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玫瑰阿姨     
《新青年》2003,(3)
看母亲年轻时和她好友玫瑰的合影照片,两个女孩简直就是黑白片时代的电影明星。母亲是个美丽的人,她的好友玫瑰亦是。我高兴时称呼她们:美女。不高兴时喊她们:老美女。去年,玫瑰阿姨的先生去世了,她痛不欲生。来家里做客、散心。和母亲说话,颇有诀别的意思。看着两个老美女默默无语两眼泪,我耳边响起母亲的骂声,“死丫头,还不快劝劝我们。”我问玫瑰阿姨:“为什么要死呢?”她说:“你伯伯没有了,我没儿没女没意思没生趣。”“你有房子有钱有健康啊。我也没儿没女,到老了,与你相同,你要我学你的样子吗?给我作个好榜样,小时…  相似文献   

2.
上个月我到风景如画的云南大理去旅游,期间顺便看望了多年未见面的三舅。我和三舅拉起了家常,并讲述了这次旅游的所见所闻,三舅饶有兴趣地问我喝过大理的三道茶没有,我摇摇头。三舅笑着说:"来到大理一定要喝三道茶,这是我们白族逢年过节、生辰寿诞、男婚女嫁时特有的民间风俗,也是白族的待客礼。"  相似文献   

3.
囡囡的山     
正回旧金山的第二天,晶晶就对我说:"爸,囡囡听说你回来了,想看看你,并请你吃饭,她想问你哪天有时间?"囡囡是晶晶的表妹,小她一个月,她大姨的女儿。30多年前,她们一个在北京一个在上海,偶尔见面,两个小姑娘总是叽叽喳喳,或比谁的小辫子长谁的小辫子短,或玩过家家捉迷藏。八、九岁时,她们双双随父母来到旧金山,如今都已成家立业为人妇为人母,对我们这古稀之年的长辈还有这份情,我在高兴之余不由生起一种幽默:要请我就好,何必这幺  相似文献   

4.
姜灵竹 《新青年》2004,(9):29-29
朋友旅美一年,回国后跟我讲了一个观点,即是美国人大都是"带着感激之心生活".譬如,在美国,你如果当众打了一个喷嚏,你应该立即再跟着说一声"对不起",你周围的人这时会说"上帝保佑你".然后你会说"谢谢你".他们然后再说"没关系".朋友讲这些的时候明显地带着赞赏之情,我却不大以为然:国人不也是心怀感激,礼仪周全么?比如请客、送客,不常是三请三接,十里相送么?朋友摇头曰:那是亲朋好友间的情谊,对陌生人呢?  相似文献   

5.
那一年我从事的工作要倒班,白班、前夜、后夜的倒,下了前夜班已是零点,我回家去睡。那时家住五楼,每次上到家门口,家门都是敞开着的。我问母亲:“您怎么知道我回来呢?”母亲说:“一听上楼的脚步声就知是你回来了!”我心里忽然涌起深深的感动。忽然想起小时候,有一次我放学回家,看见母亲在厨房里做饭,便悄悄地走过去从后面蒙住了她的眼睛。谁知母亲却说:“快去洗手准备吃饭!”原来那时她就能听出我的脚步声了。也许天下的母亲都是这样,当她们松开孩子的手,当孩子蹒跚着迈出第一步,那脚步声便已落进她们的心中了。随着岁月的流逝,无论孩子的脚…  相似文献   

6.
王凯 《新青年》2005,(5):14-15
1千的名字叫何止千,很怪。就像她的名字一样,千千最吸引我的便是她张扬的个性。跟我在一起,千千最大的快乐便是跟我起腻:我喜欢阿迪,她就夸耐克漂亮;我支持中国男足,她就跟我提韩国;所以偶尔我若想跟她亲热一下,她就说呀你嘴好臭啊,离我远点,然后一准儿会扑上来,啃得我满脸湿漉。我相信我俩生活中若是缺了谁,另一个活得肯定特没劲,就像汤姆和杰瑞。在认识千千之前,我也曾跟几个女孩眉来眼去过,她们的相同之处在于当你表达一种意向之后,她们的回答不是“你说呢”便是“随便”;或者当你懒得洗脚便上床或不吃早饭便上班,她们会概莫能免地命令你…  相似文献   

7.
才女的心病     
马老师:我出生于1968年,在一家公司做部门经理助理。我自身的各方面条件,在单位及周围的群体当中算是中上标准,同事送我一个绰号“才女”。但是,我却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障碍,给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良影响,使我不能正常与人交往,不能正常展现自己!我从小生活在单亲家庭。母亲是一个非常能干要强的女性,但脾气古怪。在母亲的心里,一直怨恨我们成为她追求幸福生活的绊脚石。现在,母亲因为各种原因已和我们姊妹三人断绝了关系和来往……记不起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的心理就开始起了变化:当看见同事们在一起说笑时,就会猜测是否在说自己;…  相似文献   

8.
母亲的新年     
正那是秋天的时候。一天,妹妹微信语音,叮嘱我有空了给母亲打个电话。她说,妈想你了。这个"想"有着让人动心的画面:妹妹陪母亲上街买东西,回来的路上,母亲止住脚步,留恋地回头望着一个女性的背影。她对妹妹说,多像你姐的样子。妹妹说,母亲当时的神情那么陶醉,仿佛她的大女儿就站在了她的眼前。听着时,我的眼睛就湿润了。电话立刻拨打过去。母亲接的。她一听是我的声音,就从片刻的客气中转换回来:静静啊,是你吗?想谁谁到,真好。昨天和你妹妹还念叨你呢。打喷嚏了吧?我抑制住情感,竟然不知道  相似文献   

9.
我从马来西亚访问归来,许多人问我:“大马”什么最令你难忘?我说:“胡姬、榴莲、客家情。”那千娇百媚的胡姬花,那香甜诱人的榴莲果,特别是那乡风浓郁的“客家情”,令人陶醉。美景、美食和乡情真有点使我“梦里不知身是客”,情依依而“流连忘返”了。以文会友宾朋满堂丙戌年春(  相似文献   

10.
多年以前,一位40多岁的母亲带着失明的女儿沿街乞讨。母亲教女儿用手指感触野花的嫩瓣,帮女儿把大自然的色彩系扎在胡琴的顶端,一路唱去,唱到了一个冬天里的春节。她们躲在一间废弃的草房中看别人过年。有善良的人送来饺子,但是不多。母亲端给女儿说:“妞儿,吃饺子吧!”“妈,您吃。”“妈妈这还有一大碗呢!”女儿看不见,但是女儿信任母亲,母亲从来没有骗过她。所以她吃得安心,吃得香甜。女儿没有听到母亲吃饺子的声音,就问了,母亲说:“我就吃。”然后细致地出声咀嚼着女儿剩下的一点饺子汤。多年以后,女儿被一位业余剧团发现,团长收留了她们…  相似文献   

11.
罗莉和杜莉是姊妹,三十四年来没有一刻分离过,因为她们是连体的(见图)。她们的额头相连,虽然各有脑细胞,但共用血管和骨组织,这使分割手术无法进行。因自小以来便连体,她们早懂得尊重对方。 姊妹俩住在宾夕祛尼亚州;罗莉说,即使医生称可以进行分离手术,两人也不  相似文献   

12.
母爱的阳光     
利民 《新青年》2004,(4):11
看得见阳光的眼睛一个青年送母亲回乡下,母亲问他:“你都结婚3年了,工作和生活都随心吗?”青年神色黯然,说:“不是很如意,妈妈,为什么我总能遇到不顺心的事呢?”这时他们走进了一片林子,母亲忽然问他:“你看,地上都是什么?”他向地上望去,阳光的照射下,地上满是斑驳摇动的影子,便回答说:“那是树的影子啊!妈妈。”母亲叹了口气,说:“傻孩子,你怎么就  相似文献   

13.
深秋雨夜     
春雨 《新青年》2002,(5):17
你亲长期在外工作,我和母亲住在郊区的一个四方独院里,离县城七八里路。小院虽偏居乡间。倒也宽敞宁静。也不知什么原因,工作后的我和母亲总会为一些问题争论.看法不一。这一切使我以为母亲老了.有时甚至不愿再与母亲讨论一些生活上的话题。一个深秋的雨夜.我和母亲早早关了院门,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只听得有人叫着“春雨,春雨”,母亲在我床边轻唤着。母亲说:“外面有你的同学叫门。”“同学,什么同学?都十二点了。”我睁开朦胧的睡眼。“我也问不清,你起来看看呢?这么大的雨,或许  相似文献   

14.
还是在北京的时候,晶晶就来电话说:"爸,你和两个外孙女本来就语言不通,既担心她们对你没感情,又总不回来,那怎么办?只有你回来跟她们多住些日子。"琢磨女儿的话,自是道理确然:确实,我这两个外孙女本就是中美混血,又在那里生长,一个才上初中,一个还在小学,她们的语言、思维、行为习惯一出生就美国化了,虽然想了很多办法:教她们学中文、唱中文歌跳中国舞……可随着年龄增长环境的流变,小时候精心灌输给她们的那点  相似文献   

15.
父亲的遗憾     
岳勇 《新青年》2004,(7):17
母亲看看父亲,又看看我,核桃壳般的脸上露出一丝苦笑,说:“傻孩子,你忘了你们小的时候,不是跟你爸说过,等他老了,你们要做他的拐杖,陪你爸到北京看天安门、看长城的吗?你爸的拐杖,就是你们兄妹3个呀!”  相似文献   

16.
刘会然 《新青年》2005,(10):10-11
倘若要我说出母亲的种种好处来,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母亲的“痴”。“你母亲真的很痴。”这是我多年来听到的村上邻居们对母亲最多的一句评价。母亲真的很“痴”。尽管母亲是一位最普通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乡村劳动妇女,她识字不多,许多大道理不懂,但在她认为“有理”的份上,母亲却坚持她的痴劲。还是上个世纪80年代末,那时我还在读小学5年级,我们村人掀起了一股去沿海打工赚钱的热潮。在那时,很多小学还没有毕业的孩子也被这股热潮“卷”了进去。看到邻村的许多孩子每到过年都能赚回不少钞票,我们村里人也开始骚动起来了,特别是一些妇女。她们…  相似文献   

17.
一个人急三火四地跑到哲人那儿,说:“我有个消息要告诉你……”“等一等,”哲人打断了他的话“,你要告诉我的消息,用三个筛子筛过了吗?“”三个筛子,哪三个筛子?”那人不解地问“。第一个是真实。你告诉我的消息,是真实的吗?“”不知道,我是从街上听来的。“”现在,你再用第二个筛子去审查。你要告诉我的消息,如果不是真实的,至少也应该是善意的。”那个人踌躇着说“:不,正好相反……”哲人又打断了他的话“:我再问你,使你如此激动的消息,果真很重要吗?“”并不重要。”那人不好意思地回答。哲人说“:既然你要告诉我的消息,既不真实,也非善…  相似文献   

18.
母爱     
正每每看到有关母亲的文章,心里都会涌起莫名的酸楚,总想为早逝的母亲写点什么,可脑海里总也泛不上母亲的容颜。如今鲜见谁的母亲没有照片,可我的母亲偏没有照片。周围许多亲人说,你母亲长得像大姨,想她了就去看你大姨。我看了无数次大姨,虽然她老人家对我亲切有加,可我心头总也找不回母亲的影子。记忆深处,总觉得母亲是这样的:白皙的皮肤,慈祥的眼睛,在村里也算大个子女人,见谁都一脸笑意,大抵有着活菩萨的形象。这便是我心头的母亲  相似文献   

19.
笨猫 《新青年》2002,(6):50
[普通话]——曾经有一份真挚的感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时候我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你的剑在我的咽喉上割下去吧!不用再犹豫了!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子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上一个期限的话,我希望是一万年!  相似文献   

20.
幽默与漫画     
这种人不可靠 甲女:听说你解除婚约了? 乙女:没错! 甲女:你男朋友不是挺不错吗?为什么要解约呢? 乙女气冲冲地回答:因为我去算命,算命先生说我会有两个小孩;他也去算命,算命先生说他会有三个小孩。你想想看,他那第三个孩子是跟谁生的?这种人可靠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