视点,聚焦于近卫的侵华理论.不仅是因为日本历史上最大一次规模的侵华战争的决策和行动,都是在他任内作出的,而且他的一整套侵华理论,比起日本任何大陆扩张主义者均毫不逊色,甚至可以说是包括军部在内的日本战争指导集团制订各项侵华政策的指导纲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